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听红山、良渚文化“对话”,凌家滩出土文物回乡展出

宗和
2022-12-07 20:09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凌家滩遗址是迄今发现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出土的1100余件高规格玉石器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同时期玉文化最高水平。澎湃新闻获悉,安徽博物院年末大展“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今天在安徽博物院新馆开展,此次大展展出文物194件,不仅呈现故宫博物院藏27件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珍品,同时也呈现同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同类型文物。

凌家滩遗址是迄今发现长江下游巢湖流域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总面积约140万平方米。1987年至今,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共进行了14次发掘,出土了大批精美的文物,取得了重大成果,对探索中华文明起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凌家滩遗址因各类遗存齐全,文化内涵丰富,被列为全国百年百大考古发现之一。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将我国数以千计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形容为深邃暗夜中的“满天星斗”,而根植于江淮沃土之上的凌家滩,独具特点又兼容并蓄的凌家滩,无疑是这瀚海夜空中那束灼灼闪耀的无比绚烂的璀璨星光。

立姿玉人

跪姿玉人

大型祭坛、祭祀坑、积石圈、墓葬群、居址、壕沟等遗迹的发现,大批玉礼器、石器、陶器、炭化农作物、家畜骸骨的出土,揭示出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集祭祀占卜、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五百年间,凌家滩先民在这里礼天敬祖、琢玉烧陶、种植水稻、饲养猪狗,生生不息。作为中国史前三大治玉中心之一,凌家滩遗址出土的1100余件高规格玉石器,种类繁多、造型独特、琢磨精致、美轮美奂,最为耀眼的玉版、玉人、玉鹰、玉龙等代表性玉器在思想与历史价值、工艺与艺术造诣上别开生面,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代表了新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同时期玉文化最高水平,表明长江下游的巢湖流域是中国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

玉兔饰

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安徽省文物局)、马鞍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安徽博物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管理处承办,故宫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辽宁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含山博物馆、嘉兴博物馆等国内多家博物馆参与协办。此次大展展出文物194件,分为“秘境重现”“共沐春华”上下两篇,展期一直持续到2023年3月6日。

故宫博物院藏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回乡团聚

在凌家滩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玉礼器、石器、陶器等3000多件珍贵文物,尤以精美玉石器著称世界。在1100多件玉石器中,代表性玉器有玉人、玉龟、玉鹰、玉龙等,其中玉龟、玉版、玉勺等100多件一级文物,现被珍藏在故宫博物院。此次展览促成了收藏在故宫博物院的凌家滩文物回乡团聚,展出了故宫博物院藏的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27件,包括巨型石钺、三角叶形饰等,实现了对凌家滩遗址出土文物的首次集中“亮相”。

巨型石钺 故宫博物院藏

三角叶形饰 故宫博物院藏

凌家滩文化对话红山文化、良渚文化

展览专设篇章,对凌家滩文化与同处于长三角地区的崧泽文化、北阴阳营文化、薛家岗文化以及同为史前三大治玉中心的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相似文化因素进行类比展示。凌家滩、红山、良渚玉器既有勾连,又各具特色,社会形态也具有极其相似之处,三地聚落都经过精心规划,都有祭坛、贵族墓、大型红烧土建筑,凌家滩有用于防御的壕沟、良渚有城墙。

此次展览中展出了红山玉器、良渚玉器,对其三者进行对比展示,比如红山玦形玉龙、红山玉鸟、良渚玉冠形饰等,可以与凌家滩玉龙、玉鹰、玉冠饰等进行对比。此外,展览中还涉及了同处于长三角地区的北阴阳营文化、崧泽文化等,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多样性、复杂性和一体性,各文化彼此间的认同感和依赖性。

红山玦形玉龙 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藏

玉龙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良渚玉冠形饰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凌家滩玉冠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玉鹰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全景展示凌家滩文化面貌 

此次展览设计中融合了大量多媒体展示、互动项目与打卡场景,将现代科技元素融入其中,全景展示凌家滩文化面貌,带你走进5000多年前的凌家滩,为您科普凌家滩遗址小知识,寓教于乐。

凌家滩遗址如何被发现,怎样看懂凌家滩墓葬编号,玉鹰怎么诞生的,凌家滩先民如何生活的……观众可带着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展览中寻找到答案。

玉龟及玉签组合器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月牙纹石锛 安徽博物院藏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名称:“璀璨星光——凌家滩文化展”

展览地点:安徽博物院新馆五楼

展期:12月7日——2023年3月6日

(本文据安徽博物院微信公众号、《安徽商报》相关报道)

    责任编辑:陈若茜
    校对:栾梦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