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2022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刘志红

2022-12-20 18: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今天的分享来自刘志红:

文/刘志红

我叫刘志红,转眼一年又过去了,这是我第二次给小河的专栏“我的私人阅读十佳”投稿。

从短暂的阅读史中我深深感觉到,阅读确实是件非常私人化的事,从每个人的专业、兴趣出发,其读书的方向各不相同,但读到最后却又殊路同归:读书越读越杂,从书里可以找书。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我阅读了大约七十几本书,跟前一年大致相当,其中大部分都是自己从书里跳出来的。

对于一些比较有感触的书,我都会做记录和读后感,或长或短,从而形成如下文字。(书目排名不分先后)。

我以为,世上的书只分两种,带表情的思想(小说散文等),和直接描述思想的书(理论书)。无论哪种书,思想是强大的躯干,文字的修饰和手段,都只是枝叶。

NO1、《黄河边的中国》

社会学经典大部头作品,被广泛推荐。

二十几年前的田野调查,到现在依然有现实警示作用。正如社会学家严飞所说,“当社会的总体经济水平达到一定规模之后,以经济至上的指标追求,就会暴露出很多深层次的社会结构性弊病,这时,就需要社会学的介入”。

说穿了,社会学调查很像揭短。初读此书时,我以为,如果未来有人,肯沿着曹教授的步伐,每隔二十年,进行“再研究”,这将会成为少见的系列经典。后来陆续读了其他社会学的书才深知,已经不太可能。《黄河边的中国》只此一部。田野采访的困难,不仅仅在于作者克服生活的各种不便,更在于获得资料的不易,以及在书写某些敏感问题的勇气。

NO2、《小镇喧嚣》

一篇相当扎实的社会学博士论文,三十几万字。难能可贵,这样真实的叙述,能够被书写,能被出版。

读本书的感觉,像读《金翼》,围绕着几个故事,展开一幅不太发达的内地某镇的政治管理图景。以故事形式的叙述来讲高深的理论。乡镇是中国很有意思的最基层政权组织。镇比乡多一点商业气息。作为书中田野调查对象的内地小镇,其背景依然是摆脱不了的乡村社会。本书的叙述对象围绕着镇长,村长,农民之间发生的真实故事。其中方言俗语,精彩的对话,堪比小说。

转型中的国家一大特色:政策变化太快。所导致的结果便是各方都措手不及,身处对象不同,自然所看待的方式不同。文中叶先生的租地风波,以及石场业主上京告状,都说明了官与民在当下政策闪变状态下的不同反映。

NO3、《跨越边界的社区》

很难想象,这样一本读起来惊心动魄的作品,居然出自于一个当时还在校念书的学生之手。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社会学著作也可以是。

在我看来,书里描绘的北京浙江村犹如一块“飞地”:说浙江本地语言,住浙江本地人,行一套浙江的生活模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向外扩散。并再次完美演绎了费孝通的差序格局,“以自己为中心像水波纹一样推及开,愈推愈远,愈推愈薄且能放能收,能伸能缩的社会格局,且它随自己所处时空的变化而产生不同的圈子”。

“浙江村”写作的意义,描述一个微缩的城市村落景观,人口跨区域流动后对当地,以及对原发地的综合影响,更是揭示出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的一个横切面。

本书最大的优点还有,作者利用掌握的一手材料,揭开一个潘多拉盒子。所涉及的黑暗面,有来自民间,也有来自庙堂。这在反映现实作品中,确实需要足够的勇气。

NO4、《中国文学课》

这本书36万字,我读了接近20个小时,从去年年底读到今年,断断续续。

《中国文学课》原本喜马拉雅上的一门课,后来集结出书。

对于本书中提到的作品,种类从小说到诗歌,散文等。作家从梁启超到三体的作者刘慈欣,有些作者的名字我闻所未闻。它们都是各个时代各个方面思想突出的代表。

很少文学课介绍过的作家,如储安平以及他的《英国采风录》浮出水面。近一百年后读他写的文字,依然深受感动。

储安平认为,在英国,除了乡村以外,没有什么地方能够使他们满足。乡村被英国人看作唯一能使人享受自然生活的地方。中国人也爱好自然,爱好乡村,但是,中国人论及自然生活或者自然美,立刻就会联想到“山水名胜”。要享受自然生活或自然之美,就必须出游。

中国广大乡村的作用至今依然被严重低估,导致变成一个个寂寥的空心村。与之相对的,是日趋膨胀的城市。乡村与城市的对话显然站在一个完全不对等的身份上。

顺便说一下,储安平正是当今著名钢琴家兼作曲家储望华的父亲。

NO5、《局内人的写作》

我对格非一无所知,一查资料,才知道,他已经把中国最重要的四大文学奖(除曹禺戏剧文学奖)中的三个,都揽在手里。

与专写小说评论的郜元宝不同,格非是个小说家,确切来说,他是郜元宝笔下的“学者型作家”,写“教授小说”。

这种复合身份的作家,写起评论来,就格外有意思了。

人活到某个年纪阶段,一定会反思活着的意义。读格非的文字,我豁然开朗,当宗教和传统道德体系式微之际,当个体从一个庞然群里的分离并冒头,人活着的意义顿时失重。“个人的灵魂一直陷于萎缩和老化之中,失去了固定的价值和理想”。读书或许是为弥补“个人的自我意识和外部世界的裂隙”之间最好的桥梁。

NO6、《潜规则》

读了这本书才知道,家喻户晓的“潜规则”原来出自于此。

“潜规则”这个词语的知名度之高,几乎变成了汉语组成部分的“原件”,仿佛它就是天生的。

中国传统文化注定了其各色规章制度在“说”与“做”之间极度不统一,连接这两点之间,便是“潜规则”。

本书考究的是历史,但却是“在历史上写下现实的眉批”。读此书,无处不感到“传统不死”这句话。

作者真敢写。

NO7、《刀锋》

第一次读毛姆的小说。《刀锋》是毛姆晚年的作品。

如果把《刀锋》这本小说比作一棵大树的话,树的主干就是那个叫“拉里”的年轻人,其他皆是从拉里生发出来的枝干。

拉里看上去与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但却又如此璀璨夺目。他活成了一束光。

在这个世界,其他什么都会变,唯独不变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

该书画卷般展现出来的,正是拉里与其他人在价值观上的如何不同。

经典永不过时。人类的幸福究竟是什么。是物质满足,还是精神?拉里的悟道之途分明描述了一种答案。

毛姆的《刀锋》和黑塞的《悉达多》都以印度宗教,东方哲学为依托,以通俗的方式阐释深奥的道理。 他们比东方人还了解东方哲学。

生活困顿处,哲学升起时。

NO8、《回乡记》

传统中国就是一个大乡村。不少活跃在文坛的七零后作家,年少时都有着深厚的乡村生活印迹,可谓是见证“农耕生活”的最后一代人。他们长大后,因考学而到城市定居。在生活方式以及心理层面,他们都需面临农耕文明与现代文明相互“厮杀”。这种“厮杀”所带来的缺口显而易见。

爱默生认为,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工业时代或资本主义时代以来,工作的细化和切割,使人日益丧失了他的完整性。每个人如果要完整地掌握自己,就必须时时从他自己的“岗位”返回,拥抱一切。

寻找出生地的前世之旅,厘清故土的今生来路,是完善一名在城市生活的农村“游子”心理最好的方式之一。

由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回乡记》一书面世,正是在这种复杂心理下折射的“果”。此书共有三辑,分别是:出走、返回、他乡。每一辑各有若干篇相互独立而又相互勾连的文章,它们共同组成一个星空。故乡在浩渺的空间里奔放,人性在纵深处挺进。

NO9、《大地上的事情》

难以用于语言描述,我读到苇岸文字的震撼。从我短暂的阅读史中可以推算,类似苇岸这样的写自然文学的作家,一定会是读者群体中的“小众”作家。

或者说,自然文学作品,从来很难进入大众阅读视野。原因很简单,在原本不多的可供支配的休闲时间里,“人们需要的不是自省,而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文化快餐”。这种文化快餐最好是直视的、纯感官性的阅读。

本书囊括了苇岸的一生,以及他去世后的点滴余音。书里写得最出色的是《大地上的事情》、《二十四节气》、《我的邻居胡蜂》等他深入观察自然书写自然的哲理性思考。

阅读苇岸,我又一次深切地感受到诗人与哲学的身份重叠。他以诗人身份转向散文写作。他的文字不是诗歌的节奏美,而是“艺术地表达了深刻的思想与方法,使艺术思想的有效性成为可能和事实,并具有了延伸与撬动文字的巨大魔力。”

NO10、《中国册页》

很有唐宋时期散文的遗风。

诗人转写散文,有感性的,也有理性的。就像女人,有些一眼就能发现其惊心动魄的美,而有些,却需要仔细端详,越看越耐人寻味。黑陶的文字属于后者。

黑陶的文字辨识度非常高。他的文字简洁到家,一个字一句,两个字一句。诗意与理性并存。他的手里仿佛握有一把斧头。他让文字回到初始的模样,以浅描的状态进入深描。他让汉字以原始之美呈现。他让散文与诗交相呼应。

他还是个善用文字画画的作家,一个用铅笔画素描像的作家,让人惊叹他线条感的丰富和彼此的黏连。他的笔下,全都是不太为知的风景:小城,小村,小镇,小民。一切看似都是小小的,它们却组成了中国最大的底色。他深爱这些能够生长万物的非“文明”之地。

全书的精髓总结在后记:“无论遭遇何种戕害,东方大地所独有的充沛精神、强劲元气,始终不渝,始终护佑并滋养着她所心知的默默追寻者。”

- 感谢关注 -

原标题:《2022我的私人阅读十佳 by刘志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