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问答|咬手指竟致败血症,哪些生活小细节可能“高危”?

澎湃新闻记者 屠俊
2018-05-14 11:39
来源:澎湃新闻
身体 >
字号

问:为何会感染败血症?

答:败血症可由局部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病灶。

你有没有咬手指的习惯?有的人咬手指是因为焦虑;有的是因为可以帮助他们更加集中精力思考;还有的,单纯因为手上长了倒刺,强迫症看着难受。然而近日,英媒报道了一个英国男人的新闻,这个男人,差点因为咬指甲而丢掉了自己的性命。

男主人公Luke Hanoman习惯在紧张的时候咬手指,在一次习惯性咬破手指后,他没有当回事,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接二连三的出现了浑身发抖,冒冷汗、发高烧和关节疼痛等症状。当他集中精力感觉自己的手指的时候,甚至能感觉被咬伤的手指疼得一跳一跳的感觉。之后,他的症状加剧,被家人送去医院。医生告诉他,他得了败血症,能活下来真的很幸运。

就因为简单的咬手指这个动作就要经历九死一生,听着都觉得害怕是不是?事实上,国内也曾有《29岁医生因拔牙引发败血症不幸离世》的报道。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会感染败血症呢?我们在生活中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黄英男医生指出,败血症可由局部感染引起,病原体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流扩散至宿主的其他组织或器官,产生新的病灶。患者主要表现为寒战、高热、呼吸急促、心动过速等;重度感染时还会出现四肢冰冷、血压下降等休克症状,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死亡。在医学领域,现在更多使用“血流感染”这次词代替以往的“败血症”。

局部感染是否会发展为血流感染,既取决于“入侵者”,即病原体的毒力强弱,也取决于当事人的“防御系统”,即免疫力的强弱。一般来说,免疫功能正常的人,小的伤口感染都比较局限,经过简单处理就会自行痊愈,发展成血流感染的可能性并不高。但如果伤口较深,污染较重,早期消毒、处理不得当,加之病原体毒力较大的话,确实有感染扩散、进而发展成为血流感染的可能;而对于“防御系统”比较弱的人群,比如老人,小孩,长期营养不良或本身患有慢性病(如肿瘤)的人士,就有相对更高的“中招”概率。

在临床上,除了拔牙外,还可见到因挤青春痘,或其他身体上的小伤口引起血流感染的病例。黄英男医生提醒,如果身体有小伤口,尤其是出血较多或者是感染的伤口,又出现了寒战、发烧、心跳呼吸加快、头晕或眼前发黑等症状,则应特别引起重视,及时就近就医,就医时要提醒医生注意自己创伤的情况。

那么哪些生活中的细节我们需要注意呢?黄英男医生提示,年轻人不要随便挤脸上的痘痘,特别是长在面部“危险三角区”的痘痘。黄英男医生解释,因为“三角”区内静脉非常丰富且没有静脉瓣,相当于没有阻止血液反向回流的“阀门”,所以,如果随意挤压痘痘,引发感染后,细菌随血液流向颅内,极易引发颅内感染,危及生命。

“伤口有破溃的时候要保持局部卫生。如果有特殊的接触史一定要主动告知医生,比如被海鱼刺破手指、被宠物舔过伤口等等,生活中常见的东西往往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干净,我们在临床上就接触过这样的案例:有人去野外露营被蚊虫叮咬,感染了恙虫病东方体,导致长期发热;有渔民不小心被扎过鸬鹚的针戳伤皮肤,感染了铜绿假单胞菌,局部化脓非常严重;有人肺部大片的阴影或者结节,诊断隐球菌感染,“罪魁祸首”非常可能是家附近的鸽群。”黄英男医生说。

现在天气暖了,郊外游玩越来越多。黄英男医生提醒大家:去野外要穿能够包裹全身的长袖长裤,特别是手腕、脚腕和颈部这些相对薄嫩的肌肤要保护起来,老人和孩子更要注重防护,以避免郊外蚊虫叮咬,感染各种不典型病原体。

    责任编辑:陈玉坤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