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在海南,看见国产电影的现实关怀
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进入尾声,各个单元的影片也相继亮相。作为近年来,中国电影与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之一,今年海影节也有多部国产新片选在这方平台进行首映或展映。
剧情片主竞赛单元的《脐带》《乔治娅》,纪录片单元的《石史诗》,其他展映单元的《就是要跑》《追幸福的人》《楼》《列车消失的那天》等影片,都从不同的视角展开了对当下中国现实的关照和探讨。
《脐带》:写给草原和母亲的诗
入围金椰主竞赛剧情长片单元的《脐带》,讲述了音乐人阿鲁斯回到患有阿尔茨海默症的母亲身边,陪伴她回到故乡寻找丢失的记忆,一起面对生死抉择的故事。
《脐带》海报
影片是导演乔思雪的处女作,摄影师曹郁和演员姚晨夫妇担纲本片的监制。青年音乐人伊德尔和蒙古族老戏骨巴德玛领衔主演。
“脐带”是长大成人的青年马头琴手阿鲁斯和母亲之间看不见的纽带,影片中,因为母亲身患阿尔兹海默症,常常到处游走,为了看好母亲,阿鲁斯只能用一根长绳把母亲“拴”在裤腰带上。而已经离开草原的年轻人,陪着母亲回乡的漫游,串联起现代生活和传统游牧文明间的冲突,过往记忆和失落的亲情逐渐凝聚成看不见的坚实连接,而生命的无常和告别依然是无可避免要面对的现实……
导演乔思雪谈起创作初衷时介绍,自己从小在草原上长大,之后去了海外留学,一度对家乡和亲人感到疏离,“写这个片子时我还在巴黎留学,临近毕业时不知道自己到底留在那儿还是回来,跟家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一天在街头碰到了一个跟母亲年纪差不多的中年阿姨,她阿尔茨海默症状特别明显,一下子触动了我,我母亲也面临更年期,她有情绪上的问题。那个阿姨让我一下子触动了跟母亲连接的弦,于是就写了这个故事。”
同时,对母亲的回忆让乔思雪更深入思考自己出生长大的地方,“蒙古族的文化对我从小到大的影响特别深,我们这一代整个草原发生了很大变化,我也想通过这个片子传达蒙古族对生和死的看法,尤其我们城市长大的孩子以后要面对告别父母的话题,它给我们提供了一种视角和一种可能性。”
开阔美妙的草原风光和诗意的镜头语言,让影片在舒缓的节奏中讲述一段段哀伤往事,并不强烈的情节冲突,在浓烈的情绪铺排中,也令不少观众感动落泪。
对于这样的节奏处理和情节安排,乔思雪表示,“生长在草原这种大自然的轮回里面长大的人,看待生死的视角非常顺应自然,这种态度决定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不会那么激烈的冲突。”
《脐带》主创人员
为影片赋予了丰盛视觉体验的曹郁谈起监制和拍摄影片的经历,感慨因为小成本制作,这次的拍摄器材相对匮乏,但和年轻导演合作的自由给了创作极大的空间。“整个电影是即兴的方式拍,并没有任何分镜。这次对我来说是全新的感受,既是监制又是摄影师,这两个完全是不一样的思维,一个是全局性的,还有一个是很具体的。我和导演交流得特别好,我热爱这个作品,它是一个有情感的电影,也讨论了生命的意义,展示了诗意。虽然做这样的电影蛮冒险的,但我们愿意帮助这样的年轻导演。”
《追幸福的人》:生活的残忍与浪漫
展映单元的《追幸福的人》,是一部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现实主义题材影片。
影片讲述了患脆骨病的茯苓,因第八次骨折失去了在北京上学的机会,更让茯苓的母亲巧巧丢掉了夜班工作。出租屋突然被拆,巧巧只好带着孩子回到丈夫天冬的老家,打算过完年把孩子留给爷爷奶奶,自己返京跟丈夫一起打工。二老在除夕夜意外去世,巧巧只好再次放弃自己的生活,留在老家,跟女儿同堂上课。
《追幸福的人》剧照
从一个母亲的视角出发,片中的主人公带着孩子一路辗转,面对生活不断给予的挫折,焕发出坚韧的生命质感。孩子乐观和天真的真实表现也令凝望着她们生活的人动容。
影片中的原型人物,导演祝捷以纪录片的形式跟拍了6年。在映后访谈中,祝捷谈到现实生活比影片更加精彩,“所以我们把她的生活感动我们的部分进行了电影化的创作,如果你真让我们写这样的一个剧本包括这些人,我写不出来。”
真诚的镜头语言中,摄影机选用平视的视角记录着人物生活,细碎但动人的情节塑造,将生活的真实、残忍和浪漫呈现在大银幕上。
影片女主角南吉谈到,自己在生活中跟主人公有一些距离,“有些东西我没法理解,所以开拍之前导演把我放到农村呆了一个多月,生活在巧巧家。”深入生活对演员的帮助非常大,“巧巧的家人基本上也不跟我说普通话,剧组也不把我当演员看待,基本上我就是生活在那家的巧巧,就是那个人物。现在回头想想其实导演对我有一点点残酷,但我慢慢就变成了那个人,跟两个孩子天天在一起,就变成了他们的妈妈。”
在和观众的交流中,南吉谈到,“这个剧本打动我的正是许多小细节,它不是在讲高潮迭起或者完完整整让人感动的故事,它是把生活的全貌端到了我的面前,我突然发现生活是那么的细碎但又那么的动人。”
《追幸福的人》剧组映后谈
编剧张驰在谈到从纪录片引申到剧情片的情节时表示,“影片中的大部分情节是我们编的,或者说是我们希望她来做的,是我们希望这一家人可以这样,我们把对这个家庭所有的祝福写到了里面。”
《楼》:发现建筑遗产与当下生活的意义
“天涯海角”展映单元放映的纪录片《楼》,是中国首部以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为主题的院线纪录电影,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关于中国建筑遗产活化更新的纪录片。
《楼》海报
导演雎安奇用两年的时间去寻找和发现当下中国建筑遗产的活化现状。在拍摄影片《楼》的过程中,导演只身前往中国大都市的建筑遗产现场,记录这些建筑遗产的前世今生,通过对五十多位建筑师、专家学者的采访,以及建筑活化的实践者的亲身讲述,用影像记录了建筑遗产在中国的现实脉络和深度思考。
“2009年,当时我的片子在瑞士电影节获奖的时候,我在电影节看到一部讲传统日本建筑对于整个全球建筑的影响以及日本建筑师现代建筑理念的片子,其中承载了传统建筑中的东方哲学,并把这种理念哲学辐射至全世界,让全世界包括北欧的建筑师都受其影响。我当时就在想,我们国家有这么多美妙绝伦的建筑,没有能让世界更多人看到多么可惜。那时候是国内的大建设时期,许多建筑不断地被拆毁并消失。所以看到这部影片感触特别多,发愿有一天要拍一个关于中国老建筑的影片。”雎安奇这样表述起这部纪录片的拍摄初衷。
导演雎安奇
通过艺术化的影像表达,一批民间老建筑的命运被生动鲜活地展现在银幕上,我国城市更新和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建筑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之道,从文献性和学术性方面,都颇具价值。
不同受访者,在片中阐述了他们对于建筑的认知、观念和情感。历史中的环节和人物,被建筑遗产上尚未覆盖的痕迹串联起来。除了正在发生的一切,《楼》发出提醒,那些沉寂在街头巷尾的木构建筑或水泥建筑,都与我们有关。
除了《楼》之外,雎安奇还计划拍摄关于中国建筑的三部曲。另外两部分别是在对工业建筑的追溯中诞生的《厂》,和对乡村建筑遗产的关怀中有的《乡》,导演希望能借由影像的记录引起更多群体对于建筑遗产的关注,并且认识到建筑遗产对于我们的意义,成为全世界观察中国的窗口。正在制作中的《厂》此次入围海影节创投板块的制作中项目(WIP)。
《就是要跑》:用奔跑定格一群中国少年
极端寒冷的根河,最低温度可达零下58度,而一群孩子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坚持奔跑。无数比赛和训练之间,留守儿童的奔跑背后,是一个个牵动着的家庭,寒冬和酷夏,伤病与挑战,奔跑本身是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体育精神,也是孩子们孤注一掷改变命运的纽带。对孩子们来说,跑步意味着生存。
纪录电影《就是要跑》聚焦北方小城根河的业余体校长跑队,讲述了队员们在艰苦、极寒条件下,用尽全力向身体极限和命运发起挑战的故事。真实是一种不由分说的力量,主人公从孩童一路跑进大学,期间经历竞争与挫败,伤痛与意外,不断刷新记录的同时,也不断跟世界与自己和解。
《就是要跑》海报
体育题材自带的强情节属性,令纪录片在节奏上同样抓人,每一次比赛的分秒必争也让观看的人紧张地跟着捏一把汗。而支线人物中许多付出汗水与伤痛,最终因为种种原因走向其他人生道路的孩子,也为照见这个群体提供了另一重视角。
据导演孙戈霆介绍称,主力仅5个人的团队,也是用一场历经5年之久的“马拉松”式拍摄完成了这场记录,定格了一群爱跑步的中国少年。希望这部作品可以激励更多人坚持走属于自己的路,“不一定能赢,但就是要跑!”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