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名家与音乐|纪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高芝兰百年诞辰

2022-12-21 18:5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2年是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高芝兰先生百年诞辰。她是最早出演西洋歌剧女主角的中国演员,1944年在兰心大戏院演出歌剧《茶花女》,成为中国观众对⻄洋歌剧的启蒙;她是上海音乐学院的声乐奠基人之一,培养出了胡晓平、汪燕燕、孙秀苇、迟立明等一大批优秀的声乐人才。

回顾高先生的一生,她留下的音乐果实仍滋养着这个世界,对艺术永无止境的求索和人格魅力也深深感染着学生。

12月18日,经典947主持人小铃特别邀请高芝兰的高徒、女高音歌唱家王小红一同回顾和纪念先生。

王小红

 留美女高音歌唱家

 同济大学特聘声乐专家

 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声乐歌剧系,获硕士学位

求学苦读,一唱成名

1922年1月,高芝兰出生在杭州,幼年时随双亲移居上海;小学时,就显露出对⻄洋音乐的浓厚兴趣。15岁那年,高芝兰考入名师汇集的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上海音乐学院前身),学习声乐演唱。

萧友梅校长选中高芝兰,在黄自先生的追悼会上演唱巴赫/古诺的《圣母颂》,这对于刚入学没多久的高芝兰是极大的激励,也让她坚定了“好好歌唱”的奋斗目标。跟随俄罗斯著名男低音歌唱家苏石林教授学习期间,她刻苦钻研、坚韧不拔,练就了一副“美声标准”的敏锐耳朵。

↑高芝兰上海独唱音乐会

1942年,高芝兰从上海音专毕业。翌年,她在兰心大戏院的首场独唱音乐会大获成功,歌剧相关的演出邀请纷至沓来。1945年,她主演威尔第歌剧《茶花女》女主⻆薇奥莱塔轰动了全上海,各大报刊好评如潮。

高芝兰并没有因此停下学习的脚步,而是通过举行多场独唱音乐会的方式,自筹旅费与学费,前往美国茱莉亚音乐学院学习深造,后又获得曼尼斯音乐学院的奖学金,转校学习。1948年秋,高先生在曼尼斯音乐学院成功地举行了毕业独唱音乐会并获得艺术家文凭。

↑高芝兰在美国

归国任教,严谨治学

回国之前,时任曼尼斯音乐学院院长大卫·曼尼斯(David Mannes)曾有意邀请高先生留校任教,被谢绝了。不久,她欣然接受贺绿汀院长的邀请,回到母校上海音乐学院(原国立音专)任教。

↑高芝兰1989年获首届金唱片奖

高先生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从不放过一个音色、一个音符、一个节奏的瑕疵,常常以世界一流的水准在衡量他们。也正是这样的严谨治学,让她的学生们成绩斐然。

1982年,高芝兰的学生、中国女高音胡晓平在匈牙利布达佩斯柯达伊-艾凯尔国际歌剧比赛获得冠军,轰动乐坛——这是一名纺织女工成为歌唱家的传奇,也是改革开放后中国音乐家第一次在重要的国际音乐比赛中获得头奖。

↑女高音歌唱家胡晓平

无独有偶,高芝兰的学生汪燕燕在第十二届巴⻄里约热内卢国际声乐比赛获三项最高奖。当众人向高芝兰道贺时,她总是谦逊地说:“取得这些成绩是学生的努力,我只是尽我的责任而已。”

↑女高音歌唱家汪燕燕和西班牙男高音歌唱家多明戈

当今活跃于世界歌剧舞台的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说起恩师高芝兰,也总是充满感激和崇敬:“在我二、三十年的歌唱生涯中,一直影响着我的人就是高芝兰老师。她的博学厚德,她的孜孜不倦,让我从第一堂课开始就深深地崇拜上了她。”

↑女高音歌唱家孙秀苇

高先生教女声出名,男声也教得相当好,男高音迟立明就是其中之一。王小红曾经驱车几小时去看迟立明在美国演出古诺的歌剧《罗密欧和茱莉亚》,由衷为高先生和迟立明骄傲:“最近我听到年过6旬的迟立明越唱越勇,越唱越棒,这是他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也是背后高先生为他打下的坚实基础。”

↑男高音歌唱家迟立明

王小红与高先生,缘分颇深

1980年,高先生赴美在茱莉亚音乐学院访学之时,聆听了很多大师课,欣赏到了很多当代名家的演唱,笔记记得密密麻麻,成为了之后教学的重要素材和基点。

1981年,高先生回国任教,王小红也顺利拜入了她的门下;5年本科毕业后,又继续深造,完成了研究生学业,成为改革开放后上音第一位声乐女硕士。毕业后,不论是演出歌剧,还是演唱音乐会,王小红还是会回到高先生身边学习、请教,请先生帮自己把关。

↑王小红与高芝兰先生合影

王小红在美国求学时,与高先生住得很近。常常走动之余,王小红仍然会请教高先生声乐上的问题:“那时的高先生差不多有七、八十岁了,但她依然会亲自示范。她的歌声还是那么明亮动听,音色还是那么漂亮,让我深深难忘。”

“好好做人,好好歌唱,好好生活”,不仅是高芝兰教授的座佑铭,也成为其众多学生们的奋斗方向和前进的精神力量。回顾过往百年,高先生的艺术生涯如同她的名字:芝兰高贵清香,宁静致远。

原标题:《名家与音乐|「芝兰流芳」纪念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育家高芝兰百年诞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