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姐弟恋,怎么就成为00后理想了?
我的大学好友阿米达拉最近恋爱了,对象是个弟弟。
怎么形容我的震撼程度呢,上学时阿米达拉和我是抱团取暖的铁树,已经放弃有朝一日能开花的幻想。除了间歇性想找人算命算对象外,在(通常意义下)需要伴侣的时刻,她会憧憬一位年长的“男神”——成熟稳重、亦师亦友,能给她指点迷津。
所以,和弟弟在一起,她是打算自己当老师了吗?
阿米达拉说,自己刚通过老板介绍得知该男生的基础信息时,也是这个反应,觉得小孩懂个屁。但渐渐相处后,她发现男生虽然还在读书,但对职场、人生有自己的方法论,而且很会倾听,从不说教,总能提前察觉到自己的不适,并主动提出解决。
于是,阿米达拉默默地把备注从“弟弟”改成了“小哥哥”。
阿米达拉觉得,很多网络文学和电视剧把“弟弟”描写成了宠物,很油腻,最初有点抵触姐弟恋。
在2021婚姻登记大数据中,安徽省和杭州市登记结婚的“姐弟恋”占两成左右,超过了同龄人结婚的比例。对00后来说,姐弟恋也正成为更多人的理想恋爱模式;后浪研究所发布的《2022年轻人“理想伴侣”报告》显示,有近3成的受访00后男生向往和姐姐谈恋爱。
在“男大女小”的主流情感结构下,“女大男小”的姐弟恋模式有什么特别的?女生年纪比男生大,一定意味着女生独立、强势,而男生幼稚、需要照顾吗?都说真爱只与具体的人有关,但年龄差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让我先抑后扬,给你讲讲几段真实的姐弟恋故事。
去年刚满三十的冉子,谈过的男生年纪都比她小,差距最大的有一岁半,关系持续时间基本是一两年。
虽然从数字上看,年龄差没有超过3岁,不算太“惊世骇俗”,但冉子的经历很典型:在过往的关系中,她对男方都是“降维打击”。
冉子和弟弟相处基本是这个套路:谈恋爱前几个月甚至半年,旁人已经看出来男方的幼稚,该劝的也都劝了。但恋爱中的人自带美好滤镜,只有相处到后面才“见真身”,甚至能翻旧账发现对方的不成熟证据。
在冉子的上一段恋爱中,两人认识14天就在一起了,冉子后来复盘,在这14天里发生了什么让男生“上头”呢?她想起了两段发生在客厅里的事。
当时的冉子在国外读书,租住在一位60多岁的华人阿姨家中,前男友就是另一位房客。阿姨会时不时请留学生去家里做饭吃饭,无论男女都会帮忙,但冉子的前男友从不会主动上前,总是坐在沙发上玩手机。
第二件事是组装桌子。在当地买二手家具,运过来的是拆散的部件,需要自己动手组装。当一群人面对满地的狼藉一筹莫展时,冉子逻辑清晰地把物件清点归类,把要买的东西列了个清单,第二天就把桌子安好了。
看出来了吗?冉子的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都很强大,能条理清晰地分析场面、分配工作、解决问题,从某个角度看,你永远不用为她操心,她甚至还会照顾你。也就是经常围绕姐弟恋的那个迷思——男生会把女生当妈。
《山河故人》中董子健对张艾嘉的倾慕,多少有点“找妈”的成分。
冉子在成长路上,其实一直在和“做女强人不好,没有女人味”这句根深蒂固的偏见较劲。
小时候,她的妈妈很喜欢一部韩剧,叫《澡堂老板家的男人们》,经常拿剧中的一个情节来教育女儿:一位女性到婆婆家去帮忙通下水道,居家能力特别强,婆婆却不待见她。“我妈说你看这样就没有女人味,她不会撒娇,什么事儿都想着自己搞定,这样在男人面前是不行的。”
但冉子不认同。
上小学时,冉子就质疑男生为什么要护着女生,她偏要反着来,女生也要去保护男生。长大后,她坚信男女双方都是平等的,付出和责任五五开,都可以去保护对方。
但冉子所遇到的男生却很少有承担责任的勇气。前年回国后,冉子有了稳定的工作,前男友在家里待业,零星的收入无法支撑自己的生活,有时甚至需要女方帮忙付生活费。冉子不管多晚下班回家都得张罗着做饭,实打实地从早劳动到晚。她劝男友先找份工作,日后再“曲线救国”,但对方宁愿一直为了飘渺的梦想等待,视责任为无物。
冉子可以预见,如果以后结婚生子,每天回家得面对两个小孩,“我实在是受不了。”
电视剧里又好气又好笑的台词,放在现实中只有好气。/《软饭男》
看清男方的懦弱后,冉子果断分手,第二天就收拾东西搬家,“觉得好爽,突然少了一份累赘般的责任。”
这是年龄的缘故吗?冉子觉得,比年龄更重要的,其实是对方的成熟度和自信程度:“如果觉得年长的姐姐 ‘省事儿’,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不用哄,甚至能帮你做事,那对姐姐来说是侮辱。亲密关系中肯定有相互支持、给建议、同舟共济的一面,但前提是互相尊重、认可和担责任。我有时会想,自己是不是太理性了,不能给男生所谓的成就感。”
在“姐弟恋即女强男弱”的思维定势里,男性的虚荣心和所谓征服欲确实都面临着极大挑战——关键这也不是啥好东西,如果一段亲密关系的双方无法平等地互相欣赏,别说长久了,它只会让人身心俱疲。
冉子当然是明白的:“我每一次分手都干净利落,很多男方家长都说过一句话,说你根本配不上冉子。”
——这也太解气了吧!
姐弟恋中的女性是否一定占主导地位,更符合社会对“独立女性”的想象呢?南婷的答案是——完全没有。
南婷今年28岁,在上一段感情中,她的男友比她小7岁。经历了3年的分分合合,在男方父母终于同意男生来到南婷工作的城市时,她主动提出了分手。
“倒不是因为男生幼稚,在很多时候他反而在引导我。但在我目前的感情观里,稳定和婚姻是最重要的,而他并不是理想的结婚对象。”
南婷觉得,很多姐弟恋题材的影视剧都只描写了开头的浪漫部分,接下来的故事很难说。/《经常请吃饭的漂亮姐姐》
南婷和前男友是在雅思班上认识的,男孩刚高中毕业,南婷准备出国读硕士。
为什么喜欢这个弟弟呢?南婷觉得,首先对方不是大男子主义,尊重女性,不会有油腻的想法和行为。比起年龄,这和家庭教养更加相关:“在男生的家里,妈妈是挣钱更多的那个,所以和女生相处时会带入相似的模式。”
抛开年龄差,南婷觉得这就是一段正常的恋爱。
小她7岁的男生虽然没有任何职场经历,但南婷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很多问题仍然会向他请教。相识不久后两人成了跨国恋,每天视频连线,南婷走到不认识的地方,男友还能隔着屏幕给她指路。写论文压力大时,男友能帮忙检索文件;当南婷焦虑于找工作时,对方还会理智地帮她分析offer:“我不觉得这是一场所谓的姐弟恋,就是一段正常的关系,在很多方面我都很依赖他。”
心里还是希望有人能把自己当宝贝。/《大豆天永久子和三名前夫》
学者张艳霞曾经做过一项统计,根据随机抽取620份80后征婚广告进行分析,发现公众普遍接受男生比女生大10岁,而在女大男小的场景里,这个上限通常只有3岁。
南婷和男友7岁的年龄差就吓坏了不少关联人士,男生的妈妈以为南婷是坏人,骗了她家小孩,甚至闹到了雅思学校;南婷的爸爸平时性格温和,听说这件事后少见地骂出了口。劝分不成,就冷嘲热讽地表示,如果这个“娃娃”就比她小个3岁之内都能得到祝福,不至于搞得如此难堪。
“我一听血压就上来了,脑袋里那一套女性主义理论开始运作,已经在心里起好了稿子准备怼回去。我甚至想说不要依靠爸妈了,我要自立!”
“姐弟恋”位列不被父母支持的爱情之一。
这段不被看好的恋情刚开始时,南婷觉得年龄不重要;对方年纪虽小,但见过一些世面,能担起责任,在处理一些问题上比较成熟。但当她从校园走进社会后却渐渐发觉,年龄差距就是最大的问题:“他毕竟还没经历过社会的锤打,在量的积累不够的情况下,在职场、婚姻等人生规划方面会有一些过于理想化的想法。”
南婷对姐弟恋态度的关键转变发生在一次家庭变故之后。几年前,南婷的妈妈生了一场大病,手术期间爸爸一直在忙前忙后地照顾。一对一起走过大半辈子的夫妻,虽然爱情的成分已寥寥无几,但在关键时刻还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
“我意识到婚姻是一个必需品,这时候我就会思考,和他结婚到底是不是稳妥的选择?答案是不。我不觉得所谓的激情和爱会一直持续下去,婚姻关系需要靠利益和责任心去约束的。举一个很俗的假想,如果我到了35岁,有了小孩,他才20多岁,正值盛年。他如果想分开,他会有更好的选择,而我却没有能力去和他离婚,老年生活也不能得到保障。”
南婷认为,婚姻关系需要责任心去约束,不再像爱情一样只有浪漫。/《四重奏》
南婷不是没有和男友交流过,男友认为南婷在放大焦虑情绪,第一反应是带她去做心理治疗。他也经常找一些讲述姐弟恋故事的电影,希望能让南婷更有信心。虽然一个阶段的焦虑过去,两人复合,但年龄差距终究摆在那里,“有些障碍不是通过努力就可以消除的。我甚至会想,如果他和我年龄相仿,也许我们现在都有孩子了呢?”
南婷也知道,遇到问题时把原因归结为年龄,其实有一点推卸责任的嫌疑:“都说不缺爱情的人才能遇到真正的爱情,好的感情是你不应该指望从对方身上能索取什么,去填补你的空缺。你得把自己的状态经营好,伴侣遇到问题时你才能去给他提供一些情绪价值,你本身得是一个不会被轻易打垮的人。
比如我刚分手那会儿自己装修房子,遇到装修味道的问题,会在潜意识中抱怨为什么身边没有人帮我,而不是真正去解决它。其实关键是,我能不能依靠自己的能力把生活过好。”
虽然但是,谁不想呼叫小田切让来帮你装纱窗呢?/《大豆田永久子和三名前夫》
回想过去3年的跌宕起伏,南婷觉得这也是和现实妥协的必经之路。“我们都需要对某件事脱敏才能迈向下一个阶段,否则这个瘾一直会在心里。”
思维层级和人生经历的落差,大概是一些姐弟恋难以圆满的主要原因。但别丧气,甜甜的恋爱总是有的。我们的老朋友,住在大理的,就是一对已经结婚4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的姐弟恋组合。
7年前两人在北京初相遇时,女孩小福27岁,男孩晓宇22岁;女孩搭男孩的顺风车上班,没想到不久后就成了一艘船上的人。
从北京到大理,他们一起辞过职、创过业、开着皮卡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西藏冰川上流浪过。我问他俩,有特别感觉到在谈“姐弟恋”吗?小福和晓宇表示,别说年龄了,两人最初心动时,连对方真名都不知道。
“直到我带晓宇见了我妈,我妈很喜欢他,这才让我去问晓宇的年纪。”
——和真实具体的人相比,年龄是个太无趣的信息点了。
小福和晓宇双双从北京公司辞职后,踏上了100天的流浪之旅。/受访者提供
和晓宇认识时,小福刚刚辞去大厂的销售工作。见多了名利场上的勾心斗角,这时面前突然出现一个人,很阳光、很直给,说话不绕弯,相处起来非常轻松。“他会尽可能为你做一些事,但不会把自己包装成多体贴,你不用去琢磨人际关系的经营,这种交往很真实。”
而对于晓宇来说,小福则像是新世界的使者,身体力行地邀请他尝试人生的不同可能性:“我成长的环境比较传统,以前的观念就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努力挣钱、升职加薪,然后买房买车生孩子。但小福会玩、会浪、会规划旅行,我才发现人生其实有很多种活法,不一定得按部就班地在城市里生活。有一句话说得特别对,选择一个人其实就是选择一种生活,小福就这样改变了我全部的生活轨迹。”
旅行堪称小福和晓宇感情升温的主要推手。在顺风车上认识不久后,小福辞去工作,两人不再顺路,躺在了彼此的通讯录里。后来,晓宇因为工作上的团建到丽江,发现小福也在丽江旅行,于是悄咪咪地溜出大部队,和心心念念的姑娘在云南结伴旅行了15天。
“在一起旅行时我们没有讨论任何实际问题,例如做什么工作的、月收入多少、家庭情况怎样,只是非常享受当下的旅程。”晓宇说道
用现在流行的话说,两人都是行走的“松弛感”代言人,不疾不徐,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对方正好能给予,甚至能一起创造更多更好的可能性。
现在的小福和晓宇在大理居住,随时准备着出发。
小福在南方长大,小时候的家庭观念就是女的要做家庭主妇,男的要在外面挣钱养家。然而,在相对懂事的年纪,小福的父亲突然出走,面对这样的家庭变故,她需要在很快的时间内成长,从什么都不知道的懵懂状态中迅速站起来,去面对家里的经济和生活问题,还有很多莫名其妙出现在她生命中的人:
“那段时间很紧绷,考大学、大学毕业后找工作,都没有太多的喘息时间。我一直在尝试去绷自己的边界,看看我到底能做成什么样子。我主动从相对轻松的电视台工作跳到名利感很强的环境中去,就是想摸索那个边界。在大厂销售岗的那份工作让我赚到了钱,但也让我付出了比想象中更多的代价。我可能积累了一些所谓的销售能力和沟通技巧,但我不觉得我需要倚靠这些生活下去。遇到晓宇后,我心宽了许多,性格上锐利的部分减少了,不再经常和妈妈吵架,开心的感觉更加纯粹了。”
而对晓宇而言,小福让他体会到充实又自由的感觉:“站在一个直男的角度,我就想要一个能跟我一起玩,一起生活,又能互相照顾的人,和对方待在一起觉得世界很美好。我和小福总是能很好地配合,比如小福喜欢旅行,所有的出行攻略都是她来做,我就负责开车和跟人打交道。又比如我们刚搬来大理时租房被骗了10万,擅长文书工作的小福就仔细找合同中的漏洞,而我就发动关系找到合适的律师,很快就把钱要了回来。
想清楚自己要什么,对方能给予,你觉得平衡了,这事儿就成了,对方大我五岁八岁都没有关系。”
很难说谁在照顾谁,小福和晓宇的相处更像是携手并肩的搭档,自己能站稳脚跟,同时也能给对方力量。
小福认为,在一段健康的关系中,两个人一定要先独立经营自己、爱自己,走到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小队伍,成为彼此的拍档:“对方脆弱时你能撑住,自己遇到坎时对方也能帮你扛住,互相弥补,才能走得更远。”
《大豆田永久子和三个前夫》
一起走过7年,小福和晓宇也不是没有过危机。相识1年后,小福提出过闪婚的建议,晓宇也跃跃欲试,但晓宇的妈妈表示质疑,觉得晓宇还不够成熟,结婚是冲动之举。顾虑产生之后,小福立即给出了回应:女朋友可以换,但妈妈不能。如果女朋友和妈妈起冲突,能牺牲的只有女朋友,不可能是妈妈。
那次真的走到了要分手的地步,晓宇把行李都收拾好了,去找小福的妈妈道别。幸好饱尝人间冷暖的阿姨说了一席话,点透了感情问题的本质,也让两个年轻人更紧密地认定了对方。
小福妈妈告诉晓宇,分开没什么的,两个人都很成熟了,知道怎么疗伤,也还会爱与被爱,她只是觉得很可惜,因为两个人在一起时很开心。如果对男方来说,结婚的第一准则是要符合自家家长的要求,那就要在谈恋爱之初就明确这一点,将来才不会出现同样的问题。
后来晓宇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的感受更重要,这次感情危机很快就结束了。两人没有马上去领证(“那不就是较劲了嘛”),而是继续相处了下去,一同在天南海北浪,做旅行博主,做民宿,到现在合伙在大理开了一家贝果店,虽然还没举行婚礼(“想在旅途中完成婚礼,开车开到巴黎铁塔下!”),但两人早已成为彼此生命的重要共创者。
晓宇、小福妈妈、小福、狗狗和朋友在新开的贝果店门口。
今年35岁的小福有太多的心得,作为女儿,作为姐弟恋中的“姐姐”,作为女性,作为能够勇敢去爱的个体,最后我们的谈话超越了“姐弟恋”,来到了如何通过亲密关系认识自我:
“两个人能在一起7年真的挺不容易,人都换了一个人了。大家不要把预期值拉得太高,十几岁的时候就说一定要永远。一段能处7年的关系一定非常珍贵,在这期间我们共同面对了很多事,赚钱的、赔钱的,家人的、朋友的、两个人的问题。恋爱和婚姻都是人生中小小的一部分而已,不要把它想得如天大。
两个人就是搭档、伴侣、可靠的好兄弟。你要相信两个人在一起会更好,也要相信,即使没有在一起,你自己活也差不到哪儿去。不只是姐弟恋,任何一个处在恋爱关系中的女生,首先要明白感情观一定是建立在人生观之下的,你的脚跟要踩实在,不要想着去依附任何人。亲密关系的对象不是你的全部,你也千万别告诉对方他是你的全部,人家都要被吓死了。Ta能给予你什么,你去感恩就好了。
这个世界上没有白来的好事儿,你得到的一切都要有相应的付出才能平衡。感恩、包容、珍惜,有这三点基本上就能走得很远了。”
围绕“姐弟恋”的众多迷思,例如“男生幼稚”“女生强势”,其实都将人的处境变成了某种偏见。感情是具体入微的,改造一句具有时代特色的标语,那就是——你自己就是感情的第一责任人。
上面的三个故事告诉我们,其实任何人之间都是能相爱的,无关年龄,重点就在于,你是否能接受人的流动性,是否有勇气和对方一起在摩擦和共鸣中,奔向一份共同的愿景。
所以,亲爱的朋友们,大胆去心动、去恋爱吧!
撰稿 桑榆
编辑 阿基拉鱼
校对 杨潮
排版 Yuki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