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圆木老司”的半个世纪坚守,你家还有这些老物件吗?

2022-12-07 15:4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你知道什么是“圆木”吗?“圆木”俗称“圆木家生”。在瑞安,上世纪70年代前,几乎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圆木家生,比如托盆、米桶、水桶、脚盂等,制作圆木家生的手工业者被人们尊称为“圆木老司”。

随着时代的发展,圆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在曹村镇上都村,仍有一家圆木老店,至今保留着这项古老的工艺。12月5日,记者来到这家店,见到了温州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圆木器制作记忆”代表性传承人连新柳,领略圆木的独特魅力。

上门“做生活”,木工当时很吃香

今年72岁的连新柳,从16岁开始学圆木手艺,从事这门活儿至今已有50多年。

连新柳回忆,当时木工比较吃香,相对而言,圆木是木工中更为精细的“生活”(手艺),他整整花了3年时间才出师。1976年,他独立门户,开始“做生活”——就是去别人家里做活儿,伙食和住宿都由主人家提供,做完后结工钱离开,再去别家做。

“天光早晚上暗”是连新柳对那些年“做生活”忙碌的描述。上世纪80年代,一年当中,他几乎只有一个星期的时间是在家里度过的,其他时间都是去别人家里“做生活”,每件圆木器物成品需要较长时间,是真正的技术器具,像一个茶盘要做一天多才会有成品,还不包括上漆。

“瑞安姑娘嫁人前,要提早半年来定做一套‘圆木家生’。”连新柳说,一般人家要陪嫁20多件,比如果盒、托盆、米桶、水桶、脚盂、拗兜、鹅兜、花鼓桶、马子桶等。作为随嫁用品,这些圆木家生会被漆成红色,象征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

那时圆木工匠每天清晨开工,晚上才能收工,虽然辛苦,但是生意红火,收入还挺可观的。“当时这份职业很受人羡慕,一位圆木师傅一天工钱一块六,一个月可以拿到30元左右,那时物价低,这份工钱足以养家糊口,还能攒下不少钱。”连新柳笑着说。

生意最红火的时候, 连新柳忙得做不过来,最多的时候带了四五个徒弟。

“做生活”不简单,曾因生漆过敏肿胀难忍

做圆木家生需要耐心和技艺,有时候还要承受身体上的痛苦。连新柳说,在做圆木器物时,要用到生漆,切割漆树树皮流出的一种白色黏稠乳液,经过后期加工而成的涂料,可以对木器起到防潮和黏合的作用。 在农村,很多家长会叮嘱孩子,去山上玩的时候不要碰它,一旦接触到它,皮肤就会过敏,瘙痒肿胀疼痛。

连新柳回忆,自己曾因生漆过敏导致彻夜未眠,好几天都要承受瘙痒红肿的痛苦,全身肿得像个小胖子。这样反复过敏了几次,他的身体对生漆产生了抵抗力,不会再过敏了。

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家生”

在连新柳的圆木店里,摆满了制作圆木的材料和各式工具,连新柳坐在一张"料凳"上。这张“料凳”很特别,一端两只脚朝上,另一端两只脚朝下。“这张凳子跟了我几十年,我每天都是坐在料凳上‘做生活’。”他说。

连新柳左手拿起一个茶盘,右手拿出竹箍,给茶盘底板做固定。他一边做一边介绍,茶盘有八个角,要先做竹箍固定,这是做茶盘非常关键的环节,要将八个一样大小的角拼接板扎紧,用圆刨将器物内外面刨圆刨光,再根据底部直径拼接底板。拼接八个角时,他拿出部分生漆加鱼胶粘结,再加竹钉连接,使八个角不移位。

圆木制作是门精细活,制作出一件合格的圆木制品,绝非易事。从原材料到成品毛坯,再到上油漆,制作一个茶盘需要两天多时间。即使现在切割用上了机器,但是细致关键环节仍需要手工制作,很考验圆木师傅的功力。“先重质再加量,踏踏实实做好每一件‘家生。”连新柳说。

魅力独特,如今仍有不少人喜爱

1990年前后,市面上开始流行塑料和不锈钢的器物,曾经承担人们最基本的家庭生活用具圆木家生,受到冷落,渐渐淡出大家的视线和生活。连新柳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忙碌,当初不少从事圆木制作的同行也纷纷转行,如今,连新柳是曹村镇唯一一位坚守圆木制作的圆木师傅。

在连新柳的家里,他专门做了一个展示柜,摆放了他这些年精心制作的各式圆木器物。“这些我舍不得卖,这是我从事圆木几十年来的一个见证,是我用纯手工制作的。每每看到它们,我都很骄傲,真的太漂亮了!”连新柳说。

作为传统的手工艺品,圆木家生以其独特的魅力,近年来勾起现代都市人的怀旧情结,茶盘等圆木器物又重新走进了大家的视线。

这几年,连新柳会在每年农历十月廿三马屿集市上展出和销售圆木器物,一些爱好者会特地来购买,还有一些村民因家里的姑娘出嫁找他定做“圆木嫁妆”,虽然预定的款式单一了,但是重新唤起生机的圆木器物,令连新柳很是欣喜。现在每个月都能接到二三十个订单,他又开始变得忙碌起来。

子承父业,盼有更多人学习

2012年12月,“圆木器制作技艺”被列入温州市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连新柳制作的圆木器物包括茶盆、梅香盆、索面桶、拗兜、果盒、锦格等9件被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收藏,他的多件圆木器物在国内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获奖。

但是,圆木制作学习周期长,收入不高,这项技艺也面临失传。“毕竟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遗产,虽然也有些老手艺人仍在坚持做这活儿,但不多了。非常欢迎有人来跟我学这门技艺。”连新柳说。令他欣慰的是,两个儿子都愿意跟着他学。

大儿子跟着父亲学做圆木家生已经十年了,专心致志做着喜欢做的事,他总笑眯眯的。“这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我父亲一辈子情感的寄托,我想先把它继承下来,也可以帮助它再继续传承下去。”他说。

记者:欧苗苗 陈峥

特约记者:方孔德

编辑:蔡忆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