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县委大院》:对基层政治生态的精彩呈现

于理
2022-12-14 15:48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孔笙执导、胡歌领衔主演的《县委大院》是今年关注度最高的剧集之一。故事发生在虚构的光明县,原市长秘书梅晓歌(胡歌 饰)空降到光明县担任县委副书记、县委常委、代县长。前县长因为造假,给光明县留下一个烂摊子。梅晓歌该如何与县委的其他领导,包括县委书记吕青山(黄磊 饰)、副书记艾鲜枝(吴越 饰)等,带领光明县走向真正的光明呢?

《县委大院》海报

剧集的创作意图相当清晰:经由光明县的华丽蜕变,呈现中国几千个县域共同的发展轨迹,讴歌千千万万扎根一线、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

有孔笙坐镇,《县委大院》有一些显而易见的优点。比如美术太逼真了,县委大院的办公室都让人怀疑是不是实景拍摄;比如群像的刻画,再多的人物、再多的支线,都能做到繁而不乱、清晰有序;再比如它看似没什么强烈的戏剧性,对人物的刻画似乎也缺乏那种高光时刻,但观众只要进入剧集营造的场域,就能慢慢了解剧中那些基层干部的脾性与追求,他们的形象很自然地浮现在观众心间,从而实现“于平淡中见不凡,于简约中见博大”的艺术效果。

正午的剧美术都没得说

不过,最考验导演、也最见本事的,是它对基层政治生态的呈现、对基层干部生存状态的揭示。

正所谓,“郡县治,天下安”,县域治理历来是安邦定国的基础。县城的行政级别虽然不高(一般都是正处级),但它是最稳固的基层单位,是党政部门的神经末梢,是国家治理体系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一环:一头面向上级政府的管理和控制,一头面向乡镇尤其是广大农村地区的老百姓,联系着数亿人口,国家的种种大政方针都需要经由县城这一枢纽才得以在基层落实。

基层政治生态的复杂、基层干部之艰难也正在这里:一边得全力做好上级交待的事情,一边得全力争取民众的支持。

《县委大院》在对基层政治这种“两头难”状态的呈现上,是比较精准和精彩的。

先说“对上”。笔者听到的身边的基层干部朋友的最多“抱怨”,可以用几个俗语形容,即,“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上面千把锤,下面一根钉”“上面千张嘴,下面一条腿”……这些说的其实是一个意思:上面指派下来的任务,几乎都是“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责任大”的,基层工作人员权限低、人数少、事情又多;上面往往是“既要,又要”,只好通过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考核来确保政令的推行,所以很多基层干部平时的工作状态就是忙、很忙、非常忙,各种“5加2”“白加黑”,疲于奔命。

编剧王小枪为了创作该剧,特意到一个县城里挂职了近5个月。就一些细节和台词处理来看,编剧这一次“下基层”没白来。剧集一开篇,梅晓歌和吕青山在小餐馆吃饭时有一次闲聊,吕青山这样形容道,“就像踩着一辆独轮车,手里呢,还扔着六七个小球”。这句话定了调,算是基层干部工作状态的缩影。

基层工作确实不好做

上级部门各种各样的考核和评比,固然可以帮助基层干部化压力为动力、把政令执行到位,却也要承认,一些考核评比设置并不那么合理,没有考虑到种种客观因素的掣肘,这就导致一些基层干部可能做得特别拼命,考核时仍然吊车尾,甚至被问责。

就比如城关镇党委书记乔胜利(王骁 饰)一天到晚忙得连家都没时间回,结果城关镇的考核成绩并不理想。他在电话里直接对着上级抱怨,“你有时间去翻一下镇里的各种报表,平均每一天就要一张,年度的那个防火工作报告,前后一共修改了十几遍,你最后因为一个什么、因为一个什么叫格式标准不对,这就要问责了……”

基层各种各样的考核确实多

接着乔胜利又说到,为了评省级示范镇,镇里的干部除了感冒发烧,就没有睡过整觉的;全镇99%的工作都做得很好,结果一个重点工作没做好,排名就成倒数第四了。话音刚落,老婆一脸怒气给他送降压药来了。

关键任务当前,基层干部有家没空回那是常态。剧中不乏略带趣味性的台词自嘲了这一点。比如县里夜里开调度会开到很晚,同事约乔胜利吃晚饭,乔胜利赶着回家,“再不回家,老婆连夜都要改嫁了”。县政府办公室主任与县财政局局长闲聊时,自嘲的也是这个。局长说,自从他当上局长,“连我老婆的脸都很少看了”,办公室主任说,“你别说,我老婆现在是长头发还是短头发,我也不记得”……

这些都是很接地气的对话,也确实是很多基层干部的工作状态——由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陪伴家人。

私下接地气的闲聊

剧中还比较含蓄点到基层工作中备受诟病的“文山会海”。剧中的开会场景已经尽量克制,但还是不少。县里各种各样的重点工作很多,大多又需要县委领导班子把关,所以领导们常常就是一直在开会。“文山会海”后,一般又会有各种任务落到更基层的工作人员头上。

就比如梅晓歌想要看近十年的经济数据,交代给了办公室主任,主任就转给底下的科员,她得加班做,后来家里有事一直催她回去,她只好接受县委办公室新人林志为(张新成 饰)的帮忙,林志为加班把事做好,直接睡在办公室。

这是个很典型的小细节。不能说梅晓歌要看经济数据是错的,这是他的权限、是他有所作为的体现。但事实就是这样:领导一发话、一发奋,下面往往就得加班熬夜、累死累活。

任务就是这样层层传导下来

当然了,虽然梅晓歌、艾鲜枝是县委里的一把手、二把手,但他们同样也有“领导”,他们也要“对上”负责,市里省里同样有各种各样的考核和指标等着他们,他们也得“求爷爷告奶奶”向上面要钱要项目要支持。

剧集对此一点也不避讳,艾鲜枝(此时她已经升为县长、县委副书记)开会时直接就说,“县里就是要见钱眼开,各个单位一定要多往省里跑,而且要注意沟通方式,求人不丢人,求不到人才丢人”。

领导也得向上面要钱

就比如为了给县里要到一个农业项目,艾鲜枝托了省农业厅的老同学搭桥牵线,好不容易让省农业厅厅长在考察隔壁县时,顺道(只能是顺道)来光明县看看。天空不作美下起大雨,厅长考察时一路泥泞;手下也不靠谱,把厅长的名字写错了,甚至还明晃晃送礼,搞得厅长一脸不快地离开。磅礴大雨中,梅晓歌(这时他已经升为县委书记)赶到市里,在大门口等厅长希望能有所补救。

领导面对更大的领导,一样得小心翼翼

总之,在官员系统里,虽然你可能是别人的上级,但你同样是别人的下级,是下级就得“对上”做工作。

“对上”工作不好做,“对下”工作一样难。

要确保政策的落地与执行,就离不开普通老百姓的支持。可越到基层一线工作就越难做。一方面,越到基层行政级别越低——基本就是最低的了,他们的人力、物力、财力、管辖权力等并不具备一次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基层工作人员面对的不仅仅是老百姓,更可能是一套根深蒂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乡土价值体系,就像梅晓歌说的,“农村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什么法律、政策,老人根本不听的”。

基层工作不好做

剧中,无论是拆迁、上访、有污染问题的乡镇企业的关停,还是直接与乡村价值观发生冲突的平坟,每一项任务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基层干部都会遇到几个“刺头”,他们得一遍遍去做群众的思想工作。

也许是为了适当的戏剧效果,剧中很多工作都是县里、镇里的领导班子直接出面处理。比如拆迁遇到“钉子户”,从乡镇党委书记乔胜利到县里的党委书记吕青山,一遍遍苦口婆心地做工作。现实生活,这些工作几乎都是基层干部在执行,毕竟一把手的事情那么多,怎么可能凡事亲力亲为。

一般来说,一把手是很少亲自处理这些事的

再比如为了拦截钉子户,艾鲜枝火急火燎亲自去拦。现实生活中,基本上是属地的基层干部去拦,何况上访者只是去县政府或市政府,这在基层社会里还是常见的,艾鲜枝按理说是见怪不怪。若说上访户是进京上访,艾鲜枝的反应可能会更接近现实。

在“对下”工作的处理中,《县委大院》固然放大了领导干部的“忙”——好像什么事儿都得他们亲自出马;实际上,剧集已经极大简化了基层工作的难度,剧中对一些基层难题的处理还是略显容易了些。

譬如拆迁风波,老同志一带头,“刺头”立即就同意搬迁了。

再来是平坟风波,想必有农村生活经验的观众都会知道这个工作有多难做、阻力有多么大。或许一些观众还会记得10年前真实发生的周口平坟风波,当时可是举国轰动、争议性也特别大,最后惊动了国务院才告一段落。《县委大院》对此的处理,比较理想主义:梅晓歌一通演讲,就说服了村里的几个带头人;信访局长(他家的祖坟也在拆迁区域里)在家族的饭局上一通左右两难的剖析,就赢得家族长辈的支持。

的确,他们的发言都特别诚恳、说得也特别好,但就凭这个要一下子改变民俗民情,难啊。

平坟风波很容易就平息了

在干群关系的处理上,《县委大院》亦存在过于理想主义的特点。

一个是前文说的,几乎什么大小事(从劝说拆迁户到拦访)都是县委领导班子、乡镇的一把手出马处理,工作实际中这是很罕见的。另一个是,对于那些难缠的“刺头”,基层干部们几乎都是春风拂面地予以对待;在干群关系上,基层干部几乎被写成了完全弱势的一方。

编剧的意图当然是善意的——经由这样的大剧给予基层干部正面的形象塑造,给他们加油鼓励;但它多多少少也会与“底层视角”有所偏离,构成剧本的裂缝。

就比如追剧过程中,很多观众都会被王骁饰演的乔胜利圈粉了,作为城关镇的一把手,他一心扑在工作上,跑前跑后、任劳任怨。但就是这么一个肯做事又可爱的基层干部,他的电动车被人扎胎了、家里的玻璃被人砸碎了……

这么好的基层干部,为何被群众针对?

乔胜利对外对内、对上对下的“窝囊”着实令人心疼,却也加剧了观众的不解:这么好的一个干部,为什么他的工作会不被群众所理解呢?为什么他会这么累呢?明明他如此善良,为什么他的处境屡屡陷入尴尬?难道是民众是“刁民”,所以理解不了好干部?

这应该不是编剧的直接意图,但在对干群关系的处理上,剧集无形中还是给人带来这样的观感:干部是好干部,就是群众理解不到位。

这也就导致了,《县委大院》在“对下”工作的处理中,总体上不及“对上”精彩。在“对上”的部分,基层干部的状态有着不掩饰的真实;在干群关系的处理上,它对底层民众的弱势地位考虑得不够。不可否认,群众里有“刺头”,但大多数民众面对官员都是有种弱势心态的,毕竟无论怎么说,老百姓才是无权无势的一方。剧集在处理干群关系时,还是应该把握好平衡原则。

但无论如何,《县委大院》渐入佳境、瑕不掩瑜,它带领观众真正走进基层政治生态,了解基层工作的运行状态,深刻理解“郡县治,天下安”的内涵,亦感佩一批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基层干部的投入与付出。光明县也是千千万万基层行政单位的缩影,经由光明县的华丽蜕变,观众将得以窥见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伟大进程。

【上海文艺评论专项基金特约刊登】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