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诗词课堂】萧史与弄玉:凤凰台上忆吹箫『明月几时有』(138)

2022-12-17 05: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今天是太空与您相伴的【第1698期 】

萧史与弄玉的故事,可以称得上是“神仙眷侣”了。

这对夫妻的故事,最早见于汉代刘向的《列仙传·卷上·萧史》:“萧史者,秦穆公时人也,善吹箫,能致孔雀白鹤于庭。穆公有女字弄玉,好之。公遂以女妻焉。日教弄玉作凤鸣。居数年,吹似凤声,凤凰来止其屋。公为作凤台,夫妇止其上不下数年,一日,皆随凤凰飞去。故秦人为作凤女祠于雍宫中,时有箫声而已。”这是个集合了爱情、修仙、大女主等诸多元素的故事,放在今天,绝对是古装偶像剧的热门题材。于是后人在多部典籍中对这个故事进行了润色加工,最终形成了一个情节生动、人物立体的爱情故事。

相传春秋时期,秦穆公晚年得女,因抓周时抓中了一块别国进贡的美玉,秦穆公给她取名为弄玉。弄玉不仅美艳伶俐,更是天资聪颖,根本就不需要乐师,就能自成音律,而且曲调优美无比,不似人间之音。穆公便命巧匠将将那块美玉做成了玉笙,这个玉笙在她手中,竟能吹出无限美妙的声音,像凤凰的鸣叫一样动听,每次都引得百鸟齐至,蔚为壮观。穆公更是将她视为掌上明珠,为她造了一座美轮美奂的重楼,名为“凤楼”,并在楼前造了一座高台,名为“凤台”。

弄玉长大后,秦穆公欲为女儿召一个好女婿,但弄玉不从,她说:“必得善笙人,能与我唱和者,方是我夫,他非所愿也。”穆公珍爱女儿,只得依从于她,但他四处寻访,却找不到一个符合女儿心意的人。

一天晚上,夜空如洗,月明星稀,弄玉拿出玉笙,在月光下吹奏起来。月色中,悠扬婉转的笙的乐音慢慢飘散开来,飘向天边。猛然间,弄玉隐约间听到了回应的乐声,她感到好奇,便停了下来,那个声音也随即消失,弄玉感到很失落,以为自己出现了幻觉。

夜间,弄玉做了一个梦,梦中梦见凤楼上天门洞开,五色霞光,照耀如昼,一个英俊少年跨着彩凤,翩翩而落。少年对弄玉说:“我叫箫史,乃是太华山的神仙,因为我们前世有缘,上帝派我来跟你结为夫妻。”说着从腰间取出一支赤红色的玉箫,靠在栏杆上吹来起来,箫声美妙无比,听得弄玉神思俱迷,芳心暗动,于是也拿出玉笙合奏,同时那彩凤也跟着一起舒翼鸣舞起来,笙箫凤三声和鸣,绕梁不绝。一曲既毕,四处悄然,唯有乐声长萦心际,两人还要再吹,弄玉猛然醒觉,梦中景象,宛然在目。

梦醒之后,弄玉将这件事告诉了秦穆公,秦穆公马山派人到华山去寻找女儿的这位梦中情人,果真找到一位名叫萧史的少年。穆公于是命他吹箫,箫史取出赤玉箫一枝,玉色温润,赤红的光芒照得大家睁不开眼睛,一曲奏完,清风习习,彩云缭绕;二曲奏毕,天降百雀,盘旋天际;奏至第三曲,但见白鹤翔舞于空中,孔雀栖息于林际,百鸟和鸣不散,赤龙腾于云端。弄玉听完笑道:“此真吾夫矣!”秦穆公见此,也认可了萧史这个女婿。此后,两人便一同在凤楼中生活,每日在凤凰台上吹箫奏笙,过得好不快活。

一天晚上,夫妻两人正在月下吹箫,天上突然飞来一条赤龙,一只紫凤,盘旋不去,箫史对弄玉说:“皇天不负有心人,你终于修成正果了。如今龙凤来迎,凡间俗世再也不是我们该待的地方了,你跟我一起成仙去吧!” 于是箫史乘赤龙,弄玉乘紫凤,自凤台翔云而去。“乘龙快婿”的成语就是从此而来。

萧史与弄玉的故事,既是佳偶天成,又能得道升天,成为了在后世诗词中出镜率颇高的典故,宋词中的"凤凰台上忆吹箫"这个词牌,就是为此而作。

后人提及神仙时,往往也绕不开这个话题。李贺《天上谣》:“秦妃卷帘北窗晓,窗前植桐青凤小”,“秦妃”指的就是弄玉。而李商隐《无题》:“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其中的“秦楼客”自然就是萧史。李白《忆秦娥》词说:

箫声咽

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

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

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

汉家陵阙

显然,首句用的也是萧史弄玉的典故。

人们喜欢这个故事,不只是因为艳羡弄玉的得道升仙,也是因为对其中自由美好的爱情的向往。古代的婚姻,大多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像弄玉这样能够按照自己的心意去选择志趣相投的爱人的寥寥无几,而且大都没有什么好的结局,像卓文君那样的才女也免不了私奔后又遭丈夫变心,而弄玉婚前能够说服父亲接受自己的自由恋爱,婚后能够与爱人琴瑟和鸣,最终一起升仙,长厢厮守,这无疑是一场无比圆满的喜剧。

可惜,弄玉只有一个,在这台以男子为主角的大剧上,不幸的女子扮演着一个醒目却重要的配角。在一个男子为支配的社会,女子的幸福从来都不掌握在自己手中,她们的命运如浮萍一般飘荡着。于是,喜剧反而成了最壮丽的悲剧,弄玉的故事,是多少女子永远也无法实现的奢望。

来源 | 我们的太空(ID:ourspace0424)

原标题:《【诗词课堂】萧史与弄玉:凤凰台上忆吹箫『明月几时有』(138)》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