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红场阅兵|空军篇:家底雄厚,但撒手锏武器已显创新乏力
5月9日,俄罗斯在红场举行盛大阅兵,纪念伟大卫国战争胜利73周年。超过1.3万人、159件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和75架航空器参加了红场阅兵。这其中,俄空天军的空中编队压轴出场。尽管这些装备很多都是苏联时代的遗产,但客观来看,俄空天军展示的大部分装备,仍然优于中国军队的同类装备。但若说俄国人立足于打赢当下的战争,那么中国的装备建设则立足于打赢未来战争。
旋翼军团:继承苏联遗产
阅兵式空中编队于15时59分开始通过红场上空。最开始接受空中检阅的是俄军的旋翼军团——各型直升机。打头阵的是空中可载20吨货物的米-26直升机。4架米-8AMTSh多用途直升机伴飞。飞行编队时速200公里,飞行高度150米。紧随其后的是“金雕”飞行表演队的米-28N型“暗夜猎人”直升机和卡-52“短吻鳄”攻击直升机和米-24P武装直升机。这些平台总体上看是苏联时代研制的,俄罗斯对其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改进了电子作战装备。
受阅直升机梯队。文中图片除特殊说明外,均来自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直升机实际上是最能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基础的机种。旋翼、发动机、减速器都体现了一个国家的工业硬实力,不像电子工业那样相对有捷径可走。上述直升机各有特色,米-26是世界上最大的运输直升机;而米-8AMTSh是一种13吨级的多用途直升机,在国际市场上很有竞争力,其他几种攻击直升机平台与米-8使用几乎相同的发动机。其平台也较大,非常便于安装装甲、先进传感器、电子对抗装备,并可携带大量弹药。
相比之下,中国军队的武装直升机近年来虽进步明显,但在载机平台上仍值得向俄罗斯学习。首先,大平台意味着更大的能力。目前,中国还没有重型直升机。最大的直-8/18,起飞重量也只有13吨,与米-8系列相当,但是成熟度却有不少差距。对于武装直升机而言,更大的平台意味着更强的装甲,更多的设备和武器。
其次,一些武装直升机的自卫防护能力堪忧。例如,俄罗斯直升机经历过阿富汗、车臣等战争的洗礼,特别注重自卫装备,目前已经开始为其直升机安装基于激光技术的定向红外干扰吊舱,大大增强了直升机的生存能力,其红外干扰弹的携带量也非常多。而中国的直升机,例如直-10、直-19受制于过小的机体,装甲有限,甚至还没有安装导弹逼近告警器,自卫能力尚有较大提升空间。
在叙利亚执行任务的米-35M武装直升机。注意其机身侧门下方安装的定向红外干扰转塔,它可对大部分便携式防空导弹形成干扰。这是苏联侵阿战争血的教训。 图片来源:俄罗斯国防部固定翼机:体系配套齐全
16时整,俄空天军的固定翼战机开始同构红场上空。最先出现的是图-160战略导弹飞机和4架图-22MZ远程超音速轰炸机组成的飞行编队接受检阅;随后是由3架升级版伊尔-76MD武装运输机组成的空中编队;3架涡轮螺旋桨战略轰炸机图-95MC紧随其后;伊尔-78加油机与图-160轰炸机编队稍后通过红场上空。
图-160战略轰炸机梯队,优雅的飞行姿态仿佛空中“白天鹅”。尽管俄军的3种战略轰炸机已经有相当的年头,但战略轰炸机却长期是中国空军有所欠缺的机种。目前的“战神”轰炸机已经进步显著,但在航程、载弹量、突防能力上仍然和图-160(特别是其改进型)有很大差距;即便是和图-95和图-22MZ想比,前者的航程、载弹量,后者的突防能力,也是现有的“战神”难以比拟的。
显然,和“家底厚实”的俄罗斯空军相比,由于受制于经济技术条件的长期制约,中国空军的兵器库仍然单薄了些。战略空军一度被视为“拥有战略轰炸机的空军”,中国空军要进入世界一流战略空军行列,先进战略轰炸机不可或缺。目前看来,战略轰炸机已是中国空军的最后短板。这也是近几天来,关于中国空军“隐身中轰”、“神秘远轰”频频引发关注的重要原因。在运输机方面,中国正在奋起直追,运-20在很多性能上已经达到和超过伊尔-76,但是数量仍然有限。同时不要忘记,俄罗斯空军还拥有更大的安-124。
中国新型隐身战略轰炸机被认为在日前发布的纪念航空工业西飞创建60周年的宣传片中初露真容,神秘感十足。图片来源:中航工业战斗机/攻击机方面,受阅梯队包括了4架米格-29SMT轻型歼击机、4架苏-24M前线轰炸机、米格-31型远程超音速截击机、苏-34歼击轰炸机编队、苏-57隐身战机双机编队、苏-34战斗轰炸机、苏-30和苏-35S歼击机的混合编队以及“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飞行表演队的苏-30SM 和米格-29SMT混合编队。之后是6架苏-25强击机在莫斯科上空涂出三色旗颜色。
这些战术飞机以“4+代”为主,体系非常完备,而且经受了战争考验。但需要指出的是,俄军的很多支援保障机种并未出现,包括预警机、指挥机等等。即便如此,就多样性而言,参演军机种类之多仍令人歆羡。中国空军目前基本上已经没有了强击机。大体上看,俄罗斯最先进的“4++代”飞机苏-35S和中国的三代半中的歼-16总体相当,前者平台更好,后者的航电和机载武器略胜一筹。
“俄罗斯勇士”和“雨燕”飞行表演队的苏-30SM 和米格-29SMT混合编队。新型装备:创新略显乏力
最后出场的是两架携带“匕首”高超声速导弹的米格-31K战机。在今年3月初披露后,俄罗斯相继公布了“匕首”一列试射的视频和图片,可以说是俄罗斯最新公布的一系列撒手锏武器中最成熟的型号。它的外形和此次阅兵中展示的“伊斯坎德尔”近程弹道导弹很相似,被普遍认为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改进研制而来。由于由米格-31大型截击机携带,该导弹可在高空、高速状态下发射,相当于增加了一个助推器,加之可能使用更先进的固体推进剂和壳体材料,所以据称最大速度可达10马赫,射程从“伊斯坎德尔M”的500公里增加到2000公里。但其弹头仍然使用较为传统的旋成体,机动性能有限,特别是横向机动。另外,由于其弹头要容纳较多制导装置,战斗部重量可能不会太大。另外,在射程末段,由于速度降低,机动性能下降,可能会被拦截。而就在前不久,中国网络上也出现了疑似轰六携带空射弹道导弹的消息,其设计思想与“匕首”颇为相似。不过,中方导弹显然更大,射程应该更远,战斗部更强。总体性能上应该超出“匕首”不少。
两架米格-31K战机携带“匕首”高超声速导弹担任压轴。中俄两国先进装备的差异也体现在高端战斗机上。俄罗斯的苏-57就被认为在很多性能上低于中国的歼-20。其糟糕的隐身性能、从未见打开的弹舱都遭人诟病。除了发动机以外,该机几乎全面落后于歼-20。
苏-57歼击机双机编队。大体上看,在传统平台和武器上,俄罗斯家底雄厚,而且不断改进,精益求精;而在新型撒手锏武器装备上,俄罗斯创新不足;而中国在传统武器上亟需补课,立足于补齐短板,而在撒手锏武器上,凭借巨大的后发优势和资金优势,不断取得突破——这似乎也体现了双方建军的不同指导思想:中国立足于打赢未来与强敌的信息化战争,而俄罗斯则更侧重于打赢当下的战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