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天下菜乡”的用电秘诀,大棚产量增长20%

2022-12-21 13: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山东寿光,天下菜乡。

这里是全国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有遍布乡野的17万个大棚,种植面积达60万亩,年产优质蔬菜超45亿公斤。

这里上演着中国最大规模的蔬菜流动:一年有900万吨蔬菜经由这里集散到各地,走上近10亿人的餐桌。

这里何以成为全国闻名的“蔬菜之乡”?

当地人会告诉你,和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

借助“电力+科技”

的强强联手模式

寿光走出了

属于自己的振兴之路

乡村电气化

助力蔬菜产业现代化

1989年,山东潍坊寿光市三元朱村建起了中国第一批冬暖式蔬菜大棚,终结了“我国北方冬季不能生产新鲜蔬菜”的历史。三十多年来,寿光逐步发展成为全国的“菜篮子”,打造出了百亿元产业集群。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两会山东代表团审议和视察山东期间,两次肯定乡村振兴“寿光模式”。

▲智慧大棚里的自动化设备。

从麦穰、泥垛、木板夯筑而成的第一代蔬菜大棚到现如今的电气化、智慧化现代新型智能大棚,大棚的更新迭代见证了“寿光模式”的不断升级。

2019年,寿光被确定为全国三个乡村电气化示范县之一。如今,“电气化建设+智慧能源”齐头并进,供电公司在大力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的同时,开发了“365电管家”智慧能源服务平台。

很多种植户都表示,有了“365电管家”,现在拿着手机动动手指,就能把大棚里的大部分活给干了。

电网大升级

盐碱地摇身变成“菜篮子”

“夏秋水汪汪,冬春白茫茫,风吹白粉起,就是不打粮。”这是很多年前,人们对寿光市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的印象。

双王城生态经济发展中心距离莱州湾仅20余千米,土地盐碱化严重,一般粮食作物难以生长,种植耐盐碱的棉花曾是寿光北部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而如今,这里的大棚内,无土栽培的西红柿挂满枝头,一年四季菜新鲜、五颜六色瓜果香。昔日的盐碱滩变成了绿意盎然的蔬菜种植基地。

▲供电员工在电气化大棚内检查用电设备。

为满足大棚蔬菜产业发展的用电需求,寿光供电公司以“网架坚强、坚固耐用、灵活友好、智慧智能”为目标,大力实施电网升级改造工程,在山东全省率先实现农业台区接入“零受限”,让电通到每一个大棚。

 

▲供电员工改造中低压线路。

目前,寿光已建成全国一流配电网,户均容量提升至4.0千伏安,为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新能源物流

让“天下菜乡”绿色发展

寿光,作为全国最大的蔬菜集散地,不仅出产的蔬菜多,经由这里集散的蔬菜更多。

近年来,寿光供电公司持续服务绿色蔬菜、绿色出行、绿色物流,越来越多的蔬菜运输车也由燃油车变成了节能环保的电动车。

2020年,寿光被确定为全国四个服务新能源汽车下乡试点县之一。以此为契机,寿光供电公司加大充电设施规划布局。

 

随着充电设施的不断完善,电动物流企业得到了实惠,也助力了当地节能减排。

寿光人民广场地下充电站,占地1.8万平方米,由寿光供电公司与大容新能源物流公司联合建设,除了用于物流企业车辆充电,还面向社会24小时营业,日均充电量超过1200千瓦时。

在“双碳”目标的指引下,“天下菜乡”也正向着更绿色的未来迈进。

 ▲供电员工指导客户为电动汽车充电。

因电而兴,由电而强。

作为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排头兵、全国蔬菜产业发展探路的主战场,寿光在不断创新提升“寿光模式”中走出了一条电气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创新变革之路。

田畴迎丰收,乡村气象新。在党的二十大精神的指引下,一幅“智慧能源+绿色生态”的乡村振兴壮美画卷正在寿光这片希望的田野上徐徐展开。

感谢丨郝磊 刘娜 张昊东

撰稿丨陆旻  

责编:吴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