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民间影像》十周年:抢救普通人的记忆,在影像中呈现历史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22-12-11 12:18
来源:澎湃新闻
文化课 >
字号

“十年艰难探索,终于可以交卷了。”在《民间影像》十年回顾座谈会上,主持陈立群感慨。近日,《民间影像》第十一辑已经出版。

《民间影像》系列封面

《民间影像》是同济大学出版社2012年起推出的一本史料抢救丛刊,是所有关于历史的文本中最影像的,也是所有影像的文本中最历史的。

《民间影像》第十一辑,封面是李汉俊(前右二)和同学们在东京大学赤门合影

最新出版的第十一辑重磅推出专题《李汉俊,盗火者的留日生涯》,通过新发现的日本相册,首度披露李汉俊留日期间的历史影像,比较系统地介绍了李汉俊在日本的求学生涯,填补了重要历史空白。

李汉俊是13名中共一大代表之一,还是上海一大会场的提供者。这样一位建党的先驱此前仅有2张银盐照片存世,均剪裁自合影照片。

李汉俊东京帝国大学的毕业照

2021年仲夏发现的东京帝国大学土木工学科1918年度毕业同学师生纪念相册中,首次发现了李汉俊学生时代的照片,这位彼时名为“李人杰”的少年身着学生制服、头戴学帽,目光明亮,朝气勃勃。这距离他成为中共一大代表只有三年时间。此外,几张校园内、教室里的大合影也出现了李汉俊的身影,生动展示了他求学时期的生活。

像这样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民间影像》中收集了不少,许多是首次在出版物上公开发表。如今,《民间影像》已经成为了解、记录和研究历史的重要出版平台。

“我们一开始就希望做碎片化的东西。既留下历史记录,又有很好的阅读体验。”陈立群说,与许多历史类书籍系统、深度的呈现不同,《民间影像》是碎片化的,仅以几个主题大致区分。“它们”讲空间的变迁,“他们”是对他者的回忆和记录,“我们”是当事人亲笔写就的历史,“现场”是珍贵的历史现场呈现,“影像笔记”是对老照片的深度解读。

南开女中四女生在海圻舰上,左起:王若阑、陈蔼民、梁思懿、姚念媛

以如此方式呈现的历史零碎而鲜活,有时候也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勾连。第十一辑中,一篇《九十年前的黄渤海考察》介绍了1931 年南开大学在东北海军支持、配合下对黄渤海区域的考察。“其中有几个人物值得关注。姚念媛是当时的南开女中学生,后来改名郑念,以《上海生死劫》为人熟知。李书城是前陆军总长,后来他被熟知是由于在其寓所召开了中共一大,改变了20世纪中国的历史进程。”陈立群一一介绍,“令人意外的是,李书城、李汉俊兄弟在这一期相遇了。”

2011年8月,陈立群推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史料抢救丛刊《民间影像》,2012年5月就出版了第一辑。十年时间,《民间影像》以每年一辑的速度稳定推出。跨地域、跨学科,《民间影像》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关注细节、关注过程,关注日常生活。

开放、民间、现场、表皮、非线性,《民间影像》倡导“从生活史进入学术史”,通过一个个微观叙事,提供过往宏大叙事里难得一见的鲜活场景,成为记录时代变迁的重要切片。每一辑均有一些珍稀史料发布,成为了解、记录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

为了寻找、保存下当事人手中珍贵的老照片和脑中对历史的回忆,《民间影像》启动之后,陈立群以田野调查的方式寻找线索,走南闯北,四处约稿。《民间影像》发表了许多第一手的珍稀史料,其中不少内容系首度公开。

《民间影像》还在不同具有纪念意义的时间点推出了相应的特辑,例如2017年抗战胜利纪念日推出《我的1945——抗战胜利回忆录》《抗战胜利·民间影像特辑》,2017年同济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推出《同济人忆抗战》《文远楼和她的时代》,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推出回忆录《上海•1949》和画册《1949•影像上海》……

“从做《民间影像》之初,我们就希望能做成一个平台,能够推动一些事情,而不仅仅是做一个产品,这个目的初步达到了。”陈立群感慨,寻找民间史料是一件耗费精力极大的事。这些年他亲力亲为,取得了许多历史亲历者的信任,发现了大量珍贵的照片和第一手回忆文字。

一册册的《民间影像》,记载了这些珍贵的历史和回忆。

《民间影像》第一辑出版后,陈立群赴京拜访于敏老人并请其签名留念

虽然是呈现历史的书籍,但《民间影像》依旧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勾连。2011年卢湾撤区,《民间影像》做了专题《再见我的卢湾时光!》,寻找了8位身份不同的亲历者,从不同角度留下关于卢湾区的记忆。2012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70周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大家都很熟悉,但会议的过程却少有人知。《民间影像》花费大量精力找到现场参与会议并留下照片的一位老人于敏,请他回忆当时会议是如何举行的。这篇《延安文艺座谈会亲历记》发表后被多家刊物转载。

对于重大历史事件,如今史书中多为宏大叙事,普通人的回忆很少,但他们的叙述也是历史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填补历史骨架的生动血肉。《民间影像》抢救下大量珍贵的普通人回忆,他们提供的影像和叙述构成珍贵的历史切片。

杨小佛先生

《八一三弃家记》是杨杏佛之子杨小佛的回忆。老人在为《民间影像》写下这篇回忆文章时已经是98岁高龄。杨小佛1937年8月12日下午将自己家中用相机拍了一遍,当天晚上就接到舅舅的电话,马上撤到南阳路惜荫堂。他留下的照片和记忆,是大上海计划建设区中生活过的难得记录。

收录在第七辑中的《八千里路云和月》是乐彩臣老人的回忆。她参加同济大学抗日救护医疗队,“八一三”事变之后跟着学校一路走到昆明。乐彩臣保留了当时的相册,后来捐赠给同济大学。陈立群找到她,最终乐彩臣在儿子协助下写下了这一路的回忆。

乐彩臣老人拿着第七辑《民间影像》,封面是她的照片

在《民间影像》第一辑出版时,封底采用了上海市第十二女子中学的一张老毕业文凭重新设计,放了稿约上去向大家征稿:《民间影像》以第一手的历史影像为线索,来呈现一个个历史片段,强调细节、强调过程,关注日常生活。建筑、人物、事件,工作、学习、生活、家庭、师友,点点滴滴,呈现鲜活的民间生活场景。这些记忆既是个人和家族的,也是民族和国家的。我们愿意和您一起分享,无论苦难还是欢乐。一组历史照片,两三千字、三四千字为宜,不评论。欢迎赐稿,一经选用,略致薄酬。

封底稿约

很多人喜欢这个设计,后来这也成为《民间影像》封底的固定版式。稿约也透露出《民间影像》一贯的坚持:从点滴民间记忆入手,呈现历史片段,关注日常生活,留下家国记忆。

“每一个亲历者都倾向于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东西,但图片可以相对真实。《民间影像》以影像记录历史,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项目。” 同济大学教授、著名出版人王国伟表示。王国伟是《民间影像》最早的参与者之一,陈立群开始推动《民间影像》项目时,他是同济出版社总编,对这个项目提供了一定支持。10年过去,回望这一项目,王国伟认为,《民间影像》真正的意义在于“抢救复原”,在于“无限靠近历史真实”。

“《民间影像》及时寻找有价值历史内容的源头,并予以抢救,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现在许多提供了一手资料的作者都已作古,更显出这个项目的珍贵。”

对于《民间影像》未来的发展,王国伟提出,还是要“回到民间”,“《民间影像》中关注的历史事件,要有别于主流叙事的关注点。接下来还是要做民间叙事,往下走,往民间走,建立自己的学术系统,告诉大家,哪些影像是民间影像,这是未来《民间影像》的阅读价值、学术价值所在。”

原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也认为,“抢救复原”是《民间影像》的重要价值。如今图片信息铺天盖地,但在几十年、近百年前,照片是非常珍贵的史料,能将这些影像资料搜集起来,本身就有重要的史料价值,“这些年陈立群走南闯北,形成了他庞大的作者群,其中有学者也有来自民间的普通人。提供影像资料的很多是当年历史事件的见证者,也有他们的后人。这决定了这件事的独特性、唯一性和抢救性,如今很多‘二代’们年纪也很大了,他们手中的影像史料亟待被收集保护。”

“如今宏大的历史叙事已经很多。普通百姓在历史中如何生活,他们的命运是怎样的?这是我想关注的。” 民间对日索赔第一人王选感慨。她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小学时候的邻居就和郑苹如做过邻居”,每个人都有故事可以讲。但他们的记忆和故事没有被记录下来。

王选对《民间影像》中一篇《春魁里,一个家族的卢湾时代》印象深刻,她的中学同学就住在那一带,“其中都是很普通的人,但通过照片和文字,可以看出时代变迁对普通人的影响”。 

“不需要做很多诠释,把普通人的回忆记录下来,就是珍贵的历史资料。”随着时间流逝,这一代中年人的回忆也开始成为历史,王选也升起“记录历史”的使命感,“接下来就要写我们这个年代的故事了。我想把这一代人的历史写下来,也希望更多人参与其中。”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