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兴和县:“三色”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2022-12-26 19:0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这里,是投资兴业的开放高地,是智慧者挥洒激情的理想天地。

这里,是产业发展的热土,是宜居宜业的幸福之城。

这里,不断凝聚着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磅礴力量。

这里,就是奋进的乌兰察布市兴和县。

一路勇毅追寻,一路砥砺奋进。兴和县始终秉承高质量发展理念,以“红色”“黄色”“绿色”为底色,助力实现生态环境“高颜值”和经济发展“高素质”协同并进。

以“红”为魂,高质量发展本色更纯

“周末带孩子到这里来看看,让他们了解过去的艰辛,懂得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近日,在兴和县大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带着孩子回老家的范春旺看到村史馆里的老物件感慨地说。

兴和县大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场景。(来源:店子镇朱家营村委会)

朱家营村位于兴和县南部山区,这里是革命老区,古长城穿村而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在解放战争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见证了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为晋、冀、蒙解放作出了贡献。2020年,这里被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评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时授予兴和县大南山革命老区纪念馆牌匾。

以史为鉴,鉴往知今。2021年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兴和县将红色资源转化为党史学习教育资源,充分发挥“红色高地”优势,把家门口的红色资源用活,多角度、多形式讲好红色故事,不断将党史学习教育推向深入。截至2021年,共有300多批次153000多名游客慕名前来领略红色文化的魅力。

如何让红色资源成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动力?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按照“生活富裕”总要求,以发展“杂粮+”“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和乡村振兴发展模式,实现“设施共享、产业共融、宜居共建、乡村共治”,让“红色”真正成为兴和县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以“黄”为蕴,高质量发展底色更亮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土地,乡村振兴的核心在于盘活土地资源。产业发展是乡村振兴的第一要务,兴和县用好用活土地资源,让黄色的土地变为农民致富的“聚宝盆”。兴和县素有“鸡鸣闻三省”之说,独特的地理地貌与传统农业交辉相应。乡村振兴战略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需要深耕“黄色”土地,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找准特色,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按照市场化方式做大做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高农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水平。

蔬菜种植基地。(摄影:张楚东)

近年来,兴和县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培育优势特色产业。围绕“农业产业园+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持续巩固“北薯中菜南杂粮”种植格局,突出质量导向、绿色导向、效益导向,大力引进培育农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发展壮大特色农牧业,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马铃薯、冷凉蔬菜、燕麦等杂粮杂豆实现集约化种植,面积分别稳定在39万亩、10万亩和39万亩。粮食产量实现“五连丰”,2021年更是达到2.8亿斤,创历史新高。新认证绿色、有机产品15个,新增地理标志登记保护产品1个,兴和小米、兴和荞麦、兴和燕麦粉、兴和胡麻油入围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海丰、雄丰农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被评为国家农民合作示范社。兴和县正握好产业扶贫“金钥匙”,担好致富“金扁担”,激发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绘就了特色产业“新图景”。

以“绿”为旗,高质量发展成色更足

“现在空气好,也挺暖和的,吃完饭出来锻炼锻炼身体,溜达溜达,感觉到这里环境好,挺舒适。”正在兴和县黄花梁公园锻炼身体的王先生说。

好空气、好环境、好生态,成为兴和县最鲜明的特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兴和县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兴和县黄花梁公园。(来源:兴和县融媒体中心)

在苏木山脚下的店子镇卢家营村,因为良好的生态环境,全村常住户143户285人,其中80岁以上的老人就有44人。不仅如此,依托良好的地理优势,村民们还吃上了“旅游饭”。现在的“卢家营生态小镇”,白墙黛瓦与绿水青山相融合,原生态自然风光旖旎。2021年芦家营村被国家文化和旅游部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和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走进村里“常心宽农家乐”,48岁的李美桃正在收拾前厅。她说:“自从苏木山环境好了以后,我们的日子也变好了,打工有去处,还能自己开店当老板。”李美桃的红火日子是当地村民的幸福写照,依托苏木山旅游业发展,当地人均增收5000元。

近年来,兴和县自觉担负起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重大政治责任,走出了一条具有兴和特色的“保护生态,绿色发展”道路。目前,兴和县森林面积由2000年的63.32万亩增加到如今的131.6万亩,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12%提高到如今的24.8%;草原面积由2000年的58.05万亩增长到如今149.66万亩,林草覆盖度由2000年的23%提高到现在的53%。

国家AAAA级景区苏木山。(来源:兴和县融媒体中心)

如果说,兴和县的绿色生态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那么,享誉全国的苏木山林场就是一张靓丽名片。仅苏木山20.23万亩森林资源,每年在涵养水源、固碳释氧、净化大气环境、森林游憩等方面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达2.67亿元。这是“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诠释。

半个多世纪,荒山变林海。“塞上愚公”董鸿儒用42年的时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带领苏木山林场职工不畏艰险为苏木山植树披绿,荒山变林海造就了苏木山“人间奇迹”。兴和县制定印发了《关于学习“塞上愚公”董鸿儒先进事迹,争做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践行者的决定》,号召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要以董鸿儒为榜样,强化责任担当,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以强烈的生态文明意识,走生态优先发展之路,自觉做绿色发展的倡导者、实践者和推动者。

兴和县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距离首都最近的旗县,是首都“护城河”、自治区“南大门”,立足独特的区位优势,在生态和发展的双重压力下,兴和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绿色低碳循环为目标,严格项目环境准入,围绕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目前,工业生产总值突破73亿元,引进实施重大工业项目22项,龙兴、佳泰、燕阳新材料项目建成投产,兴洁天然气项目运行良好,大唐万源50兆瓦风电项目并网发电,50万千瓦风电项目获批,新兴产业占比达67%,重点带动、多点支撑的新兴产业化格局初步形成。

兴和县,不断获得更多赞扬: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县城”“自治区园林县城”“自治区文明县城”“自治区食品安全县城”,兴和县成功入选“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内蒙古首个“百美村宿”示范项目落地兴和县,并开始启动投资建设,也标志着这片热土开始新的腾飞之路。

万里山河万里新,火热的胸膛盛放着火热的梦想。红色的力量,黄色的交响、绿色的希望、都化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巨浪。兴和县如矫健的蒙古马一样,胸

怀凌云之志,脚踩厚实沃土,奋蹄疾跑,奔向更加宏阔灿烂的远方……

原标题:《兴和县:“三色”绘就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