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大卫·哈维:读懂《资本论》,你对世界的困惑会减少一半

澎湃新闻
2018-05-04 13:25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编者按】

83岁的大卫·哈维胡子花白,但依然站在纽约城市大学讲台上。

大卫·哈维讲《资本论》,一直讲了50多年。在西方,他的粉丝越来越多。他的解读《资本论》课程深受年轻学生欢迎,课程视频放到网上后被翻译成100多种文字,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几年,他频频到访中国,他的好几本著作译成了中文,像《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世界的逻辑》等。2016年中国部分城市的房价暴涨,也让许多人开始广泛引用《资本社会的17个矛盾》中关于“房子是如何被资本化”的论断,发现马克思的理论在今天依然有强大的影响力。

2018年,恰逢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卫·哈维在中国出版了他的新书《马克思与资本论》。哈维说,这本书是向马克思的致敬之作。

马克思为什么有穿越时空的影响力?

1818年5月5日,卡尔·马克思诞生于德国特里尔。200年风云变幻,200年沧海桑田,今天,他的思想已经成为一种世界语言,指引着人类追寻理想社会的脚步。

马克思终其一生都在研究资本的规律。他的《资本论》无疑是近代世界重要的著作之一。三卷本《资本论》包含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征和历史的深入思考。《资本论》在世界范围内对政治和经济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依然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哈维发现,近年来有大量关于马克思个人情况、政治氛围和经济环境的研究问世。很多西方学者对马克思的生平和思想做了详尽的探究。在全世界最大的在线购物网站亚马逊输入“卡尔·马克思”的关键词,能够搜到将近1万种相关图书。马克思的经典著作特别是《资本论》的销售近年来更是创了纪录。据媒体报道,商业刊物和主要文学刊物出版了诸如《马克思最终是正确的吗?》等文章。美国《科学与社会》杂志主编、纽约城市大学名誉教授大卫·莱伯曼认为,人们不约而同地将重点放在马克思对资本积累和资本危机入木三分的描述上,是因为马克思第一个指出了资本主义时代的明确特征——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是扩张、两极化、不稳定及最终毁灭。

马克思的理论为什么有穿越时空的强大影响力?

哈维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而不是19世纪的生活。资本依然在我们身边,依然鲜活,在某些时候资本出现病灶和失控现象,在某些时候则又显得膨胀而甚嚣尘上。

在马克思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还仅仅占领了世界的一个小角落,但现在却是覆盖整个地球的主导经济体系。在马克思的年代,政治经济学是远比现在开放的争鸣领域。但现在,一个自封科学、高度数理化和数据驱动的经济学占据了正统地位,这是由各种自认为理性科学的知识组成的封闭体系,成为国家和资本力量掌控的私密领地。现在经济学又有了计算机的辅佐,人们越来越倾向于使用不断提升的计算机运算能力(每两年翻一番)来构建、解释和分析有关几乎一切事物的海量数据。哈维提醒我们,不能过度相信大数据,因为数据不可能穷尽所有未知的领域,不能解决社会关系恶化的问题。

相对而言,马克思关于资本运动规律及其内在矛盾、内在不合理性的深刻阐述,比宏观经济学理论更加尖锐深刻,更有解释力。

经济为什么会产生周期性危机?

危机为什么会发生?危机会不会再次发生?2008年影响波及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至今让人心有余悸,各种关于金融危机产生原因的解释层出不穷,各派经济学家也是各显神通。从某种意义上说,很多西方主流经济学家,只是把一些经济学概念转化为数学模型进行演绎,而并没有任何新的思想和见解。经济学是经世致用之学,不是简单地在黑板上和实验室推算和证明自己的观点或理论。经济学理论的创新更不是依靠在学术期刊中用数学证明出来,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马克思认为,资本运行有四个阶段:价值生产、价值实现、价值分配和价值增值。资本的运行,就是沿着这四个阶段循环不已。产品被生产出来,之后到市场上出售,把价值实现出来,价值实现的标志物是货币,于是就有如何分配这些货币的问题,最后,货币到了手里怎么用,货币少的人只能购买生活必需品,但货币多的人可以再行投资增值。于是,这些投资出去的货币又开始了下一个循环。只要资本主义在,这个循环就是无限的,而因为有上升的运动,便可图示为螺旋形状。

在前两卷《资本论》中,马克思用大量篇幅描述了资本的简单再生产。似乎他也想探索一种在非资本主义、无资本积累情况下有可能发生的良性循环再生产模式。但问题首先出现在剩余价值的生产以及永远扩张的必要性,这就要求从闭环式的无限循环转变到无止境的积累。正是这种转变迫使资本永远追求“不可实现的无限”。使用价值虽然明显受限于物质,但正如我们所见的,也难以避免受此疯狂的影响。现在人们试图“要使享乐达到想象中的无限的程度”,而另外许多地方则是无限的浪费,目前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就清晰显示出人类的消费无度。

为了解释危机如何发生以及为什么会发生危机,哈维对不同区域价值体系的地缘经济史做深入的分析。2007-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因为这场危机是起源于美国但又影响到了世界,所以这被视为一场全球性危机。

危机发生后,美国的消费市场开始冰冻。中国则是美国消费市场上的主要商品供应国。结果就是中国出口也开始暴跌。

2008年,中国出口暴跌30%,大量在华南的工厂关闭。但根据某些估测,大约有2000万到3000万人失业。

如何快速消化如此大量的剩余劳动力?答案是开足马力建设基础设施和大型项目。1900年至1999年期间,美国消耗了45亿吨水泥,但从2011年至2013年,中国消耗了65亿吨水泥。在两年多时间里,中国的水泥消耗量比美国在整个20世纪的水泥消耗量多出了近45%。

水泥用于建筑。这意味着在中国在建造环境、城市化和其他基础设施(交通设施、水利大坝、集装箱码头和机场)方面进行大量投资。被大量消耗的不仅仅是水泥。钢铁生产和消费也出现了明显扩张。近年来,中国占了全球钢铁产量和使用量的一半以上。为此中国需要进口大量的铁矿石来炼钢,铁矿石则来源于遥远的巴西和澳大利亚等地。

哈维认为,全球之所以能走出2007-2008年的危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生产性消费的持续增长,中国显然成了全球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但中国应对经济困难的方式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情况也是如此。美国经济需要吸收战争期间创造的大量生产能力并为大批退伍军人创造就业机会。当时美国的决策者知道,如果退伍老兵从战场上退下来之后找不到工作,像是20世纪30年代时的情况,那肯定会造成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动荡。

面对剩余资本和剩余劳动力供给的经济问题,通过美国帝国主义、冷战和军国主义扩张(“军工体系”)来做到的。与此同时,美国还对物质和社会基础设施(如高等教育)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州际公路系统将西海岸和南部以新的方式纳入美国经济。洛杉矶在1945年只是一个普通大小的城市,但到1970年它已经成为一个特大城市。

美国通过兴建房屋并在屋子里填满东西就摆脱了危机。但是正如2008年金融危机所显示的,这最终也让资本走入了危机。

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

人工智能和互联网技术的突破,让这些技术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议题。有些学者信誓旦旦地声称,可以通过大数据实现智慧城市,然后贫困、不平等、阶级和种族歧视以及剥夺式资本积累等一切城市病就会迎刃而解。

哈维认为,这种想法是极其天真的。马克思在关于机器的角色、关于资本和工业化的这些伟大的章节,引用了一个故事开篇:经济学家约翰·斯图尔特·穆勒感到非常困惑,他认为机器本应是为人类服务而生的,最后反而让工人们的工作变得更加繁重而辛苦。穆勒不理解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马克思在书中回答说,他当然不理解了,因为机器的使命本来就不是让工人得到轻松,而是让资本对劳动力的开发和利用达到最大化,因此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机器的发明让工人的工作处境变得更坏了。

事实上,资本始终幻想将工人变成资本流动的附属品。许多工业创新者都将此视为首要目标。工业时代法国实业家就公开宣称,在机床上的技术革新有三大目标:提高精度、提高生产率和替代工人。工厂制、泰勒主义、自动化、机器人以及最终用人工智能替代活劳动的设想本质上都是这一愿望的反应。除了在科幻小说里,机器人不会抱怨、不会顶撞、不会诉讼、不会生病、不会疲惫、不会分心、不会罢工、不会要求加薪、不会担心工作条件、不会要求茶歇、也不会旷工。资本始终幻想完全掌控劳动者或最终用技术替换掉所有活劳动,这种想法根植于不顾一切提高生产率的冲动。

马克思认为,技术问题是理解资本运动态势的基础。马克思对此问题有着尖锐和深刻的见解。整个资本主义对技术变革和经济发展都充满了迷恋。因此现在有人认为技术方案和科技创新可以解决所有社会问题,这种迷信有着深刻的思想根源,即认为技术是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的原动力。这种技术迷信也不断被资本的不同部门培养,有人将科技创新变成大的咨询公司来为改善管理出谋划策;制药公司发明出针对不存在的疾病的药物;计算机专家坚持发明只有少数人才懂得操控的自动化系统,这些都是技术崇拜的表现。资本主义企业家和企业采取创新并不是因为他们想要创新,而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才能获得或保住市场份额并确保其作为资本家的再生产。

[本文整理自中信出版社2018年5月出版的马克思与《资本论》,作者:(美)大卫·哈维(David Harvey),译者:周大昕]

    责任编辑:田春玲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