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唐人诗词里这样着墨甘肃
要说西北印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最经典的描述。从甘肃的最西端启程,戈壁大漠在诗人的意象中落笔成画,是大西北赠送给游子的第一个惊喜。
文/闫琴雯
要说西北印象,“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是最经典的描述。从甘肃的最西端启程,戈壁大漠在诗人的意象中落笔成画,是大西北赠送给游子的第一个惊喜,棕黄色略白的沙子蔓延到天尽头,西北风卷地而起,细细的沙尘织就了一阵薄烟,连接了青青的天,戈壁的日出从沙子里面红起来,王维赴边疆,想必是被此景震撼了,诗人眼中的塞外竟也散发着别样的壮美。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盛唐出奇人,文采了得的诗人比比皆是,王之涣在漫游高山名川,遍历黄河南北时,为名山大川留下了不少“影像”,西北自古是诗人离愁别绪的寄托之处,《凉州词》里,黄河延展到了天尽头,玉门关尽显清冷肃杀,羌笛一曲杨柳不发,离人情深义再深重,也不敌春风不度萧索边关。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七里十万家同赏凉州月,作为河西走廊上的明珠之一,凉州受到了诗人、词人的偏爱,杜甫的铁粉张籍曾作三首《凉州词》,其中云:“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驼铃叮当声声响,西去的驼队驮运丝绸远去安西。昔日丝路上的商贾往来之密,都融在驼铃之中,这座城也在朝代兴盛衰亡的更迭中,变换着样貌和气质。时至今日,远在异乡的游子也最怕看那城头月,胡人断续的琵琶声被铁马金戈击碎在历史的烟尘里,斟满杯中酒,杯杯藏相思。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余光中说李白,“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是阅尽千山换来的,明月,长风、玉门关……月不从祁连山落反是从此地出,长风奔忙了万里,才能将将吹到玉门关,李白尽情挥笔,能写的都写尽了,其中流淌的情感皆是留白,给看客们无尽的遐想,关于甘肃的诗词,饶是李白也躲不开此地的萧索。征战、荒凉、思乡……中原的牵肠挂肚连茫茫黄沙都跨不过,玉门关的夜晚千百年都是一样的寒凉。
《关山月》
(唐)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冬天的兰州一落雪就成了金城,黄河穿城而过,金城或许在这时,以唐时的样子出落在诗人眼中,这可是说过“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他以古之大将军自诩,可见胸中豪气端的千钧。诗人离开长安赴陇右,途经金城时内心几多遐想无人可知,但文人的浪漫就在于,连寂寞都是有画面的,有了忧思,山山水水便都得掉点儿眼泪,才算合适。路过金城,这里的山水有了情感,就是属于自己的山水,欲说还休的都是纸上的文字游戏。
《金城北楼》
(唐)高适
北楼西望满晴空,积水连山胜画中。
湍上急流声若箭,城头残月势如弓。
垂竿已羡磻溪老,体道犹思塞上翁。
为问边庭更何事,至今羌笛怨无穷。
要比浪漫,没有人能匹敌得过古人,金戈铁马入梦,便在心里走尽了万里路途,早早在脑海里重塑了一个江湖;烟雨蒙蒙江南时,便是相思化成杯中酒,俏女子倚门等归人;茫茫黄沙翻腾,已经预知了,那便是西出阳关无故人……来甘肃,碰个杯,醉在诗人的酒里也是极好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