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震后十年北川千余家庭再生育:有了孩子,就有了幸福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2018-05-11 12:02
直击现场 >
字号

今年4月24日上午8点45分,一个女婴诞生在四川绵阳市中心医院,她是北川震后第1000个再生育家庭的“天使”,也是北川震后再生育家庭的第1006个新生儿。

这个小女婴,成了董强、吴清芳这个北川重组家庭的新成员,也是夫妻俩新的希望。

统计数据显示,震后再生育专家组自2009年至今,派出专家队76批次、297人次奔赴灾区,行程约32000多公里,涉及14个市、54个县、1041个乡镇,为5600余名灾区再生育对象提供优生优育咨询、产前诊断等医疗服务,5525个家庭进入再生育服务流程,创造了60%以上的35岁以上的高龄妇女怀孕率达到90%以上的医学奇迹。

再生育宝宝回川大华西第二医院,与医护人员合影。华西都市报 图

出台政策

有成员伤亡家庭可再生育

听到“手术成功,母女平安”,产房外的董强激动不已。对于年龄都超过40岁的两人来说,这个新生命的诞生,意味着生活有了新的希望。

汶川特大地震后的第78天,为帮助在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实现再生育一个健康孩子、重建幸福家庭的愿望,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的明确要求,省人大常委会作出《关于汶川特大地震中有成员伤亡家庭再生育的决定》,明确了因地震有子女伤残或者死亡等情形的家庭可申请再生育的政策。

去年确认了怀孕后,因是高龄产妇,身体出现很多状况,再加上不能用药,吴清芳在那段时间非常艰辛。

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副主任潘长青是为吴清芳做剖腹产手术的医生,也接生过很多震后再生育宝宝。对于这些震后再生育家庭,他心里充满敬意——孩子确实来之不易。

王永兴和儿子王梓艺在一起。华西都市报 图

盼来宝宝

他认为陪伴才是第一位的

“王梓艺,来喝鱼汤。乖,再吃一口。”面对挑食的儿子,64岁的王永兴好脾气地哄着,这是他的第二个孩子。2008年汶川地震中,妻子、女儿、女婿全部遇难,一家四口只有他活了下来。

时任北川县计划生育局副局长的王永兴,既是再生育工程的见证者、参与者,又是5525个再生育家庭的缩影。他再婚后,在计生、医疗人员的关心帮助下,于2011年终于盼来自己的再生育宝宝。

“取名梓艺,是因为梓代表梓州,就是现在的三台县,那里是他妈妈的故乡,艺就是艺术。”十年过去,王永兴心里的伤口早已结痂。过了耳顺之年的他,并不急着“望子成龙”,他认为陪伴才是第一位的。

“我和我女儿还有女婿都是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女儿在地震前才毕业回北川,一周后人就没了。”那个闷热的中午,巨大的地震波把他家和人民医院震垮,他穿着内裤拖着受伤的左脚钻出来,而妻子、女儿和女婿都被埋在废墟下。

儿子满6岁

被送进住宿制学校读书

根据当时的数据统计,北川符合再生育条件的家庭有1200多个。王永兴挨家挨户调查,从数据统计、与再生育家庭沟通,到联系医院、免费提供技术服务,他都亲力亲为,有时还得组织这些家庭外出散心、缓解压力。

这让本就是再生育重点服务对象的王永兴,无暇考虑私人生活。“其实一开始有考虑过再婚,组个新家庭,再生个孩子,但我从事的职业是计划生育工作,不能先考虑自己,得先把服务对象服务好。”王永兴说。

忙碌完白天,到了晚上,回到家,面对空荡荡的房间,王永兴就痛苦不堪。在同事介绍下,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侯碧英,两人于2008年11月结婚。那一年,王永兴54岁,侯碧英40岁,早过了最佳生育年龄的两口子,为了要孩子做了不少努力。背负着巨大的思想压力,自然受孕不成功,他们就选择试管婴儿技术,但两次尝试都失败了。

直到2011年,侯碧英成功怀孕。儿子王梓艺出生时,病房里围满了前来道喜的人。

如今,已经退休的王永兴在绵阳经营一家诊所,6岁的儿子就要上一年级了。“我们把儿子送进住宿制学校,就是想培养他独立生活的能力。”在经历了人生的波折起伏后,王永兴把很多事情都看得通透,包括孩子的未来。“毕竟年龄大了,要说给孩子规划一个怎样具体、细致的未来,也不现实。我只想尽可能多地陪他成长。”他说。

聚焦

震后首个再生育宝宝

读三年级住“学区房”

“现在我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我们对他没有任何期许,只要他健康长大。”2009年2月14日,鲜济旺呱呱坠地,成为汶川大地震后再生育家庭诞生的第一个宝宝。那一年,母亲羊霞40岁,父亲鲜子文46岁。在汶川地震中,他们即将参加高考的18岁女儿不幸离世。

为上好学校

花17万元买学区房

羊霞的家原本在崇州市锦江乡白马村,2012年为了儿子鲜济旺的读书问题,她和丈夫花了17万在崇州市区买了一套两居室的“学区房”。她说,住在这个小区,9岁的儿子可以就读崇州最好的实验小学和中学。

5月4日中午,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找到羊霞时,她正要去给儿子送语文课本。“看嘛,好粗心嘛,上学书都忘了带。”匆忙吃了午饭,羊霞拿着儿子的课本,骑着电动车就往3公里外的学校赶。到了学校门口,羊霞指着学校大门说,你看这个学校比乡下的学校条件好多了。

跟踪服务档案

一户有96页之多

如果不是那场地震,小济旺的姐姐现在该大学毕业了。羊霞说,女儿鲜娟那时读高三,是学校团支部书记兼学习委员,孩子懂事。失去女儿曾让一家人的生活陷入绝望,羊霞整日以泪洗面,原本在酒厂打工的丈夫,震后好长时间都不愿上班,用他自己的话说,“孩子都没了,辛辛苦苦挣钱给谁用?”计生服务站的同志第一时间到家里安慰他们两口子,进行心理疏导。

在崇州市计生局的再生育服务档案柜里,是一摞摞厚厚的跟踪服务档案,羊霞一户的档案就有96页之多。从怀孕到生产、保育、早教,到婴儿健康、产妇健康、帮扶家庭生活……

担心儿子安全

她在学校后面当保洁

2009年2月14日凌晨5点,鲜济旺降生。羊霞抱着儿子,给他取名叫鲜济旺。“济”是计生的谐音,羊霞认为要不是计划生育服务站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帮助,哪里有旺旺。

然而,有时羊霞情绪不好,也会打儿子。“我们不是要在儿子身上有什么不得了的期望,我现在做的一切都只是为了让他健康平安的长大。”为了儿子,羊霞独自和儿子在崇州市里居住,丈夫则一直在老家的家具厂做保安。为了能上学放学可以接送儿子,她在儿子就读的学校后面找到一个保洁的工作,“我从不让他自己上下学,不安全。”

羊霞正和记者聊天时,鲜济旺在教室里吃完了午饭,小跑着出来找母亲拿语文课本。

“明天一早我要带他去成都,参加华西第二医院震后再生育宝宝的聚会。”羊霞说,这几年几乎没有再跟当年帮助他们一家的医学专家有过联系,希望明天见见华西第二医院的张迅教授……

再生育不轻松

专家定点帮扶辅导

5月5日一早,和羊霞一起来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参加“十年之约”的,还有另外22个家庭。

50岁的刘女士现在是一个8岁小女孩的母亲,汶川地震中,她19岁的儿子被压在倒塌的教学楼下再也没出来。当再生育技术服务专家组对她进行心理辅导后,她接受了儿子已经离开的现实,并做好再生育准备。

“从备孕到怀孕到分娩,都是我们当地的崇州卫计局、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张迅教授定点帮扶、全程辅导,可以说全程在大家的关爱和帮助下,我们才有了这个健康的孩子。”对于罗女士来说,5日在现场见到了曾经帮助过她的医生张迅,让她惊喜不已,如今她的女儿已经8岁了。

观点

再生育最重要作用是精神康复和痊愈

据统计数据显示,震后再生育专家组自2009年至今,派出专家队76批次、297人次奔赴灾区,行程约32000多公里,为5600余名灾区再生育对象提供优生优育咨询、产前诊断等医疗服务,5525个家庭进入再生育服务流程,创造了60%以上的35岁以上的高龄妇女怀孕率达到90%以上的医学“奇迹”。

灾区再生育妇女妊娠流产率高,高龄孕产妇较多,部分妇女可能不能自然怀孕。专家组成员、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学科主任王和教授介绍,因为大多数再生育妇女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再次孕育最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小儿染色体非整备,其发生的概率比低龄孕产妇要高出数倍。“因此,规范、全面的产前诊断非常重要。”王和说,专家组针对35岁以上的震区女性实行产前诊断“一条龙”服务,特别制定了“绿色通道”方案,震后一周就有专人为这些家庭进行心理辅导和再生育咨询,通过对夫妻双方内科、外科、妇产科、内分泌科等体检外,还进行优生优育检查,以及对其生活中需要避免的环境进行提醒,排除可能导致胎儿问题的因素。这样做的目的,是尽量避免残障儿出生。

“这十年来,每一个孩子的出生,给再生育家庭带来的不仅仅是新生命,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康复和痊愈。”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院长刘瀚旻表示,十年来,川大华西人用最好的医学,用勇气、关爱和行动激励灾区人民抚平伤口,于灾难后重生,在希望中前行。

(原标题:有了孩子,就有了幸福;5000个再生育家庭创造医学奇迹)

    责任编辑:谢寅宗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