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詹姆斯·伍德:听着,我得在钢琴上把它为你弹奏一遍

2022-12-16 15:4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詹姆斯·伍德

《真看》是批评家詹姆斯·伍德的最新文集。在《真看》中,伍德编选了他过去二十年最好的批评文章,另收录了他近年发表于《纽约客》等杂志的一些新作。评论界有个夸张的说法:伍德的评论,有时比原作还好看。这话貌似“耸人听闻”,但其实不无道理——评论原本也是一种创作。今天推送的《真看》里的序言,谈的正是文学批评的意义。

——纯粹君

文 / 詹姆斯·伍德

哲学家斯坦利·卡维尔在他的文章《音乐分解》中说,批评家的第一个姿态是:“你必须听过它。”为什么你,他又问道,必须得听呢?因为,他故意冒着同义反复的风险说,“如果我没有听过它,我就不了解它”,而艺术作品是“只能够通过感觉来了解的那种客体”。接着又一次地,卡维尔冒着过度简化和过度反复的风险写道:“我看到的是它(指向艺术作品)。但是,为了使它能够被传达,你也必须看到它。描述一个人的艺术经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形式,描述它的压力和生产它的压力非常相似。”

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选(1997-2019)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冯晓初 黄远帆 李小均 蒋怡 译

出版社: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21-11

我喜欢这样的强调。当我评论一部小说或一位作家时,我本质上是在亲身见证。我在描述一种经验,并试图激发读者产生对这种经验的体验。亨利·詹姆斯称批评家的任务是“英雄般的替身“。说实话,大多数时候那感觉都非常不英雄,但它确实感觉是在代人体验,就像是你为一个朋友播放一首你真心喜欢的曲子。当中会有那么一刻,你站在这人身边,心中带着希望和紧张,焦急地审视着这位朋友的面孔,想看看他或她是否也听到了你所听到的东西。当你获得了确认,那是多么激动人心,而要是那朋友过了一两分钟转过头说,“你可以把它关了,我对它没感觉“,又是多么轻易就让人失望了啊(尽管我们都学会了把失望藏好)。

你想办法让听众和你一样听到(或看到)同样的东西,得到同样的体验。批评就是这样一种在重样中上演的冒险。记者式的书评文章与学院派论文的不同之处在于这种重样的数量和质量,也在于必须完成的卡维尔式的“指向艺术品”的次数和质量。说到底,书评文章不仅仅是指向某个东西,还要在指着它的同时重新描述它。这个类比与其说是“你必须听过它”,不如说是“听着,我得在钢琴上把它为你弹奏一遍”。这种重述发生在书评里时,绝大多数是以转述和引用的形式出现。它被蔑称为“情节梗概”,而且往往做得粗枝大叶,以至于根本谈不上重述。但是引用和重新描述是书评的核心,也是被卡维尔称之为“创造性”经验的核心。

小说机杼(十周年增订版)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黄远帆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08

这种充满激情的重新描述,实际上是教学性质的。在课堂上,每当老师停下来,将那受审视的段落朗读、重述出来,就是这样的重新描述。有时我们对某位老师的记忆只存下了一个声音,这是很正常的。学院派批评对过去被称为“释义误说”的东西十分警惕,把评论或论文写成一篇生动的叙事文章在学术写作中是不受鼓励的。我们警告学生——出于完全充分的理由——必须避免仅仅复述或改述一本书的内容。如果你发现自己在这么干,我们会告诉学生们,你可能没有在进行批评,你的分析能力不够。但我们应该鼓励学生把这件事做得更好,因为在微妙的转述释义中有一种隐含的智慧,使得它本身就是一种分析行为。而且,学术界对转述的种种回避难道脱得开焦虑或者势利吗?学者们可不希望在他们应该已经读了这本书一千遍的时候,被抓包其实是头一回看。上帝保佑,不要让任何人以为我们是第一次遇到某个文本!不管是《威弗莱》还是《名利场》还是《火山下》,里面那些来龙去脉、起起伏伏、迂回曲折,我们当然都记得!难道不是吗?但是,记者型的评论是一桩第一次吃螃蟹的行为,转述是敢于冒犯某种纯真,微妙的转述是一种明智的忘却,并且转述就是见证。

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著 李小均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1

我把这种批判性的重述称为一种穿透了文学作品而不是仅仅关于作品的写作方式。这种写作方式通常是通过使用文学作品本身所使用的隐喻和明喻的语言来实现的。这其中包含了一种认识,即文学批评之所以独一无二,是因为一个人有特权在其描述对象所处的相同环境中展开批评。当柯勒律治写到斯威夫特,写“他有拉伯雷的灵魂,但住在一个干燥的地方”,或者当亨利·詹姆斯写到巴尔扎克,说他是如此专注于自己的工作,以至于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本尼迪克特”(他是这么喜欢这个短语,以至于自己剽窃了它,把它又贴到了福楼拜身上);当普里切特哀叹福特·马多克斯·福特,叹他从未陷入过那种滋生出伟大艺术作品的“执迷的木僵”;当伍尔芙抱怨E.M. 福斯特是一个过于焦虑的叙述者,太过热衷于打断他的角色,“像一个浅睡眠的人,总是被房间里的什么东西吵醒”——这些作家在此创作的这些比喻,和他们那些被称为“创造性”作品中的隐喻及明喻在本质上是无法区分的。他们用自己的语言对文学说话,其中很大一部分是隐喻的。

于是我们便批评,我们贴得近近地,为能够像海豚一样在滋养了自己的元素中游泳而欣喜若狂。我们的文章是我们与自己正在重述的艺术作品之间的纽带。艺术批评家、音乐批评家、舞蹈批评家——换个比方——必须不太自然地或有点尴尬地打从船头上船,而我们可以该怎么样就怎么样,舒舒服服地从侧面、从船当中上船。我们写作,仿佛我们一定会被阅读;我们写作,就像艾略特在《烧毁的诺顿》中描述的玫瑰那样——是“长了一副被人凝视的花的模样”的玫瑰。

私货:詹姆斯·伍德批评文集

作者:[英]詹姆斯·伍德 著 冯晓初 译

出版社: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10

哲学家泰德·科恩在他的《思考他人:论隐喻的才能》中,引用了另一位哲学家阿诺德·伊森伯格1949年写作的一篇论文。那篇论文被称为“批判性交流”。科恩认为,伊森伯格破坏了一种普遍的观念,即批评家借助于对一件艺术品进行描述,进而制造出一个用以支持他或她价值判断的理由。伊森伯格说,这和制造理由无关。批评家所能希望去做的,不过是通过把注意力吸引到艺术作品的某些元素上——通过重新描述该件作品——在他或她的观众中引起对该作品相类似的看法。如此一来,用伊森伯格的话说,批评家可以在他或她的观众中实现 "视觉的同一性"(即观众和批评家之间视觉的同一性)。泰德·科恩继续指出,这实际上是对隐喻之使用的一次精彩描述:“当你的隐喻是‘X是Y’时,你是在希望我会像你那样看待X,也就是Y,最有可能的是,尽管你的直接目的是让我以这种方式看X,但你的最终愿望是,我对X的感受会和你一样。”因此,批评行为是一种隐喻行为。对科恩来说,认同某人或某事本质上是一种隐喻。这位批评家说,具体说来,“我会努力让你像我一样来看这个文本”,他是通过触发视觉的同一性来实现的,而这一触发又是一次通过比喻来获得认同的行动——因为这就好像这位批评家在说,“我将会让你和我一样觉得那边屋顶上的瓦片看起来就像犰狳的脊背;我会让你像我一样去看那些屋顶瓦片”(或人们脑海中的任何比喻)。科恩的评论之外我唯一想要补充的是,如果这种“视觉的同一性”实际上是隐喻的,那么隐喻的语言——作者——批评家自己对隐喻的使用——必定是这一过程的具体语言,是这一过程的展现:视觉的同一性,在某些方面,也恰是写作的同一性。

罗杰·弗莱(Roger Fry,肖像,1912)

本着这种精神,我将以关于视觉同一性、写作同一性的两个例子作结。第一个例子来自弗吉尼亚·伍尔夫为艺术评论家兼策展人罗杰·弗莱撰写的传记,另一个来自我自己的经历。伍尔夫描述了自己在伦敦听罗杰·弗莱做公开演讲的情景——一个呆板且正式的场合,这位批评家身着晚礼服,手里拿着根长长的教鞭。

所有这些他都在自己的书里一遍又一遍地写过,但在这里发生了一点儿不一样的。正当下一张幻灯片滑上玻片时,他停住了。他重新注视着图片。然后在一瞬间,他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个词。他一时兴起,把刚刚看到的东西加了进来,仿佛是第一回发现似的。这也许就是他控制观众的秘密。他们可以看到感受的迸发和形成,他可以把感知的那一瞬间袒露出来。于是,随着停顿和迸发,精神现实的世界在一张接一张的幻灯片中浮现——在普桑、在夏尔丹、在伦勃朗、在塞尚的作品里——在这世界的高处和低地,所有一切都联系起来,所有一切都以某种方式,在女王大厅的大幕上变得统一而圆满。最后,这位演讲家在透过他的眼镜片看了良久之后,做了一个停顿。他指着塞尚的一幅晚期作品,面露困惑之色。他摇了摇头,手杖搁在地板上。他说,这远远超出了他所能做的任何分析。因此,他没有说"下一张幻灯片",而是鞠了一躬,观众们便纷纷涌到朗豪街上去了。

不负责任的自我: 论笑与小说

作者: [英] 詹姆斯·伍德 著 李小均 译

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7-06

他们足足看了两个小时的画。然而他们看到了连演讲者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一幅——大幕前那个男人的轮廓,一个穿着晚礼服的苦行僧的人物,停下来沉思了一会儿,然后举起手杖指了指。那是一幅将与其余画作一起留在人们记忆中的作品,这幅粗略的素描,将在未来的岁月里为许多观众描绘出一个伟大评论家的肖像,一个有着深刻的感性但又非常诚实的人。当理智无法进一步渗透时,他就会中断,但他确信,并使其他人确信,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

一切都在这里,在这段美丽的文字中:批评是充满激情的创造(“仿佛是第一回”);批评是谦逊,是心灵将“理智”暂时搁置(“他面露困惑之色”);批评是率直和几近沉默(“他说,这远远超出了他所能做的任何分析”);批评是视觉的同一性和重新描述(“他确信,并使其他人确信,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弗莱“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个词”,但伍尔夫,用着在《到灯塔去》中一样的叙事方式,对我们隐瞒了这个词的具体内容,慢慢地,一步一步地,“找到了他想要的那个词”让位给无言的谦逊以及虽然激烈却不会说出口的信念,“他所看到的就在那里”:如此一番之后,观众开始体验弗莱看到的东西。

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Alfred Brendel)

好些年前,那会儿我在爱丁堡,和我父亲一起去听钢琴家阿尔弗雷德·布伦德尔讲解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讲座。我们迟到了,赶到音乐厅的时候上气不接下气,浑身是汗,但音乐厅里一片安宁。布伦德尔坐在一张桌子旁,身后立着一架演奏用的大三角琴。他透过厚厚的眼镜片俯视着他的演讲稿,就着稿子谈说着——或说是喃喃自语着。他有很重的奥地利口音,在英国生活了几十年也全然不受影响。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转向钢琴,弹奏上几个小节当作示例。但在他引用乐句示范时,不寻常的事情发生了:哪怕只是弹一个很短的乐句,他也是一个演奏家,而不是一个引用者,不仅仅是一个批评家,而且是一个艺术家、批评家:从身体上来说,他必须进入一种恍惚的状态,一种他正在演奏整场音乐会的状态(他习惯性的颤抖、幻觉般的咀嚼动作、闭着眼睛、眩晕又倾斜)。他无法平淡地引用音乐,就好像你可能没法在读某句法语时不去努力装上“恰当”的法语口音一样。可以说,他必须成为法国人。在这个意义上,他不能引用,他只能再现,也就是说,他只能创造。一次又一次地听到贝多芬最美妙的三个小节,只是这完美的表演会被突然打断,取而代之的是钢琴家那听不清楚的维也纳人的喃喃,着实让人非常沮丧。继续演奏,继续演奏,不要说话!我无声地敦促着。喃喃自语很快就变得并不让人感兴趣,也不重要了。我是为下一次的钢琴演奏而活,我想在美与美之间摇摆,高踞于平淡的暗流之上。他的“引用”压倒了他的评论,他正在接近瓦尔特·本雅明的构想——写一本完全由引用组成的书。

最接近生活的事物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蒋怡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也许将之与文学批评类比并不那么完美,因为文学批评家无法像音乐家表演他所引用的乐句那样做到再现,他们缺乏这种精确的能力。但是,让布伦德尔不停歇的喃喃自语代表一种被斥为浮于表面的文学批评吧,代表那种关于文本的写作而不是穿透文本的写作,一种被从创造的心灵中驱逐出境的平淡批评。然后让布伦德尔在钢琴上的表演,让他那种如果不重现就没法引用的能力缺憾,去代表那种穿透文本写作的批评吧,那种既是批评同时也是重新描述的批评:同一。

听着,我得在钢琴上把它为你弹奏一遍。

詹姆斯·伍德批评作品全集(六册)

作者: [英]詹姆斯·伍德 著 黄远帆 李小均 等 译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1-10

詹姆斯 · 伍德(James Wood),1965年生,英国文学批评家、散文家、小说家。曾任《卫报》首席文学批评家(1992-1995)、《新共和》资深编辑(1995-2007),现任《纽约客》专职作者(2007-)、哈佛大学文学批评实践教授(兼职,2003-)。著有批评文集《破格:论文学与信仰》(1999)、《不负责任的自我:论笑与小说》(2004)、《小说机杼》(2009)、《私货:詹姆斯·伍德批评文集》(2013)、《接近生活的事物》(2015)、《真看:詹姆斯·伍德文选(1997—2019)》和小说《虚无笔记》(2004)、《纽约上州》(2018)等。2009年,他凭借文学批评领域的成就获得美国杂志界的奖“国家杂志奖”(National Magazine Award)。

(本文原标题为《批评是充满激情的创造 》, 文/詹姆斯·伍德,译 /冯晓初,转载自公众号:行思cogito)

纯粹赠阅

赠阅规则

1. 关注微信公众号:纯粹Pura

2. 关注后,选择近期任意一篇推送文章,点击右下角给我们留言,可以说说您对这篇文章的感想、对作者思想的感悟,也可以说说您与纯粹的故事、您读过的纯粹书籍,我们欢迎各位读者能与我们互动交流、思想碰撞。

3. 留言后,请将留言的这条微信文章转发到您的朋友圈,转发同时需要配有20字以上的推荐或感想文字。

4. 然后将朋友圈转发截图,发送至纯粹Pura微信公众号后台。(转发“纯粹新书”栏目将有更多机会获得幸运噢)

5. 每周,我们将综合留言和转发质量,抽取1-5位幸运读者,赠送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纯粹Pura精品图书一册。获奖读者会在下一周的周二微信公众号文章中公布。

请获奖读者在微信公众号后台留言你的姓名、电话、收件地址。逾期一月未提交个人联系方式将视为弃权。

此次活动时间截止2022年12月31日。

纯粹读书社群

扫码加入纯粹读书社群

每日与您分享好书

# 独行的缪斯:自传、性别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曾任耶鲁大学东亚语言文学系系主任、著名荣休讲座教授孙康宜先生,将女性独特的社会角色和性别含义引入对文本的解读中,重新阐释了古典文学,为文学批评提供了崭新的视角。本书是一本自传与性别研究及其他的合集。自传部分,除了自述家世和幼年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外,还详细追述了求学、治学经历。性别研究及其他部分,在对明清女性文学的研究中,孙康宜惊喜地发现了男女两性间的互补与合作的独特文化现象,纠正了西方性别理论一味强调“差异观”的偏颇。

# 长亭与短亭:词学研究及其他

[美] 孙康宜 著

这是孙康宜先生汉学研究论集。收录二十多篇学术论文,内容广涉孙先生的词学研究成果、对中西经典文学及中西文学比较方面的心得和洞见、边缘论题、最新探索的生荒领域,其中对中国古典作家的审美追求、中国古代女性作者的地位问题等,均做了饶有趣味的探讨,从中可以窥见孙康宜先生海外汉学研究的发展脉络和重要研究成果。

# 千年家国何处是:从庾信到陈子龙

[美] 孙康宜 著

孙康宜先生对六朝诗的研究是其学术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其成果在本书中得到充分展现。他对六朝诗歌的分析精准到位,赏析兼具,比学术圆润,比散文严谨,属别具一格的古典文论著作。通过对陈子龙与柳如是诗词情缘的关系和明清诗词中诗与面具的互利关系独到的诗词研究,在国内外古典诗词研究中独一无二,令人信服。孙康宜教授深受中西文学的熏陶,所做研究,属集中西方文化大成之作,每每将个人心得与史学价值融会贯通,使读者深受教益。

#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

[德] 斯拉沃热·齐泽克 著 唐健 译

《面具与真相:拉康的七堂课》系法国作家、哲学家拉康的得意门生——斯洛文尼亚作家、哲学家齐泽克的拉康研究专著。作者以“小对形”及真实理论作为全书中轴,以电影、故事或政治事件等作为案例,有条不紊地向读者展示了拉康理论的基本构图。这是一本兼具趣味性与知识性,能够深入大众文化的介绍拉康理论的“教科书”。

# 片刻与永恒:九十九个幸福时刻

[英] 乔治·麦尔森 著 庄安棋 译

英国作家乔治·麦尔森爬梳了古往今来不同身份的人的档案文件,不只是文学作品,还包括一般人忽视的文献资料:私人信函、日记、旅行日志、诗文。他得到的并不是重大的启发,也并不想借此筹划伟大的作品,而是从这些文本中摘取充满快乐和活力的片刻,与读者分享这些毫不矫饰的小小欢喜。横跨各文化、纵观数千年收集的九十九个幸福片刻,铸就出永恒的生命精华。

# 野棕榈

[美] 威廉·福克纳 著 斯钦 译

《野棕榈》是由《野棕榈》和《老人河》两部作品交织而成的一部作品,前者是一个爱情故事,后者是洪水中犯人救助受困者的故事。

福克纳在谈到这部作品时说:“我是像你们读到的那样,一章一章写下来的。先是《野棕榈》的一章,接着是大河故事的一章,《野棕榈》的另一章,然后再用大河故事的又一章来做对应部分。我想要同一个音乐家那样做,音乐家创作一个乐曲,在曲子里他需要平衡,需要对位。”两个情节完全没有联系的故事,交织奏响了一曲人性之歌,是福克纳作品中令人心痛至深的一部作品。

#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

[德] 顾彬 著 海娆 译

《房间里的男人:顾彬诗选》精选了德国汉学家顾彬的四辑诗歌作品,让我们看到他对生命的爱,对存在的倾听,对他者的体认、宽容和同情。其中《房间里的男人》涉及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有作者游学游历的痕迹,又有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评价,其中充溢着诗人强烈的“同情心”;《临渊之悟》包括爱情、女人与记忆,受伤的语言、受伤的生命,悲哀中的快乐等;《动荡的安宁》是对日本文化和中国文化的一些思索,艺术上受到德国现代短诗和中国唐宋诗词的影响,语句简洁,追求意象;《猴子结构》中,诗人对中国古典哲学、美学的化用,对汉语表达和资源的吸收,使他和汉语言文化达成了一种“亲密性”。

#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

丁雨 著

《看展去:博物馆里的中国与世界》集结22篇观展感悟,将中华大地上的故事串联起来,借展览与文物述说起源、发展、交流与衰落。出土文物不仅是先民的生活剪影,也映射出他们的精神世界,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脉络。本书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对展览主题思想、布局、展出文物的介绍说明配以300余张照片,将展览现场生动地还原在读者眼前,弥补不能去到展馆现场的遗憾,也可作为曾经来过的珍藏记忆,是一本“拿在手上的展览”。

其文笔生动幽默,兼具锋锐的思考与丰沛的情感,借展览重现历史场景、人物风貌的同时,追溯了历史动态演进的线索以及历史规律。

# 为什么长江如此迷人

高翔 著/绘/译 [法]旅克·理查德 著

[法]楼兰·埃尔萨塞 译

中国画家高翔和法国记者旅克•理查德2005 年从上海出发,逆长江走往青海源头。沿途采取步行、坐船、租车、乘班车, 搭拖拉机和任何可以借用的当地交通工具, 以最大的可能选择贴近这条流经最广袤地域的河流的路径。两位作者以行走的方式,一路分别用绘画和文字两种各自不同的表达方式,记录发生巨变的长江及沿岸的地理、人文和生态,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游记或风景写生,而是关于长江的一次珍贵而严谨的“田野调查”——他们带着对生态的关爱和赞美,对长江大胆地进行了一场特殊的艺术性和记录性并存的考察。

# 乡村诗人札记

李浩 著

70后先锋派代表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李浩中篇小说精选集。他师承欧美现代和后现代文学传统,具有精进的文学姿态和出色的写作技巧。整部作品人情世故奇特,人物命运曲折,对人的生存状态提出质询,竭力发掘人性的丰富与复杂。这些作品涵盖了现实主义、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等多种小说类型,大多带有鲜明的先锋文学的遗风流韵。作者选择“意象”作为切入点和必要构成因素,具有“现实”“虚幻”相互交织的独特审美力量。

# 自我、镜子与图书馆

李浩 著

本书是作家李浩短篇小说精选集,继续了李浩小说清高、执拗、立志高拔的风格,具有鲜明的文学先锋性,体现出李浩别样的才华和维度;题材别致,语言自由,想象力丰沛,天马行空、意绪斑斓。塑造出一个个高于现实、具有魔幻感的世界。既是幻想之书,更是现实之书。李浩小说着力描写意象,其所具有的独特审美力量,使小说的内容主题拥有了诗歌的“意在言外”的审美特征,同时也拥有了超越性的、多重的深层内涵。

● END ●

原标题:《詹姆斯·伍德:听着,我得在钢琴上把它为你弹奏一遍|纯粹阅读》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