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年,创新大连有这些新亮点!

2022-12-27 10:1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擘画数字大连新蓝图

激扬创新发展新优势

年终岁尾,回首2022年,在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故事的背后,我市始终把科技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坚持创新生态、创新平台、创新人才“三位一体”推进,创新基础不断夯实,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创新动能加速集聚。

大连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创新技术策源地、创新成果转化地、创新人才集聚地、创新创业新高地。一年来,我市以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步履稳健、足音铿锵,滨城大地处处闪烁科技之光,涌动创新大潮。

锚定“优”字

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2022年夏天,在湿润绵软的滩涂上,一台装有皮带齿轮等传动装置的大型机器在不断运转,只见它前端巨大的滚刷像梳子一样,将所到之处的泥浆筛了一遍,而在机器后面,一个个蛤蜊如下雨一般掉落在货箱中,不一会儿就摞成高高的一堆。

这是我们设计的自走式滩涂贝类采捕装备,如果贝类面积密度大的话,每小时可采捕三五百公斤。

据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母刚介绍,利用滚刷和振动筛结合的原理进行采收,一台设备采捕一小时相当于四五个渔民劳作4个小时的工作量。

▲大连海洋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高级实验师母刚,不断改进自走式滩涂贝类采捕装备。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据了解,自2013年起,大连海洋大学渔业装备与节能减排团队聚焦我国滩涂贝类增养殖行业“卡脖子”问题,开展需求导向科技攻关。团队充分发挥各成员学科优势与技术特色,实行“揭榜挂帅”管理机制,集中力量攻克难题。团队科研成果填补了我国滩涂贝类机械化生产装备技术应用空白,使滩涂贝类增养殖生产的传统工人作业模式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模式成为现实。其中,滩涂贝类振动采捕新装备受到贝类生产企业高度认可,被全国水产技术推广总站授予2021年度新装备优秀科技成果。

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是科技进步的加速器,现实需求促进科学技术向新领域、新方向发展。一年来,我市大力培育创新生态,着力解决一批“卡脖子”问题,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就地转化。持续构建和完善以企业需求、成果供给、中介服务、支撑保障四个方面有机衔接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体系,加大科技型企业培育力度,强化科技成果应用导向、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服务能力、优化科技创新资源保障,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全市登记的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336.2亿元,增长28.5%。在连主要高校院所本地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38%,比上年增长4.9%。与大连产业密切相关的海洋经济装备、精细化工装备、洁净能源装备、机床和轴承5个领域、30个攻关项目扎实推进。

加快创新主体培育,实施“一高一小”企业培育工程、“雏鹰—瞪羚—独角兽—领军企业”梯度培育工程和高聚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据市科技部门数据显示,2022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报国家备案1881家,比去年同期增长50%。科技型中小企业国网平台累计注册6479家,评价入库3984家,分别同比增加45%和45.5%。全市有382家雏鹰企业、69家瞪羚企业、2家潜在独角兽企业获辽宁省新型创新主体备案公示,同比增长51.5%。

紧盯“强”字

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

分毫不差地操作着精密仪器,精雕细琢地制备着催化剂,严谨认真地调控着原子分子层次的微环境……这些,是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科研人员日复一日的工作。

催化剂是在化学反应中加入的一种特殊物质,其本身不会参与反应,却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度,全面提升效率。实验室里,通过电解水得到氢气,再让二氧化碳与氢气反应生成甲醇的过程复杂漫长,且条件也相对苛刻,而没有实现大规模化工业过程。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及其团队研发的高效催化剂,则极大加快了电解水和二氧化碳加氢的进程,解决了关键技术难题,使工业化生产“液态阳光”变为了现实。

▲ 中科院大学能源学院。

2021年大连市R&D经费支出达到236.1亿元,同比增长14%,R&D经费投入强度为3.02%,分别高出全国(2.44%)0.58和全省(2.18%)0.84个百分点,成为东北首个突破3%的城市。

通过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投入,可以看到全市科研机构与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得到持续推进。重大科技创新平台是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稳定和吸引科技人才的重要载体,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面对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的重大历史机遇,我市谋划全局、靠前作战,厘清盘活“家底”、培育培优“新苗”,积极向科技部争取重大创新平台政策支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能源催化转化实验室成为首批20家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样板,辽宁滨海实验室和辽宁黄海实验室着力在洁净能源和精细化工领域、高端装备制造领域打造国家战略力量。

与此同时,我市不断提升科技研发平台创新支撑能力,狠抓创新资源向英歌石科学城聚集,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加快推进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奋力将英歌石科学城打造成重要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全球领先的洁净能源创新中心、高端创新要素汇聚枢纽、前沿新兴产业培育策源中心。目前国科大能源学院已投入使用,大连先进光源预研项目——大连先进电子束测试平台已启动建设。

突出“高”字

引育高端创新人才

工作环境一流,生活环境不错。

2020年7月,彭章泉正式入职中科院大连化物所,他的研究领域是“能源材料界面电化学”,201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支持。他入职大连化物所后便组建了一支新的研发团队,团队名称是“谱学电化学与锂离子电池研究组”,据彭章泉介绍,他们正在进行的一个研究项目是“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简单说就是研究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提高现有锂离子电池安全性,使之更适用于电动汽车,大规模储能。”这两天,彭章泉将作为演讲嘉宾参加第三届电分析化学网络会议,分享在锂电池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心得。

人才是创新第一资源。为加速集聚创新人才,我市在“高筑”创新平台的同时,优化整合科技人才政策,不断强化科技型人才引育工作。

一年来,我市聚焦人才“第一资源”,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制定了“含金量”较高和吸引力较强的引才政策,打通了广纳英才的“绿色通道”,全市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得到不断加强。

今年我市优化整合科技人才政策,围绕提升用人主体和人才对象的体验感获得感,推动人才工作从“定政策”向“抓服务”层次转变提升,全链条整合人才培养引进、使用激励和服务保障政策措施,形成“兴连英才计划”15条及配套实施细则,人才政策更加简化清晰;建成全市人才大数据综合服务平台,政策落实更加高效直达。积极营造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的成长环境,通过实施“揭榜挂帅”技术攻关用好人才,开展人才+团队+项目引进人才,推进重大科技成果本地转化培育人才。今年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洁净能源与装备等重点领域,支持各类科技人才实施项目200项以上。

惟创新者进

惟创新者强

惟创新者胜

蓝图催人奋进,逐梦惟有笃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市将始终保持“闯”的精神、“创”的劲头,激发“新”的活力、“进”的动能,扎实推进“数字大连、智造强市”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故事

20年坚持自主创新

“阳光”照进现实

以太阳能为动力,水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产出甲醇,用以替代化石能源,实现绿色、可持续循环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李灿带领的中科院大连化物所“液态阳光”研究团队正将这一梦想变为现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李灿(左一),勇攀科学高峰,取得多项标志性成果。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用太阳能替代化石能源,这是一个被科学家称为“圣杯”的世界性难题,但是李灿认准了这是一条利国利民的道路,便一往无前地走下去。2001年,在全球范围对太阳能科学利用关注不多的情况下,李灿在国内率先启动了太阳能人工光合成研究,即利用太阳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清洁的燃料和化学品。这项被称为“液态阳光”的探索之路,万般艰辛、荆棘无数。没有团队就从零组建,没有前期基础,就一步一步摸索着前进;数不清实验失败了多少次,李灿和他的团队成员们从一个清晨忙碌到下一个清晨。

实验室的冷板凳一坐就是20年,20年不负枯荣,今年迎来了新消息:

“液态阳光”项目终于取得重大突破,全球首套规模化液态太阳燃料合成示范项目在甘肃兰州新区试车成功,这一示范项目的成功投运,意味着“液态阳光”合成技术已得到工业化验证,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条件。

成果鉴定会上,专家一致认为:

该项目集成创新了液态太阳燃料合成全流程工艺装置,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

再现

“数”“智”引领 “未来之城”

焕发勃然生机

今年1月14日,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开发建设启动暨全市一季度重大项目集中签约开工仪式在高新区举行。彼时,那里还是一片空旷的土地,以洁净能源为核心的1+X产业发展方向,赋予这片土地无尽希望。8个月后,包括能源催化转化全国重点实验室、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通用实验室等在内的英歌石科学城首批7个地块实验室工程开工建设。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效果图。

总面积44.3平方千米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定位为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策源中心。为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大连市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聚合16个市直部门、高新区及高校院所力量的大连市英歌石科学城规划建设领导小组,组建5个工作专班,为项目建设送服务、解难题。成立大连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作为科学城开发建设运营主体,构建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的投资运营模式。

▲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效果图。

今年9月22日,包括辽宁滨海实验室、辽宁黄海实验室在内,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的大连英歌石科学城新一批实验室项目全面启动。

科研机构实验设备仪器精良,对工作环境要求高。

大连英歌石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孙玉帝说,为保证项目安全、优质、高效完成,他们对项目提级管控,建设方、施工方、监理方、勘察方、设计方等参建单位密切合作,开足马力提速建设,项目“进度条”不断刷新,这片经过“科研+科学家+城”深度融合规划的土地悄然崛起,正焕发出勃勃生机。

原标题:《今年,创新大连有这些新亮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