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热点】历经十年开发,上海这片水岸如何“突破自我”

2022-12-14 20:4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在多年的拍摄历程中,我见证了西岸从‘工业锈带’蝶变为‘生活秀带’‘科创秀带’,很欣喜也感到很振奋。”在日前举行的徐汇区政协“打造‘活力西岸’”双月协商会上,徐汇区政协委员、上海电影制片厂导演梁山建议,增设黄浦江纵向游轮串联浦西各区,展示浦江两岸五区的滨江建设成果。

“一江一河”,是上海最珍贵的“临水第一立面”。上海西岸历经十余年发展,已经成为上海品质生活的新高地、徐汇产业发展的新引擎、城区数字治理的新标杆。

但徐汇区政协委员们在走访企业时发现,徐汇滨江沿线的公共设施、商业配套仍存在一定的上升空间,需平衡好各方利益,满足居民、白领、游客等人群的衣、食、住、行以及生产、生活、生态融合的多元需求,才能统筹做好高水平基础设施、服务配套和职住平衡的大文章。

西岸传媒港、数智谷

环境宜业:构建青年友好创新创业生态

“西岸的产业招商从无到有,抓住了黄浦江两岸开发的重大战略机遇,紧抓国家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风口,短时间内集聚了一批龙头企业,实现了产业跨越式发展。”徐汇区政协主席黄冲说。

目前,西岸已成为徐汇千亿级人工智能产业的核心承载区,浦江实验室、期智研究院、树图区块链研究院等一批顶级新型研发机构相继落户,仅西岸智塔东塔楼,就汇聚了8位院士、158位博士。阿里巴巴、腾讯、网易等龙头企业以及中电金信、商汤科技等垂直领域领军企业的进驻,在西岸形成了“产、学、研、用”一体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徐汇滨江贯通的8.95 公里岸线,正逐步形成“一港一谷一城一湾”的核心载体和功能布局。

西岸智塔双子塔

这其中,西岸金融城自2020年开工建设以来就备受关注。上海浦东发展银行副行长、浦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以研表示,我国当前正处于以劳动要素为主转向以科技进步推动经济转型的阵痛期,产业能级提升、机构数字化转型、金融产品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与产业调整等方面均面临多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相较上海传统的金融强区,徐汇打造金融中心不仅面临外部挑战,对内也面临吸引优质企业、高质量人才的多方竞争。

“唯有补齐短板,才能实现‘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互动,打造金融新业态。”刘以研建议,徐汇下一步应重点引进专业化人才,展开政府、高校与企业的协同合作,尤其要以徐汇的优质教育资源、医疗资源、居住环境和开放生态吸引全球金融人才。

西岸金融城效果图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尹海涛提出,目前上海乃至国内的服务业软实力仍有待提升,知识密集型的高增值服务业发展尚不充分,高水平专业服务更多依赖外资机构的导入。他建议,徐汇等中心城区应积极发挥区位优势,依托科研院所、高校等知识型主体,构建高水平的服务业体系、建立高效率的创新联合体,将徐汇滨江打造成为上海“五型经济”的重要承接载体。

事实上,促进滨江沿线与腹地科研院所的互动,已经被写入了去年发布的《上海市“一江一河”发展“十四五”规划》中。该规划还提出,滨江沿线将结合工业遗存的更新改造,推动研发中心、高端制造、智能车间、人工智能应用等布局发展。

这其中,上海各区均有错位。如,徐汇滨江依托西岸智慧谷,将加快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群;杨浦滨江围绕在线新经济生态园,正加快互联网头部企业的集聚。

对此,尹海涛表示,打造适宜、有吸引力的人才环境,或许是滨江沿线寻求新突破的关键。他建议,针对创新人才比重“不够高”、青年才俊储量“不够多”、国际人才吸引力“不够强”等问题,徐汇滨江可率先构建青年友好型的创新创业生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引进管理制度,同时发挥好徐汇在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氛围营造、基础设施以及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优势。

西岸数智谷

文旅宜游:商业开发有的放矢

如何发挥区域综合优势,从而吸引海内外青年英才,商业是近在眼前的突破口。阿迪达斯亚太区和大中华区副总裁、总法律顾问益晨旭认为,目前在西岸数智谷、传媒港、金融城等重要核心区域,已开业或在建的商业体量约83万平方米,完善现有的商业布局,将更好地助力区域未来的品质提升。

她建议,通过西岸现有的商业平台,打造“西岸伙伴计划”,让参与西岸建设的社会各方共同锻造“水岸生活商业”,包括但不限于商业地产运营、酒店运营、产业办公、艺术文化内容运营、科技赋能、文体创新等业态。依托西岸智能大数据平台“西岸生活”,实时打通各商业体的数据和顾客触点,从而分析出西岸独特的商业画像。

龙美术馆(西岸馆)

“有一点需要注意,商业开发的节奏需要整体把控,有的放矢。”益晨旭表示,分批次开放有代表性的商业空间,可避免商业体同时入市所带来的商铺出租压力,也可以持续向市场发出稳健积极的商业信号。

她还建议,政府部门可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商业培育政策,踩点区内消费品企业,听取品牌未来三至五年的战略发展计划,从而助力品牌将自身发展与西岸的整体开发相融合,促进优质企业和品牌将西岸作为今后战略布局的重点。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内镜中心副主任钟芸诗建议,徐汇应利用好“芒果”“央视”等文创龙头品牌落户的契机,打造具有滨江特色的“西岸夜生活圈”,使居住在滨江沿线的年轻人消费在徐汇、消费在滨江。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卫生研究所助理研究员蒋平也提出,西岸未来可举办更多具有“烟火气”的创新活动,例如打造“后备箱集市”“COSPLAY专场”,同时适当引入移动餐车、特色餐饮等多维饮食业态,有序实现“日市”加“夜市”的有机联动,吸引更多人来西岸驻足、消费。

时尚秀场

空间宜居:优化路网彰显区域IP

上海西岸在开发之初,就确立了对标伦敦南岸、巴黎左岸的愿景。随着上海“一江一河”滨水岸线贯通,西岸的发展图景也更加清晰——成为面向世界讲好上海故事、中国故事的窗口。

在上海现代城市更新研究院院长俞斯佳看来,无论是伦敦的巴特西、波士顿的肯达尔,还是纽约的哈德逊,滨水岸线无一不在城市更新的过程中植入了新力量、创造新动能。世界范围内,大都市充分利用工业建筑遗存创造新的城市生活目的地,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而这些新地标往往能精准对接科技人群的需要,营造15分钟“创意交往圈”。

水岸汇

眼下,上海“一江一河”的城市战略正逐渐从外滩-陆家嘴区域向南北延伸。西岸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形成以西岸传媒港、金融城、数智谷和生命蓝湾等四大产业互为支撑的国际创新创意产业群。俞斯佳表示,从国际风到烟火气,从突显地标到关注范式,从功能再造到有机更新,西岸的渐进式发展可用“内外兼修”来形容。

“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一个有充分选择的城市。”俞斯佳建议,徐汇可进一步打开滨江CBD与龙华地区老旧小区之间的藩篱,让城市更新惠及更多百姓。具体来看,滨江的生态绿化可以更充分地包容各种活动交往的需要,增加活力水岸公共设施,在功能业态、人群结构、城市肌理、生活场景等方面形成多元融合。

上海营邑城市规划设计股份有限公司俞进对滨江交通规划提出了建议,首要完善的就是西岸的道路系统——增强滨江区域的路网密度,构筑“交通保护壳”,疏解过境交通、建立慢行系统、增加社会停车场,还应增强滨江地区的居住功能,以此来实现职住平衡,减少通勤交通的发生,最终疏通西岸的交通压力。

“建议加快开通西岸双层观光巴士,在沿江各美术馆、商场、公园设立站点,完善西岸绿色出行不够友好的现状。”上海启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姚楠建议,利用双层巴士的吸睛特质,与西岸的各类艺术展、IP等进行联动,联名设计“巴士外衣”,定期更换车辆形象,还可与黄浦滨江联动,打通两区的滨江观光巴士路线,让游客能够“一站式”打卡外滩、西岸两大上海代表性的浦江地标,实现“1+1>2”的联动效果。

“好的城市设计能化腐朽为神奇,最高效地创造附加值。”俞斯佳建议,下一步徐汇可探索提升西岸地区的设计价值,鼓励“大师做小事”,关注人性化尺度的营造,尊重人群差异化,在大量的内巷后街、桥下空间、灰色地带、第五立面等持续创造设计带来的惊喜。

原标题:《【热点】历经十年开发,上海这片水岸如何“突破自我”》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