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文汇讲堂|冯时:从天文学起源论证中华文明有8000年历史
12月11日下午2-5点,由澎湃新闻网作为特别媒体支持的159-2期文汇讲堂,在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天文考古体系建立者冯时的69分钟缜密而严谨的天文知识为中华文明源头的讲述下渐入佳境,中国科技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教授张居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蒋乐平分别以9000年贾湖、一万年上山为主题做了论证,呼应了本期主题《8000年前:中华文明起源》,人大曹俊阳等10位听友提问互动,其余4个问题得到了学者们的微信回答。
现分四篇,三篇主讲,一篇互动,发布讲座的整理稿,以飨到场听友和其他有兴趣的读者。
冯时以精密的推论和坚实的考古材料,论证了中国的天文学在8000年前已经充分发展,构成中华文明之源
我们常说中华文明上下5000年,根据对中国古代文献和考古材料的研究,我提出了中华文明至少有8000年历史的看法。事实上先人早已形成了完善的文明理论,我们是否要弃传统而重建一个文明理论来研究自己的历史呢?比如以青铜器技术要素来衡量文明?我认为没有必要。研究中华文明必须回归己身文明的概念体系。
从己身文明梳理中国文明概念体系
己身文明的概念体系和理论体系是怎样的呢?
文明不是国家,建立国家要有合法性的天命观
首先我想强调一个基本概念,文明和国家是不同的。西周康王时期的大盂鼎铭文开篇就讲,“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在武王嗣文作邦”。后半句翻成白话是“武王建立了国家”,其前提就是“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很明显,国家诞生有前提条件,即要解决王权的合法性。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家天下的王朝夏王朝是否这样?同样!夏朝前的“禅让制”同样有一个权力合法性问题,这个合法性和天文有关,就是天命,从天文观测产生天命观。所以天命观就构成了中国传统文明的重要观念。由此看,古人讲的“文明”和建立国家即“作邦”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西周时期大盂鼎的铭文
文明三本:道德立人之本,知识立身之本,礼仪治世之本
那文明是什么呢?其源头或基础又是什么?我对古人所建立的中华文明理论总结出“三要三本”:文明体系即道德体系、知识体系、礼仪制度。中国人讲的文明首先是个体的文明,由此才形成群体的文明,最后形成社会的文明。
怎么样塑造文明呢?
第一是道德,人要修德,文德就是立人之本。今天的人类学家所定义的人,是看古猿进化后,手脚是否分工,是否会制造工具,脑容量是否达到标准。在中国古代的思想家看来,“人者仁也”,心怀仁德方成为人,所以道德体系成为中华文明非常重要的内涵。
第二是知识体系,为立身之本。知识体系包括很多,我提出天文学是中国文明之源。古人不仅强调知识体系,而且反对所谓泛知识论,他们只需要对人类发展有意义的知识,而摒弃对人类有害的知识。今天的现代化即面临这样的选择。
第三是礼仪制度,为治世之本。中国古人靠礼仪治理社会,礼仪的根本目的是节人,节制人类的欲望。如果人类以无限的欲望去追求有限的财物就一定生乱,所以中国古人创造了节制人欲的礼。
冯时梳理的中华文明“三要三本”
以上就构成了我所提到的中华文明的“三要三本”。
为发展农业,形成了天文学、数学、力学,天文为源
这“三要三本”的源头是什么?天文。中国文化很多核心思想都导源于天文、导源于天人关系。
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科学有三种:天文学、数学、力学,都直接服务于古人的生产和生活,其中最重要的对象就是农业。古人创造人工栽培的农业生产方式,目的是要为人类提供一种有保障的食物来源。这意味着原始农业一定首先发生在四季分明的地区,该地区人们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时间。一年中适合播种的时间可能只有短短几天,这就是农时。误了农时会造成一年的“绝收”,甚至直接造成氏族的生存危机。怎么解决农时呢?只有一个办法,去观察星象。通过对星移斗转的观察制定时间,解决农时问题,于是天文学就发展起来了。
天文学发展需要精确化,数学就引入了。同时为了适应农业生产方式,人从山洞走出来,为定居而建造房屋,因此力学又发展了起来。所以,天文学实际上是人类起源后发明的最早的一种古典科学,是我们的文化之源。
通过测影产生了诚信的道德观、节制的礼制
商朝金文的“文”字:人正面站着,强调了他的心
天文学首先是通过天象观测、通过立表测影来规划空间和时间。通过时空规划能否产生道德?古人通过立表测影测得了夏至,发现过了一个固定的时间,夏至又测到了。一年两年不说明问题,一千年、两千年都是如此。他们会思考:我们和时间从没有约定,但是时间如期而至,永远都不会爽约。于是古人就产生了“至信如时”的观点。并把诚信作为道德的内涵,修养自己。商朝金文的“文”字就是一个人正面站着,特别强调了他的心,表明人要修心,用什么修心?用道德修心。所以“文”字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就有了文德的含义。
“德”字在西周才出现,在西周之前人们是通过“文”来表述道德的,儒家就把道德叫做文德,文首提到的“丕显文王受天有大命”明确告诉我们,文王的德行非常高尚,故用“文”作为谥号,也体现出传统的文明观就是道德,道德成为文明观最核心的部分。
这样古人在对时间的规划中产生了知识,产生了道德,同样也产生了礼仪。数千年前农业收获非常有限,古人对物质的消费态度就是要有节制,要有计划,这样就产生了礼。“礼以节人”,这就是礼制。
这“三要三本”的思想实际体现的是古代先贤总结出来的文明理论。
与天文相对,人文体现了以不变的传统“化”天下
天文与人文的关系,在《周易》中清晰表达
《尚书·舜典》里说“濬哲文明,温恭允塞”。“文明”形容的是舜个人的品德。这种文明来源于什么?来源于天文。《周易·乾·文言》里讲得很清楚:“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天文观测和天下文明形成了固有的因果关系,因此天文是中国文明的源。
孔颖达《周易正义》里说 “天下有文章而光明”。“文章”,就是“文”彰显出来,这就是文明。今天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人学富五车,自然就可以从他的形貌上读出,这叫文章。古人认为,容貌本是一个人修养的最佳呈现,是德容,因此要“以貌取人”。
这就是中国人讲的文明观,它来源于天文,而核心内容就是道德,内涵就是诚信,所以诚信成了维系社会最重要的因素。
其他文献在这方面表述得也非常清楚。
《周易·贲卦·彖传》说“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刚柔交错是阴阳交错,阴阳交错就是天文,天文是天上的星象。中国古人看天和今天不一样,是看若干星星组成的图像。“文”是修养了文德后对原始的野蛮的天然形貌的装饰,于是有了纹样、图案的意思,所以天上的图像叫做天文。
有了这些思想、制度以后古人会马上改变吗?不是,古人求的是不变,这种不变的传承,古人用四个字来概括,就是“文明以止”。这种不变的传承才能形成传统,不变的传统就叫“人文”。
接下来两句把人文和天文做了对比。星象在天上每时每刻都在运行,特点是变,观天文的目的就是察时变,为农业提供准确的时间服务。而“观乎人文”则是用不变的传统化成天下,就是文化。不变才能有积累,有积累才能深厚,深厚才能化人。这就是古人理解的“人文”。
再看《周易·大有卦》,“其德刚健而文明,应乎天而时行,是以元享”。文明就是道德,道德怎么来的?“应乎天而时行”,人们观天而知诚信,并用信建立道德,成就文明。
文明的观念澄清之后,我们就可以探索中华文明的历史到底有多久。
从考古实物来看中国文明观念
夏朝有文邑、文命、文夏,但“文”的源头可推至7000年前
商周青铜器铭文,把夏代的国氏称为“文夏”
山西襄汾陶寺的夏代早期遗址发现“文邑”两字,用朱砂写在陶器上。我考证,文邑就是夏代早期的王廷;夏代的始祖是夏禹,即治水的大禹,文献称其名为“文命”,“文邑”是因为大禹的名字“文命”而命名的。可见,“文”的历史已可追溯到夏代。
无独有偶,在商代的甲骨文里也发现了“文邑”两字。到商代,夏代的王廷已成为夏墟,但那里仍然有人生活,仍然需要种粮食,所以会有“文邑受禾”的占卜。商周青铜器铭文,把夏代的国氏称为“文夏”。
夏代的始祖叫文命,夏代的王廷叫文邑,夏代的国号叫文夏,都强调 “文”,据此可以把中国古人修养文德的历史一直推到夏代。孔子说儒家重视文德的传统来自夏商周三代,这是信史。
不仅如此,这个重文的历史还可以上溯到距今7000年前。湖北秭归柳林溪的陶器上非常清楚地刻写了汉字的“文”。
贾湖8000年前的“目”形,很可能是彝族的“吉”字
贾湖龟甲上的字符“目”,冯时认为是彝文“吉”
文字是中国古代知识体系非常重要的部分。今天在贾湖发现的被称为最早的刻在龟甲的字符,很多学者视成“目”,这是根据甲骨文来辨别的。但是中国的上古文明不是华夏一统,文字也不是汉字一统天下。我提出,中国的上古文明是“夷夏东西”,和华夏文明相对的就是东夷文明,东夷族也有自己的文字,就是今天于川滇黔桂分布的彝族祖先的古老文字。
如果用汉字的“目”去读,不太能够讲得通——“目”为何要刻在龟甲上?即便可以解释贾湖文字,那么良渚发现的同类文字也不好解释。而在彝文字里也有这个字,它是“吉”。甲骨是占卜所用,求吉避凶,所以要刻 “吉”字。商代甲骨文里也经常刻“吉”,用来祭天的玉璧上也刻了“吉”。贾湖发现的文字至少在8000年以前,由此可以证明,作为中国知识体系的重要部分,文字的产生至少有了8000年的历史。
贾湖的所谓骨笛其实是古人定时的十二律管,已有阴阳概念
贾湖的骨笛,冯时认为是古人定时用的十二律律管
知识体系还有着非常重要的文明创造。比如大家所说的骨笛,我认为是律管,也就是中国古人定时用的十二律律管。
中国古文献记载得很清楚:管有十二律之音,“物开地牙,故谓之管”。笛是可随便采一根竹子来做的乐器。现在舞阳发现的管,都取自丹顶鹤的腿骨,而丹顶鹤是一种知时间的鸟,即候鸟,特意采知时鸟的腿骨制成音律,用来“候气”,这就是中国古代十二律的产生及用处。
最早的律管不是乐器,而是用来测十二气的。每个月都有中气,中气一定要用相应的律管来测,这个制度在《礼记》《吕氏春秋》里有完整的记载,《汉书》形成了《律历志》。十二律中配于奇月的叫六律,配于偶月的叫六吕,所有的律都是阳律,所有的吕都是阴律,所以律管分为阴阳,形成“律吕制度”。在贾湖墓里随葬的两只律管,通过测音,正好一是阳律一是阴吕,说明在8000年前人们就完成了对阴阳的思辨,渊源深厚。
以律管定时还是一个相对粗疏的做法,后来人们发明了立表测影来决定时间。湖北秭归东门头看到了最早的石碑,就是测影的表,时间约为距今8000年。测影的表后来在4000年左右的陶寺也有发现,古人用来测日影,并以此规划空间和时间。
约8000年前古人已经制定精确的九宫图确立空间
古人的完整九宫图示意图
距今73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左)和距今7000年的湖北秭归柳林溪(右)分别发现的二绳图像
对空间的规划体现于中国古代最完整的九宫图形。中间的十字交叉叫二绳,外围四个角的部分叫四钩,四角的位置有四条斜线叫四维。这些图形到底出现在什么时代?
在距今7300年的安徽蚌埠双墩和距今7000年的湖北秭归柳林溪分别发现了二绳图像。古人以二绳表现东西南北中五方。这样的二绳图像在东周的青铜器上也可看到,在二绳的四个端点和中央分别装饰了五个太阳,明确告知我们,二绳是通过立表测太阳的影子规划出来的。
在商代青铜器的底部发现了二绳加上四钩的日廷图。安徽蚌埠双墩则发现完整的九宫图,是二绳加上四维。而在安徽阜阳双古堆出土的西汉太一式盘上则有完整的九宫图,和7000至7300年前陶器上精确的九宫图一模一样。
这些图形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用表可以精确地规划空间和时间,这些约8000年前的材料足以帮助我们建构中国原始文明的知识体系。以后人们发明的知识或制度,都建立于此基础之上,没有这个知识基础一切都等于零。
西水坡墓葬的龙虎和人的胫骨展现了天文图
间接推论来说,天文学起源是为了服务农业的生产,农业起源的先决条件是古人对时间的掌握。今天考古学显示农业起源已可追溯到万年以前,这意味着那个时代人们对时间已基本了解,即天文学已经起源。那么我们有无直接的材料来证明天文学的起源和文明起源大致在同一个时期?即天文学是中华文明之源呢?
西水坡遗存中的第一组墓葬
来看河南濮阳西水坡的一个距今6500年的宗教遗存。
这个遗存包括了自北向南的四组:第一组是最北边的墓葬,向南25米是第二组遗存,再向南25米是第三组遗存,最后向南25米是第四组遗存。四组遗存的特点是严格地摆放在一条南北子午线上,只不过相隔了25米而已。这样的布局告诉我们,当时的人们已经懂得了规划空间。规划空间靠时间,就是靠刚才说的立表测影的表。
最北面的墓葬,除了主人之外,在主人的东西两侧分别用蚌壳摆放了龙和虎。龙和虎是中国天文学中的四象,四象的原型在天上,龙是由角、亢、氐、房、心、尾六宿组成的形象,虎由觜和参宿组成,朱雀有张和翼,玄武的图像早晚有变,考古学研究发现,玄武是龟蛇合体,这个形象在战国才有,早期这个形象是鹿或麒麟。今天在墓葬里看到龙和虎,能不能认定它们表现的就是天上的星象呢?不行。只凭龙虎得不出这样的结论。
墓葬遗存的线性示意图
在墓主人脚下还有一个图案,这个图案一部分由蚌壳来摆,另一部分放了两根人的胫骨,这个造型很像北斗星。如果是北斗,北斗星和龙虎星象就必然会建立起一种固定不变的位置关系。沿着北斗星的斗柄往前找,可以找到角宿,就是龙的角。沿着北斗星的斗勺往前找,则可以找到觜宿,觜是嘴,也就是虎头。因此,北斗星的斗柄和龙角拴在一起,斗勺和虎头拴在一起,这个关系固定不变。西汉司马迁写《史记·天官书》把这个关系清楚地记录了下来,他说“杓携龙角”,“魁枕参首”,杓是斗柄,魁是斗勺。用这个位置关系检验墓葬,就可发现,墓主人脚下的图像如果是北斗,那两根人的胫骨表现的恰恰就是斗柄,指向了龙角,而斗魁正好枕在虎的头部,这个方位关系和实际天象完全一样。
人体测影曾是古人用来规划时间和空间的主要方法
是否可下结论,这个图像就是表现北斗星呢?还不行。
为何把北斗星塑造成这样一个特殊的造型,原因需要解释。这就必须回到中国古人观象授时的传统。古人夜晚主要观测二十八宿和北斗星。二十八宿分布在天球赤道附近,因此每天所看到的星宿只能有一半,而北斗星每晚都能看到,它围绕北天极在旋转,就像在北天的中央悬挂的大钟一样,根据斗柄的变化可以了解时间的早晚。所以北斗星成为中国古人观象授时非常重要的星。
二十八宿和北斗星图
北斗和二十八宿只能在夜晚看到,那白天看什么?太阳太明亮,看不了。中国古人很聪明,看太阳的影子,立一个表,可以根据太阳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决定时间的变化。最早人们认识的影子是谁的影子?当然只能是自己的影子,所以最早的测影工具就是人体自身。中国古代神话有 “夸父逐日”,不是追太阳,而是人体测影。司马迁写《史记·夏本纪》,讲大禹治水“身为度”,也是人体测影的反映。
更形象的证据还有甲骨文 “昃”字,昃指日中过后的午后时间,相当于现在的13点到15点。古人画了一个太阳和一个斜的人影,通过斜的人影表现时间。因此,在人们发明表之前,人体测影是通行的做法。
北斗造型表明了古人在白天和晚上计时的两种方法
人体测影可以永远维持下去吗?不行。天文观测的精确化追求的是毫厘之间的变化,于是人们要发明一种天文仪器取代人体测影。这种天文仪器实际是模仿人体测影发明的,它就是“表”。古人的观念非常朴素,能够支撑人体直立完成测影最关键的部位是什么?当然是腿骨,这使腿骨的名称自然被移用作为了表的名称,就是《周髀算经》的髀。髀有两个意义,一是人的腿骨,另一是测影的表。石质的表就是碑,最早的碑是用来测影的。髀和碑都是测影的仪器,差异只是材质不同。
古人最早用腿骨当作测表工具,天文仪器“髀”的名称来源于此
说到这里就明白了,墓葬里表现北斗斗柄的两根人的胫骨(腿骨),就是髀,象征人们白天测影的表。这个特殊造型表明:古人白天通过立表测影来计时,晚上通过观测北斗星来计时,这两种方法的结合,就创造了北斗的图像。
有的朋友还有疑惑,我再讲一个常识——勾股定理。
直角怎么得来?立表测影。首先须将地面修整水平,然后把表垂直地立在水平的地面上,表和水平的地面就构成了直角,人们把表的高度叫股,表影的长度叫勾,表顶和影端的连线叫弦,形成直角三角形。古人为何把表的高度称为股呢?知识就来源于古人最早把表称为人的髀股的事实。
这充分证明:墓葬随葬的龙虎和北斗,共同组成了一幅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星象图,时代为距今6500年。
距今2500年曾侯乙星象图是6500年前西水坡星象图的传承
湖北随州战国初年曾侯乙墓发现一个二十八宿漆箱。漆箱盖绘有一幅星象图,中央是一个篆书 “斗”字,表现北斗星,周围书写了一圈二十八宿名称,左右两侧分别画了龙和虎。如果把二十八宿名称涂掉,图上看到的就只有北斗和龙虎,表现的内容和西水坡星象图完全一样。
战国时期的漆箱上的星象图与西水坡图完全一样
除北斗和龙虎之外,图中虎的腹下还有一个火形,即《诗经·豳风·七月》“七月流火”的“火”。它是位于龙心部位的红色一等亮星,不仅是指导农业生产最重要的时间指示星,也是编定历法最重要的时间指示星。古人把这颗星放在虎腹之下究竟表现什么?虎象征着日落的位置,在日落以后人们在天上找不到大火星,它和太阳一起沉没下去了,这是观象授时的重要天象。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西水坡的墓葬,同样有一堆蚌壳放在虎的腹下,只不过由于零散,人们已看不出它的形象。然而把西水坡星图和曾侯乙星图进行比较就可以发现,西水坡位于虎腹之下的这堆蚌壳应该和曾侯乙星图虎腹之下的火形一样,表现的都是大火星。这为我们确定西水坡蚌塑星象图提供了非常坚实的证据。
但当我们回顾两幅星图年代的时候,或许有朋友会大吃一惊。西水坡的年代是距今6500年,而曾侯乙的年代却是距今2500年,两幅星图竟相差了4000年,但内容却几乎没有任何改变。这说明了什么?还记得《易传》讲的“文明以止”吗,古人创造出知识和思想后,会马上改变吗?不会。这些知识的形成需要十几代、几十代人的探索,古人当然希望它不变地传承下去。
这种知识的传承就是“文明之止”,这是中华文明的特点,只有这种不变的传承才能形成传统。
曾侯乙星图虎腹之下有火形
如果西水坡的天文知识经历了4000年都没有改变,那么探寻西水坡文明的源头是否可以再向前追溯4000年呢?这样,万年天文学起源的推测和今天考古学显示的农业起源的时间就重合了。即使打一个对折,中国天文学的起源也可以上溯到8000年前,从而与前面列举的所有实例相符合。显然,通过对文献和考古材料的研究,根据中国自己独有的文明理论,已足可构建起中华文明至少8000年的历史,而其起源时间当然更早。
(文章首发于文汇APP,原标题为:冯时:从天文学起源论证中华文明有8000年历史 | 讲堂159-2①)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