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12月文艺联合书单|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堇荼如饴》
叶浅韵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云南作家叶浅韵独具边地风情的散文集,收文45篇,如书名所说:只要温情以待,苦若堇荼的过活亦能咀嚼如饴,这正是作者通过作品所传递的乐观向上的精神和文学的力量。
《沽水升乡愁》
黄桂元编著,百花文艺出版社
本书以文学作品为镜像,映照天津这座魅力之城的前世今生。载满乡愁的文字,熔历史、地理、文化、乡情于一炉,呈现作家情思和城市风韵。
《醒酒屋》
李杭育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小说以自传体的方式讲述主人公李三的生活与工作,在学校教书、在画室画画、在酒吧闲谈人生、在自己的居所“醒酒屋”写作和生活。李三游走于生活多个维度,真诚地面对友人与自我,其间充满乐趣与哲思。小说采用了多种叙述方式,作者以诙谐而轻松的文字风格,娓娓道出与各位朋友的相处交流。这些人构成李三眼里芸芸众生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和路径,也能从中窥见作者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思考。
《中国文化精神(彩图新校本)》
张岱年、程宜山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本书讲述了中国文化的特质、体系、核心、发展、得失、论争等,并阐明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久别重逢》
范雨素著,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讲述了女主人公范菊人在故乡成长与在北京漂泊的艰辛故事。小说中,范雨素从一个打工女性的角度出发,将人间冷暖写得淋漓尽致。她来自乡村,却没有了故乡,她没有学历,却视读书和写作如生命。她对于老桑树、家族血脉等事物的奇幻想象为小说增添了一抹别具匠心的神秘色彩。
《王度庐评传》(增订版)
徐斯年、张元卿著,北岳文艺出版社
《王度庐评传》(增订版)对王度庐及其创作的悲情武侠风格进行再评价,考察研究王度庐在中国通俗文学史的地位,全书共分为二十一章,包括早期小说、早期杂文、“鹤—铁五部曲”“南京七书”,以及社会世情、野史稗说,样式学、风格学、历史学和文学史的角度,分析评价王度庐作品叙事艺术的演进、侠情小说的开宗立派、五四新文学人文精神的特质,以及他对新派武侠小说创作所起的作用。
《爱与真的启示:张爱玲的晚期风格》
陈建华著,上海贝贝特|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主要探讨了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及其创作体现的“晚期风格”。借助萨义德“晚期风格”的概念,作者着重剖析张爱玲移居洛杉矶之后的二十余年里那种极其复杂而困难的书写:在与二十世纪文学现代性的双重语境中,她扮演了多重角色,所谓 “文本” 也产生多重含义――不单包括她的作品,也包括她的行事,或许尤为奇特的――包括她的沉默。此外,作者还具体分析了其“晚期风格”特有的质地——金石风格,诸如时空交叠、穿插藏闪、人物造型、戏剧性情节、诗性语言、电影典故、震惊效果等。
《世间再无张居正3:党争之乱》
清秋子著,河南文艺出版社
《世间再无张居正》是一部多卷本的通俗历史著作,该书从张居正出生写起,至崇祯皇帝缢死煤山为止,着重叙述晚明极富特色的重大历史事件,探究明朝灭亡的原因。本卷主要描写明末党争渐起,宫廷和官场斗争尖锐,明帝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开始衰落,朝政紊乱,宦官专权替代了运转有序的君臣制衡机制,由此引发了大明王朝的全面危机。
《第欧根尼变奏曲》
陈浩基著,后浪文学|花城出版社
陈浩基出道十周年合集,17则故事,搭配陈浩基自选的古典BGM,详附6000字后记,一睹陈浩基的创作心路。
《如何是好》(精装版)
阎真著,湖南文艺出版社
小说写的是一个当代知识女性的成长之路。主人公许晶晶是一个没有显赫家庭背景、没有特殊才能、没有高颜值的普通女孩,从保研、工作、恋爱、家庭,许晶晶有过许许多多的期待、做过很多梦。但这些小小梦想展开的空间里,每一寸都有无数的竞争者,“手无寸铁”的许晶晶节节败退。许晶晶迷茫、痛苦、挣扎,但梦醒之后,她依然积极生活,这是强大的生存逻辑对个人的改造,也是主人公的美好品质所在。
《同乐街》
吴君著,花城出版社
生命陪伴生命,生命影响生命。《同乐街》是一个关于唤醒和引领的故事。40年同乐街的变迁和命运的共同体,汇聚了新新人类的个人成长与同乐人的奋斗史。
《注疏版布里格手记》
[奥]里尔克著,陈早著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学人对里尔克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布里格手记》的原创性著疏。《布里格手记》是诗人里尔克平生创作的唯一一部长篇小说。创作始于1904年2月8日,完稿于1910年1月,历时六年,由71节看似各自独立的片段式随想拼缀而成。小说的主人公是28岁的丹麦破落贵族布里格,他浪迹巴黎,写下71篇札记。手记可粗略分为三大部分:布里格的巴黎印象,童年回忆,他对认知、写作、时间、存在和历史的反思。
《家在古城》
范小青著,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作为一位公认的苏派小说家,范小青此次以非虚构的形式,将苏州这一个性化的城市抽丝剥茧,记录了老街旧巷和住在里面的那群人,讲述他们的成长蜕变及其与时代百感交集的代际和解。从五卅路到临顿路,从北寺塔到状元博物馆,作者一一历数,使得这部作品颇有古城“传记”的色彩。
《第三个女人》
[波兰]亨利克·显克维奇著,林洪亮译,漓江出版社
显克维奇的中短篇小说已经成为世界文学宝库中的珍品。他一生共创作了六十余部中短篇小说,本书收入极具代表性的十四篇。这些小说反映了波兰农民的悲惨生活,描写了波兰侨民在国外的不幸遭遇,揭露民族压迫者对穷苦人民的迫害,表现男女间的纯真爱情……形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波兰人民生活画卷。
《苗师傅文学人生课》
苗炜著,浦睿文化|湖南文艺出版社
以“文学体验”为纲,作者开启了一场读者与读者间关于阅读体验的真诚交流。借由文学和影视作品,他讨论的依然是那些没有确切答案的人生难题:孩子,婚姻和家庭生活,消费主义,“不能宣之于口”的欲望,五官对自然的感受能力,人生中“咸鱼般”的静置状态,人的恶意以及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等。
《性善论新探(清华史学文库)》
方朝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论在此后几千年历史上引发了无数争论,不仅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也在20世纪西方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在全面研究中国、日本、朝鲜半岛及欧美国家有关孟子性善论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孟子性善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含义,性善论应该从性之善还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为何可以从成长法则的角度看性善论,以及两千多年来各种西方人性学说的主要问题及争论焦点上均提出了新见。
《未婚妻》
阿乙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小说以县城青年的初恋为主线,捕捉蓬勃的爱情袭来所引发的家庭波动。阿乙发挥他擅长写县城伦理的特长,从情感入手,写县城的改革开放和流动变迁,由此写出中国社会的变革和流动带给青年的命运改变。同时,他也写未来尚未展开的青年被困在病与死中,用美善和爱向命运挥出铁拳,向不朽张开怀抱的过程。在爱的甜蜜温暖中,生命展现了又蓬勃又狰狞的一面。
《人间烟火:厉彦林经典散文》
厉彦林著,山东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中国当代散文家厉彦林的散文选集,全书共分“家·相亲相爱”“乡·且望且归”“国·天地和同”“景·听风听雨”四辑,遴选作者五十余篇不同时期的作品,既收录了其代表作《故乡》《土地》《人民》《春天住在我的村庄》等,也包括新作《桃花源里可耕田》《月牙湖畔》《家乡茶的清香》等。
《关于下北泽》
[日]吉本芭娜娜著,董海涛译,上海译文出版社
本书收入吉本芭娜娜十九篇散文。她用自己独有的敏锐与感性,在谈论下北泽生活的同时,道出了从容自在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东京的下北泽是日本时下受年轻人追捧的街区之一,对吉本芭娜娜而言却是充满了难忘回忆的场所。作者通过平实的语言描写了在下北泽居住的契机与种种故事。在生活与回忆的交织下,让读者感受到了不同于印象中的、充满人情味的下北泽。
《少年纤夫》
[德]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索伦伯格著,葛囡囡翻译,张昌龙校译,时代文艺出版社
《少年纤夫》(德文书名直接译为《中国少年——李》)是由清末德国驻四川总领事夫人、青少年读物作家海德维希·玛格丽特·魏司-洛伦伯格所著的小说作品。全书以清末夔州城为背景,以一位勇敢、善良、乐观的少年纤夫小李为主角,刻画了清末历史巨变下的一位小人物的故事。
《月亮照在阿姆河上》
罗新著,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
北大教授罗新有关异域旅行的学术随笔初次结集。铁门关究竟在何处?《鲁拜集》、撒马尔罕纸和怛逻斯战俘之间有怎样的联系?椰枣为何被称为“千年枣”?复活节岛的森林为何消失?……本书包含十篇文章,记录了罗新近年来在世界各地的考察和旅行,既有大量丰沛的感性细节,又有新鲜锐利的学术思考。
《终了之前:萨瓦托回忆录》
[阿根廷]埃内斯托·萨瓦托著,侯健译,四川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拉美文学巨擘、《隧道》《英雄与坟墓》《毁灭者亚巴顿》作者埃内斯托·萨瓦托的回忆录。萨瓦托在暮年之时写下这本小书,虽说是回忆录,却并不着力于完整呈现他从天才物理学家到拉美文学巨擘的一生,而更像是对年轻后辈的言传身教。我们可以从中体味,一位真正的人文学者的思想脉络——体察“存在”等哲学命题时的艰难,对苦难大众之真诚深切的同情。尽管展示了诸多苦难,但萨瓦托的笔调是激昂的,他希望我们无论在如何绝境中,都能够行动起来,和同样张开双臂的人一起,等待新的历史浪潮。
《大戏坊》
关中牛著,太白文艺出版社
在濒临黄河的落雁滩一个叫留马村的村庄,戏巷魏家祠堂有一个唱老腔线偶戏的小戏班,村民们忙时务农,闲时唱戏,浑浑噩噩地过着自己的穷苦光景,直到危及民族存亡的抗日战争爆发……小说通过讲述留马村两户线偶戏艺人不同的人生际遇,以独具特色的村庄语言,为读者展开一幅浓墨重彩、原汁原味的村庄“庄稼戏子”的人生画卷,塑造了一系列个性鲜明的人物,试图以此引起人们对即将消失的“村庄”这个农耕文明载体的关注。同时,小说通过“抗战”这个大背景,展现了中国农民的家国情怀。
《一百年,许多人,许多事:杨苡口述自传》
杨苡口述,余斌撰写,译林出版社
本书是五四运动同龄人、西南联大进步学子、翻译名家、百岁老人杨苡的唯一口述自传。从1919年走向今天,杨苡的人生百年,正是中国栉风沐雨、沧桑巨变的百年。时代与人生的淬炼,凝结为一代知识女性的天真与浪漫之歌。学者余斌历时十年,试图以聆听个体细节通向历史的真实,家族旧事、翡翠年华、求学之路、山河故人,一个世纪的人与事在叙述中缓缓展开。“我有意无意间充当了杨先生和读者的中间人,它应该是一部可以面向一般读者的口述史。”
《数字与塞壬:解读马拉美》(人文科学译丛)
[法]甘丹·梅亚苏著,俞俊译,长江文艺出版社
马拉美晚年的诗作《骰子一掷不会改变偶然》是其最晦涩难懂的一首诗。本书是法国哲学家甘丹·梅亚苏对《骰子一掷》的解读,被誉为“马拉美思想的决定性独家解读”。作者围绕马拉美的“唯一数字”概念,用其深刻的洞察力试图简单清晰地破译诗中的密码,质疑了“机会”“偶然性”“无限”和“永恒”等概念,向我们展示了荒诞的创造性力量。与20世纪普遍将马拉美的《骰子一掷》解读为自上帝死后文学失败的讽刺证明相反,梅亚苏展示了《骰子一掷》如何实现了19世纪浪漫主义对终极的渴望,这种渴望建立在人类内在不确定性之上。通过对马拉美作品的大胆解读,梅亚苏对现代性、诗学、世俗主义和宗教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开启其激进偶然性哲学的新篇章。
《上河记》
李敬泽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本书作家、评论家李敬泽的黄河旅行图文随笔集。2000年,漫游黄河流域。从苦水的玫瑰到河州的花儿与少年,从记忆中的萧关道到西吉寂寞的城堡,从广福寺的百灵鸟到米脂街头的堂吉诃德,李敬泽带着异乡人的眼光踏上旅途,渐渐地,黄河成为熟悉的故乡。2019年,重返黄河,恰如久别重逢。吕梁山的夜晚,带着酒香,让人沉醉……十五篇散文,记录下河边难忘的日夜。
《从前的初恋》
王蒙著,作家出版社
《从前的初恋》由中篇小说《从前的初恋》《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及老照片组成。1955年前后,在创作修改《青春万岁》的同时,王蒙插空写下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与《初恋》。“从前的真实日记,写在三十二开横线笔记本上。在《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轩然大波之时,我写下了孪生的《初恋》。”这篇日记体爱情小说当时未能发表,手稿在大半个世纪后的2021年被作者发现,泛黄变脆的纸张上炽热的初心,依然鲜活。八十六岁的王蒙面对二十出头时写下的十八岁恋情,心潮激荡,提笔在原稿中穿插写下心曲,是与从前的对话,也是导读,旧篇添新章,构成了《从前的初恋》。
《虚构的灰》
戴冰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作家戴冰的中短篇小说集。收录作者创作的中短篇小说《张琼与埃玛·宗兹》《献给聂佳佳》《虚构的灰》《鸽哨远得像地平线》等。这些小说描写了不同年龄、不同身份的人,如知识分子、文艺工作者、市民等的生活遭遇和心理世界。小说为我们展现灰色城市风景线的背面,每个人只属于自己的命运波澜,探讨如何走出看似幽深令人困惑的现实迷宫,找到生命的阳光。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