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有一片失而复得的“水乡泽国”……

2022-12-13 19: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乔志远 上海通志馆

江南春水绿如蓝

自12月10日起,松江区规划资源局、绿化市容局、水务局面向社会公示《松江新城绿环专项规划》,广泛听取社会意见。根据规划,松江新城绿环将分为东南西北四大分段,在生态建设的基础上植入体育旅游、科技、田园、人文历史等不同功能,推动松江生态建设步入新阶段。借此机会,小通也带大家走进松江,走进这片“水乡泽国”。

松江古镇

松江自古便是“水乡泽国”,是长三角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如今依然流传着“三泖九峰”的故事。不过,松江的水文环境并非一成不变,事实上,松江之水也跟随时代浪潮历经起起伏伏,最终才成为今天“水清、河畅、面洁、岸绿、景美”的美好模样。

松江水系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根据古籍中的江泖情况推算,古时松江地区的水面积约为如今的数倍,唐宋以后,随着商业兴起,松江人口迅速增长,原有的农田已无法供养起如此多的住民,农民们便利用圩田经验,将大片靠江、靠河的湿土地围裹成农田,原有的水面积开始大幅消退;而当被围垦的湿土地过多时,河道又变得过于狭窄,太湖等上游的入海口、泄水口变得拥堵不堪,尤其是到了丰水期,原先可以当成“天然水库”,起到蓄洪作用的湿土地已不复存在,一旦水位超过筑堤就会造成水灾,造成不小的损失。于是,松江人民又依据地势、水势的情况挖河道、修水利,逐渐形成了广阔、细密的水路体系,不少小有名气的自然景观也陆续出现:吠鹤滩、白龙潭、小湖......可惜后来都因泥沙堆积、填土造田等原因消失得无影无踪。

到解放时,松江城区河道纵横成网,光是桥就有108座之多,足以见得河道之密。凡是宽阔的大道旁大多有小河流淌,居民也临水而居,依河而生——有脏衣物时便拿去石滩涂洗涤,买东西、河鲜便与家门口往来穿梭的小商船、小渔船打招呼,天气热了,不讲究条件的劳动者也把河水当作天然澡堂,在里面清洗身体......如今有不少地方凭借美丽的水景被称作“东方威尼斯”,其实单论对河道的依赖与共生程度,解放初期的松江才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威尼斯”,而且还多了一份江南水乡独特的韵味。

建国后松江开展河道治理与疏浚工作

然而,由于城市发展与经济开发的需要,松江人曾经赖以维生的水路体系逐渐崩溃:自六十年代起,松江城内大量小河道被填为平地,用于兴建工厂企业与商品住宅房;河道消失,分支形成的小湖泊失去了活水,纷纷成为仅剩死水的“臭水滨”,令人避之不及。到了文化大革命时期,在“备战、备荒”的指示下,松江全民挖防空洞,大量被挖出的泥土无法处理,正好就成了填埋“臭水滨”的原材料。于是,短短几年时间,贯穿松江的水路体系就损毁大半,往昔寻常的水乡场景已经湮灭得无影无踪,只有几条主要河道得以保留,供居民取水使用。但很快,随着文革结束,松江商业迎来大发展,大量企业进驻园区,主要河道也未能幸免——当时人们的环保意识并不像现在这般强烈,大量的工业废污水与生活用水直接排入河流,松江水污染问题逐渐突出:如排污大户松江纸浆厂的废水就直接排入市河中,导致河水终年呈褐红色并散发恶臭,老百姓自然也无法从中取水饮用、洗涤衣物。直到1993年5月,松江纸浆厂按市政府要求迁移至奉贤星火农场,市河水质才稍显改善。

从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来看,松江并不缺水,也拥有多样的水文环境与丰富的水乡文化,但在急剧的时代变革中,在缺乏足够的环保知识与生态理念的情况下,松江独有的,建立在“水”上的生活已经无法存续,如何尽可能地将其保留下来并逐渐完善修复,成为一个迫切且紧要的问题。

上海松江污水处理厂

早在1979年工业发展正盛之际,就已有人意识到河道缺失可能导致的生态问题,松江也开始积极筹建污水处理厂。经过6年规划建造,1985年9月,污水处理厂第一期工程竣工,每天可以处理2.7万吨废污水,帮市河缓解了部分压力;2000年,污水处理厂第二期工程竣工,日废污水处理能力提升至6.8万吨。但随着松江工业企业和市民数量的迅速增加,废污水排放量与日俱增,松江污水处理厂无法承担全区所有污水的清洁工作,部分企业的废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破坏了河水质量。考虑到新城建设过程中废污水只会有增无减,松江计划另开三家污水厂。2003年,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竣工,日废污水处理能力达5万吨,主要承担松江科技园区、松江大学城、佘山镇、石湖荡镇以及永丰、方松两处街道产出的废污水。松江东北部、南部两家污水处理厂也分别于2004、2005年建成使用,将九亭、泗泾、洞泾、新滨、泖港等地的污水处理问题一并解决,松江区日废污水处理能力也达到33.3万吨,使得松江水环境得到明显的改善。

黄浦江水源涵养林

除了治水,沿河造林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展开。2003年起,松江区在黄浦江及其主要支流两侧建设起生态公益林地——黄浦江水源涵养林。由于松江浦南地区分流河道多,涉及泖河、斜塘、园泄泾、黄浦江,大泖港、叶榭塘等5条市级河道,使得涵养林的分布范围也极广,分布在永丰、石湖荡、小昆山、车墩、新浜、叶榭、泖港7个街镇,实际种植的林地竟达1.87万亩之多。这些林地大多由原林业养护社工作人员承包,负责林地巡护、杂草控制、林地保洁、沟系清理等工作,政府则出资进行补贴。在长期维护下,涵养林逐渐成型,原先杂草丛生、垃圾随处可见的脏乱滩涂也变得干净养眼,萌发出盎然生机。

松江河长APP

近几年来,除了继续加大废污水处理与植树造林的投入,松江区还规划部署,推出新举措,重新打造属于松江的水资源保护体系:2016年9月,松江出台《松江区“河长制”实施方案》、《松江区“消除黑臭河道、打通断头河”300天攻坚战行动方案》两份计划书,并成立区水环境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区、镇、村”三级河长体系,全区620名河长实现全覆盖;不久后,又推出“松江河长APP”,包含了湖分类管理、数据资料、事情协作申请办理等作用,实现了“巡河制度化、数据实时化、问题解决高效化、管理常态化”;2018年,《松江区消除劣Ⅴ类水体三年行动计划》出炉,松江制定了“一河一策”整治方案,以“控源截污、河道整治、工业污染整治、农业面源治理、生态修复、长效管理”为六大重点,稳步提升河道水环境质量。

小昆山3号河滨河绿地

在规划指引下,全区河道疏浚工作与水文环境保护工作全面铺陈开来,全区水环境面貌持续改善:2018年,松江针对二级水源保护区内的企业开展清拆整治工作,地处浦江之首、三江汇源之处的石湖荡镇东夏村在短时间内就清拆了14家从事塑料加工、景泰蓝制作等工作的企业,并在这些企业旧址上种起生态林,在减排废水的同时加强生态建设,被评为生态保护类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2019年4月,泗泾塘河道整治(一期)工程开工,不仅清洁了水质,河边还修了一条步道,建起了泗滨绿地公园,成了滨河景观的打卡地;2020年,小昆山3号河滨河绿地正式开放,在松江科技园区东侧建起一座1.3万平方米的天然植物园,获评上海市第三届“最美河道”系列创建评选活动“最佳河道治理成果”奖项......此外、以东升港慢行绿道、朱家浜河道为代表的可赏景、健身的亲水绿道也备受人民好评,是老百姓茶余饭后的好去处。

在“十四五”规划中,围绕“水”的治理工作仍在继续:松江西部污水处理厂、松江污水处理厂有限公司将迎来扩建,废污水处理能力更上一层楼;泗泾塘与洞泾港的河道整治工程也准备开展,打造“水清岸秀,绿树成荫”的生态美景;叶榭镇与泖港浦江源河道的水质提升与水生态修复工作也提上日程,打开绿色可持续发展新局面。相信在各方的努力下,“江南春水绿如蓝”的美好景象会再次在这片土地上生动展现出来,成为松江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最美丽的名片。

文章选自 “上海地情普及系列丛书”·服务“五个新城”建设系列之《走进松江》,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编,上海通志馆承编,杨婧、乔志远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2022年)

编制:乔志远

审校:戴静怡

签发:吴一峻

原标题:《上海有一片失而复得的“水乡泽国”……》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