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青年学者的视野与关怀——记2022年复旦大学世界史青年论坛
线下与会人员合影
2022年11月26日,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世界史教研室主办的世界史青年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沪举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暨南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纽约新学院等国内外高校和研究机构的13位青年学者和复旦大学的10余位资深教授和青年学者相聚研讨。本次论坛围绕四个主题展开:全球史与帝国史、美国史、冷战史与国际关系史以及亚非拉史。
论坛伊始,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任黄洋教授发表致辞,他指出,青年学者代表了国内外历史学界的新兴力量,他们的研究反映出当前世界史研究的新研究方向和新领域。历史学系希望通过举办“小而精”的高端论坛,为国内外青年学者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在青年学者攀登学术高峰的起步阶段提供助力。
在线与会人员合影
论坛第一个主题是全球史与帝国史,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朱联璧副教授主持,四位与会青年学者进行了汇报。上海外国语大学助理研究员吴小凡的《边地城市——西属北美殖民地城镇的建立》一文,探讨了地理大发现以来欧洲殖民帝国在北美洲西南部的殖民定居活动。她认为,美国西南部的诸多城市的建立和发展有着复杂的历史渊源,保留了西班牙、法国和英国三个殖民帝国在北美大陆角逐的历史印记,其城市规划、市政、文化与经济发展均与帝国殖民活动密切相关。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后吴羚靖的《英国殖民时期印度檀香贸易兴衰的环境史考析》,则从环境史角度探讨檀香植物在帝国贸易中的影响。她指出,正如檀香木作为一种半寄生植物,英帝国的檀香贸易在某种程度上既寄生于殖民地的檀香资源和旧有的贸易网络,也寄生于南印度地方群体和自然环境变动之中。纽约新学院的刘烨博士在《热带问题:中国早期援非工程中的认识论政治》中提出,20世纪中叶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不仅可以从国际关系和南南合作等视角考察,也可以视为一次中国与非洲国家在技术、历史-地理知识以及世界观的博弈和互动的过程。宁波诺丁汉大学副教授克里斯蒂安·穆勒(Christian Müller)的《全球性的宁波:地方意识的观察与全球史的“空间转向”,1850-1950》(Global Ningbo — Observations on the Sense of Place and the "Spatial Turn" in Global History, 1850 - 1950),以处于全球、跨国和地方交叉地带的“空间”(space)——宁波为例,考察宁波的全球化历程中的复杂性。
在评议环节,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殷之光教授认为,四篇文章展现了殖民主义、帝国主义和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吴小凡的文章揭示美洲殖民地早期城市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即殖民地城市对母国空间秩序的复制,目的是让殖民地获得稳定的劳动力,以促进殖民地发展。吴羚靖提出的帝国主义经济的寄生性与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经济剥削性,资产阶级寄生性的批判密切相关,这些讨论触及到了帝国主义和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实质,或许还有进一步讨论的空间。刘烨对热带问题的分析,则揭示了社会主义式的全球化,与资本主义对本国城市空间的移植以及帝国主义对殖民地的剥削有本质的区别,具有某种程度上的建设性,也展现了全球化的多样性路径。刘烨所说的“帝国边陲”这一概念尚可商榷,资本主义的“薄弱地带”或许更为妥当。穆勒的研究注意到了资本主义全球化问题的复杂性,不过可以进一步探讨地方力量(例如买办)在资本主义全球化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随后进行的美国史分论坛,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薛冰清主持,共三位青年学者进行汇报。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许翔云在《1820-1842年美国海军西非巡航人物与美国海外活动的肇始》一文中,指出海军在美国早期的活动在保护殖民地、打击奴隶贸易和保障美国海外贸易等方面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内战前美国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南开大学董瑜副教授提交的《“商业社会”的兴起:美国建国初期的商业公司及其政治争论》一文指出,美国关于商业公司的政治争论,深受18世纪末大西洋两岸“商业社会”话语的影响和塑造,最终形成以竞争和追逐个人利益为目标的商业公司。与此同时,“商业社会”的话语也在美国建国初期的政治、经济与社会语境中得以重塑,形成了新的“政治经济学”。东北师范大学伍斌副教授的《复数的“美国梦”:基于当代美国亚裔历史的解读》一文,从移民史的角度重新反思“美国梦”。他指出,“美国梦”作为一种建构的意识形态,存在多重含义,对移民施加了全方位的影响。亚裔美国人也在教育、科技领域等领域追逐“美国梦”,但在美国结构性的种族结构和阶级结构背景下,亚裔美国人实现“美国梦”存在诸多困难。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李剑鸣教授的评议指出,三篇文章虽然没有共同的主题,但都反映出近年来美国史青年学者探索求新的精神。许翔云突破以往学界对传教士和商人群体的关注,展现了美国政府主导下的海军对世界的探索和认知,是比较新的研究方向。接下来的研究还应该深入探讨美国政府倡导的“自由理念”在海外的拓展及其意义,以及海军活动获取的海外知识对于美国人的世界观和处理海外事务的意义。董瑜长期关注商业公司与美国建国初期政治文化的转向,本文也反映了这种研究风格,精确地完成论述目标。目前本文应该进一步确定讨论的学术语境,选取恰当的学术语境和对话对象。伍斌从亚裔美国人考察复数的“美国梦”,提出了非常有想象力的概念,与研究题材也高度匹配。在现有基础上,可以超越民族学和社会学的方法,从历史学的角度进一步考察不同的亚裔群体对“美国梦”的认知、感受和定义,阐述“美国梦”对不同亚裔群体的意义和影响,进一步揭示复数的“美国梦”的内涵和意义。
第三场分论坛围绕冷战与国际关系史展开,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商兆琦主持,共三位青年学者分享了研究成果。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人华侨研究院博士后张倍瑜,首先进行了题为《文化冷战视野下新加坡保卫华校运动与马来亚国族文化想象》的汇报。华校学生的道德话语,将矛头指向了殖民主义及其对整个马来亚社会的腐蚀和危害、动员了马来族群和印度族群的支持,其华人性内嵌于多种文化的交结与融合之中。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助理研究员姚念达在题为《重树国际权势:尼克松政府环境外交起源新探》的研究中指出,恰逢美国在冷战对抗中的相对实力衰落,尼克松和基辛格有意选择了一些意识形态色彩不太明显的国际合作议题,希望借此改善美国的国家形象,扭转在国际竞争中的劣势。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吴迪汇报了《焦虑与恐惧:伊拉克战争起源再探》一文,通过对伊拉克战争相关解密档案的梳理,指出美国对伊拉克情报的评估没有消除决策者的恐惧与焦虑,进而导致了这场战争的爆发。英美政府在战后都选择了公开情报,也是出于对国内政治等的考量。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李宏图教授对本场分论坛进行了详细点评,认为三篇文章选题具有新意、研究较为深入。张倍瑜的研究在冷战视角下展开讨论,题目较为广泛,可以进一步明确不同概念的边界、建立起各要素内部的联系。文章对材料与个案的选取较好,还可细化分析、强调文化与政治之间的关联,深入探讨马来西亚华人如何嵌入到当地民族国家的建构、如何形成其独特的华人性。姚念达的文章重在探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环境外交的起源,可以将背景纳入环境外交的决策过程中理解,深化对国际因素的分析,并进一步阐述政治领导人与政治决策的关系。吴迪对伊拉克战争起源的研究具有创新性,是国际关系与历史学研究相结合的尝试,涉及了历史学如何书写当代史这一重要问题。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关注情报文本在流传中的用词及其含义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何种变化,并加强对内部因素对决策影响的分析。
第四场讨论以亚非拉史为主题,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青年副研究员孙遇洲主持,共三位青年学者进行了汇报。来自清华大学历史系的曹寅副教授,汇报了题为《英印帝国的马六甲困局?印度兵变、第二次鸦片战争与“克拉通道计划”》的研究。曹寅将近现代中国史与印度史置于同一框架下加以考量,指出理解印度兵变需要有中国视角。他强调,20世纪对于马六甲海峡和英帝国的想象,影响了我们今天地缘政治的很多概念,我们需要把马六甲海峡从帝国史的中心地位上解构出来,将其去中心化。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史所助理研究员高天宜,作了题为《20世纪六七十年代坦桑尼亚学界有关社会主义道路的思辨》的报告。高天宜指出,尼雷尔强调政治上的统一与稳定,在达累斯萨拉姆大学任教的坦桑尼亚学者试图以社会主义思想改造国家,而学生们则要求通过先锋队的方式,更加激进、彻底地走向社会主义道路。高天宜还就种族、民族等问题进行了延伸思考,认为对于非洲政治问题和非洲一些基础概念,仍需进行重新探讨。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专职助理研究员艾斯丽(Asligul Berktay),汇报了题为《往来于巴西和奴隶海岸之间:被解放的非裔奴隶遗嘱中所见19世纪大西洋流散群体》(BACK AND FORTH BETWEEN BRAZIL AND THE SLAVE COAST: Nineteenth-Century Atlantic Diasporas as Witnessed in the Testaments of Freed Africans)的研究。她认为,在19世纪的巴伊亚首府,“非洲性”发挥着主要的身份塑造作用;非洲人也是经历“社会死亡”(social death)最为强烈的群体,并通过身份形成、亲属关系和社区建设的创新战略来与之对抗。
复旦大学历史学系顾云深教授在评议环节指出,三位学者的研究所涉地域广泛、主题较为新颖。曹寅通过对马六甲问题的研究,揭示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印度史与中国史的关联性。未来还可以在更多材料的基础上,从整个英帝国视角出发进一步深化。高天宜的文章解释了坦桑尼亚对社会主义的不同看法,指向了非洲独立后的道路选择问题。非洲国家众多,很难谈及“非洲社会主义”的概念。非洲每个区域都面临不同的问题,也受到中国、苏联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值得不断深入考察。艾斯丽基于自己新发掘出的史料,对巴西-非洲的奴隶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奴隶贸易和废奴运动是跨大西洋史中非常重要的主题,艾斯丽的个案研究对增进我们对该领域的了解十分有益。
在本届论坛中,与会学者分享了新近的研究成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与交流。综观13篇会议论文,有以下几个特点:一,题材丰富多样,既包括传统的政治史、外交史和国际关系史,也包括近些年来前沿的资本主义史、文化史、城市史、环境史以及种族和族裔史等,既关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历史,也关注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历史;二,研究视野宽广,青年学者尤其注重从全球、国际、跨国和帝国史的视野对传统的问题进行新的探析,这体现了当代青年学者的研究理念和关怀;三,治学方法多样,既重视对新史料的发掘和探索,也注重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心理学等多学科方法的运用;四,论坛的国际化,与会学者既包括中国青年学者,也包括外国学者以及海外留学生。正如黄洋教授所说,这次论坛是一次真正的“国际学术交流”。
(本文经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孙遇洲审校,图片由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孙鹏宇拍摄。)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