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专访矿工诗人陈年喜:“生活如果能好一点,也许就不写了”
从矿工成为诗人的陈年喜 |《我的诗篇》
访谈人简介:陈年喜,陕西丹凤县人。矿山爆破工作十六年。有数百首诗歌、散文、评论文字散见《诗刊》《星星》《草堂》《天涯》《红岩》《散文》等刊。获首届中国工人诗人桂冠奖,出版诗集《炸裂志》,散文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微尘》。2020年确诊尘肺。现为自由职业者。
本次访谈由學人Scholar志愿者关书朋主导完成,下文简称“学人”。
01
如果有最长久的呐喊,
那就是我的诗歌
学人:书名虽是《活着就是冲天一喊》,但藏在其中的感情更多的却是内敛与克制,表面看来似乎没有“冲天一喊”的豪情和“物不得其平则鸣”的悲愤。像您描写矿山里遇到的很多人物,“不知道姓什么,知道时却再无意义”。对您来说,什么才是真正的“活着”,什么又是“冲天一喊”?
陈年喜:活着就是保持生命的基本运行,包括肉体和围绕肉体的思维。再者,其实所有的生命都在呐喊,只是声音和形式不同而已。我的诗歌就是对矿山生活的一种记录,每读到它们,我会一下回到那些时刻。那些地理,那些故事,那些细节,几乎浓缩了我矿山生活的所有元素……这些内容我不记下,没有人会写出来。
陈年喜与工友在矿上
我是个一生失败的人,所以我小心又内敛。如果有最长久的呐喊,那就是我的诗歌和我不避生死的天南海北的打拼。
学人:十六年的矿山生活,多年的漂泊辗转,如今却是满身伤痛,您是否认为人生的发生和选择有其“宿命”或“预兆”?您如何看待自己和许多打工兄弟的“命运”?
陈年喜:我一直有宿命感,我所认识的人都活在宿命当中。每个人的明天都看得很透,哪怕是意外,其实也在意料当中。我和工友的命运其实早已由出身,时代,环境种种因素决定了,时代有时代的宿命,个体有个体的宿命,谁也逃不掉。
我目前的视野可能比当工人时间的视野要丰富一些,但宿命感依然在。我们能做的就是在宿命里尽可能不认命,打开一点小的边界。
我自己是一个尘肺病人,我的很多工友也是,我有责任去为他们做点什么,尽管我知道自己很弱小。我最大的触动是去采访他们时,看到他们生命将尽时的无望痛苦。
炸裂志
早晨起来 头像炸裂一样疼
这是大机器的额外馈赠
不是钢铁的错
是神经老了 脆弱不堪
我不大敢看自己的生活
它坚硬 铉黑
有风镐的锐角
石头碰一碰 就会流血
我在五千米深处打发中年
我把岩层一次次炸裂
借此 把一生重新组合
我微小的亲人 远在商山脚下
他们有病 身体落满灰尘
我的中年裁下多少
他们的晚年就能延长多少
我身体里有炸药三吨
他们是引信部分
就在昨夜 在他们床前
我岩石一样 轰地炸裂一地
学人:“我一辈子失败,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你身上”,这是您写给儿子凯歌的话。您对孩子有着怎样的“希望”?您为何会评价自己一辈子“失败”,又如何定义“成功”?
陈年喜:我对世界无限的了解,四十不惑,不仅仅是对自己无惑,对生活也同样,何况我已知天命。我对儿子也没有太多要求,只要将来有口饭吃就行,他没有资本躺平,要自己一点点切实的行动。
我一生无成,家人也跟着受苦,当然是失败的。我认为的成功就是解决温饱,而后实现一些想法。历史和时代的前行,都是一些人实现了自己想法而促成的,比如世界上的发明。这个太复杂。
学人:书中多次使用“暗喻”“隐喻”的字词,似乎总是无力于现实的压抑,无奈于生活的愤懑,您如何评价这种“无力感”?如今的写作会使您有柳暗花明的“转折感”吗?
陈年喜:每个人都是无力的。写作只是思维的旁逸斜出。
学人:新书关于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联结有很多深刻又细腻的描写,一方面如儿子凯歌这一代人失去了当下与乡愁,再没有那种深情的眷恋;另一方面,如红梅子的故事中,您用“我被一道考题卡住了去路:略论中国过去一年在世界困境下的经济突围”来结尾。您是如何看待个人命运与时代命运的交织呢?
陈年喜:因为新愁掩盖了旧愁,不同的生活有不同的愁,失去故乡的一代人也注定失去乡愁,因为他们的生活已与故乡没有关联。这是必然的。这一代年轻人可能比我们站得更高,因为他们离世界更近,他们没有惯性,没有包袱,但我相信,他们都有准备。
陈年喜老家的村庄
时代是一条大河,作为沙子,每个人在其中随波逐流。这些年我到过全国很多地方,真切感受到人们生活的改善。农民们不再面朝黄土,他们有很多想法,在积极和这个世界融入。这是精神和文化上的觉醒。
人这一辈子
人这一辈子
像风一样飘忽
从哪里来
到哪里去
人自己都不清楚
人说来就来了
说走就走了
容纳你的
只有一片巴掌大的村庄
记得你的
是几棵老树几头牲口
人是人间的另一种庄稼
一辈子陷在土地和荒草里
开几朵花 结几穗籽
得看天意和运气
人是给人间送温暖的
有时候
人自己都是凉的
走的时候
有人留下一堆黄土和名字
有人什么也没留下
02
“我哪里是知识分子”
学人:2016年“年度桂冠工人诗人”大赛的颁奖词称您为“游民知识分子”,您认可这个称谓吗?可否谈谈您的漂泊以及它对写作的影响?
陈年喜:历史上的知识分子都是游离颠簸状的,没有学院或官方一说。我哪里是知识分子,只是一个游民,只是生活和命运形式与古人中那些生死跌宕的诗人们有点相似。我的漂泊生活某种程度帮助了我的思考和写作,心无所托就放在了文字里。
学人:《活着就是冲天一喊》的封面写道“他(陈年喜)的作品重振了《诗经》的民间叙事传统”,您认为这种“民间叙事”的独特性体现在哪里?当一些农民工读到您的作品时,您希望他们能从您的作品中获得什么?
陈年喜:我没有刻意去怎么样写作,说重振了诗经传统。一方面可能是语言比较简洁,因为我平时也不是爱说话的人;另一方面,语言都语言过,思想都思想过,任何人都不会比别人高妙到哪里去,少说一点,把空间留给别人。
另外,可能我写作的生活都是民间生活。诗经时代,民间大于主场,所以它写的也是民间。优势就是大家一本书很快能看完,不足当然是很多东西不透。
农民工大概不会看我的作品,因为他们自己的生活已足够丰富。如果有希望,就是让他们看见自己同类人的生活,好自为之,好好生活。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有谁听见我的饿
人间是一片雪地
我们是其中的落雀
它的白 让我们黑
它的丰盛 使我们落寞
有谁读过我的诗歌
谁看见一个黄昏 领着一群
奔命的人
在兰州
候车
学人:您如何看待“他者”对您的作品的评价?您对许立志、周启早等人的作品是否有所了解?
陈年喜:我经常看豆瓣评论,认同的吸收为经验,不认同的也无所谓,毕竟很多出发的点不同。我对所有诗人都很熟悉,包括许立志、周启早这些流水线工友诗歌。他们都有才华,但可能生活也需要消化,沉淀,我希望在写作时不要太强调身份,应该强调人这个元素。
循着涛声 我来到这片水域
一个没有到过大海的人
更加清楚大海埋葬着什么
大海不能拆迁 但可以脏污
像一部现代文明史 布满交媾的痕迹
这苍茫的大海
向彼岸输送过钢铁 劳工 阿迪达斯的代工鞋子
也迎来过蓝眼睛的坚船利炮
炮膛填充着我们祖先的火药
如今 它埋葬着一位诗人 和他低于机台的青春
那二十四年被禁锢的灵魂 在这里
是否得到了自由?
——《这大海葬着立志》
学人:您曾提到书院写作和民间写作互不相让,在技艺上各走一极,在内容上各说各话。那您如何看待近年来一些学者开始体验式、调查型写作呢?
陈年喜:知识分子或学院派更有优势,因为他们具备的知识与视野条件。
03
生活如果能好一点,
也许就不写了
学人:您与文学结缘是在九十年代,错过了属于诗歌和文学的八十年代。在您的记忆中,八十年代是什么样的?九十年代以来,市场经济的大潮席卷中国,纯文学似乎越来越小众和边缘。您现在对纯文学和诗歌的出路怎么看?
陈年喜:八十年代,国门开放,各种思潮,各种信息潮水一样涌入,可谓泥沙俱下。但文学和文化自来是需要泥沙的,所谓大浪淘沙,才有珍珠出现,当世界变得无比纯粹和单一时,也意味着死亡。
我记得八十年代,哪怕一个小县城,都有很多书店书摊,农村尽管很穷,还是有很多人订刊订报。当下所有的人似乎都很迷茫,尤其是文化层面,我也不知道纯文学和诗歌的出路在哪,我也回答不了这个问题。
当下的诗人和诗歌真的太浩繁了,但好像都在一团雾里打转,冲不破自己和时代的雾障。打破困境可能需要时间。生活和时代是最好的导师。
陕西的一个矿井。陈年喜的诗歌描述了煤矿的孤独、工友的死亡以及现代生活与他的地下工作之间的距离。CHANG W. LEE/THE NEW YORK TIMES
学人:成名之后您的生活发生了较大变化,成名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对创作有什么影响?
陈年喜:确实有变化,生活在远离,记忆在淡化,已很难回到往日的感受当中。《活着就是冲天一喊》和《微尘》好像也完成了使命,时代和人们不需要看到那样的生命一角。我需要重新开始,所以非常纠结。
学人:新书提到您想追踪并写“戏人”的故事,这个计划有没有展开呢?在很多作品中,家乡和矿山是您写作的富矿,但是非虚构写作也强调对陌生环境的体验调查,您如何在这之间寻找平衡?
陈年喜:因为疫情,因为身体原因,所有的计划都没有展开。对我来说,写作确实依赖于生活,我没有能力写出自身生活经历以外的生活,对于陌生的东西,我只有靠自己的经验去填补还原。可能是陷入自设太深了,我也可能写一种虚构的符合生活逻辑的“真实”,但那是小说的范畴了。
故乡峡河上的芦花 | 作者图
说书人来自河南宝丰
那地方出麦子和红薯
这两样好东西都不能让他留下来
他喜欢跟随秦琼包龙头
游历四海
说书人看起来比秦琼包爷
都要苍老 至于名姓
没有人知晓 大槐树下
一把书尺 回肠九转
把一场人心里的九丈白蟒
一锏劈了
——《说书人》
学人:《活着就是冲天一喊》里有相当精彩的文体比较分析,在您从散文转向非虚构的过程中,发现二者有何区别?为什么您相信“后者的成绩和影响会远大于前者”?
陈年喜:我一直在阅读,所以对它们都很了解,这个了解不是局外的了解,而是在场的切身的了解。散文已经很形式,很纯粹,它与无限复杂的时代生活、人心已产生背离感,而非虚构正好切入这些,因为它年轻,自由,没有那么多的包袱。从事物发展看,当然是自由者大于形式者。
学人:您已经写过诗歌、非虚构作品,以后会尝试其他文体吗?
陈年喜:我很懒惰,也没有文学野心,我知道自己离文学还很远,也没想过其它写作。写作非常艰辛,我一直没有找到一种方法,坐家里一天可以写上万字那种。生活如果能好一点,也许就不写了。
(林栋、徐军、崔锋、李青聿等亦对访谈有所贡献)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