- +1
博物馆与都市人|方云VS顾松:我们为什么十几年追上博讲座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上海博物馆的讲座主要是为展览服务,几乎每个展览都有配套讲座。所以每次展览期间,总有人会默默记下自己想听的讲座信息,然后在特定时间打开手机,“拼手速”抢预约,生怕错过对展览进一步了解的机会。
方云是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顾松是上海星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两人虽然职业不同,但同为上博的讲座爱好者,且一听就是十几年。他们不仅热爱文博,工作和传统文化也密不可分。作为观众时,他们是聆听者,作为讲者时,他们则是传播者。上博讲座不仅拓宽了他们的视野,也丰富了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方云口述:
有文博研究态度,处处都是“移动课堂”
华东师范大学非遗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方云
我是2008年成为上博粉丝的,之前只是偶尔来参观,后来因为一次偶然机会看了场展览,又听了相关讲座,就爱上了这种形式。从那时起,来上博听讲座成了我生活中的一部分。
虽然我已经记不清自己参加的第一场讲座是什么时候了,但依然记得的是,当时讲座老师用特别平易近人的方式将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分享给大家,他所提供的视角,可以很好地补充现场展览所不能提供的信息。这让我非常受益,便一发不可收拾地开始了“追讲座”的日子。
我比较关注的讲座有考古发掘类,专家分享的宝贵资料可以极大满足我的好奇心;有江南文化类,它和我的专业民俗学研究紧密相关,便于我获取相关文献知识资料;也有世界知名博物馆展览的配套讲座,它让我们普通市民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国外文化;还有一类是具有导览性质的讲座,专家可以带着观众观展,相比讲座形式更加灵活。
总之,听上博讲座不仅能让我获取信息,拓宽视野,还结交了很多朋友。所以尽管我平时工作忙碌,还是会抽时间来上博听讲座,一年差不多能来20次。
在我听过的所有讲座里,最难忘的一次是2017年上博“大英百物展”的配套讲座。这个展览用甄选的100件文物,展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简史,我很喜欢其中所体现的世界多元文化和人类学研究角度。在相关讲座中,来自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研究学者,为大家解读了世界不同文化,比如在解读玛雅文化时,上博就邀请了来自墨西哥的研究学者。
当然,上博讲座也是很抢手的,往往一上线就秒光,所以我都会提前设置好时间提醒自己“拼手速”预约,否则就会错过想听的讲座。特别是对于忠实粉丝来说,如果上博有系列讲座,那他们肯定是一场也不想错过的。比如,“江南文化讲堂”系列讲座,就有数十位专家就不同主题开讲,让观众从不同角度了解江南文化。
因此,能预约到上博讲座的观众,都非常珍惜和专家学者近距离接触的机会。我们会在讲座中用纸笔记录讲课内容,或者将PPT拍下来,有的人会对授课老师提出早已准备好的问题,一旦被解答就会很开心。讲座一结束,老师还会被观众们团团围住交流,或者要求签名留念。
一场场讲座听下来,我积攒了很多笔记,来自专家老师们的研究视野,可以启发我自己的研究选题,相当于给了我再次学习的机会。
在多年“追讲座”的日子里,我也发现了很多有趣的人,他们有长者,有公司白领,还有在校大学生,背景各不相同,但是出于对文博的共同热爱,却走进了同一个讲座中。
其中比较认真的观众,还要数上年纪的长者。每次开讲座,他们基本坐在第一、二排,在自己的小本子上记得密密麻麻,等讲座结束就热火朝天地互相讨论。我觉得正是因为这样的探讨,才能真正激发公众对文博的爱好和热情。
其实,经常听讲座的观众也会因兴趣爱好慢慢成为朋友,有的人会一起约着听讲座,然后去和文物发掘有关的地方一起游览,或者在节假日做志愿者服务,参与到讲座文献资料收集整理或秩序维护的工作中来。
多年过去了,除了上博讲座更难预约,我也注意到了其中的一些变化。
从内容上看,上博展览从以陶瓷、书画等古代艺术展为主,发展到如今也有了越来越多的跨界展览,内容更加多元化,配套讲座也随之变化;从形式上看,除了常规的讲课形式,上博还通过江南雅集评弹大师现场演奏这类形式,让观众能更为感性地领略传统文化。
最近几年,上博讲座也会请专家为观众在展馆现场做“沉浸式”讲解,我尤其喜欢这一形式。过去我在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参观时,就有研究员给观众在馆内的书画展厅做讲解。当时,那个研究员讲解时的状态显得非常平和,尤其是在讲解书画细节时,这个过程深深吸引了我。我发现,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走入普通观众,带领他们探索文博世界。
我非常庆幸自己和上博从开始陌生到后来熟悉,这么多年里,我也几乎没有错过任何一场重量级的大展或讲座。每次我一走进上博,心情就会变得平和,平日工作和生活的压力也会一扫而光。特别是在我最喜欢的青铜器馆和绘画馆里,我总会有种历史时光交错的感觉,当我细细欣赏每一件展品时,整个人也慢了下来。
与此同时,我的专业研究视野也通过博物馆拓宽了。上博的每一次展览,从策划到呈现,再到包括讲座在内的配套教育活动,都会给我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灵感,让我的专业研究有了进一步深入的可能性。
我的家人也因为我经常听讲座而受益。我先生在我的影响下,从不太喜欢文化类话题,慢慢也会偶尔和我聊两句,我的孩子则从观展到听讲座,到最后也成为了小小讲解员,参与到上博举办的活动中来。
我觉得,也许未来上博的讲座可以突破空间限制,走出博物馆。因为只要带着文博研究的态度,处处都可以成为“移动课堂”。我非常期待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可以加入上博讲座行列,与观众有更多面对面地深入交流。
同样,上博讲座也可以成为公众发声的平台,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公共空间,连接不同年龄、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人。也许有一天,讲座爱好者也可以走上讲台,分享他们擅长领域的独到见解,从聆听者变为传播者。
顾松口述:
不仅要听讲座,“实地勘察”才过瘾
上海星瞰文化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顾松
我是上海松江人,2009年起开始陆陆续续听上博的一些讲座。那时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的“文博热”,普通市民能有机会到上博听到高水准专家的深度分享,是一件特别令人愉悦的事情。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次听的上博讲座,是郭青生老师讲的陶瓷主题讲座。
最开始几年,上博讲座是不需要预约的,来博物馆的人也没那么多。后来我在博物馆里明显感到,上博的观众开始向潮水一样,一层层往楼上走。
特别是2019年书画大师董其昌大展时,曾经有些清静的绘画馆展厅,整整三个月,都是从海内外特地赶来看展的人。观众对高水准展览的需求就衍生出了对讲座的需求,因此董其昌展览有关的讲座在当时也很难预约。
上博每个月都会列出讲座清单,我一般会从中挑出自己感兴趣的来听。我个人比较偏爱的是江南文化、文人精神、书画等方面的课程,这也和我大学时期的经历有关。
我在大学读中文系时,做过三年古代文学课代表。大四那年,22岁的我大多数时间都泡在图书馆,花了大量时间阅读老庄和禅宗的书和资料。当然,那时只是觉得这类内容比较有趣,看的时候还是懵懵懂懂。
在我听过的所有上博讲座中,令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上海大学胡建君教授在“江南文化讲堂”上的那场讲座。胡教授除了讲课水平高,从她本人的气质到她的课件,也都带着一种美感和优雅,讲座最后,她还为观众读了一首自己填写的词,对我们观众来说是一场非常完美的讲座。
我和别人听讲座不太一样的是,除了现场记笔记,有时还会去讲座中提到的历史事件、人物、作品相关的地方亲自看一看。这是我自己事后做的功课,也是我所理解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一个践行。
记得有一次上博举办了娄东派画展,我在观展和听完讲座后,就很想知道太仓到底是怎样的一方水土,养出了如此有才华的一方文人,于是就去了娄江(浏河),然后一路沿着河流往东,一直到它与长江相连的地方。
还有一次上博举办《千年丹青》特展,其中有一幅《寒山拾得图》非常有特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听完相关讲座后,我又做了一点功课,发现寒山、拾得两位唐代僧人当年所在的寺庙,就在浙江天台山下的国清寺。
我一看离上海不远,开着车说走就走,周五一下班就出发去了那里,在国清寺边的宾馆住了下来。第二天清晨5点,我一早起来想做一件事:清晨入古寺。那时是深秋,我走入寺庙时刚好遇到一位扫地僧,两个人彼此点点头,打个招呼,很有美学的意境。后来,我意犹未尽,又驱车到了寒山曾经隐居的寒岩看了下。
上博的讲座一般都是和展览配套的,讲座为展览服务,可以让想要深入了解展览背后故事的观众收获更多。所以,如果不是因为上博的展览和讲座,我可能不会了解《寒山拾得图》背后的故事,更不可能亲自探寻他们的生活古迹。
当然,亲自跑到讲座有关的地方实地勘察,也和我自己的兴趣有关。我曾用十几年时间,在国内很多地方深度游。在旅行途中,我会把自己的身体和心灵长时间放在一个地方,有时是一周,有时是一个月或半年。
自从接触了上博以后,我的旅行也有了文化深度。2015年,我和几个朋友从上海开车到山西大同,走了一段北魏孝文帝迁都南下的路。之所以走这段路,也是为了给当时上博即将开始的北朝壁画展提前做好知识储备。
在上博听讲座的这些年我发现,带着兴趣爱好而来的年轻观众越来越多了。这说明,传统文化对年轻人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了,开始走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
我也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可能是因为传统文化中的美学可以被提炼出来,成为连接年轻人心灵的纽带。比如曾经因晚会火出圈的河南卫视,就是将中原大地上的文化积淀,配上现代人的审美和呈现方式,征服了很多年轻人的心。
其实,听了这么多年上博的讲座,我最大的收获是,向专家学习作讲座的思路和方法。因为我自己除了是一个讲座爱好者,有时也会给别人作讲座,在上博听讲座,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好的讲者。我也常常鼓励身边认识的人,用自己的语言把听过的讲座内容讲出来,这样它才会真正长在自己知识树里。
作为一个讲者,我在上博看完展览,听完配套讲座,再到实地勘察后,就能将内容更好地分享给更多的人;作为一个文博爱好者,我从大学学古代文学到现在和朋友一起创业做文化企业,可以将兴趣和工作很好结合在一起。无论是哪种身份,上博讲座都给我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让我受益匪浅。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