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海派城市考古|裨文女校:美国夫妇创办的沪上第一所女子学校
原创 城市考古 上海美国研究 收录于合集 #海派城市考古 10个
1850年4月的一天,上海南市道教白云观一如往常的宁静,香客三五,青烟袅袅,而在其隔壁,也就是今天的西林后路102号,历史性的一刻正悄然发生,上海历史上第一所女子学校宣告成立,开创中国女子教育之先河,它有一个盈满书香气、文化意味颇浓的名字——裨文女塾。
裨文女中的历史沿革
1850年4月15日,美国基督教公理会传教土裨治文与夫人格兰德女士在上海创办了裨文女塾。这是上海第一所教会创办的女子学校,也是中国第二所女校。
裨文女塾师生合影
裨文女塾第一批学生有20人,均为走读,秋季改为住宿。1871年格兰德去世后,美国妇女联合布道会(女公会)接办,改称裨文女校(Bridgman Girl School)。办学之初,学校主要招收社会底层群体的孩子,由于教育质量较高,学生毕业后出路很好,不少社会名流开始把孩子送来学习。宋庆龄的母亲倪桂珍出生于基督徒的家庭,14岁时就读于该校,她擅长钢琴、英文、数学,并且受西方思想影响,追求个性自由,拒绝缠足。她毕业后曾留校任教。
1881年,学校并入圣玛利亚女校。1900年起,学校改变了原来免费读书的优惠条件,改为按月收费,每月5角。1910年,学校开始扩大校舍。1931年,原校向上海市教育局注册,正式使用“裨文女子中学”名称。在漫漫历史中,裨文女中尽管经历了重重变迁,精神内核却从未改变,仍然哺育着莘莘学子。
抗战烽火中的裨文女中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8月,淞沪会战烽火燃起,原本安谧的校园已不再平静,正常教学无法开展。万般无奈之下,校方只好暂借位于公共租界卡德路(今石门二路)的新民中学教室开学,但仍然因受到战事等因素影响,不能保证全天上课,时断时续。
1939年,校方又四处寻觅,在戈登路(今江宁路)495号,找到一所适合用作校舍的大厦。此时的学校终于有了较为宽敞的教室,加上此地交通便捷,学生人数骤增。学校也逐步恢复了全天上课,并努力增加宿舍,扩大寄宿生名额,保证学生上学途中的安全。
为保证德、智、体三方面教育齐头并进,学校还在每日下午课堂结束后,为学生增加两节课外活动。因招生规模与之前相比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程度参差不齐,所以学校又专门安排了补习课程,将各个年级成绩较差的学生分组分科目,在每日下午课后由任课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裨文女中在江宁路495号度过了六年的光阴,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之后,裨文女中才回到原校址,在江宁路的六年甘苦,成为了学校发展历史中不可磨灭的深刻印记。
抗战胜利后,裨文女中迁回原址,图为当时学生出操场景
裨文女中历史上的璀璨明珠
治校有方、鞠躬尽瘁的老校长——王佩贞
这是一位在校工作长达67年,为裨文女中奉献青春、鞠躬尽瘁的伟大校长。
王佩贞于1926年毕业于沪江大学教育系。1931年9月,王佩贞任裨文女子中学校长。1937年及1948年两度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和欧柏林大学进修,回国后继续担任裨文女中校长。1950年,教会学校断绝外资津贴,学校新生,更名为“私立沪南女子中学”,王佩贞任校长。1953年,人民政府接办,改公立,更名为“上海市第九女子中学”,她被任命为副校长、校长,1971年退休。
1931年,正是裨文女中作为美国教会学校向中国政府立案之际。当时的学校校舍简陋,园地荒芜,规模很小,课程单调。王佩贞出任校长后,精心擘划,治校有方。她打破以往教会女中的清规戒律,聘请德才兼备学有专长的非教徒男教师来校任教,并调整课程,丰富学校活动。除继续注重英语外,学校还开始注重数理,重视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智能,开展体育、钢琴、歌唱等各项活动。同时,她竭尽心力整治校园,筹措资金,建造校舍。经过三年努力,一幢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大礼堂的3层教学大楼于1937年落成,学校规模得以扩大。
20世纪30年代裨文女中校园
当“八·一三”战起,日寇进占南市,王佩贞率裨文师生四迁校舍、两改校名。为了保全南市校舍不被日寇占有,王佩贞面对日本宪兵“征用”命令,临危不惧,以惊人的毅力和智慧,多次孤身出入日本宪兵司令部,与之交涉。经过她的斗智斗勇和多方斡旋,南市校舍才免遭日寇侵占。
1950年,美国悍然发动侵朝战争,美国教会对学校和校长施压,断绝经济资助,撤回美国教师,并暗中策动王佩贞去美。面对学校和个人何去何从的十字路口,王佩贞采取独特的方式妥善处理,摆脱了教会的羁绊。此事在上海教育界一时传为佳话。
无论是抗战硝烟,抑或是教会施压,王佩贞校长始终陪伴着裨文女中,走过风风雨雨,为学校留下洗尽铅华的古朴、历经洗礼的沧桑、览古博今的豁达,以及沉淀历史的厚重。
传奇校友、“宋氏三姐妹”之母——倪桂珍
裨文女塾中曾有这样一位年轻女孩的到来,她被培养成了此后中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母亲,她孕育出了在历史上叱咤风云、影响着中国在近现代史走向的传奇人物。
她就是——徐光启的第十七代孙女,孙中山、孔祥熙、蒋介石的丈母娘、民国时期“宋氏三姐妹”的母亲——倪桂珍。
倪桂珍从小受家族文化熏陶,在较为开明的环境中成长。她天资聪慧,四岁练习写字,稍长即进川沙私塾,后随父去上海,她擅长数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还弹得一手好钢琴。倪桂珍的父亲叫倪蕴山,在上海英租界盆汤弄(令山西中路)开了家鞋铺,由于当时生意不好,又到了一位外国传教士家中作厨师,于1869年加入教会,并被这位外国牧师派到郊区传教。倪蕴山看到裨文女塾,觉得很满意,便把倪桂珍送入学校。倪桂珍于十七岁毕业于裨文女中,后留校曾任学校教员。
教会女校禁止学生缠足,因此倪桂珍是天足,而从美国来上海的宋耀如也反对缠足,于是,天足促成了宋耀如与倪桂珍的婚姻。1887年倪桂珍与宋耀如结婚,先后生育6个子女:蔼龄、庆龄、子文、美龄、子良、子安。倘若没有倪桂珍在裨文女塾的这一段经历,则中国近现代的历史或许会是另一番景象了。
三大家族与宋母合影
“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裨文女中的创办,使当时被禁锢在家的上海妇女有机会接受科学文化知识、发展智力。这所学校培养出了许多巾帼英雄,自民国31年起,即有师生先后参加抗日救亡活动和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斗争。同时,妇产科专家郑怀美、华裔美国影星卢燕等都是裨文女中的毕业生。
自裨文女中的创立后,文纪女塾和中西女塾(中西女中)相继诞生。康有为、梁启超等中国知识分子也认清了世界文明潮流,大力推动中国人自办女子教育。1898年,经元善创建了经正女校,随后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了爱国、务本、民立、善导、博文等女学,教学内容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也设置了历史、地理、数学、物理、外语等课程,有条件的女校还开设了艺术欣赏、近代体育、生理卫生等课程,培养出了一大批在知识结构和人格特征上不同于旧式文人的新型知识分子。
随着妇女眼界的开阔、文化水平的提高,上海出现了《女学报》(中国第一份女性报纸)《中国女报》等报刊。1897年12月6日,中外妇女122人聚于张园,召开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妇女大会,“讲求女学,师范西法,开风气之先”。
尽管当时有些学校还在顽固地抵制女性,但在进步人士的努力下,在女性解放的呼声中,要求大学开放女禁之呼声日益高涨,上海又诞生了女子美专、女子商科学校、女子体专等十几所女子高校。女学成为了新旧时代交替中一道绚丽的文化景观。
王安忆在《上海女性》中言:“谁都不如她们鲜活有力,生气勃勃。要说上海的故事也有英雄,她们才是。”自立、自强、自爱、自重、自信,勇立潮头的上海女性由此显得优雅而富有情调。
时隔百年,当我们漫步在西林后路,当年的裨文女子中学早已不复存在,但在裨文女中的校史上,在人们的记忆中,那所著名的女子学校,那些温文尔雅、循循善诱的老师,那些如花儿般灿烂的学生,伴随着书声琅琅,永远不会落寞;它在人们心中种下的火种,未曾黯淡,也将永远熊熊燃烧。
参考资料
《沪风美雨百年潮:上海与美国地方教育交流》,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编;
“抗战烽火里的裨文女中:宋氏三姐妹的母亲曾就读并任教”,政协头条;
“回忆旧上海女校生活:女校在沪兴起”,新民晚报;
“上海那些以数字命名的学校”,腾讯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原标题:《海派城市考古|裨文女校:美国夫妇创办的沪上第一所女子学校》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