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黄浦江两岸滨水区活力报告:区段高人气密码在哪?

澎湃研究所水岸中国课题组
2023-01-06 13:04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城市多依水而生,无论古今,码头和港湾都曾塑造出了繁华都市。大多数城市,都有一条自己的“母亲河”,滨水空间也与城市的发展命脉共振着。

在城市发展转型的节奏中,滨水空间成为一些大城市开展更新的焦点。城市正在寻求更集约化、精细化、人文化的生活环境,在“还江于民”的基调下,如何将原本作为工业岸线的滨水空间转变为具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成为一个关键又具体的命题。

2017年底,上海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正式全线贯通,在此五周年之际,澎湃研究所试图以上海黄浦江两岸为样本,探索一座城市滨水空间的“活力”来源。

围绕黄浦江“国际大都市核心功能承载体、人文内涵丰富的城市公共客厅、宏观尺度价值的生态廊道”三大功能定位,澎湃研究所通过一系列的专访和调研,解读滨水区“活力”所需包含的要素,呈现上海滨江区段在促进公共空间活力上开展的探索与实践。

何为城市滨水区

城市滨水区/近水区是指城市范围内的水域(江,河,湖,海)与陆地交界的、一定范围内的区域。水体和陆地相辅相成,构成主要的环境因素,成为一个特殊的城市建设用地。对于滨水区范围的界定,不同国家也有各自的见解。普遍认同度较高的是“空间范围包括200-300m 的水域空间及与之相邻的城市陆域空间,其对人的吸引距离1-2km,相当于步行15-30分钟的距离范围”

由于城市的历史、气候、文化、空间布局、发达程度和各自的特征不同,对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定义也有差别。在上海,按惯例“从岸线到达第一条主干道”的定义(上图DE的分界道路,除以外高桥部分江心沙路、奉贤西渡以西农田部分、三林楔形绿地等为代表的不设公交区段但机动车可以通行的道路以外,均以有平行于江的有公交车的道路为准),将亲水空间、滨水道路、滨水街区(上图中的BCD部分)均纳入城市滨水公共空间的范畴,沿岸规划中普遍也将D部分即滨水街区划入。

黄浦江沿岸规划范围,依据近水区范围划分。可以看到部分区域路网过于稀疏,其中的绿色只代表属于B亲水空间,不代表绿色生态功能。图片来源:“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

从这种划分方法中可以看到,上海的滨水岸线空间贯通工程实际上是滨江地区城市更新的重要抓手,而非城市更新的最终结果。它相当于将城市功能向原大型工业区延伸,让原先的滨水地区“再城市化”,借助滨江地区的自然禀赋,升级生产和生活环境,成为“产业回归城市”的重要落脚点。

浦江两岸滨水区,谁的“活力”更高?

“活力”,是中国城市从增量转向存量发展,逐步开始注重城市生活质量之后,普遍追求的一个发展面向。

就一般认知而言,人是空间活力的核心,人的行为活动能从表象判断空间的活力程度——没有人在场所中活动,活力本身也将失去了意义。因此,本系列报告先以“人气”作为探讨整个滨江地区活力的入手点,从不同区段的人流量热力图表现入手,呈现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滨水区的活力情况。并结合交通可达性的分析,分析现象背后可能的原因。

如果通过工作日24小时(周二20:00-周三20:00)以及周末56小时(周五16:00-周一0:00)的百度热力图,观察黄浦江滨江“第一条干道内”的人流强度和热点,并排除车辆通行导致的偏差(例如几个跨江大桥和过江隧道的热点),可以发现不同区段在不同时间的人流集聚特色。

在热力图中人流量高低的表现为从红至紫按光谱顺序依次降低。

工作日24小时(周二20:00-周三20:00)滨水区热力变化,可以看到中央活力区的大致位置,以及杨浦大桥东部的杨浦滨江、黄浦世博滨江、后滩等一些区块的人流量很难到达江边。  

周末56小时(周五16:00-周一0:00)滨水区热力变化,可以看到市中心滨江地区周五晚间比周六晚间略有活力,可能与办公和消费场所较为重合有关。而最“宅”的时间区段为周日上午。

根据《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黄浦江沿岸地区功能类型分为中央活力段、公共功能段、居住生活段、郊野生态段和战略预留段。

这种划分方法借鉴了伦敦规划中的CAZ概念(中央活动区Central Activity Zone),理论上说,中央活力段类似伦敦CAZ,是整座城市功能最复杂的区域,产业类型多元,服务人群多元的区域,可从CBD工作日8小时覆盖演化成为24小时全时段经济。因此,在一般理解中,从中央活力段、公共功能段、居住生活段至郊野生态段,这些功能区域应顺次呈现人流热度逐渐降低的趋势。

图片来源:《黄浦江沿岸地区建设规划(2018-2035)》

但实际观测下来与预想有所不同。通过对热力图上的各区段更微观的分析和实地调研补充,澎湃研究所发现了一些可以归纳的共性:

1. 居住生活段因为存在大量成熟社区,配套公共服务较为完整,更具备公共性和全时间段的人气。周末居住生活段的人活动更多,比公共功能段有人气。

例如浦东的新民洋(新华、民生、洋泾地区)公共功能段和老白渡居住生活段的全天候活力度并不逊色于杨浦、虹口两区的中央活力段,均可以达到红色(即活跃度更高,在热力图中人流量高低的表现为从红至紫按光谱顺序依次降低)。

再比如,将宝山-杨浦的居住生活段和杨浦东部滨江的公共功能段在8点-10点的热度比较,可以看到周末宝山的居住生活段更活跃;而杨浦的公共功能段因军工路的通勤在工作日更活跃。到上午10点,上述两段滨江空间的热力图表现开始趋同,到了22点,工作日的活跃度普遍开始沉寂,周末则继续维持到了半夜。

2. 部分中央活力段、公共功能段因为功能过于单一——以大体量办公建筑集群为主,导致了产城分离以及非工作时间活力不足的情况。

中央活力段有些地段人流量呈现明显的潮汐趋势,据此推测活力主要源于工作而非文化休闲。缺乏居住功能的中央活力段,其活力表现类似于城市功能成熟的公共功能段或居住生活段。例如在黄浦、浦东两岸,外滩至十六铺码头一带以及小陆家嘴周末晨间活力比工作日略低,并且工作日中活跃的蓝至绿色比周末更加贴近江边,可见上述片区的城市活力与商务办公功能紧密关联。在功能单一的大面积办公楼地块,周末很难吸引加班人之外的游客或者社区居民到访。

在中山南路以南的黄浦区南部滨江,由于居住和办公均不足,工作日8点时短暂地有些人气(比如晨练通勤等活动),此时段后,无论工作日还是周末,活力都退回了紫色甚至无色的低人气状态,这一表现与“中央活力段”的定位尚有不小差距。其中仅有的高人气亮点位于世博最佳实践区北区这一商务办公区。

3. 周末,除绿地以外的公共功能段滨水空间,往往不如居住生活段人流量大。

公共功能段中,只有绿地公园等板块的人流量可以明显超过居住生活段。绿地是最吸引居民的功能区。在位于公共功能段的杨浦共青森林公园,工作日人气比周末来得更早,周末14点起,共青森林公园的热度开始超越同时段工作日热度,并一路走强到日落时分。反观工作日的下午,则是共青森林公园人气衰退的开始。

4. 郊区公共功能段以产业集群为主,“公共”功能尚不明显。

尽管紫竹高新区被列为“公共功能段”,但其活力表现并不比江川路-西渡(居住生活段)更高。在较为单一功能的产业-学校地块,活力集中体现于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段,其余时间活力很低,几乎变成“空城”。这也意味着职住分离较为严重。

徐汇-闵行滨江的龙吴路(贯穿两片居住生活段和一段战略预留段),现行公交较多,规划中地铁22号线将穿过,未来可替代虹梅南路,成为徐汇-闵行滨江的“第一条主干道”。如果顺势在吴泾工业带的改造中增加居住和办公功能,促进产城融合,会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现有的交通和产业园区资源。

哪些“提升活力”的办法,更能留住人气?

通过调研,我们试图分析一些常见的用以提升人气的规划手段,它们如何作用于城市空间,是否对人气有所拉动?

1、休闲消费场所会使滨江更有活力吗?这个问题并非放之四海皆准,仍需视情况而定。一个需注意的问题是,文化空间不仅需要跟消费结合,形成休闲消费空间,更需要跟周边社区结合。

通常,滨江空间人气不足时,人们会想通过增添休闲消费场所例如咖啡馆、画廊等来带动人气。休闲消费场所成为常见的提升活力的手段。但这仍要分情况来分析。

滨水的文化休闲消费场所,对于“挽救”单一功能的用地是雪中送炭,但活力只体现在该场所周边,无法对旁边的绿地或公共空间(也就是整个片区)产生带动效应。反映在热力图上,尽管一些场所如毛麻仓库、杨浦城市奥特莱斯等地周边呈现高人流量的“红点”,但整个片区依然全是低人流量的蓝色甚至没有颜色。

即便是大面积的博物馆群,仍属于“功能单一”(仅有文化休闲功能)的区域,它在城市功能复杂度或可达性指标上与过去的厂区、码头区没有本质的不同。可以看到,黄浦世博滨江段的博物馆面向的主要是开车点对点到访的游客,整体看,不如周边社区居民经常跑步的滨江绿地更有人气。

对功能高度混合的居住区段而言,滨水的文化休闲消费场所是锦上添花,可以很好提升岸线的活力质量。这些文化休闲消费场所可以辐射至周边的居住区,文化休闲消费场所带来的热度与社区人流的活动紧密交融在一起。例如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片区、杨浦的毛麻仓库、绿之丘等,都是市民周末或晚间休闲参观的好去处。

2、真正的社区体育公园不一定冠以“体育”之名,也不一定需要在设计中表现出特定的体育功能。

周末自14点之后,徐汇滨江北部的滑板公园形成了3个热点,热度持续到日落,并且工作日和周末的差别较小。但这三个热点均不在设计的滑板池内,而是在滨江的硬地广场上,一直延伸到龙美术馆滨江一侧。以12月15日晚间为例,滑板池处于关闭状态,而滑板和轮滑爱好者普遍选取广场周边有建筑或座椅的半围合空间换鞋、换装备,自己布置小型障碍,而后三五成群分散在不同点练习。滑板公园反而没有起到功能。如此看来,供给市民运动锻炼的场所并不一定需要冠以“体育公园”的名号。

12月15日晚间,活跃在龙美术馆外侧滨江广场上的滑板爱好者。赵忞 图

12月15日晚间,滑板公园的滑板池空荡荡的,只有一对小情侣在聊天。赵忞 图

有趣的是,徐汇滨江的整个作息时间都比杨浦和新民洋更晚。徐汇北部中央活力段滨江要在10点之后才有人气,在20点左右的相对沉寂后,22点又迎来了一个小高潮,直到0点之后,这似乎与“夜跑”这一生活方式相关。而杨浦发电厂旁边的滨江绿地,开放时间则从早6点至晚6点。这也表现了一些年龄上的差别,从2020年末上海市老年人口与老龄事业监测统计信息发布来看,杨浦60岁以上的老龄化率高于徐汇(杨浦区该指标为38.8%,徐汇区该指标为35.9%)。老年人更热衷于晨练,年轻一代人的生物钟更偏向“夜猫子”,而且更喜欢下班之后健身。

另外,徐汇滨江的产业结构更偏向互联网和科创,本身吸引了更多的年轻人。一些人会选择在工作地点旁边“就近健身再回家”,杨浦或者浦东新民洋地区市民倾向“先回家,再就近锻炼”。

3. 全时性活力来源:主要依靠下班社交和社区休闲?

观察周五16点至周一0点,也就是通常认为的周末时刻,会发现上海周末活力的时间偏好与欧美习惯中的“从周五晚间开始活跃至周一凌晨,周一上午晚些上班”有很大的不同。

周五、六、日16点热力图并置对比可见:周五的热点主要出现在办公楼或办公园区附近,包括滨江绿地、文化设施和咖啡馆,周六日更倾向于购物中心。

周五、六、日18点热力图并置对比可见:办公区块对滨江绿地和消费设施的拉动更强,几个以办公为主的“公共功能段”周五的热度明显强于周末。

周五、六、日20-22点热力图并置对比可见:徐汇周五夜生活较为丰富,杨浦和新民洋则在周末夜生活较为丰富。

到了周六、周日和周一的0点,活跃度开始退回“第一条主干道”之后。这是因为滨江绿地中往往不设消费设施如酒吧和livehouse,同时夜间巡逻的保安数量也很少,存在很多视觉盲区。在新民洋的调研中,澎湃研究所发现昌栈码头的保安也不建议半夜出来跑步,“巡逻的(每个区段)只有一个人,而且在滨水的平台上,看不到绿地(跑步道)里的情况。”

因此,把欧美“夜间经济”的规划和运营手法用在以上海为代表的中国城市容易水土不服,特别是在人气不及城市腹地的滨江地区。

延展:人气并非城市活力的全部

“人气”在大数据时代,通常指的是人流量在热力图中的表现。虽然它可以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地块的活力,但它并不是“城市活力”的全部。例如在上海的“一江一河”城市更新战略中,黄浦江“第一条干道内”的滨水区所谓的“活力”便不仅仅限于“人气”,还有产业和生活-生态环境等更多面向。

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澎湃研究所将挖掘所谓的“城市活力”究竟涵盖了哪些面向,并且根据黄浦江两岸不同地区的禀赋,用案例调研和相关主管部门专访的形式,探讨滨江贯通5年来不同地块的得失,以及未来再次“城市赋能”、“增加活力”的可能性。

(本文执笔人澎湃研究所研究员赵忞,水岸中国“活力黄浦江”子项目负责人朱玫洁)

    责任编辑:赵忞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