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博物馆与大都市|俞力:数字化管理是上博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

澎湃新闻记者  王俊期
2022-12-20 14:28
来源:澎湃新闻
澎湃研究所 >
字号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社会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原副馆长俞力

博物馆数字化,除了作用于观众领域,在管理层面也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博物馆实现数字化管理,是未来博物馆管理的必由之路。通过相关数字化的实时监测,可以加强对文物状态的实时监测与管理,也可以对在馆观众的动向有着更为清晰的了解,及时疏导,使观众获得更好的观展体验。相关数据进行后续的深入分析后,也可以帮助博物馆基于馆藏为观众提供精准服务。上海博物馆已在这方面作出了尝试,开发的相关数字化管理平台已通过验收,走在了国内博物馆的前列。

未来,博物馆如何更好地实现数字化?澎湃新闻记者采访了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原副馆长俞力,请他从实践角度谈谈博物馆数字化的心得。

俞力从事世博会事业长达二十多年,代表国家参加过八届国际世博会,还有两届中国举办的园艺博览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他负责城市最佳实践区和城市未来馆的管理工作,总结了自己的一套方法和经验。

那么,博物馆数字化究竟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我们的博物馆离真正的数字化距离有多远?且看俞力的答案。 

澎湃新闻:您如何看待博物馆数字化的必要性?

俞力:我觉得数字化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一种要求。我们已经走过了农耕时代、工业化时代,到了后工业的信息化时代。时代决定了我们必须要走这样一条路,来对信息进行传播。而在我的工作实践中,也正好迎合了这一时间段。我在此期间,一点点尝试,积攒了一些经验,同时也意识到数字化博物馆不能脱离实体博物馆而存在,但同时,信息化的博物馆可以很好地对实体博物馆进行辅助,大大提升其功效。

最直观的例子还是绕不开上海世博会,它在历史上创造了几个之最,其中一个参观人数之最,达到了7304万人次的参观量,历届从未达到过。同时,上海世博会的网上世博会展馆,PV流量达到了8.7亿人次,达到实体博览会参观人次的数倍之多。这还是十多年前的情况,可以看出,我们的时代已经离不开数字化。

目前,上海博物馆东馆正在建设中,已经提前进行了数字化布局,也是很有前瞻性的举措。 

澎湃新闻:现在“云看展”也比较火爆,您觉得博物馆的数字化具体有哪些方面?

俞力:现在大家对博物馆的数字化有一些基本的认同,就是网上的虚拟展馆,也就是你说的“云看展”。但我要说的是,观众目前依旧离不开实体参观,并且这些搬到网上的展馆主要是一个结果化的产品,实际上,博物馆的信息化工程远不止于此。

对于上海博物馆这样国家一流、乃至国际一流的博物馆而言,信息化是一种重要工具,是走向世界的必由之路。因为信息化的语言,它可以跨越时空,跨越国界。它有几个重要的作用,第一是储存性,重要信息可以借此永久地保存下来。第二是可视化,可以透视我们在原先无法观察到的事物和现象。第三是代码化,所有的物件、部件、零件、空间都可以以信息化的代码来进行取代,这样就可以使包括管理、维护、收藏、研究、教育、宣传在内的整个博物馆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语言标准,以达成更高效的沟通与管理。 

澎湃新闻:在博物馆的信息化管理过程中,主要有哪几个层级组成?

俞力:博物馆信息化其实有三块组成。在上海博物馆的新馆建设中,已经采用了国际通用的建筑语言的信息化,那就是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anagement)建设。在整个建筑的过程中,它通过计算机建模做成数字化模型。相关工作完成后,建筑过程中的任何管线和设计,都可以由一个可视化的工具来进行量化调整。

要把整个博物馆构建成全面信息化的透明场馆,还得继续深入。第二个支撑部分,用一个新的名词,叫EIM(exhibition information management)。这个系统在国内乃至国际上是没有人做的,有的也只是一个展厅、一个区域。这是第二个层级,决定了博物馆最核心的业务功能,就是文物。

围绕物件,有了这样一个平台,那么它们的收藏、研究、陈列、宣传、再包装、再创作,就可以得到统一开发,不需要每一个人按部门来进行划分,对一个物件重复地做同一件事情,而分割成不同任务进行完成。

博物馆有着三大空间,一个是核心空间,就是展示内容的空间;第二个就是功能空间,为这些展示内容而服务,包括办公人员、机械设备等;第三个空间就是公共空间。这三大空间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博物馆空间体系。这个空间体系是需要统筹管理的,进出馆多少人,在馆人数等,这个如果是有信息化工具来完成,那就可以完全是量化和可控的,我也用一个新词来称呼它,叫MIM(museum information management)。

这样的话就是三个层级,BIM、EIM、MIM,形成一个金字塔式的信息化框架,对博物馆整个的建设和管理,包括以后的拓展运维,奠定了一个非常坚实的基础。 

澎湃新闻:回首当年的世博会,在博物馆信息化方面有过怎样的尝试?

俞力:世博会已经过去13年了,当年的盛况盛景还历历在目,可以说世博会的成功也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当时关于信息化的思考,不可能像我们今天讨论得这么宽泛、细致,主要是消防、安保等各个条线上的信息化。

现在的思考和技术已经远远超过了当时,但是有一些理念也起源于当时。当年我在世博会承担城市未来馆的管理时,就采用了信息化的理念来设计我的管理运营手册,其中的两个理念,我觉得至今为止,还是支撑我如何去拓展信息化概念的基础。一个叫GPS,这个大家比较熟悉,另一个系统叫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地理信息系统)。  

GIS给了我一个很大的启发,在同一个坐标点上,可以有不同的层级,对应不同的功能。这样就会把这个信息化工程做得非常便于使用和非常正确。

在两个G的理念上,我拓展衍生了BIM、EIM、MIM这套概念。当年我在负责城市未来馆的管理过程中,就用这样的理论雏形,把所有展陈,从空间上把它切分成四百多个部件,并进行编号。

举一个展项分析,如果发生问题划分下来就四类:日常开启关闭,软件维修、维护保养、硬件维修,当事件发生后,我们可以向上对应到它发生的部件,再明确发生的类型,同时根据事件的类别,对应到不同的处置方法,派出不同的小组。

以投影仪为例,当它发生蓝屏死机后,通过信息化定位,比如在A区的第三展柜,我们就可以派出软件技术小组前去解决。 

澎湃新闻:现在各行各业其实都非常重视信息化、数字化,那么对展馆、博物馆而言,在信息化方面有哪些自身特点,有什么值得注意的?

俞力:博物馆从属于文化艺术行业,它们的产出是非标准化的,也就是我们无法进行复制、仿照。如果可以工业化生产,那就叫产品,而不是作品,博物馆展出的都是作品。要把作品放到信息化的语言体系里,有一个转换语言的尝试过程,这条路需要我们探索,也是挑战。

因为博物馆的物件没法像工业品一样,可以批量地赋予统一编号。比如,汽车的引擎、轮胎,给一批编号,你可能就知道是什么了。但对于文物来说,差不多形状的器皿,可能是陶的,也可能是青铜的;同样是青铜的,有的是镜子,有的是盘子,甚至差不多材质和外表的东西,还有纹饰、铭文等区别,这就要求我们在博物馆相关物件的信息化过程中,要格外细致。

所以,博物馆的信息化工程更不能仅仅是领导关心的事情,是涉及到每个员工的任务。因为所有的展品、部件、布置效果等,配合起来,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展示系统。那么如果把这个小系统全部都拆成代码化,变成可视化的图像,然后它的重要信息变成文字档案。这个过程,需要博物馆各个部门通力协作,最终建立一个扁平式的信息管理处理平台。 

澎湃新闻:您觉得相比传统博物馆,游客参观数字化博物馆能获得哪些不同体验?

俞力:现在,观众对博物馆的需求,已经不仅局限于“到此一游”的体验。通过网络,观众可以实现一种预参观,大致了解展览内容和活动信息,能让他来到博物馆后,直接有身临其境的体验。而且这种体验,是在“观赏”,而不是在“阅读”或者“知道”,这种观赏也可以理解为一种真正的看见,既有捕获信息的“看”,也有分析信息的“见”,把网上和实际的结合,那就是他真正看见了,表示他对器物,既完整地了解了知识,也感受了实物的精彩。

信息化还进一步丰富了观众全链路的艺术欣赏路径。我认为,博物馆的建成就是人类为保存前辈所创造的文化而建设的一种空间载体,它的任务不仅仅是留存,更要研究,研究有了成果,才能把这件物件真正转换为公众的展品,并通过不同的数字化的宣传,了解物件折射出的时代背景,物件代表着当时民族制造工艺和国家整体实力,这些也是预参观的内容。

我举几个国外可借鉴的例子,比如我在大英博物馆参观,它们会把一幅历史画上的每一个人抽出来进行介绍,分别讲述他们参与这个历史事件的背景。在法国奥赛博物馆,为了对《天堂之门》库尔贝《画室》进行研究,一幅画就是一个临展。因为他当年创作的时候运用了照相技术,上面的每个人物都有原型,所以研究人员把他可能用到的素材进行罗列,进行个别分析,然后再整合为对完整作品脉络的鉴赏。这些东西光靠传统做法,是很难完成的,依靠信息化技术,就显得容易很多。 

澎湃新闻:对于上海博物馆的数字化、信息化之路,您有怎样的建议?

俞力:从整个大框架来说,我想引用一句话“Think global, act local”,我的理解就是放眼全球,脚踏实地。不要去想着一步登天,而是要先做好顶层设计,避免走入一些误区。

如何做好顶层设计?我想有三个结合,一个是专家提出设想,对产品未来的功能和功效进行规划;第二个是工程师完成设想,努力把愿景变成真实;第三是负责人要统筹规划实施,把每一部分融入一个清晰的体系。

上博现在又有了东馆,在东馆可以进行更为大胆的尝试,也更容易取得成绩,在本馆,由于需要兼顾对公众开放的任务,所以不妨等待东馆的实践经验成熟后,再进行分区域实施。

信息全了,那你运用再生产能力的基础就有了。我相信,这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但是上海博物馆走在了这个时代的前列,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创造了这样一个机遇,希望上海博物馆能把握住这样一个机遇。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相信,循序渐进,上海博物馆一定能成为一座世界一流的实体和信息化兼顾的博物馆。

 

    责任编辑:田春玲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