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江苏新浪潮女导演沈蕊兰《列车消失的那天》入选海南电影节“采珠拾贝” 单元

2022-12-14 11: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书本放映 抛开书本AsideFromBooks 收录于合集#海南国际电影节 1 个 #她说 2 个

小黛说:说起阿兰的缘分,从女性电影人工作坊开始,当时我们都是工作人员,在北京长城脚下度过了一个月的创作时间。我俩都是江苏人,当时她的长片还在孵化阶段,短片版本《迦罗沙曳》入选了IDF西湖纪录片大会创投训练营,是个纪录片。之后我们在江浙沪地区展映了她早期的两部短片《北方消失的岩石》和《蛇,山风,野游》,又在线上策展了她的个人作品展,逐渐积累了一批实验电影影迷,沉浸在阿兰导演的光影中。

2020年“庐舍之春”团队合影,左一为沈蕊兰

也因为和阿兰的交流中,我对藏传佛教产生了兴趣,跟进了她的长片创作,她也引领我走进了佛学世界。长片《列车消失的那天》从纪录片到剧情片,再到现在实验性剧情长片,前后改过6、7个版本,早已模糊了剧情和纪录的边界,是一部创造梦境和记忆在现实形状的迷人的电影。

这次,阿兰入选了2022年第四届海南国际电影节“采珠拾贝”单元,集结了亚洲成熟导演的最新长片,也是展映单元唯二入选的大陆导演,为她祝贺!作为本片的媒体统筹,我也将全程参与电影节,邀请各位媒体朋友观看本片。

目前展映排片表出炉,沈蕊兰《列车消失的那天》将在12月20日17:00三亚1+X红树林影城3号厅、12月22日15:00三亚1+X红树林影城2号厅举行世界首映。期待在海南遇见热爱实验电影的你。

12月9日发布了第四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官方展映片单,其中《列车消失的那天》成为唯一一部入选的亚洲制作的电影,与来自法国、巴西、意大利、巴拉圭等地的其余7部现代电影共同组成了New Horizons“采珠拾贝”单元。

采珠拾贝单元旨在关注对大时代背景的描绘,从历史出发,记录当代人的真实境遇与内心世界。多元化的探讨和对电影美学的继承与开拓,在充满人文主义的影像中挥洒自如。

编辑:发条辰

责编∶刘小黛

策划:抛开书本编辑部

剧情简介

列车员小何刚辞掉工作,打算去出家。

有时在梦里,他又回到了在列车上的工作,一条无尽的铁路,他穿梭在其中,进入不同乘客的记忆。

暴雨的夏末,小何去寻找已经出家的好友,家乡的变化让他无所适从。他踏上放逐自己的道路,遇到了一个女孩,认识了一位智者,并与一群偶遇的人结伴去探访地震后的遗迹。

在深山的一处洞穴里,记忆中反复出现的那辆列车突然变得清晰起来,他所遇到的这一切的一切,构成了一种隐秘的联系,而时间仿佛从未存在过。

导演阐述

这是一场属于平凡人的生命体验,记录了一名年轻人准备出家前的一段生命轨迹。通过半纪实半虚构的影像,在回忆与现实的交织中,探寻他想通过出家去实现自我价值的理由,以及如何在困境中逐渐感受成长、感知生活本质的心路历程。同时,作为一个佛教徒,我用火车的隐喻,从宗教层面来寻找他陷入于无尽轮回的缘由,试图厘清欲望、存在和觉知之间隐秘的联系。

It's a journey of self-awareness and also a life experience of ordinary people. Through combing the documentary images and fictional images, as well as interweaving the memory and reality, I try to figure out the reason why he wanted to achieve self-worth by choosing to be a monk, and also to explore how he experienced personal growth from difficulties and started to realize the true sense of life. Meanwhile, as a Buddhist, I use train as a metaphor, and seek to Buddhist teachings to understand the reason why he seems to get trapped in an endless transmigration. I try to understand the inner connections between desire, existence, and awareness.

导演简介

沈蕊兰,导演、影像艺术家,工作生活于杭州。2018 在中国美术学院基本视觉研究所获硕士学位。关注偏远世界里的短暂事物和影像本体之间的关系,游魂式地穿梭在眼睛抵达事物所通过的视觉残留中,将影像与空间、文本结合,重构为一连串所见世界的碎片集合。

作品曾获北京国际短片联展(BISFF)华语竞赛潮汐单元最佳影片,入围西湖国际纪录片大会“IDF 学院”培育单元、CineCina纽约华语电影节地平线计划等多个电影节。曾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罗中立美术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等地展映。

影片类型:纪录/实验

成片时长:74 分钟

放映格式:彩色/黑白DCP

主要演员:何伟

导演/剪辑:沈蕊兰

后期调色:杜青杰

音乐制作:肖强

声音制作:BLY Studios

制片公司:左旋电影私人有限公司 Levo Films

制片人:郭晓东

联合出品:新亚洲影志 New Asian Filmmakers Collective

后期制作:农贸市场 Cinemarket

媒体统筹:刘小黛

媒体宣发:抛开书本、凹凸镜DOC

沈蕊兰其他作品

《蛇,山风,野游》

Saunter on Fuyang

2019,2分16秒

三个年轻人在夏天的傍晚的废墟中,用烟花制造了一起事故。

《消失在北方的岩石》

Lost in North

2019,3分57秒

一名沉睡的老妇人,一段失落的回忆,一个消失的志怪故事。

《滞星》

FromDark Matters

2020,17分40秒

阅读一段来自祖母失眠时刻的语音,临摹一次个人记忆在此刻的重建和短暂停滞;用手机在夜里记录岸边失神的人影,隔着湖水望见无限接近又无限遥远的城市景观逐渐消散。影片试图重构个体在时间中被遗忘和被边缘化的部分,并将可视化图像以外的表达延伸到现实的维度,通过影像身体内部的漫游,完成多次正负形之间的往返跳跃,抵达记忆的晦暗之地。

沈蕊兰第二部有关江南地缘志怪的长片《乌龟爬爬》(暂定名)正在制作中,书本影迷之前参与了新片展映众筹,之后也会发布众筹计划,期待各位参与。

苏州志怪剧组拍摄花絮(拍摄于2021年):

沈蕊兰有着独特的影像风格,将图像和空间结合,在不去讲一个传统故事的情况下去构建一个自己的影像方式,就如她所说的:“比如说大家看到这个东西,她不用去追究这个人的目标或者是起源,而直接去感受光、情绪、声音,然后跟着这个人物在一个空间里穿行。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很喜欢去做的一种感受。我自己觉得我可能还是会注重镜头语言。”

在她的学习经历中,寺山修司的实验影像对她作品风格的形成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她曾在自己的《论寺山修司影像中的实验性》一文中说到,在他留下的各种随笔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位跨界的导演、诗人、编剧等多重身份的艺术家一生反叛的精神,建立在他广播的文化涉猎面、对现实世界清醒的认知。

原标题:《江苏新浪潮女导演沈蕊兰《列车消失的那天》入选海南电影节“采珠拾贝” 单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