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龙岗新“园”报到!零碳公园建成开放!

2022-12-14 17: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近年来

“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了

深圳低碳节能、绿色发展

的城市名片

日前

2022碳达峰碳中和论坛

暨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

在深圳国际低碳城拉开了序幕

浓厚的绿色低碳氛围

和沿线美景刷屏了大伙的朋友圈

除了这场低碳盛宴

龙岗还有许多低碳“惊喜彩蛋”

等着大家去探寻打卡

快拿上“体验卡”跟着发布君

一起解锁低碳新玩法~

新“园”报到

——零碳公园邀您来打卡

公园介绍

零碳公园位于龙岗区坪地街道(毗邻深圳高中园),北靠吉桥路,南近盐龙大道,东靠环坪路、深圳国际低碳城会展中心,西与外环高速相邻,面积约19公顷,是深圳首个低碳科普主题山体公园。

公园以生态游览、康体健身、碳汇科普、互动体验为主题,为周边市民的生活提供了丰富多元的活动空间。

零碳公园、低碳城滨水公园地处低碳会展中心片区,可同时服务辐射低碳产业人群、高中园师生及周边居民。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建设单位,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突出“LID低冲击开发、低碳植物设计、低碳工艺材料、低碳能源利用、海绵城市设计及低碳科普运营”六大核心策略,引导市民群众更直观地感知低碳、践行低碳,从而推进片区绿色发展,构建山水相连、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东部典范。

玩法攻略

✓低碳之旅➯入口打卡:简约而富有个性的夯土墙,既有界限的仪式感,又将零碳公园的精彩内景隐约呈现,让人产生一探究竟、开启低碳之旅的欲望。

✓童趣空间➯水风之谷:艺术改造的动力风车、郁郁葱葱的雨水花园营造低碳生态的第一印象。视野广阔、大体量草坪、生态环境优美的水风之谷,为儿童提供聆听风、触摸水的童趣空间。

✓走近零碳➯低碳科普研学径:串联场地最优资源,连接主入口广场、多功能草坪、零碳生活馆、赤脚乐园等节点,5G灯杆、电塔风车、无动力装置等设备星罗密布,生态旱溪、手作步道、观景平台引导游客上山切身感受运用太阳能、风能,减少碳排放的零碳理念。

✓绿色科普➯零碳生活馆(暂未开放):“碳”的世界也是一个科技与智能的世界,先进的科研成果巧妙地转化成能帮助实现节能减排、减少垃圾产生的新生活方式。当人们走进零碳生活馆时,就打开了走进碳与人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普大世界。

✓感受自然➯赤脚乐园:大人和孩子们一起脱掉鞋子,飞奔在点缀着鲜花的芳草地上,泥土芬芳和天地元气,带着久违的亲近感由脚底传遍全身。接地气的感觉,如同是自然界向你的身体充满能量,活力和动力顷刻奔涌而来。

“零碳”亮点

✓尊重场地生态基底

保留现状优势资源,修复生态生境,充分利用山林地形和材料,保持土方平衡,用微介入的设计手法提升公园的景观效果。

✓低碳植物设计

公园在开发中保留了近18万平方米的乔木和地被,在新增植物的品种上也是优先选择高固碳植物和乡土植物,并通过采用“乔、灌、草”结合的复层结构种植模式,提高植物单位面积的固碳效益。

✓回收材料的运用

回收和利用现状场地木桩、临时施工道路路面的混凝土、废弃高压塔等材料,作为零碳公园的特色景观,同时减少新的材料在开采、运输和加工过程中的碳排放,延长回收材料的生命周期。

✓低碳能源利用

公园的构架、建筑顶部等与太阳能光伏板结合,产生的电用于公园的日常使用,减少碳排放的同时具备科普意义。

✓海绵城市设计

公园利用高差,通过旱溪、生态截水沟、雨水花园等海绵措施,将雨水净化、回收与利用,年径流总量控制率为82.54%,面源污染削减率为75.19%,收集的雨水也会用于公园的日常浇灌及路面清洗。

除了零碳公园“上新”

深圳国际低碳城沿线周边

也穿上了“新衣服”

气氛小组“上线”

——低碳城周边节点景观提升

通过花境营造、新增艺术景观、绿化提升等手段,对深圳国际低碳城周边重要节点进行景观提升。

▲展示论坛标语,营造城市道路生态景观界面

▲节点花境营造

▲新增艺术雕像,作品名称《山水之约》

▲绿化景观提升

游玩重点都给大家划好了

欢迎大家前去打卡

温馨提示

大家可以合理安排游玩时间

避开客流高峰期

尽量选择公共交通、绿色出行

同时,加强自我防护

佩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来源:龙岗区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责编:龙岗融媒(首席编辑 徐海燕)

校对:王蓉

转扩

原标题:《龙岗新“园”报到!零碳公园建成开放!》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