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马洪智库视角 | 李罗力:市场经济是创造深圳奇迹的“立足之本”

2022-12-09 11:5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一、为什么深圳的市场经济比其他地方搞得更好

我们要解码深圳腾飞奇迹,一定要知道,深圳与国内其他城市和地区相比,最主要是胜在市场经济搞得好,率先建立起比国内其他地区相对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

对这一点可能会有很多人并不真正理解。尽管大家都承认,深圳在全国率先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全国的改革开放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但是1992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后,全国都在搞大改革、大开放,都在搞市场经济,而且很多地方的市场经济都搞得相当不错,百花齐放,各有特色。再加上“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些名词,几乎每天都见诸于报端,见诸于各种主流媒体。大家都“司空见惯”、“耳熟能详”,因而不少人认为,其实现在各个地方的市场经济发展并没有多大差别。为什么还要说深圳比别的地方市场经济搞得好呢?深圳的市场经济怎样个好法?好在哪里?

1.什么是市场经济

对于市场经济,人们现在最熟悉的一句话就是“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因素”。但是时至今日,许多人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个概念的真正涵义。他们就是简单地认为,过去在计划经济时代,所有的资源配置都是由政府制订计划来决定的,那么现在这一套早就取消了,难道不就已经是由市场来配置资源了吗?

事实上并非如此,或者说远远不仅如此。从理论认识上来说,仅仅从概念上知道市场经济是“由市场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态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知道,市场经济还是指“经济运行基础是市场竞争的”经济形态;是“强调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的经济形态;是一种“为达到公平竞争的目的,政府必须从法律上创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机会”的经济形态;因此是一种“要有明确法律规定,包括政府行为,都要以立法为依据,通过立法来贯彻执行,因而具有公开性、法治性、规范性”的经济形态。

而这点,恰恰正是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市场经济的关键,也是明白为何说深圳相对于其他地区市场经济体系相对更加健全、市场经济搞得相对更好些的关键。尤其是在许多地方的政府的决策者中,由于许多人并没有真正搞明白这一点,因而才会从理论认识再到决策行为,都在犯错,而且是一错再错。

2.为什么必须由市场来决定资源配置

今天已经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经济时代,它的集中表现是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要集中在企业里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同时生产的专业化分工不断发展,各种产品生产之间协作更加密切,并且生产过程各环节已经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样一种经济形态下,土地、生产设施、资金、劳动力等各种社会资源的配置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社会化大生产自身的内在规律,就对经济发展的水平、质量和效率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以往的计划经济时代,资源配置由政府通过制定国民经济计划,通过层层行政审批和行政命令来统管和分配。这种配置资源方式根本弊病是,配置资源主要是通过人的主观意志来完成,另一方面“层层审批”排斥选择,“事事统管”排斥竞争。尽管在经济结构比较简单、人们需求比较单一的情况下,政府配置资源有其简便和直接功效的一面,但是在社会化大生产的阶段,随着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不断细化和复杂化,同时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即市场的需求也日益多样化的情况下,这种主要以政府意志行政审批配置资源的方式,根本无法把握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无法做到科学准确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客观规律,因而从根本上不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必然造成经济发展的低效率、低质量和低水平,造成社会资源的巨大浪费,造成违背客观规律的巨大损失。改革开放前我国的经济发展之所以与西方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差距那么大,而且越拉越大,甚至比韩国、新加坡等以市场经济为主体的国家差距也越来越大,其根源就在这里。

市场之所以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是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能动地实现的。市场机制中的三大要素“市场供求”、“市场价格”和“市场竞争”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市场供求”反映提供给市场的商品及劳务数量,“市场价格”反映市场供求变化引起商品和劳务价格的升降,“市场竞争”则是市场主体围绕商品质量和价格等方面进行的经济博弈。

由于市场机制的这三大要素能够客观地反映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能够比较科学准确地符合社会化大生产的内在客观规律,因而从根本上有利于资源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各个环节上的合理和优化配置,从而实现经济发展的高效率、高质量和高水平。

二、市场经济中的“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

1.政府的“有形之手”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亚当·斯密到后来的自由经济主义、新古典经济学等学派,都强调市场机制的“天然合理性”。他们认为,市场经济是内在完满、具备自我均衡机制的完善体系;市场机制在本质上是没有缺陷的,市场本身的均衡调整机制足以保证经济长期均衡运行,并可以导致资源的最佳配置。

然而事实已经证明,他们的这种理论是错误的。关键是西方经济学中的“市场经济理论”,其前提均为假设市场经济主体都是“理性的人”,而事实上,在社会实际的市场经济运行中,这个假设根本就不能成立。

市场经济在长期发展的实践中,已经证明其有四个“天然固有”且单靠自身力量不可克服的缺陷:一是一些市场主体“一切向钱看”,为追求自身利益而进行各种不正当的竞争行为,因而具有一定的对市场经济公平竞争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发性”;二是由于各个分散的市场主体无法掌握社会各方面的信息,也无法控制整个社会经济变化的趋势,只能依据市场“价格信号”进行经济决策,因而具有一定的“盲目性”;三是由于市场调节是一种事后的调节行为,因而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四是当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极少数市场主体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相当经济优势时,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而采用非竞争手段不允许他人再与之进行竞争,因而具有一定的“垄断性”。

正因“市场经济”这只“无形之手”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固有缺陷”,有时会陷入“市场失灵”,因此需要有政府这只“有形之手”,对经济实行一定的干预和调控。其目的,一方面是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为经济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特别是在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导致社会生产均衡被严重破坏而可能发生经济危机时,必须要由政府这只“有形之手”通过有效的政策来熨平波动,避免或走出危机;另一方面则是通过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某些行政手段,建立和维护合理的市场竞争秩序,消除有碍市场机制发生正常健康作用的因素,弥补和纠正市场机制自身不可克服的缺陷。

正因如此,我们现在所强调的“市场经济”,事实上已经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指对社会资源配置发挥决定性作用的市场机制那只“无形之手”,另一部分则是指通过政府发挥适当作用补充“市场失灵”的那只“有形之手”。

实际上这点也并不是我们今天中国共产党人的创造,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大危机爆发后,就诞生了由这两部分共同组成的最早的西方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凯恩斯宏观经济理论体系。

2.正确把握“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关系

现在就到我们要讲的关键了,实际上在我看来,我们现在之所以说许多地方的市场经济体系建立不完善、不健全,存在很多弊病,很多地方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等,其关键都在于有没有正确把握市场经济中“无形之手”与“有形之手”的关系;很多地方的经济发展效率不高,发展水平和质量有问题,其关键也在于此。

问题在于两个方面,一是要更加正确和更加深入的理解市场机制在我们的市场经济运行中所发挥的作用。正如我前面所讲,只认识到“市场经济是由市场决定社会资源配置的经济形式”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认识到市场经济的主体是谁?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这就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根本的不同之处。

我在前面还强调过,我们现在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是社会化大生产的现代经济时代,它的根本特征是各种生产资料和劳动力都要“集中在企业里”进行有组织的规模化生产。所以我们必须牢记,只有企业,才是现代经济中社会化大生产的根本载体。换言之,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市场活动的主体,是市场机制运行的微观基础。

另外我们前面也讲到,所谓“市场经济”,从根本上说其实就是一种以“市场竞争”为基础的经济形态。那么进行市场竞争的主体是谁?又是企业!而不是政府!事实上,在市场经济机制中,由企业这个市场主体开展的市场竞争才是最主要的要素:市场竞争渗透在生产和流通的各个环节,涉及生产的各种要素。只有市场竞争,才能使价格随供求的变化而波动;只有市场竞争,才能使价值规律得以贯彻;只有市场竞争,才能使经济充满活力。所以,市场竞争是市场机制的灵魂。这更说明,市场机制灵魂的载体是企业!而不是政府!这就是我们很多地方政府对市场经济还没有充分深刻认识的根本之处。

尤其重要的是,在市场经济中的企业,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则: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追求利益最大化、依法纳税。这既是市场经济中企业的特征,也是市场经济对其主体的根本要求,同时也是市场经济本身的根本要求。因此,不用行政手段直接干预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自主经营,不去越俎代庖地直接指挥企业自主发展、不去干扰和阻碍企业的正当市场竞争,这是真正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最根本要求。

唯有认识到上述这些,才算真正全面地理解市场经济在我们国家所应该具有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真正发挥市场经济体制的作用,也才能建立起完备的市场经济体系。

说到底,深圳恰恰就是在这一点上比国内许多地方都强,深圳的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比国内任何地方发展得都好,这正是深圳能够创造“奇迹中的奇迹”的要害所在,也是解码深圳腾飞奇迹的要害所在。仅以深圳为何能够成为“创新之都”为例,就是由于企业在研发创新方面发挥着根本的作用,而不是大学和科研院所,更不是什么政府有关部门。

由此,我们应该更加正确和更加深入的理解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

政府在市场经济中要做什么?就是要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而不是代替企业去实现各种经济行为,更不能用行政手段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指挥企业的自主选择,阻碍企业的市场竞争。

政府怎样才能保证市场竞争的有效性和公平性呢?也就是必须从法律上创造出适宜的外部环境,并为企业提供平等竞争机会。而这种“法律上”也要包括政府的行为,都要以立法为依据,通过立法来贯彻执行。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市场经济真正成为具有公开性、法治性、规范性的经济形态。

上面所说的道理集中在一点,就是在真正健康有效和健全的市场经济中,政府不必也不能对企业进行“多余”的直接干预。必须充分保证企业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市场竞争的主体,这就是正确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让整个经济活动能够通过市场经济达到高效健康运行的关键。做到了这一点,实际上就是使政府成为“有效有限”政府的关键,就是正确把握了处理好市场经济中“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关系的关键。

此外,政府对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政策手段主要是“制度政策”、“稳定政策”和“社会政策”。所谓“制度政策”,就是能够保证有效竞争和发展创新的政策;所谓“稳定政策”,就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收入政策和结构政策等稳定物价、货币、就业和经济增长的政策;所谓“社会政策”,就是包括收入再分配、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等的政策。

政府还要在社会资源的配置中把计划与市场有机结合起来,在发挥市场调节的同时,重视政府宏观调控对社会资源配置的作用。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不是取代市场调节,而是设法强化市场机制的作用,弥补市场调节之不足。

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应以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为主。经济计划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和战略性等特点,主要任务是提出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趋势和总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政策措施与手段。产业政策是由政府主持制定的产业结构设想和产业组织政策,指明产业的发展目标,实行产业倾斜,并从税收、金融等方面给这些产业以一定的优惠,以推动实现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政府的经济计划和产业政策,只能对企业的自主经营、自主发展进行引导,而不能变成用行政命令手段对企业的直接指挥和直接干预。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