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博物馆与大都市|葛剑雄:城市文旅发展要以“文”为本
【编者按】
2022年12月21日,是上海博物馆开馆70周年的日子,70年来,这座博物馆与上海这座国际大都市经历了怎样的融合与互动,博物馆在保护和传承城市文化中有着怎样的责任担当?上博这座文化地标,在展现城市文化积淀,打响城市文化品牌、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方面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一座博物馆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它见证和讲述着历史,更在于它为未来提供了无限想象空间。
在上博70周年之际,澎湃新闻推出“爱上博物馆”专题,讲述“博物馆与大都市”、“博物馆与都市人”的故事。让我们一同见证历史,望见未来。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
上海正在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博物馆在文旅资源开发方面有其不可取代的作用。
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葛剑雄认为,上海可以利用城市本身资源来发展一波文化旅游,而且文旅的“文”是主要的,“旅”在其次,不能本末倒置。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文博游完全可与红色游、都市游、生态游等结合,助推上海旅游产业发展。
1956年,葛剑雄从家乡湖州转到上海来念书。1959年他第一次参观了当时位于中汇银行大厦的上海博物馆。其中,大概在1962年上博的一场名画特展上,葛剑雄现场欣赏了一些名家真迹,这给葛剑雄留下了深刻印象。
葛剑雄表示,博物馆开发文旅产品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展览运营方面,博物馆不能只局限在自身,而是要放眼全世界去收集,举办更多有影响力的国际化展览。
澎湃新闻:城市是人类活动的地方,到今天,城市的功能发生了哪些变化?以上海为例,今天“城”有了哪些新内涵?
葛剑雄:城市的形成是人类从野蛮进入文明一个重要标志。
中国很早就出现了中央集权制度,可以说所有的城市都是这个地方的政治中心。首都就是全国的政治中心,一个郡治就是郡的中心,县治就是县的中心,离开了政治中心,往往就很难单独形成经济中心或者文化中心。但是,到了宋朝以后,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宋朝开始出现了一些非政治性、非行政性的一些中心。像上海最早是一个聚落,一个大村庄,在宋朝,设立了一个收税的衙门,后来发展成一个镇,以后再升格为县。
所以,上海首先不是作为行政中心,而是一个区域性的经济中心,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城市可以说是跟人类文明一起在发展,一起在拼搏。中国的城市还是比较综合性的。有的城市依托一些大学发展出来,有的是作为文化中心或者经济产业中心,这几年还出现了很多创意中心等。从发展来讲,中国既需要综合性的大型城市,特大型城市,超大型城市,也需要不同的功能性城市。
最近这两年,上海在规划五个新城,这是很好的思路。因为现在的新城概念不是作为中心城市的辅助,而是一个独立的符合现代城市标准的新城,中心城区有的服务设施新城几乎全有。而如果功能不全,就算人再多,还是要到中心城市来,因为中心城区聚集了各种资源。现在博物馆、图书馆都建设了东馆,这就很好。
澎湃新闻:从文化的角度,如何认识上海这座城?
葛剑雄:我们经常讲城市文脉,城市的历史脉络,其实它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物”,主要是讲城市地标性建筑;还有城市总的格局,包括城墙、道路网络、水系等,如果抓住了这些,城市的基本轮廓就在了。
另一方面是“人”,一般就是城市代表性的人物。上海作为金融城市,文化中心,金融家、企业家、艺术家集聚。讲到上海的戏剧,那么几乎每个剧种都有一些代表性的人物。
澎湃新闻:如何把挖掘城市文博资源、发展文化旅游?
葛剑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是城市的基本功能。在这个前提下,可以利用城市本身资源来搞一波文化旅游,而且文旅的“文”是主要的,“旅”是其次,不能本末倒置。
比如城市里面的标志性文物,首先要考虑的是如何保护,其次才是发展文旅。一个城市拿什么吸引游客?需要有特色、可观赏的文旅资源。比如,有个遗址虽然很重要,但它没有观赏性,那么吸引来的游客就会比较少。
上海城市的主要部分是1843年开埠以后形成的,而且比较多的是外来元素。比如上海石库门的房子,其实不是本土产物,是外来的概念本土化了。
上海有很多建筑街道和景观对外界游客有比较大的吸引力。在不影响城市功能,不干扰城市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下,我们可以把这些作为一种旅游资源开发出来。但是这个度是一定要把握好的。比如说,有些建筑物,也不能随便更新。所以,这个城市文旅的吸引力不单是本身具备的条件,也要靠我们去引导。总而言之,是要使城市有吸引的功能能够发挥出来。
澎湃新闻:在您看来,博物馆如何保存城市文化和城市记忆?
葛剑雄:博物馆主要展示各种文物,但是能够反映城市的只是其中一小部分,比如上博很有名的青铜器、书画、钱币,这些在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是很突出的。但这些东西能够反映城市的只是一小部分。
另一部分,如广富林、马桥、崧泽等考古遗址,反映的是当时的文化,有的还没有到形成城市。我们要反映城市,必须在遗址或者博物馆里面要看到这些城市的基本要素:城墙、宫殿或者是公共设施,手工作坊,祭祀场所,比较高等级的墓葬,中国古代城市一般是这些要素。
有些西方城市,可能还要加上其他要素。比如,希腊、罗马还会有公共聚集的广场。一些遗址博物馆,就比较完整地保存了这些要素。上海这些遗址博物馆,我们称它是古代的聚落,还不一定达到城市的标准。
澎湃新闻:类似博物馆这样的公共文化空间,如何呈现当下城市文化的多样性?
葛剑雄:上海是一个很典型的移民城市。1843年上海开埠的时候,整个上海县人口大概50万,住在城镇的估计只有10万,但开埠以后,上海人口很快增加,显然这些人多是外来的。到1949年上海解放的时候,上海已经有将近600万人,而移民和移民的后代要超过70%。所以,当时的上海公共租界中,移民基本上占绝大多数。这种情况下,移民所传达的文化,包括他们的方言,他们的生活习惯就成为这个城市的主体了。
所以要看移民从哪里来?上海的移民主要是从江苏、浙江过来的。这两个地方,是最近1000年来中国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方,也是人口最稠密的地方,明清以来,商业、手工业、服务业发达,移民将家乡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带到上海,当然也有一些其他地方来的。整体上,来上海的都是有竞争能力和有生存能力的一些人。他们经过竞争与奋斗,在上海定居下来,所以讲到上海的文化就有“海纳百川”这样的特点。
今天海派文化还有两个重要特点:一个是上海的契约精神,这是我们优秀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法制结合的产物。还有一种是职业道德。因为职业道德比法律要高,法律是管底线的,肯定是商品不能卖假货,但是道德是非但不卖假货,而是要卖最好的商品。
职业道德这个特点就反映在博物馆、图书馆等空间的公共服务中。
我在复旦大学当过7年的图书馆馆长,很有体会。现在的设施都已经进步很多了,这几年博物馆数字化作用很大。我们怎么去服务我们的读者、观众、听众、游客,除了物质层面的丰富以外,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一方面我们提供全息优秀的产品。另一方面,博物馆怎样去引导观众,帮助他们认识这些展品也很重要。
上博就在这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工作。以《宅兹中国》展览为例,除了展品的布置,媒体配合做了报道,还有优秀的讲解,中间还有一些活动等。陈列展示水平一流,来上博的观众,本身素质也很高。其他地方博物馆,或许比上海还好,但是往往得不到这个效果。通过我们的展览、我们的服务,使观众能够得到最好的精神享受,能够获得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能够激发出他们内心对这些文物,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理解。
澎湃新闻:越来越多的海内外人才选择在上海落户,怎么增加国际化人才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博物馆可以做哪些工作?
葛剑雄:博物馆要展示的不一定只是本土的,有条件的话应该有一些全球性的展品。
20多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提到中国博物馆的一个缺点就是博物馆里面看不到外国的展品,更看不到世界。后来,上海博物馆率先做出了改变,上博想出来一个办法,向世界一流博物馆借展品搞展览,这样的展览都是世界一流的。
比如上博策划过大英博物馆100件藏品中的世界历史,上海的观众能够看到世界上其他国家一流的展品,甚至很多外地的朋友都跑来看。这些展览不仅要满足上海高素质人才居民的需求,还要满足到上海来的外国常住人口和外国游客的需求。
另外,当代、现代还能收集到的,还能购买的,我们要去收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中的展品就有很多外国的展品。上海博物馆也应该具有这个功能。
上海要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卓越城市,上海的博物馆、展览馆就要到世界上去收集,去购买或者去交换能够得到文物和展品。如果我们早几十年就开始,很多现代艺术品,就可以收集到了。当然,现在也不晚,上海博物馆也正在做这样的事情。
澎湃新闻:位于新城的地方性博物馆保留了上海的历史文脉。在城市历史风貌保护方面,博物馆还可以发挥怎样的作用?
葛剑雄:保持城市的风貌,主要还不是靠博物馆来解决的。比如像松江老街,现在保护起来了。2005年我应邀担任松江新城申报世界宜居城市的答辩专家,到这些地方去考察过。保护这些,不是单独保持一套房、一幢房子、一座建筑,而是将老街整体保护起来,巩固起来。
老建筑要修旧如故,不能随随便便去改变其中列为文物的部分,除了建筑本体以外,还要规定缓冲区。
第二个等级是历史风貌保护区,比如说在划定的范围内,老建筑的外貌不能改变,但是里面可以根据现在的需要更新改造。对外围地区则要求保留一些建筑元素,在整体上要跟它适应,比如色彩、风格、高度要比较协调。对人的活动,在增加表演性的同时能不能保留一些真实的生活和原来的居民。
当然,这些都需要政府给足够的补贴。可以让老街基本上保持原貌,或者至少一个房间,如客堂间要保持原貌,那么可以有限度地对外开放。比如,周末半天参观,老住户身体健康的话,可以陪游客聊聊天等。
还有新引进的那些居民,比如说商店也要跟风貌建筑相适应。今天要搞文旅,那么吸引来的项目应该要与之相关,比如,江南丝竹、书画工艺、特色饮食等。这样可以保留烟火气。
我们坚决反对一种自私的心态,西方跟中国都有这样的人,就是希望这个地方成为一个“living museum”(生活博物馆),比如让当地居民完全保持原来的生活条件,还是用油灯蜡烛,用柴草烧饭,还要挑水,倒马桶,穿土布的衣服,这个是不对的。
澎湃新闻:开发城市文旅资源,博物馆可以发挥哪些作用?
葛剑雄:既然作为文旅资源,开发一定要讲究经济效益。怎么叫产业?产业是要挣钱,要把经济效益跟社会效益结合起来,而作为产业,经济效益是第一位的,比如有些展览馆是作为红色教育的,那么政府部门要给适当的补贴,不能够叫产业来承担过多的其他功能。所以,有些产品开发实际上并不成功,开始热了一下就没有销路了,或者完全靠政府补贴,那就说明这个产品不适合大家,要及时停,找新的门路。
我最早对博物馆的文旅产品印象比较深的,是到中国台湾省的“故宫博物院”,他们的文旅产品做得很好。这几年,上博有些产品也做得很好,又实用又雅致,有自己的新意,希望多做这些产品。
总而言之,文创产品开发应该是辅助功能,现在有些博物馆本末倒置,反而主要就是生产这些产品,这个方向不对。这个度,上博还是把握得很好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