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10%!“旧衣新用”到底难在哪?
谁家没有清理、丢弃几件旧衣服,但是你知道你家的旧衣服都去哪儿了吗?
本文图均为 科技日报微信公众号 图据中国工程院发布的《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估计,“十二五”期间,我国废旧纺织品累计产生量达1.4亿吨,纺织品的年消耗量增长速度保持在12%以上,但目前回收利用率却不足10%。
废旧衣物大多被简单填埋或焚烧
“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秘书长、东华大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华平教授说,目前废旧纺织品大多被当作垃圾进行填埋或者焚烧等简单处理。“纺织品很难降解,填埋会长期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低温燃烧容易产生二噁英,高温焚烧会产生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我国是世界化纤生产与应用大国,2016年化纤总产量达到4944万吨,占到全球化纤总量的69.4%。以石油基为原料的化纤占化纤总产量的比重高达90%,因此,我国化纤行业对石油化工原料的需求量大,且近50%的原料有进口依赖性。
据统计,由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已占到我国GDP总值的15%,严重影响可持续发展。王华平说,“纺织品的填埋或焚烧不仅严重污染了环境,同时也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根据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测算,如果我国废旧纺织品能全部循环利用,相当于每年可节约原油2400万吨、减少近三分之一的棉花种植面积、减少800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
再生行业问题多,“凑”“抄”“低”“偷”
据估算,到“十三五”末,我国光是废旧化纤纺织品的产生量就可达近2亿吨。在化纤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废旧制品处理问题也愈来愈迫切。“如果在资源使用上不能做到循环再利用,原材料和能源的不足必然会成为我国总体经济扩张的瓶颈。而废旧纺织品的回收,可为百万吨级的原料缺口填补空间。”王华平说,但是我国废旧纺织品再利用面临多个难题。如回收种类少、总量低、产能分散;回收的废旧纺织品种类、成分等复杂多样,但是要求再生后的产品保持稳定的高质量;行业进入门槛不高,同质化竞争激烈等。
再生行业普遍存在“小散乱污”,具有赢利性弱、公益性强、投资规模大,基础研究成果转化速度较慢、转化率较低等特点,废旧纺织品再生也不例外。《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再生行业多在省、市、县、乡的“三不管”边界区域设厂,装备主要靠“凑”,人才主要靠“挖”,产品主要靠“抄”,市场主要靠“低”,环保主要靠“偷”。以废旧纺织品回收再利用中主要的再生聚酯为例,全国产能超过20万吨/年的仅有7家,而作坊式的小企业却有500多家。“这样的行业现状非常不利于产业技术提升,已出现了再生总产能不足但落后产能过剩的局面。”中国工程院院士蒋士成说,“由此伴生的污染大、管理难、资源浪费等问题也和再生产业的初衷相悖。”
建回收体系、产业园和创新平台
“在目前‘环保高压’和‘固废进口限令’的大形势下,落后产能必将淘汰。”海盐海利环保纤维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浩表示,重新洗牌后,有科技、有系统及资本充裕的工厂才能更好的生存和发展。于是,海利环保与东华大学合建院士工作站,聘请再生聚酯处理技术、再生差别化长丝、高分子材料、环境工程等领域的专家组成再生聚酯技术研发团队,建立国内最大的再生聚酯生产基地。“我们的‘废旧聚酯纤维高效高值化再生及产业化’获得2017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等。”优彩环保资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泽新说,企业在2015-2017年的三年实现了销售24亿元,新增利润2.44亿元,新增税收1.22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尽管当前在化纤等纺织品再生利用方面,我国已初步形成了一批有代表性的特色产业化再生技术,在国际再生市场的话语权正在快速提升。但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在行业整体的技术先进性和成熟度方面仍存在明显差距。“废旧化纤纺织品资源再生循环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组建议,构建废旧纺织品现代化回收物流体系,以现代化回收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为依托,循序推进智能回收箱、专业物流车、集散管理站建设,建成200公里回收经济圈,实现回收物流网络系统的全覆盖;建设废旧化纤纺织品循环再生产业集聚及示范园区,充分利用协同作用和规模效应,通过最大限度地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建设废旧化纤纺织品产学研用创新与展示平台,建议国家设立专项推进废旧纺织品循环再生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强科研及人才平台建设,加速化纤再生基础研究的深入及研究成果的转化等。
(原标题 我国纺织品回收利用率不足10%!“旧衣新用”到底难在哪?)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