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理解滨江活力:人流量之外,还应有什么?
2017年的最后一天,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正式全线贯通,并向市民开放。五年来,黄浦江两岸滨水区不断提升活力,导入更多功能。
城市公共空间是人们进行交往活动的重要场所,空间活力是人们对城市的体验感受,是城市精神风貌的直观反映。当中国城市从增量转向存量发展,关注城市生活质量之时,我们经常会谈论“城市活力”。
在黄浦江两岸滨水区“活力”报告中,澎湃研究所通过热力图来观察黄浦江两岸的人气,并试图分析人流量背后的产业布局和生活环境对人气的影响,归纳“城市活力”的影响要素。当城市滨水区这一特殊的城市公共空间,面向“城市会客厅”的理想目标时,如何理解它的活力组成?在人气之外,其影响要素还需有哪些侧重点?
从“功能”到“特征”的城市滨水区
伴随城镇化推进,城市体量急速扩张,同时城市空间中高度复杂、多元的功能被打散、重新分配,形成了一块块单一功能的“用地”,通过以私家车为代表的交通网络进行远距离连接。相伴随的,地域的人文特色消退,活力被标准化取代。
这造成了对城市空间的认知往往出于人类中心主义,以使用功能划分空间,将不符合需求的、难以被资本“整合”的、“丑”或“畸形”的空间排斥在外,或视为“亟待转型”的剩余空间(Residual Space)。
城市滨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的水域(江、河、湖、海)与陆地交界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对于滨水区范围的界定,普遍认同度较高的是“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 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传统意义上的城市滨水区内部的分类,虽然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划分标准,如按用地性质,按所承担的城市功能,按空间特征和风格,按空间形态,按城市景观生态学等,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些沿用下来的功能主义模式。
常见的滨水公共空间分类方式。(资讯来源:李德明《城市近水性滨水公共空间活力塑造方法研究》论文)
城市滨水空间特有的地理位置、历史演变过程和滨水生态等属性,为它带来以下几方面特征。功能性为其中的一部分,生态敏感性、公共性等难以用传统城市规划指标落实的内容,现在逐渐被重视:
1. 公共性和经济性。人类天生具有亲水的特性,但社会压力较大时,人们对自然和对滨水空间的需求更加突出。利用滨水区的景观资源,结合公共空间组织各种文化休闲活动,可以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2. 生态敏感性。滨水空间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地貌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无法被“批处理”,只能因地制宜设置不同的城市功能。城市建设不断影响着滨水区,而滨水区作为不同系统的交汇地带,既有更多生态功能,也有较强的生态敏感性。
3. 历史文化性。古代滨水区具有水源供给和交通航运等功能,城市沿水系展开,也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们是一座城市景观异质性的底色,也是文化认同感的来源。但这种景观上的多元化并不代表滨水空间本身功能的多元化。
4. 功能的单一。由于古代城市水系多作为功能性使用,导致了城镇中心地区滨水空间的功能往往仅为工厂或工厂—居住复合形态,水体以交通功能为主;郊区由于公路网的发达,滨水地区往往处于被忽视的角落,或者作为农田出现。历史文化遗产的光环并不能掩盖它们曾经的功能仅局限于船厂、仓库、工厂等,现在的城市更新需要让滨水空间“重归城市”时,具有更多的城市性功能。
5. 地标性。凯文·林奇(Kevin Lynch)把人们对于城市空间的理解形成空间意象,划分为五个特征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地标。滨水空间包含了这五个要素,是城市中具有识别性和导向性的公共空间。
这五个特征,有的需要重新认识,将其纳入“城市活力”的评价体系,有的则需要去浪漫化,从“再城市化”的思路出发研究其功能缺陷,通过适宜的城市设计和功能导入,让滨水空间真正具备完善的城市功能, 具备真正的公共活力,进而成为真正的“城市会客厅”。
“城市活力”的多重面向
自 1960 年代以来,“城市活力”的概念在城市规划领域中提出,不同的学者对其有各自的界定。一般而言,空间活力主要围绕人、行为活动,以及活动的物质空间这三个基本要素,即人是空间活力的核心,人的行为活动能从表象判断空间的活力程度,没有人在场所中活动,活力本身也失去了意义。
在宏观尺度上,早期研究主要从社会学和建筑学两方面作为切入点。社会学视角上强调活力是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在空间上的综合表征。随着新数据和新技术环境的全球化趋势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对城市公共空间活力的研究显著提升。构建城市公共空间活力所承载的意义已从设计层面上升到城市发展需要。
但这种“人类中心论”的视角在2000年以后也逐渐受到了质疑,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倾向于将生态系统的完善也纳入“城市活力”中。目前,一些理论将生态安全和城市韧性上升为活力的评价体系之一。
从2019年开始,英国的大伦敦区域发展规划出现了将城市本身视为整个生态系统的实践。这样一来,“城市活力”不再是人的活力,还包括了经济、生物系统等一系列的因素。
城市滨水空间如何定义“活力”
城市滨水空间的丰富活动体现出一个城市的生命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滨水公共空间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场所,其建设目的应为合理地处理人(主要表现为社区活动、文娱和体育活动)、城市发展(主要表现为合适的产业和商业消费行为)和生态环境(主要表现为绿色环境、城市生态安全、城市韧性和减灾)三者之间的关系。
回到前文中城市滨水空间的五个特征,再与上述三者的关系做以对比,可以看到一种比较均衡,且包容度较高的活力分析模式:
本报告的后续部分将借助《黄浦江两岸滨水区“活力”报告》中热力图呈现的现象,选取具有典型空间特色和市民使用特色的滨江区案例,分析这些地块的活力之源,或者失能原因。由于不同地区的现状禀赋差异巨大,案例分析将采用质性研究的方式,结合上述分析要素,因地制宜选择重点进行论述和展示。
选择的4个案例分别为:
1. 徐汇滨江的北部(即狭义的“西岸”),其整体活力较高,该案例关注徐汇滨江的相对优势——对绿地内单体建筑的良好激活,讨论滨水区活力与绿地内单体建筑的互动关系,主要涉及经济方面的“商业消费”、人方面的“社区活动”和“文化休闲”,以及环境方面的“绿色邻里”。
2. 浦东新民洋地区,其活力度较高,空间特点在于适宜跑步和骑行,其绿地面向城市腹地完全开放,该案例的分析要点涉及人的“社区活动”和“体育运动”,以及环境方面的“绿色邻里”。
3. 黄浦世博滨江地区,作为缺乏活力的分析案例,该案例从大型博物馆群的模式和封闭地块入手,探讨人的“文化休闲”和经济的“产业活动”中的活力要素,并提出建议。
4. 杨浦滨江正位于新旧交替的关键时期,该案例探讨伴随拆迁带来的城市更新中的士绅化问题,涉及人方面的“社区活动”和经济方面的“产业活动”。
与案例调研平行,本系列研究中,澎湃研究所对相关政府部门进行专访,从“如何补完城市功能”的角度,呈现上海在滨水区中城市管理和规划设计的实践路径。
(本文执笔人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赵忞,水岸中国“活力黄浦江”子项目负责人朱玫洁)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