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人才策|普陀区发力!市中心腾公寓,还将发放人才优享卡
对人才资源的竞争,政策只是第一步,要让好不容易吸引来的人才待得好、留得住,关键在软环境。
近期,上海普陀区结合大调研工作,推出“才聚普陀”计划,厚植有利于人才生活发展的良好生态。
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从5月4日召开的“2018年普陀区高层次人才座谈会”上获悉,普陀推出人才服务“组合拳”,建立起人才政策咨询和受理的“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答复”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公寓布局,在市中心腾出空间给人才居住;推出“人才优享卡”,把健康体检、学术休假、教育就学等各类服务进行“一卡式”集成送到高端人才手中。
把人才服务点开在楼宇园区
“人才政策的申请只能在区人才中心这一个地方办理,不太方便,能不能也开设一些‘家门口’的人才服务点?”大调研中最真实热乎的人才呼声,给了普陀区极大启发。
普陀区借鉴社区服务中心的工作模式,把人才的服务阵地建到了楼宇、园区和社区中。从“区人才服务中心”到 “重点地区人才服务部”再到“楼宇、园区、人才公寓人才服务站点”,三级人才服务阵地网络的推出,将人才服务延伸到了“最后一公里”。
作为“服务总站”,普陀区人才服务中心着力优化服务事权、升级业务流程,比如,针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证办理实行“首问一口清、受理无否决、办结明时限”。
在企业和人才最为集中的武宁创新发展轴、长寿商业商务区、上海科技金融产业集聚区、真如城市副中心、桃浦智创城这五大区域,普陀区建立起人才政策咨询和受理的“一口发布、一口受理、一口答复”工作机制,实现了企业政策诉求的“一口式”对接。
错落在楼宇、园区、人才公寓中的人才服务站点,成为了连接党和政府与人才“第一线”的“桥梁”。“因为近,所以更知道对方需要什么,更能匹配个性化的资源。”馨越公寓负责人说。
根据楼宇、园区中集聚的产业特色、行业特点,站点在提供政策咨询、办理等基础业务的同时,还会举办“午间一小时”沙龙,组织茶艺、插花、瑜伽等各类活动。
入住人才公寓,学历职称不再是硬指标
“把市区最好的地铁房拿出来做‘人才公寓’,力争人才公寓增数在今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这是普陀区的决心。
解决人才公寓数量有限、申请门槛高、操作灵活性不够等瓶颈问题,在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腾出空间,不断扩大人才公寓受益面,是此次“才聚普陀”计划中的一个大招。
针对“人才公寓和单位距太远,人才公寓选择太少”等问题,普陀区在适当增加集中式人才公寓的基础上,规划分散式人才公寓,有效提升了人才公寓的需求弹性。
为了能够向更多人才提供公寓住房,普陀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通过与第三方市场机构的合作,加快建立筹措单位宿舍对接机制,不断扩大有效房源规模。
在人才入住的标准上,普陀不再将学历职称作为入住人才公寓的硬性指标,而是让企业自由分配。对重点企业申请人才公寓采用配额制,最高给予30个名额,只要符合公租房申请条件,企业可以自主决定入住对象,并给予每人每月1200元补贴。
近一年来,已有300余人入住普陀“和丰苑”“荣和家园”等人才公寓,260余人享受到租房补贴超300万元。下一步,普陀还将增加“长风8号”“华明苑”两处1270余套人才公寓。
将推人才优享卡:集健康体检、教育就学等于一身
有不少企业提出,企业与政府对接的内容繁杂,涉及众多部门,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为了破解这一难题,普陀整合民政、商务、科技、市场、文化、体育、卫生等各部门资源,建立“普陀区机关服务企业志愿团”,把服务“打包”送进楼宇园区;开设“普陀区企业服务直通车”微信公众号,为企业答疑解惑,大大缩短了企业诉求响应时间,提高了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普陀区还建立领导干部联系人才制度,区四套班子领导与区内人才结对,定期走访联系,为人才解决生活和事业发展问题,向他们通报区域重大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请人才对区域发展建言献策。
不久的将来,普陀还将推出“人才优享卡”,把健康体检、学术休假、教育就学等各类服务进行“一卡式”集成送到高端人才手中。
上海普陀将推出“人才优享卡”,把健康体检、学术休假、教育就学等各类服务进行“一卡式”集成送到高端人才手中。 普陀区委组织部 供图普陀区发改委透露,区政府发布了金融服务、文化、专业服务、智能制造与机器人、网络游戏等区域产业重点,但能够拉动和支撑这些产业的最重要动力,还是人才,普陀迫切地渴求人才。
为此,普陀区搭建三大人才集聚平台,促进人才事业发展。一方面,聚焦“双创”人才,做强创新创业平台。以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为导向,举办面向海内外的创新创业大赛赛,打造“TOP3”众创空间,力争发现和培育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创新创业团队。另一方面,聚焦行业领军人才,搭建高端论坛平台,举办2018年长风科技金融论坛、互联网影视峰会等活动,邀请行业领军人物、业界专家、风险投资公司在同一平台上共商发展。
此外,普陀区还致力于搭建区校区企合作平台,与华东师范大学、同济大学、电科所等机构开展合作,共建工业控制安全创新服务平台、网络空间安全研究院、机器人研发与转化功能平台等项目,为科技创新人才提供更多舞台。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