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每分钟烧钱50万”,《三体》动漫为什么还是不行?

2022-12-22 1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书单君 书单 收录于合集 #文娱那些事 25个

2010年,随着《三体》第三部《死神永生》出版,严锋感叹:

“刘慈欣单枪匹马,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世界顶级水平。”

12年中,《三体》三部曲全球销量近3000万册,被翻译成10多种语言,获得包括雨果奖这一科幻文学界“诺贝尔奖”在内的9项世界级奖项。

12月10日,这一国民IP首先以动漫形式被搬上荧幕。

作为主要投资方,B站副总裁张圣晏表示,这是平台目前为止投入最大的一个动画项目。

主创团队也在采访时表示,为还原原作精髓,他们几年来已“把原著书稿翻烂”。

临近开播,B站更在首页制作了“三体世界”的专题入口,还专门请刘慈欣进行宣发演讲。

如此声势之下,《三体》动漫还未开播便收获380万的追番人数。

要知道,此前B站爆款作品《凡人修仙传》(播放量超13亿),完播时的追番人数也仅为690万。

首播当日,《三体》仅3小时便播放过亿,并在微博、知乎等社交平台制造24个热搜话题,成为绝对的全网焦点。

但另一方面,《三体》豆瓣评分迅速跌破6.5分,并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

口碑持续走低,导致作品热度急剧降温。截至12月17日,《三体》已更新至第3集,而总体播放量仅提高至1.7亿。

刘慈欣曾如此表达对漫版《三体》的期许:

“我希望它能超出原作所描绘的东西,让我们看到都能有倒吸一口冷气的感觉。”

如今看来,《三体》的确做到让人“倒吸一口冷气”,但不是人们所预期的冷气。

#01

两边不讨好的改编

-

谈论漫版《三体》之前,有必要先简要介绍一下原著的剧情。

按照书中设定,在距离地球约4光年的半人马座附近,有一个三体文明。

三体人发现地球文明后,向地球派出舰队,企图移民地球,消灭人类。

因为三体舰队的航行速度为1%光速,他们需要400年抵达地球。

为防止地球文明在这段时间里实现技术反超,三体发射了一种名叫“智子”的微观粒子,用来扰乱粒子碰撞的试验,从而封锁人类文明的技术发展。

不过,三体文明的技术远超人类文明,却有一个特点:思维完全透明。

换言之,三体人不会说谎,也对说谎的人无可奈何。

针对这个特点,人类启动“面壁计划”。被选中的面壁者需要隐藏真实意图,在三体人的监视下找到拯救人类的计划。

● 面壁计划

但地球上一个名叫ETO的极端组织,同时启动了“破壁计划”,由破壁人来破解面壁者的真实意图,摧毁人类对三体的抵抗。

面壁者和破壁人的交锋,是原作第二部《黑暗森林》的重头戏。这部分内容带出了诸如量子幽灵、摇篮装置、思想钢印、黑暗森林打击等硬核的科幻点子,更因为充满见招拆招的戏剧张力,被认为是三部曲中最适合影视化的情节。

2015年,导演张番番得到改编版权后和刘慈欣商量,直接翻拍原著第二部,却被严词拒绝。

从内容上看,《三体》第一部有着极高的“入坑门槛”。

刘慈欣先用纯数理逻辑,推导“三体系统”有别于“双星系统”的不稳定性,从而解释为何三体人的生活环境极端恶劣,以及为何迫切要对地球进行殖民。

此外第一部更用大量篇幅塑造“叶文洁”这个角色,详细写出她将地球坐标暴露给三体文明前的心路历程。

●《三体》原著中重要角色叶文洁

最让改编团队头疼的,是作为《三体》第一主角的罗辑,在整个第一部中甚至没有登场。

但在刘慈欣看来,这些内容也许没有“爽点”,却是后面剧情展开的基础。

有了这些铺垫,小说才能完整烘托出“高阶文明看待我们,正如我们看待蚂蚁”的自我渺小感,从而让“三体入侵”这个情节给人一种灾难性的压迫感。

可回到漫版《三体》,声称极致还原原作内核的制作方,上来就把原著第一部删掉99%,仅通过几行字幕告知观众——三体舰队400年后抵达地球。

而刘慈欣倾注大量笔墨的叶文洁,则在反派滤镜的阴森渲染下,丢失原有的人物弧光。

经过这一段剧情跳跃,能够跟上节奏的大抵是原著读者,但动漫很快又做出两个原著粉绝难接受的改编处理。

首先是ETO组织成员,光天化日下企图掏枪射杀主角罗辑。

事实上,ETO很担心人类去挖掘罗辑身上的秘密,所以尽可能避免声张,而要让罗辑看上去死于意外——这不仅是原著设定,显然也更符合逻辑。

紧接着剧中又原创了一段在太空上进行粒子对撞实验的剧情。

这部分剧情的思路,是同时进行多组实验,让干扰粒子碰撞的智子首尾不能相顾,从而至少得到一组正确的实验结果。

略带讽刺的是,剧中负责这次实验的丁仪,恰恰在原著中明确表示“用多台粒子加速器和智子赛跑愚不可及”。

而且剧中丁仪为进一步摆脱智子干扰,下令将所有粒子对撞器的速度提升60%。

稍有物理学常识的人都知道,通信电磁波的速度为光速(30万公里每秒),而各个粒子加速器之间最近距离为300万公里,不可能同时响应指令。

对于一部科幻作品,这种违背基本物理学的设计漏洞,很难不让资深读者大跌眼镜。

毫无铺垫的展开让路人粉看得云里雾里,自由发挥的情节又让原著粉口诛笔伐。

期待感拉满的漫版《三体》,开播仅2集便陷入两难境地。

#02

文学改编:

天然的困局

和畸变的破局

-

对于科幻作品的改编难度,《阿凡达》导演卡梅隆坦言:

“科幻小说的细节太丰富,而电影是种非常有限的艺术形式。”

1984年,深受卡梅隆崇拜的大卫·林奇亲自操刀,耗资4000万美元,将弗兰克·赫伯特的科幻巨著《沙丘》搬上银幕。

● 1984版电影《沙丘》海报

最终电影《沙丘》以全球3100万票房和IMDb 6.4分的成绩黯然收场。

安托万曾说:

“看不见的才是本质。”

而作为科幻小说的本质,想象力能以文字为载体,恣意呈现自己的瑰丽雄奇,却往往在视觉世界中处处受限。

以更广泛的角度来看,这种画图难足的无力感,并非科幻改编作品所独有。

1934年,改编自英国作家毛姆的同名小说的《人生的枷锁》上映。

● 电影《人生的枷锁》

向来吹毛求疵的影评杂志对该电影赞不绝口,认为电影完美呈现了原著中对人性彻底解放的呼唤。

女主演贝蒂·戴维斯,更是凭借对德雷德这一人物的演绎,被视作“美国电影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演出”。

结果奥斯卡颁奖之夜《人生的枷锁》颗粒无收,反而眼睁睁看着其主创团队曾嗤之以鼻的电影《一夜风流》成为最大赢家。

《一夜风流》被称为现代偶像言情剧鼻祖的后者,集“千金爱上穷小子”、“爹系男友”、“逃婚”等桥段于一身,一举包揽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据、最佳男主角等5项大奖,是奥斯卡历史上首部大满贯影片。

● 电影《一夜风流》

相比之下,《人生的枷锁》因叙事主题深邃,没能引发群体共鸣,难逃叫好不叫座的命运。

《人生的枷锁》的铩羽而归,昭示着此后80多年里文学作品改编的痛点:兼顾深度和推广度。

经典文学作品,可以不惜笔墨对直击人心的主题层层剖析,而这些剖析落到屏幕上,可能就只是一帧画面的篇幅。

因此,影视改编考验的不仅是对精神内核的理解力,更是对镜头语言的掌控力。

而最近几年,国内影视改编市场淌过各种“毁原著”的骂阵,逐渐摸索出淡化上述两种能力的特色道路。

诸如《你是我的荣耀》、《周生如故》这些热门剧作,早在小说未完笔时便已敲定改编计划,作者大多也直接参与编剧工作。

在这种模式下,作者在前期小说创作时,可以主动规避一些不易被影视化的情节和设定,代之以更具视觉性的叙述语言。

而愈加为影视资源所青睐的网络文学,为提高自身的传播力度以及被改编的概率,还总结出诸如“黄金三章”、“1万字小高潮,3万字大高潮”等短平快的写作套路。

曾经,市场对文学作品翻拍的要求,是提升影视创作者的改编能力。

如今压力来到原著作者身上,要求他们考虑如何降低阅读和后续改编的门槛。

只是,在这样的创作趋势下,刘慈欣和他的《三体》是一个异类。

#03

我们对《三体》

改编的期望

-

《三体》动画承受口诛笔伐之际,另一部改编作品《我的三体》被频繁提及,并在B站获得9.9分这一近乎满分的好评。

是因为《我的三体》画面更精美吗?不是。

这部作品本是粉丝自制,以游戏《我的世界》作为引擎,因此人物和场景都呈现出像素块的形状,就连刘慈欣本人也坦言“方脑壳让人有点看不习惯”。

● 《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

那是因为《我的三体》绝对遵循原著吗?也不是。

以剧集系列《章北海传》为例,制作组在其中添加许多原创情节。但不同于漫版《三体》,《我三》的这些改编得到路人和原著粉的一致好评。

这也说明,支撑起一部改编作品的,不是看得见的投资和特效,而是那些看不见的、主创团队愿意为原著付出的耐心。

而回到漫版《三体》,制作团队用不到10秒的时间交待完原著第一部的内容,却用整整10分钟去拍一场追车戏。

原创的粒子碰撞实验中,用频繁的镜头剪辑渲染高燃气氛,突出丁仪遭遇变故后当机立断,并在最后一秒获得结果的英雄形象。

对于原作主角罗辑的玩世不恭,剧中更是用“课上调戏女学生”和“约炮”的情节潦草刻画,而那份玩世不恭背后的内心褶皱尽皆按下不表。

一种对岁月和文明、无穷和渺小的深刻阐述,退居为特效堆砌和扁平人物后的语焉不详,最终被天选之子一路逆袭并拯救人类的戏码所取代。

面对这种文字到影像的解构和重塑,回想起刘慈欣曾经那句,“如果一部科幻作品看得人热血,那我想大概是哪里搞错了”,如何不让人摇头喟叹。

诚然,影视制作团队的首要任务是盈利,这也决定他们有时没有选择,只能在改编时添加一些吸引眼球的剧情元素。

但漫版《三体》并非没有选择。

基于“三体IP”的粉丝体量, 制作方的改编只要让原著读者满意,便足以达到“叫好又叫座”的效果。这也使得剧组在改编《三体》时,拥有更多的自由度。

可惜的是,漫版《三体》没有摆脱传统商业片的窠臼,大量删减原作有深度的设定,寄希望用狂拽酷炫的镜头吸引更多受众群体。

当一部作品成为多巴胺的狂欢现场,更为沉重的思想内核,将在何处栖居?

在影视环境持续快餐化和娱乐化的当下,我们不能强求一部《三体》改变现状。

我们只是很遗憾,它没能成为一个开始。

原标题:《“每分钟烧钱50万”,《三体》动漫为什么还是不行?》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