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浦滨江办副主任姜澳米:精耕细作,超越外滩向南进化

澎湃研究所水岸中国课题组
2023-01-08 17:06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在2017年底贯通的黄浦江滨江岸线总计45公里,从日晖港平桥到外白渡桥的8.3公里属于黄浦区,而黄浦段内部分为5段:外滩、十六铺、老码头、世博园区和南园,分别有着不同的禀赋和发展战略。

对于黄浦滨江而言,最大的难点在于尺度较小,无法像徐汇和浦东一样展开大型的绿地,只能在精细化设计和管理上做文章。而且由于最北的外滩的历史地标性,以及最难的世博滨江地区曾有的地权问题,黄浦滨江段南北人气差异巨大。黄浦区滨江办公室副主任姜澳米在接受澎湃新闻·澎湃研究所采访时表示,未来将通过产业引导,兼顾本地居民的需求,将活力(并非仅指游客)向南延伸。而世博片区的大尺度地块也会根据规划定位逐步开发,增加面向社区的体育设施和博物馆、展览馆等,服务周边居民,在展览内容上更偏重文化博览这一扎根于世博片区历史的主题。

黄浦滨江将不断拓展同腹地空间的联动

澎湃新闻:2017年底黄浦江滨水公共空间贯通后的五年间,黄浦区段的发展有哪些重要变化?比如老外滩地区原本就是贯通的,未来会有更面向于腹地的更新计划吗?

姜澳米:黄浦江两岸的贯通总计45公里,涉及浦东、杨浦、虹口、黄浦和徐汇五个区。浦东23公里从杨浦大桥至徐浦大桥;徐浦从日晖港桥至徐浦大桥算起总计8.4公里,从日晖港桥到外白渡桥的8.3公里属于黄浦,而后是至秦皇岛路渡口的虹口区2.5公里,最后是再到杨浦大桥的杨浦区2.8公里。

这五年,黄浦滨江公共空间坚持五大功能区段定位,并不断拓展同腹地空间联动,提升城区品质、功能和活力。

最北的从外白渡桥到新开河路1.5公里是外滩,未来的发展更加注重垂江方向的腹地城市更新,主要分为南京路和“第二立面”两部分。这个区段的定位为“世界窗口”,主要面向外来游客观光,兼顾市民休闲,旨在展示外滩历史文化风貌及万国建筑博览群。这个区段很早就开辟了江边的步道和平台,不存在贯通的问题。

其中南京路步行街的东拓,不仅仅是物理意义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城区品质、商业业态的更新。下一步,南京路还将开展“西融、北转、南联”等工程,商圈格局也会从南京路“一条线”逐渐扩展成“一个面”,由单纯的“街”发展成综合的“街区”,将外滩、人民广场和北京路等黄浦地标串联整合起来。

外滩“第二立面”城市更新工作,目的是将外滩区域打造成世界级城市会客厅,让优质的城市空间环境不仅限于“万国建筑群”的滨江面。三个成片旧改项目外滩源二期、190街坊、170街坊为后续区域更新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央商场、老市府大楼、国际医疗中心等重大项目释放了更多城市空间功能;还有与市国资委合力推动市属国企产权物业更新改造、区域道路架空线入地和杆箱整治“一路一方案”等。

澎湃新闻:外滩往南的十六铺段很早就有过一次更新,大约在2012年。而滨江贯通是在2017年,这五年来的发展相当于“二次更新”。贯通后的更新重点是什么?未来有什么新的计划?

姜澳米:十六铺段是从新开河路往南到复兴东路的1.1公里,是黄浦江游览的核心枢纽,我们将重点打造历史遗存更新地标,营造高品质文化旅游体验。古代这里是摆渡码头,不少浙江人到上海来,唯一的路径就是水陆到达十六铺,至今那里依然有游艇码头。在2010年左右,十六铺的一期,从新开河路到东门路一段就已经完工,2017年黄浦江的两岸贯通中,主要做的是从东门路到复兴东路的460米。

首先是十六铺西侧的BFC外滩金融中心于2019年正式全面开业,它是上海外滩核心地带唯一的全业态大型商业综合体,未来更将与豫园形成“大豫园”文化片区一起成为上海向世界展示文化自信的窗口和舞台。而外滩枫径集市在特定时间节点变身为“夜生活会客厅”联名街区,呈现“夜购、夜食、夜游、夜秀、夜娱、夜读、夜动”七大体验业态以及标杆项目,展现都市年轻力、烟火气、时尚潮以及上海味,满足民众多样化消费需求。

今年,新的十六铺旅游码头全新亮相,改造后的候船空间为满足游客候船时各类需求,增加了轻食简餐、网红甜品以及文创娱乐、游乐互动等配套服务,同时可根据业态需求灵活利用露天边庭,打造消费新体验。

“创意水岸”老码头段

澎湃新闻:董家渡码头到陆家浜码头这段,原有的很多创意园区现在都关停、拆除了,一些传统里弄也在拆迁。这段未来将会做什么?

姜澳米:这段是老码头段,从复兴东路往南到南浦大桥/陆家浜码头共2.2公里,现在正在转型,定位为“创意水岸”。过去这里是游船码头和环卫码头,平时停靠的都是些垃圾船、市政淤泥船等,气味很差,办公环境特别不理想。后来对环保的要求提升了,垃圾改为封闭式公路运输,成本也提升了,但确实岸线的环境也变好了。这段滨江空间的贯通和品质提升主要关注附近就业商务人群,兼顾外来游客与市民休闲活动。

黄浦滨江贯通上最难处理的一段就是老码头。这边有点类似于老外滩,有一些历史建筑,老外滩的滨江带比较宽,到这里就一点点窄下来,最窄处的外马路就靠在防汛墙上了。如果要贯通,骑行、跑步、漫步三线交叠的话,就只能越过防汛墙发展。黄浦与徐汇、浦东都不一样,它们可以有大片的滨江绿地,防汛墙可以与绿地坡度相结合,黄浦如果拆掉防汛墙重建的话,成本和时间都是严重的问题。因此现在滨水景观带在防汛墙外,向下打桩,做成了高低起伏的波浪形地面。但黄浦这段的腹地太“薄”,也导致了滨江景观带无法种大树,它无法在滩涂岸线里扎根。黄浦江的汛期是4-11月,这时间段里都不能施工,那么工期就非常紧,但最终还是交了一份成功的答卷。

老码头到十六铺之间滨江的外马路几乎贴在防汛墙上,滨江步行系统的贯通只能越过防汛墙向外发展。赵忞 图

滨江贯通最重要的目标是“还江于民”,沿江的休闲业态不能只有吃吃喝喝,也不能全被私人店铺占据,让市民难以抵达江边。老码头滨江部分过去更新之后,往往一到五楼全是餐饮,广告牌子很乱。因此我们部分移除了这些业态,把滨水空间打开。老码头那边的仓库现在也在做第二轮更新,底层空间完全打通,让人从外马路上就能看到,而后直接走到建筑背后的江边。这些打通的首层空间之前还举办过潮流艺术博览会,吸引年轻人。它的旁边现在有了高端商务办公,未来的业态也会更高端,更多样化。

然后就是滨江第二层的交通贯通。按照黄浦的建成空间密度,我们只能向地下发展空间。所以我们在地块建设时先把地下出口留好,开业了再把它贯通。现在整个中山路地道、地下空间都是预留的,等商业开出来之后,它和腹地的董家渡、复兴地块等都有接口。

这五年,南外滩区域开发建设如火如荼,在黄浦滨江沿线陆续入驻启用的东方证券大厦、太平洋保险大厦、黄金交易所大厦、海通恒信大厦、蚂蚁大厦、汇添富大厦,以及正在建设中已经吸引多家证券、银行金融机构入驻的绿地外滩中心(董家渡金融城),承接了外滩的金融服务功能,更偏重于服务和运营端,如理财、资管等。随着中国金融服务业的不断深化发展,整个产业链也更加完善,这让董家渡可以与外滩、陆家嘴和北外滩形成差异化的合作模式。

南外滩段的滨水面有一些历史遗存,一些老工厂,城市天际线相比外滩和十六铺略显杂乱。赵忞 图

世博园区段文博区将形成三条平行岸线功能带

澎湃新闻:世博片区未来还会继续增加文博功能,但现有的展览场馆其实运营并不算好,有些展馆甚至变成了快递场站和方舱医院。而且大量地块为单一的博物馆+停车场功能,空间体验感也不好。土地确权之后将会如何改进这片地区的文旅教育体验?

姜澳米:从南浦大桥到卢浦大桥的3公里,也就是原先的世博园区,之前基本闲置,现在土地确权,可以进行进一步的规划和建设。现在的定位为文化博览、体育健身等,主要面向市民休憩、健身、观光、交往,兼顾外来游客观光。现在很多空置场馆成为了停车场,这是因为之前控规没有确定,只能临时性利用。该段目前已建成当代艺术博物馆、世博会博物馆、乒乓球博物馆等场馆、儿童艺术剧场等,但分布较为零散。世博最佳实践区是世博浦西园再利用先行示范区域,以文化创意产业为核心功能,发展商务办公、文化艺术、会议展览、商业餐饮、休闲娱乐、公寓酒店等配套功能。2022年1月,历经五年编制的《上海市黄浦区单元规划》获批,从市、区层面对世博浦西园区的功能定位再提升、再聚焦,规划建设为功能复合的世界级滨水区域及世博文化遗产承载区。

下一步,当中船集团的工业遗产以博物馆的形态入驻,将现在的船舶馆、船坞中的舰艇和潜水艇联动之后,还将利用有效资源,建造其他中小型的文博馆,形成面向全市甚至全国的集聚效应。

2022年11月23日,黄浦区人民政府和上海市规划资源局联合发布了上海市世博会地区文化博览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公众参与规划草案),文博区控规明确提出形成三条平行岸线的功能带:一是滨江公共活动功能带,延续滨江贯通需求,增加游憩、休闲、展示和运动等配套设施,集聚最活跃的公共活动功能;二是文化功能集聚带,核心文博设施引领,配套布置文化、商业、休闲等活动功能;三是综合功能服务带,布置文化产业衍生的商务、商业、居住等功能,强调功能的立体复合。其中还增加了一些商业和居住功能,还会加密路网,再布局一些中大型的场馆。

黄浦区其实还有一段,从卢浦大桥到日晖港平桥的南园一段,只有0.5公里,也是早就贯通的,与世博片区相连,未来会做进一步的提升。

澎湃新闻:滨江贯通可能无法改善世博园区中大型场馆的空置等问题,但应该也对周边社区的居民产生了重要影响?从卫星图上可以看到这边布置了很多体育设施。

姜澳米:中心城区能够跑步的地方也少,现在世博片区滨江绿地里喜欢跑步的人越来越多。由于土地所有权问题,它从世博会结束后就大面积空置。最近几年间,在这里设置了专业和群众性体育设施等。其中浦西世博体育运动中心有3片7人制足球场,其中1片球场兼具足球、橄榄球和棒球功能,为目前沪上唯一这三项球类的复合场地;世博黄浦体育园包括专业赛事级足球场、室内篮球馆、羽毛球馆、网球场,以及乒乓球、台球、健身房等运动设施,是“十三五”期间在黄浦建成的最大体量的体育场馆设施群;黄浦滨江健身苑是在黄浦滨江苗江路望达路处的张拉膜旁新增的一处占地约300平方米的公共健身空间,2022年在健身苑旁边的张拉膜下增设水马等安全维护设施,为青少年、儿童提供了一处约600平方米的轮滑、滑板儿童乐园。

轮滑也是黄浦区的特色,我们有轮滑学校,因此滨江一个空置的船坞就做成了极限轮滑公园,现在的晚上和双休日都有很多小朋友来练习。以后还会结合攀岩和一些冰雪赛事,通过与校园的联动,推动以时尚体育运动为主的体教融合。

船坞改造的极限运动场是黄浦世博段滨江最有人气的区段之一。赵忞 图

公共体育场地我们更愿意让它们对所有市民开放,将进一步推出免费和公益低价的开放项目和时段,鼓励经营性健身场馆对市民公益性开放,最大程度地满足市民的健身需求。

澎湃新闻:未来中船集团总部的进驻对世博片区的文博产业发展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姜澳米:中船集团的总部入驻世博片区之后,很多人关心的中国船舶馆将恢复自己的专业展览功能。中船集团始于中国创办的最早最大的近代工业企业之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而后是江南造船厂、江南造船集团阶段。世博会前夕,它迁往长兴岛,但是很多展示功能还留在黄浦,很多工业旅游都是先去往长兴岛,然后回到黄浦。实际上造船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产业链,其中工业发展的历史特别值得教育和科普。中船的回归将会带来一个工业博物馆,为黄浦的世博片区增加人文历史的底蕴。

之前中国第一代自主设计、研制的“长城191号”潜艇退役后划拨位于临港的上海中国航海博物馆展示,现在为充分发挥该艇的国防教育作用,提升黄浦江沿岸文化功能,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协调下,落户至上海黄浦滨江江南造船厂旧址的3号船坞,成为上海潜艇展示馆(中国航海博物馆黄浦分馆)(暂定名)。这样的话,我们已有的“远望1号”、潜艇和船舶馆将得到联动。

这版的控规里还是留了很大体量的战备用地,它只是局部的地块先行开发,就像中船的总部,也是先开发的一部分。黄浦区段整个区域20平方公里,整个世博区域占我们一平方公里,是黄浦区总面积的1/20,是未来十年乃至更长时间黄浦区重点开发的一个区域,需要承载国家、上海市两级政府赋予的多项重大功能。

(本文执笔人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赵忞,水岸中国“活力黄浦江”子项目负责人朱玫洁)

    责任编辑:赵忞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