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往日崎岖还记否——世界中国学研究所“前史”琐记
我的专业是历史学,主要研究中国近现代史和上海城市史,本来跟世界中国学关系并不大,未曾想此生却跟世界中国学这门新兴学科结下了不解之缘。若从2002年8月奉命参与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算起,屈指算来,这种缘分已延续二十年之久。这二十年,以2012年中国学所成立为界,大致可分为前十年和后十年。中国学所成立后的十年,我未全程参与,且已有许多同仁为文详记,暂且不表。中国学所成立前的十年,也就是中国学所的“前史”,现在能说出个大概的人可能不多,而我曾被深深卷入其间,几乎无役不与,对其中的宛委曲折略有所知,可说是一个亲历者和见证者,适值中国学所十周年所庆,因撮其要作此琐记,明其之所由来,以为纪念。
一、关于“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中国学研究所系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而设,因此,讲中国学所所史,就不能不追溯到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创设。
稍微熟悉一点院史的人都知道,社科院一向高度重视国际学术交流,特别是1978年社科院恢复重建以来,在老院长张仲礼等老一辈学者的带动下,率先实施“引进来、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国际学术交流更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逐步构建起覆盖全球的海外学术网络,与世界各地汉学/中国学研究机构签订过合作协议,保持稳定而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到访的外国学者常在千人次以上,当今许多知名汉学家/中国学家都曾有过社科院的经历,并引以为自豪,社科院因此而被誉为“连接中外学术界的重要码头”。1997年张仲礼老院长退休后,继任院长尹继佐先生认为海外学术网络特别是海外中国学学术网络是社科院的一大优势和特色,要创新一种学术机制,让这个网络得以持续巩固并不断拓展,为世界了解中国、中国走向世界发挥更大的作用,于是而有创设世界中国学论坛的最初构想。这个构想很快得到市委宣传部郝铁川副部长和王仲伟部长的大力支持,创设世界中国学论坛遂由构想进入筹备阶段。
记得2001年7月我应邀赴哈佛燕京学社作访问学者,行前尹院长曾特意到分部请我吃工作餐,嘱咐我到哈佛后要多了解世界中国学的前沿动态,并及时向他汇报。2002年7月我回国后不久,尹院长即邀我参与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筹备工作。8月22日, 也就是暑假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尹院长即在院部召集“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会。会上,尹院长通报,“世界中国学论坛”系市委宣传部拟办的国际性学术大会,且已获得中宣部的批准,初步定于明年夏天召开。他还简单介绍了论坛的前期准备情况和基本设想,命我起草一份论坛筹备计划书,一周内提交。会后,我即按尹院长的要求,草拟了一份初步的筹备方案,并于8月28日提交讨论。该初步方案大意如下: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方案(草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中国正在大步迈向世界,世界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的发展。正是在这个背景下,世界各国出现了研究中国的热潮,并由传统的“汉学”研究(Sinology,即以研究中国的历史、语言、文学和文化为主体)转向“中国学研究”(Chinese studies,即以研究当代中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为主体)。这种研究转向,使国外的中国学研究成为世界各国人民和政府了解中国的重要桥梁,并直接影响其政府的对华政策。因此,深入地了解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发展的整体脉络和基本动态,加强与世界中国学研究的交流与联系,不仅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世界各国的中国观,而且有利于帮助世界中国学者更加准确地了解和认识中国,不断改善中国发展的国际环境。为此,我们拟于明年夏天举办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一、论坛宗旨
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全方位地为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建构一个研究、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并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本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每次确定一个交流研讨的主题,邀请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知名中国学研究学者与会,力争办成世界中国学研究、交流和对话的盛会,并使之成为常设的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研究学术交流中心”。
二、首届主题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多元视野下的中国。具体分为五个单元:
1.全球化与中国
2.经济发展
3.社会变动
4.人文关怀
5.世界眼光看上海
三、会议时间
为了便于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学者能够顺利与会,首届论坛的时间初步定于2003年8月12日-16日举行,其中三天开会,一天考察。
四、出席人数
首届论坛拟邀请40-50位海外知名中国学研究学者和40-50位国内一流学者。具体名单待定。
这份草案后来几经讨论、反复斟酌,于9月26日形成一份比较正式的文本,即《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计划书》,计划书全文如下: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计划书
一、论坛宗旨
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全方位地为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建构一个研究、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本论坛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每次确定一个交流研讨的主题,邀请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著名中国学研究学者与会,力争办成世界中国学研究、交流和对话的盛会,并使之成为常设的有世界影响的“中国研究学术交流中心”。
二、首届论坛主题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主题确定为:多元视野下的中国。
初步设想,分为五个单元开展研讨:
1.全球化与中国复兴
2.经济发展与增长的可持续性
3.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
4.文化发展与文明对话
5.人力资源与国家综合竞争力
三、时间、地点
为了保证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学者能够顺利与会,首届论坛的时间初步定于2003年10月23—26日举行,其中三天开会,一天考察。会场及食宿安排在新锦江大酒店。
四、组织结构
为确保首届论坛的圆满成功,特成立“论坛”组织委员会,以宏观把握会议方向。拟由市委宣传部领导和社科院领导出任正副主任,各相关院校、媒体领导和社科规划办负责人出任委员。
成立“论坛”专家委员会,为论坛议题、形式和内容提出学术咨询意见。拟由本市各学术机构著名专家学者出任委员。
成立“论坛”组织委员会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协调各方,有序开展筹备工作。
五、会议规模、出席人员
本届会议为百人规模的大型国际学术研讨会。拟邀请50位海外知名的中国学研究学者和50位国内一流学者作为正式代表。
六、拟邀请市领导情况
鉴于此次论坛会议学术层次高、预期国际影响大,对宣传中国、宣传上海的积极作用显著,拟根据论坛组织筹备工作的进展情况,在适当的时候,另行上报邀请市委、市府和市人大领导出席论坛并发表演讲事宜。
七、筹备工作程序
为保证会议的顺利召开,制订《首届“论坛”实施方案》,拟分六个阶段,开展会议筹备工作。另初步形成“论坛会议议程”。
八、计费预算
首届论坛经费初步预算为168.3万元。
计划书还有7个附件,分别是《“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名单》《“世界中国学论坛专家委员会”名单》《“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工作小组名单》《“世界中国学论坛”海外学者推荐名单》《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实施方案》《“世界中国学论坛”会议议程》及《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预算(初步)》。11月6日,尹院长再次召集论坛筹备会议,邀屠启宇、李轶海和我等数人与会,对《首届“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计划书》及相关附件做最后修订、定稿。会上,我提出了三点建议:一、关于此次会议的定位,若是将此次年会办成文化论坛,就应加大学术含量,不宜办成市长咨询会议那样的年会,这就必须对会议拟讨论的各主题做适当的调整;二、如何调整?我以为应在专题中增加“回望与前瞻:世界中国学发展轨迹”,并将“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联系起来;三、此次会议在上海召开,而上海又是世界中国学中的一门显学,应有一个专门讨论上海的议题。这些建议均为尹院长采纳,并纳入计划书的修改稿。首届论坛主题部分最后调整为:
论坛主题:多元视野下的中国
分会议题:
1、全球化与中国复兴
2、经济发展与人文关怀
3、社会发展与社会转型
4、文化发展与文明对话
5、传统与现代:中国之道
6、上海经验与城市进步
7、回望与前瞻:世界中国学研究的轨迹
修订后的计划书以上海社会科学院的名义上报市委宣传部。11月11日,市委宣传部专门就举办“世界中国学论坛”召开筹备会议,上海各文化部门的分管领导约30余人与会。会议由郝铁川副部长主持,尹院长汇报前期筹备情况,王仲伟部长就论坛宗旨及具体的运作发表了讲话。根据王仲伟部长的讲话,院里又让我重拟计划书中的论坛宗旨部分,重拟稿如下:
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旨在全方位地为世界中国学研究学者建构一个研究、交流和对话的平台,促进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的健康互动和蓬勃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重要的借鉴和参考。
本论坛将办成一个集中展示世界中国学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窗口,一个让世界更准确地了解中国、让中国更深入地了解世界的国际性学术峰会。一方面通过本论坛大力弘扬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展现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华文化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的独特魅力,重塑中国的国际形象;另一方面通过本论坛准确把握世界中国学的发展趋势和学术前沿,积极引进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先进理论和方法,全面提升中国特别是上海人文社会科学的学术水准,增强与国际学术界对话和交流的能力。
本论坛将全力配合上海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的建设,每两年举办一次,每次确定一个交流研讨的主题,邀请世界各国包括发展中国家的著名中国学研究学者与会,力争办成上海市国际文化交流的品牌项目,并通过常设秘书机构、学者网络和专用网站使之成为常设的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学研究学术交流中心”。
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原定于2003年8月12-16日举行,论坛筹备工作也是按照这个时间节点有条不紊地推进,后因2003年爆发“非典”疫情,论坛遂延期至2004年8月19-22日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首届论坛的筹备虽遭遇一些意想不到的波折,但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还是取得巨大成功,200多名中外嘉宾共聚一堂(其中国外重量级学者53位,分别来自2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共同就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而不同”展开面对面的对话与交流,受到与会中外嘉宾和众多媒体的盛赞,成为当年上海乃至中国学术界的一大盛事。
二、关于“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
世界中国学论坛每两年举办一次,2004年论坛首战告捷后,2006年、2008年又相继成功举办了第二届论坛和第三届论坛,国际影响力不断扩大,已成为上海社科院的一张学术名片和上海知名的学术外宣品牌。如何在前三届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论坛的影响力,一方面促进中国更深刻地认识自我,另一方面帮助世界更全面地理解中国,形成并放大论坛的品牌效应,不仅关系到这个学术外宣品牌的自身建设和后续发展,而且关系到新时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大方向,关系到社科院的学科布局、队伍建设和战略方向。正因为如此,2009年7月13日上午王仲伟部长在市委宣传部召开中国学论坛工作专题会议,就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筹备工作、建立中国学研究中心以及创办《中国学研究季刊》等事项做了重要指示。王部长在讲话中指出,论坛的目标和功能定位应包括举办论坛和建立中国学研究中心两个方面。要厘清中国学研究与中国学论坛的关系,就是以中国学研究为基础,形成和提升论坛的品牌效应;同时以论坛的影响力来倒逼和深化中国学研究。要充分认识中国学论坛在对外文化传播和社会科学理论创新中的战略意义。要把最新的社科研究成果体现在中国学论坛之中,这既是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又是理论创新的思想交汇。因此,他要求社科院尽快成立中国学研究中心,并加强建设,把中国学研究中心打造为资料中心、课题资助中心、人才集聚中心和成果发布中心。从长远看,要构建中国学的学科框架,要定义“什么是中国学”。为此,要进行大量的中国学资料整理,才能对学科框架提供基础,也能对课题设计提供指导。有了学科建设的目标,就可以招收研究生,办研究生班,与硕士点、博士点相结合,与博士后工作站相结合。只有通过大量收集资料,通过导师开课,研究生写学位论文,有人不断地追溯,才能源源不断地出人才出成果,才能把这个学科建起来。研究中心可以国际化,把国际上的中国学专家吸收到中心的工作站来,这个工作站可以与上海社科院的国际创新基地结合起来。
根据王部长的指示精神,上海社会科学院即着手筹建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可能因为我曾参与过世界中国学论坛的筹备工作,且对世界中国学这门新兴学科的重要性及其意义有所认识,王荣华院长一再通过论坛分管领导黄仁伟副院长找我,要我参与中心的筹建,并帮忙草拟中心筹建方案。再三婉拒不成,只好硬着头皮上,差不多费了整整一个暑假,我按要求草拟了四个相关方案,分别是《关于成立“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的方案》《关于创办<中国学季刊>的方案》《中国学网站建设方案(A)》和《关于中国学网站建设方案(B)》,并于8月初提交院领导审议。其中关于成立中心的方案如下:
关于成立“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的方案
中国学研究脱胎于汉学,在西方语境中曾经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边缘性学科,但在二战以后,特别是最近二十多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以及由此导致的国家地位的上升和世界影响力的不断增强,世界各地的中国学研究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国家、学者参与到中国研究中来,从传统中国到现当代中国,从文化、社会到经济、政治、法律等制度性建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可以说,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已成为当今从学界到商界、政界各类不同人群所关注的共同焦点,中国学也日渐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世界性显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2004年起,我院创设和成功主办了两年一度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已成为上海高端学术外宣的重要品牌,影响正在不断地扩大。在这种背景下,设立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创刊《中国学研究季刊》、创办中国学研究网站,整合已经累积的学术资源,强化对国内外中国学的跟踪研究,为“世界中国学论坛”提供学术支撑,进一步加强中国历史、政治、社会、经济等的全方位对外宣传,使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中国形象,了解国际学术界中国学研究的焦点、热点,为相关部门提供政策咨询,并使之成为上海新的学术亮点和学科增长点,提升上海在相关学术领域的国际地位,也是我院“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中心宗旨
中心将与《中国学研究季刊》和两年一度的“世界中国学论坛”互为犄角,力争成为各国研究中国发展道路的信息库和新观点新概念的发源地,形成中国学研究的国际网络:一方面独立地开展国内外中国学的跟踪研究,深入地了解和诠释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现状及其走势,并在了解和诠释过程中逐步形成本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话语,进而提升本土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主办《中国学研究季刊》,创建中国学研究网站,持续地推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研究成果,累积相关研究的资源,扩大中国文化的传播途径,强化对外文化传播的力度,支撑“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学术水平,为国家战略提供学理支持。
二、主要工作目标
王仲伟部长7月13日关于中国学论坛工作的讲话指出:“中国学研究中心首先是资料中心;其次是课题资助中心;再次是人才集聚中心;其四是成果发布中心。”按照这一要求,中心确立主要的工作目标,具体如下:
1.创办《中国学研究季刊》,每年出4期,每期25万字左右,拟设特稿(前沿报告)、专题研究、名家专访、论著评论、信息快递等栏目,力求荟萃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深入评析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探索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海内外中国学界的双向互动。详见《关于创办〈中国学研究季刊〉的方案》。
2.创建中国学研究网站。目前国内已有少数几家机构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中国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设立了相关网站,中心将在全面分析已有网站特点的基础上,创设一个更具影响力的网站,一方面密切关注世界各地中国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详见《关于设立“中国学研究网站”的方案》。
3.创建中国学研究文献库和信息库,近期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A.购置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基本文献资料、报刊资料;
B.编纂世界中国学机构名录和世界知名中国学家名录。通过编纂名录,建立一个包罗全球性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和知名专家的资源库,并与国际国内知名的中国学(汉学、国学)研究机构建立可长可久的联系网络,为了解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提供一个坚实可靠的基础。由于世界中国学研究涉及的语种繁多,有的机构旋起旋灭,资料获取和整理不易,因此,本项工作将作为中心的长期性项目,持续地进行。
C.主持翻译出版《中国学研究译丛》,每年推出三到五本有影响的中国学研究力作,特别是当代中国研究的精品力作,持久地坚持下去,影响就会不断地显现出来。另外,通过译丛的组织翻译,可以选拔和凝聚一批有志于研究世界中国学的学者,壮大本中心的研究团队。
4.确立重点研究方向,形成自己的研究特色。
A.开展世界中国学前沿动态的研究,尤其是开展当下世界中国学焦点问题的研究,组织编纂世界中国学年度报告,一方面为国内中国学研究提供最新的学术资讯、最前卫的理论与方法,另一方面推动国内优秀的中国学研究成果走向世界,扩大国内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影响力,为重构世界的中国形象做出自己的努力。
B.设立一系列课题,进行深入研究。重点研究与中国文化、中国形象、中国利益攸关的重大问题,如“国际社会对中华文化(或中国形象)的认知、误解与敌意”等。(每个季度向有关方面提供1-2篇国外中国研究热点等咨询报告)
C.编纂《中国学研究丛书》,每年推出2-3种原创性的中国学研究著作,通过这一方式,整合国内中国学研究的力量,集聚中国学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扩大本中心的学术影响力。
5.构建中国学的学科框架,把学科建设与人才集聚、培养结合起来,把中心工作和访问学人工作站建设结合起来,通过各种创新的方式把海内外的中国学专家吸收到中心的工作站来,使中心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交汇之地和理论创新基地。
6.与“世界中国学论坛”相互配合,一方面中心将尽力为“世界中国学论坛”提供学术支撑,另一方面借助“世界中国学论坛”这个高端学术平台,累积中心的人脉资源和学术资源,建立覆盖全球的学术网络,组织多样化的学术活动(包括互访、学术报告、小型专题研讨等),促进中外中国学界的互动、合作和交流,并在这种互动、合作和交流过程中,活跃我院的学术气氛,特别是与国际学术界的对话能力,进一步提升中国学研究的整体水平和国际影响力。
三、人员构成
中心人员由名誉主任、主任、副主任、专职研究人员、访问学人(含博士后)、特约研究员等构成。
名誉主任2名,由市委宣传部和院领导担任
主任1名;
副主任2名(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1名);
专职研究人员10名(其中负责北美地区2名,欧洲地区3名,东亚地区1名,东南亚1名,中西亚1名,中国2名);
访问学人(含博士后研究人员)每年2–3名;
特约研究员若干名,名单另拟。
中心专职研究人员一律公开招聘,每年引进3–4名。
中心另设学术委员会,负责审议中心学术研究规划、课题资助及其他学术事项。主任不能由院领导担任),委员拟邀请国内知名学者担任,具体名单另拟。
《中国学研究季刊》编辑部人员具体见“方案”。
中国学研究网站人员具体见“方案”。
季刊与网站隶属中心。
四、基本配套
为了卓有成效地开展工作,逐步实现上述目标,而不是徒具形式,请院领导统筹考虑以下配套要求:
1、根据需要,请院干部人事处参照“当代中国政治研究中心”,解决人员编制10名(不包括编辑部与网站),以保证研究的人力资源。
2、请院部统筹考虑并尽快配备14㎡以上办公用房2间,其中1间为专职研究人员办公用房,1间为中心主任、副主任办公用房,兼作资料室。(访问学人包括博士后研究人员办公用房,根据实际需要,另行申请)。
3、经费预算:
A.《中国学研究季刊》和中国学研究网站经费预算,参见相关方案,此处不计;
B.文献库和信息库建设费用每年30万元人民币;
C.课题资助:每年10项,每项5万元,(其中基础研究占三分之一,现实研究占三分之二),合计每年50万元;
D.博士后研究人员经费每年15万元(以每年3名计算)
E.其他活动经费每年20万元;
F.启动经费(含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10万元。
总计125万元。
以上方案妥否,请审议。
这个方案,除了经费部分外,领导均表示肯定和支持,并决定从刚竣工不久的上海社科国际创新基地(分部2号楼)7楼拨出若干间办公室供中心使用。因为没有人手,黄仁伟副院长请外事处赵念国老师过来帮忙,和我一起办公,中心正式开始筹建。
2010年初,世界中国学论坛正式升格为国家级学术外宣平台,由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承办。为了配合论坛的升格,为论坛提供学术支撑,院领导要求加快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筹建的步伐。2月8日,黄院长向我转达潘世伟书记的意见,希望我能兼任中心常务副主任和《中国学季刊》主编。见我意兴阑珊,稍后潘书记亲自给我打电话,明确告知中心是个实体机构,先给10个编制。话说到这个份上,我再不接受,就有“抗命”之嫌。就这样,老赵和我在黄院长直接领导下,一面筹建中心,一面参与第四届论坛的筹备,整天忙得昏天黑地。许多事情做过也就忘了,如过眼烟云,但有两件事一直记忆深刻——
一是和黄院长、李轶海处长一起为论坛和中心物色和招聘工作人员。论坛确定升格为国家级学术外宣平台后,中心即着手招聘工作人员。中心首次招聘公告发布后,应聘者多达70余人。经过多轮笔试、面试,最后录用6人,分别是潘玮琳、杨起予、张焮、樊慧慧、张娜、廉晓敏,其中张娜和廉晓敏11月中国学论坛结束后将分别转到邓中心(或外事处)和欧亚所工作。他们陆续加盟后,即全力投入到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紧张筹备工作,为第四届论坛的成功举办付出了巨大的努力。2011年中心再度招聘,褚艳红加盟。他们构成中心和后来成立的中国学所最初的工作团队。
二是参与设计世界中国学贡献奖的评奖程序。配合论坛升格,论坛组委会决定设立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设立这个奖项,并在论坛召开时颁授,首先必须设立中国学贡献奖评审专家委员会,负责遴选获奖者;而要设立中国学贡献奖评审专家委员会,就必须制订相关评审章程或条例,使整个推荐和评审过程有章可循。获奖者名单确定后,还得马上联系获奖者,邀请他们到论坛接受奖项,并发表获奖感言。一切就绪后,我还奉命为首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荣誉证书草拟了两份颁奖词,供论坛组委会采择。最后论坛组委会采用其中一种,并译成英文。文如下:
——教授:
您以中国研究为志业,著书树人,创新思维,成就卓著,在世界中国学界享有盛誉,是世所尊仰的中国学大家。经世界中国学论坛学术委员会推荐和评审,一致决定授予您首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中国学研究贡献奖,特颁此证。
世界中国学论坛组织委员会
2010年11月6日
November 6, 2010
Professor:
As an outstanding master of China studies, you have been working in this field for life career, publishing volumes of remarkable books, cultivating generations of scholars, creating new ideas, reached great achievements and won high reputations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of China studies. Recommended and reviewed by the Academic Commission of the World Forum of China Studies, We decide to confer you the Award of Contribution for China Studies.
This Certification is hereby promulgated.
Organization Commission of
World Forum of China Studies
经过中国学贡献奖评审委员会多轮推荐和评审,最后确定首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授予美国的孔飞力教授、法国的谢和耐教授、俄罗斯的罗高寿教授和日本的毛里和子教授。他们都毕生从事中国研究,且各有重要建树,为中国研究的世界化做出了突出贡献。他们的获奖,当之无愧,众望所归。颁授首届世界中国学贡献奖成为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一大亮点,众多媒体予以大篇幅报道,反响强烈,为后来的中国学贡献奖推荐、评审和颁授树立了具有公信力的典范。
三、关于《中国学季刊》
在我参与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的筹建过程中,其实最吸引我的,是希望能为世界中国学论坛创办一份高品质的学术期刊,集中发表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并以此推动世界中国学向纵深方向发展。2009年7月13日王仲伟部长的讲话中就曾特别提到要创办一份高水平的《中国学季刊》,并要求把它纳入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优先推进的事项加快建设,他还明确指示:“研究中心和刊物要另外报预算,另外追加经费。刊物的刊号问题要适当调节,这件事与新闻出版局焦杨协商一下”。可能因为我曾长期参与主持《史林》编务,有办刊经验,院领导命我尽快拿出办刊方案上报。同年8月6日,我按要求提交院里的有关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的一揽子方案中,就有一份关于创办《中国学季刊》的方案。具体方案如下:
关于创办《中国学季刊》的方案
伴随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学已日益成为一门国际性显学。为了集中展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和前沿动态,强化中国学研究的学术外宣功能和对外文化传播功能,提升海内外特别是国内中国学研究的整体水平,推动中外中国学研究的合作、互动与交流,构建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网络,现按王仲伟部长7月13日的讲话精神,拟高起点地创办《中国学季刊》。具体方案如下:
一、办刊宗旨
《中国学季刊》将与中国学研究网站和两年一度的“世界中国学论坛”互为犄角,构建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网络,大力推动和促进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合作、互动与交流,一方面及时刊载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累积中国学研究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凝聚、培育和壮大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作者群体,“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扩大中国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力争使《中国学季刊》成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高端学术成果的发布中心和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品牌学术期刊。
二、栏目设置
《中国学季刊》,每年出4期,每期25万字左右,拟设特稿(前沿报告)、专题研究、名家访谈、论著评论、信息传递等栏目,
特稿每期1-2篇,以探讨现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的成果为主;
专题每期8-10篇,以研究现当代中国各类问题的成果为主,兼顾中国文史研究方面的成果;
访谈每期1-2篇,主要发表海内外顶尖中国学家的深度访谈录;
评论每期6-8篇,主要发表海内外中国学著作的书评。
季刊将主要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致力于发表中国学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深入评析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探索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海内外中国学界的双向互动。
三、编委会和编辑部
为了确保《季刊》的学术质量,并按时优质地出刊,拟设《季刊》编委会和编辑部。
(一)《中国学季刊》编委会
编委会由编委和特邀编委组成,编委由本院及上海市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组成,特邀编委由海内外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学者组成。编委和特邀编委名单另拟。
编委会的主要职责:撰稿、荐稿、审稿,并为《季刊》的编纂提供建议。
编委会设主任1名,由院分管领导担任。
(二)编辑部
《季刊》编辑部由主编、副主编、编辑和编务组成。其中主编1名,副主编2名(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各1名),中文编辑2名,英文编辑1名,编务1名。
主编和副主编主要负责《季刊》的统筹、策划、组稿、审稿、发稿;
中文编辑主要负责中文稿件的初审、联系作者和技术处理及校对;
英文编辑主要负责英文稿件的初审、联系作者和技术处理及校对;
编务主要负责与编辑部有关的事务性工作,包括联系出版社、印刷厂,作者库的建设,稿费的核算与发放,成本的核算与报销等。
四、成本预算
在未取得独立刊号之前,《季刊》将以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每季度出版1期,每期约25万字。以此核算,每期约需10万元人民币,每年约需40万元人民币。细目如下:
书号管理费:3万(每期)×4=12万元;
组稿审稿费:2万(每期)×4=8万元;
编辑校对费:1.5万(每期)×4=6元;
稿费:3万(每期)×4=12万元;
其他必要开支:0.5万(每期)×4=2万
五、配套设备
14㎡编辑部办公用房1间;
启动办公设备(电脑、办公桌、文件柜、电话、传真、打印机等)约需5万元人民币。
以上方案妥否,请审核。
《中国学季刊》编辑部(筹)
2009年8月6日
方案提交后,刊号却迟迟没有下文。到了2010年7月,眼看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召开在即,而论坛组委会又希望在论坛上推出《中国学季刊》试刊号,因此,只能退而求其次,决定先采取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试刊号,并命我限时拿出试刊号方案,7月12日提交。方案如下:
关于《中国学季刊》试刊号的方案
在上海市委宣传部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学季刊》经过紧张的筹划,各项前期工作已基本就绪,拟于第四届中国学论坛召开之前推出试刊号,特制订有关方案如下:
一、办刊缘起
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将于今年11月隆重召开,这不仅是上海社会科学院的一件大事,也是上海乃至全国学术界的一件盛事。为了充分借鉴海外中国学研究的成果,促进本土中国学研究,进而构建学科意义上的本土中国学,上海社会科学院拟创办《中国学季刊》,与两年一度的世界中国学论坛互为犄角,构建中国学研究的国际化网络,大力推动和促进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合作、互动与交流,一方面聚焦当代中国,及时刊载海内外中国研究特别是当代中国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累积中国学研究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凝聚、培育和壮大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作者群体,“推动我国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扩大中国学研究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二、栏目设置
《中国学季刊》试刊号约30万字,拟设特稿、专题、访谈、评论等栏目。
特稿1-2篇,以探讨现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的成果为主;
专题8-10篇,以研究现当代中国各类问题的成果为主,兼顾中国文史研究方面的成果;
访谈1-2篇,主要发表海内外顶尖中国学家的深度访谈录;
评论6-8篇,主要发表海内外中国学著作的书评。
试刊号将全面总结前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经验和成果,发表中国学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深入评析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为季刊的正式创办做最后的准备。
三、成本预算
在未取得刊号之前,《季刊》试刊号将以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约30万字,约需15万元人民币。细目如下:
书号管理费:3万元;
组稿审稿费:2万元;
翻译费:0.5万元;
编辑校对费:1.5万元;
稿费:5万元;
其他必要开支:3万元。
以上方案妥否,请审核。
试刊号方案以《中国学季刊》编辑部(筹)的名义提交后,第二天,即7月13日黄院长约我到他办公室商讨试刊号编纂事宜。他对方案没有意见,只要求一定要办好试刊号,并在论坛上发布。尽管我对办好试刊号有信心,但也深知此时距离论坛开幕只有4个月时间,任务异常艰巨。领命后,当晚就起草了一份《<中国学季刊>投稿须知》,明确投稿要求:
一、来稿须系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作品。
二、来稿请提供Word文档格式的电子文本,正文标题用4号宋体黑体,正文用5号宋体,1.5倍行距。
三、来稿请附200-300字内容提要和3-5个关键词,并附中文提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
四、来稿文末请附有关作者的信息,如姓名、生年、工作单位、职称、邮政编码、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 以便联系。
五、来稿须按学术研究规范,认真核对引文、注释和文中使用的其他资料,确保引文、注释和相关资料准确无误。如使用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注释一律采用页下注(脚注)方式。
六、引文注释请参照附件“《中国社会科学》引文注释规范”。
接着,就带着刚到中心报到不久的杨起予、张焮,还有潘玮琳一起投入试刊号的约稿和编辑工作中来。先是清理前三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发表的会议论文,看其中有哪些论文可以编入试刊号,再就是有针对性地约请一些学者赐稿。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 9月2日试刊号目录基本排定,交黄院长审阅。目录初稿如下:
《中国学季刊》试刊号目录
特稿
汤一介:走出“中西古今”之争,会通“中西古今”之学
石之瑜:中国研究文献中的知识伦理问题:拼凑、累读与开展
芮哲非:印刷与出版史能为中国学研究增添什么
访谈录
周 武:从中国出发思考中国
——对话艾尔曼教授
历史人文
杨国强:条约制度:西方世界与晚清中国之间的改造与被改造
茅海建:戊戌变法期间中下层官员及士民的西方认识
叶凯蒂:从时代糟粕到受压迫中国的象征
——19世纪和20世纪小说中的京剧演员
萧 凌:Culture, Commerce, and Connections: The Inner Dynamics of New Culture Publishing in the Post-May Fourth Era
当代聚焦
李君如:中国民主政治两种形式和政治体制改革走势
陈方正:走向动态中国:论社会的竞争与和谐
张 信:社会转型与中国现代化
赵人伟: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若干思考
中国与世界
张宏毅:中国和平发展及其对构建和谐世界的贡献
——从《中国的非和平崛起》一文谈起
曹俊汉:本土化与全球化:中华文化在全球治理下的发展建构
许少强:对人民币自由兑换与国际化进程的评估和展望
——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构的视角出发
新视界
王国斌:从历史角度看中国的经济、政治变革
迪亚曼特:以比较的眼光看1950年的中国“婚姻法”
周晓虹:1951-1958:中国农业集体化的动力
——国家与社会关系视野下的社会动员
书评
唐小兵:超越左右,理解中国
——读李侃如《治理中国:从革命到改革》
孙 歌:中国如何成为方法
——沟口雄三《作为方法的中国》读后
杨起予:行走于“后发优势”与“后发劣势”之间
——评陈志武《非理性亢奋》
陈丹丹:“后现代抱负”与教科书写法
——评周宁《世界之中国——域外中国形象研究》
潘玮琳:“政治文化”与“文化政治”
——评张仲民《出版与文化政治——晚清生理卫生书籍研究》
试刊号目录初步排定后,即着手开始编辑。因为是以书代刊,还得联系出版社出版。不巧的是,当时国家出版总署正在全国范围内严打“以书代刊”,雷霆之下,出版界噤若寒蝉,原先有意出版的几家出版社纷纷打退堂鼓。无奈之下,只好求助季风书园创办人严搏非先生,他看了试刊号目录初稿后大感兴趣,答应尽力帮忙成全。他是极有见识和眼光的书店老板和出版人,在当年的民营书业是个呼风唤雨的人物,可是,就是这样一个人物,最后也没办法为《中国学季刊》试刊号争取到一个书号。但他答应按照学术期刊的规格在论坛召开之前将试刊号排印出来。这本试刊号(即《中国学季刊》第总〇〇期)虽然没有书号,不是正式出版的刊物,但规格和品质却远在一般书籍和刊物之上,因此在第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上大出风头,好评如潮,成为第四届论坛的又一亮点。记得在论坛上,王荣华院长见到我,大老远跑过来跟我连声称赞:打响了!打响了!!
试刊号推出后,我继续为论坛主编了两辑《中国学》,即《中国学》第一辑和第二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分别于2012年8月和10月出版。这本刊物本来定名为《中国学季刊》,但因为是以书代刊,不能出现“季刊”字样,否则出版社无法申请到书号,最后不得不折衷更名为《中国学》(英文刊名不变,封面上仍标“China Studies Quarterly”),以集刊形式一辑辑出版。
四、关于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的筹建
世界中国学论坛升格后,作为论坛的创始机构和主要承办单位,上海社科院实际上面临两大挑战:一是如何进一步健全和完善论坛的组织架构和支撑体系,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级知名学术品牌;二是如何依托论坛加快构建世界中国学的学科框架,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途径,促进社科理论创新,提升“向世界说明中国”的能力、层次和水准。2011年9月,院党委决定在世界中国学研究中心(筹)的基础上组建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潘世伟书记对这个新所寄予厚望,希望中国学所一年站稳脚跟,三年见效。黄仁伟副院长、潘世伟书记先后多次找我谈话,告知此事,并要我参与中国学所的筹建。10月26日,中国学所筹建工作组成立,由黄院长和我负责。黄院长要我尽快起草正式的建所方案和宣传部专项课题申请报告。平生最厌烦的,就是写这个方案那个报告,但怨有什么用,事还得照做。拼了差不多一个星期,方案拟定,并于11月2日提交。具体方案如下:
关于组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的方案
一、建立中国学所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必要性
(1)就国外而言,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迅速和平崛起,引起全世界高度关注,各国学术界无不将探索的目光投向中国,研究中国日益成为一门世界性“显学”。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建立中国学所,开展海外中国学研究现状调查,综合评估世界各国研究中国的现状与趋势、理论与方法、特点与规律,并在了解和诠释过程中逐步形成本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话语,是一项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基础工作;
(2)就国内而言,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陆续建立了近20家汉学研究所或中国学研究中心,各有侧重地开展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近期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以及《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工作》,明确把“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列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工作之一。我院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建立实体性的中国学所,对国内外中国学研究进行长期跟踪研究,为世界中国学论坛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并使之成为我院新的学术亮点和学科增长点,是我院“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社会主义新智库”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2.可行性
(1)我院是全国规模最大、学科齐全、研究力量雄厚的地方社会科学院,在国际战略、经济转型、法律与社会、历史人文等众多领域积聚了一大批优秀学者,中国学所可以依托和发挥我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整体优势;
(2)在上海市委宣传部的直接支持和推动下,上海社科院自2004年以来连续主办或承办四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在海内外产生重要影响,成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自2006年第二届论坛到2010年第四届论坛,国务院新闻办先后作为指导单位和主办单位。2011年,论坛正式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设立以国新办为主的论坛组委会、秘书处,论坛办公室设在上海社科学院。由此,世界中国学论坛升格为国家级学术外宣的主要平台。中国学所既可以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壮大声势,又可以为世界中国学论坛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
(3)目前,世界中国学论坛已初步形成覆盖五大洲上百家重要学术机构和上千名学者,包括一大批世界级中国学权威的联系网络。2010年首次设立以终身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世界著名学者为授予对象的中国学研究贡献奖,成为该领域内的高端学术标志。中国学所可以依托这个庞大的海外学术网络,并使之长效化、制度化和机制化;
(4)历届论坛连续出版会议论文集、建设中国学论坛网页、试办《中国学季刊》,已初步建成中国学研究成果的综合发布平台。中国学所可以依托这个高端学术发布平台,持续地介绍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同时累积相关研究的资源,强化对外文化传播的路径和力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
综上所述,我院建立中国学所,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建立中国学所,使中国学研究、论坛、刊物和网络四位一体,可以进一步扩大我院和论坛品牌的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发挥国际专家学者网络、学术研究平台、成果发布阵地等的积极作用,打造我院中国学研究新的学术品牌,从而使我院成为中国学国际性研究重镇和国内中国学研究的制高点。当然,建立中国学所,机遇和挑战同在,目前而言,最大的问题是研究力量不足,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和运作模式,尽快建立核心的研究团队。
二、中国学所的目标定位和功能定位
1.目标定位
中国学所是目前国内外唯一专门研究中国学的实体性研究机构,它将在国务院新闻办、上海市委宣传部的指导和上海社会科学院的直接领导下,紧紧依托上海社科院综合学科优势,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依托论坛现有的国际专家学者网络,并通过创新机制,整合现有的学术资源,招聘专门研究人才,组建精干的研究团队,有重点,有层次,稳健而富有成效地推进海外中国学现状与趋势、特色和规律的跟踪研究,力争把中国学所建设成中国学研究的国际性重镇、创新基地和成果汇聚与发布的高端学术平台。
2.功能定位
按照上述目标定位,中国学所将加快确立工作目标和重点研究方向。根据中国学学科发展和我院中国学现有的研究力量,中国学所拟优先推动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1)全面掌握世界各国中国学研究动态;
(2)向国内系统推介海外当代中国学研究的代表人物、机构、流派及其重要学术观点;
(3)向海外推介国内学者最新成果,依托公共媒体、网络、学术出版物,将国内研究的最新动态及时传播到世界各国学术界,增强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
(4)以现当代中国研究为重点,同时吸收汉学研究及中国学研究领域之外的研究成果,形成多学科相互渗透、融会贯通、厚今薄古的研究特色;
(5)建设世界中国学研究资料库、网络数据库、学者信息库,形成学科研究、学者网络、高峰论坛和学术期刊四位一体的世界中国学研究体系。
三、科研架构、辅助体制与决策咨询机构
1.科研架构
中国学研究是高度综合的学科,涉及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几乎所有的研究领域。根据中国学所的目标定位,以及现有的研究基础、研究力量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暂先拟设4个研究室:
(1)中国学史研究室。以海外中国学——尤其是美国、欧洲和东亚日本、韩国中国学的历史演进为研究重点,梳理和阐释世界中国学格局,以及外国语境下中国形象的变迁;
(2)中国学现状研究室。主要围绕当前世界各地相关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学者、期刊和成果展开调查,并进行跟踪研究,重点分析社会科学取向的中国学研究成果,以及中国学与当今世界学术思潮、中国学与各国对华战略,海外中国学与中国本土学术之关系;
(3)中国学人文研究室。着重考察当今世界对中国文化、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的研究,人文取向曾经是西方汉学的主流,二战以后虽受到社会科学取向的冲击,但仍有着持续的影响力,是海外现当代中国研究不可忽视的一种重要研究取向;
(4)上海学研究中心。上海研究是海外中国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以来,上海城市研究一直是海外中国研究经久不衰的焦点和热点,号称“显学”。中国学所设在我院,搜集、分析和研究海外学者有关上海研究的学术成果,并与之进行对话和交流,为上海城市发展战略服务,责无旁贷。
2.辅助体制
(1)行政办公室。主要为中国学所提供后勤保障,暂设主任1人,学秘及其他1人。
(2)《中国学季刊》编辑部。主要负责定期编辑出版《中国学集刊》,每年4期,以学术质量为唯一的用稿标准,力争成为中国学重要成果的发布平台。暂定编辑2人,其中1人负责社会科学,1人负责人文学科,其他编辑、编务人员为兼职。
(3)中国学论坛网站。目前国内已有几家如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内中国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海外中国学研究中心、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设立了相关网站,中国学所将在全面分析已有的这些网站特点基础上,创设一个更具影响力的网站,一方面密切关注世界各地中国学研究的前沿动态,另一方面积极“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3.决策咨询机构
中国学所是一个小所,但因为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并设有《中国学季刊》编辑部和中国学论坛网站,业务量大,服务面广,因此需要设立相应的决策咨询机构,集思广益,共促发展。
(1)学术顾问委员会。中国学所拟聘请国内外有关知名专家为学术顾问,初步考虑聘请世界中国学论坛专家委员会成员兼任学术顾问;
(2)学术委员会。负责筹划中国学所的学科发展和学术评估等事宜,拟采取适当方式设立所学术委员会,聘请3-5相关专家担任所学术委员;
(3)所务委员会和财政预算小组。由所领导和各室主任组成,研究、讨论全所科研、行政、财务管理与预算等各项事宜。
四、所党组织及其他群众组织
1.设立党支部。中国学所现有党员3人,人数较少,拟先设立党支部。以后再视引进人员情况而定。
2.成立所工会、妇委会、青年中心等群众组织。
五、研究队伍建设
1.以本院聘用的专业研究人员为主体,今后三年内每年招聘3-5名相关研究人员,充实和扩大中国学所的研究力量;
2.根据学科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当聘任本院、本市的相关专家学者为兼职研究员;
3.招聘海外相关学者为访问学者或客座研究员,参与本所的各项活动。每年招聘3-5人,采全额资助和部分资助两种形式。
六、开办经费预算与财政预算
1.开办经费预算
(1)会议室装修、设备;
(2)办公室、研究室和客座研究员办公室装修、设备;
(3)建所典礼暨中国学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拟邀请海内外相关重要学术机构负责人、知名学者与会)
合计约需80万元人民币。
2.财政预算
(1)经费来源
A现有预算概况:按照现有5人编制预算;
B院有关论坛的专项预算;
C国新办专项经费预算;
D市委宣传部的专项经费预算;
此外,中国学所将积极拓展经费来源,争取教育部、国外基金会、国家汉办、大企业的相关项目。
(2)预算
A定期编辑出版《中国学季刊》,每期8万元,4期共32万元;
B设立中国学官方网站,约30万元;
C开展中国学相关课题研究,出版中国学译著系列,约需80万元。
七、2012年度工作规划要点
1.筹备和举办中国学研究所建所典礼暨中国学回顾与前瞻学术讨论会;
2.参与筹备和举办在纽约召开的第五届世界中国学论坛;
3.组建中国学研究团队,招聘科研人员3名,英文翻译1名,行政1名;推进市委宣传部中国学专项课题研究及其他相关研究;
4.定期编辑出版《中国学季刊》;
5.建立世界中国学论坛门户网站。
这个《方案》系根据10月26日召开的中国学所建所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商定的《讨论提纲》草拟的,以邮件形式提交黄院长时,曾附短笺:
黄院长:
附件是我草拟的《关于组建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的方案》,已较充分地纳入上次会议的内容,惟教育部制订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和上海市教委制订的《上海市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并未查到开设中国学课程的相关内容,因此以教育部近期发布的另两个文件替代,请你审正。
专此颂好!
周武 谨上
短笺中提及的“上次会议”,指的就是10月26日中国学所建所工作组第一次工作会议。黄院长看后,对方案予以充分肯定。11月10日下午,黄院长召集中国学所建所工作组第二次会议,邀我、吴雪明、老赵和潘玮琳与会,主要讨论黄拟提交院党政联席会议的汇报提纲,大意如下:1.人员归并(即将世经所、哲学所相关人员归并到中国学所)2.党组织关系是独立建立支部还是挂靠国关所;3.行政办公室由老赵代管,与中国学论坛办公室合署;4.办公室装修,重点是会议室,要有先进的视听设备;5.客座研究员(国内5名,国外5名)经费由人事处、财务处统筹;6.翻译、数据拟与信息所、图书馆等合作;7.研究生培养,与院研究生办、华东师大研究生院合作;8.办好《中国学季刊》;9.网站建设,与院网办合作。会前,即当天上午,我将已草拟好并经反复修改的《世界中国学研究专项经费申请报告》发黄院长邮箱,请他审阅,报告全文如下:
世界中国学研究专项经费申请报告
一、开展世界中国学研究的意义
世界中国学是当今国际学术思想界最引人注目的论域,今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下发的《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意见》,明确把“推动海外中国学研究”列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和提升国际学术影响力和话语权的重要抓手和重点工作之一。近日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重点工作》,更把“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鼓励高校合作建立海外中国学术研究中心”列为教育部学习宣传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第42项重点工作和“推动高校参与文化走出去工程”的首要工作。就是说,推进海外中国学研究,已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
中国学脱胎于汉学,在西方语境中曾经是一门无足轻重的边缘性学科,但在二战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快速地从一个地理的大国和平发展而为经济的大国、政治的大国和文化的大国,无论从何种角度看,中国都已是一个无法忽视的巨大存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中国,中国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世界,这种关注,以及由这种关注产生的对话与交流,使中国看世界和世界看中国获得了比以往更多的真实性、深刻性、全面性和远瞻性。据统计,当今海外,在政府机关、大专院校、学会、协会、社团等公私研究机构和企事业单位从事研究工作,以及退休后仍继续从事独立研究的中国学家,总数不少于一万人。近年来这个数字还在快速增长。至少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相当规模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如果把军政界、企业界的中国研究机构,以及一些重要的思想库包括在内,海外中国学研究机构总数已超过1000个,遍及世界各地。而且这种趋势仍在持续地增强,越来越多的国家、学者参与到中国研究中来,从传统中国到现当代中国,从文化、历史、人文到经济、政治、社会、法律等制度性建构,研究深度与广度不断扩展。可以说,对中国的了解和研究已成为当今世界从学界到商界、政界各类不同人群所关注的共同焦点,中国学研究已经成为一门方兴未艾的国际性显学。
中国学的崛起,是当今世界思想与学术变迁中最具深远意义的文化事件之一,它将深刻改变现有的世界学术版图和思想版图。有位美国知名的中国学家曾经说过,1980年代之前,西方的思想家可以大言不惭地说我为什么要了解中国,但现在没人再敢这么说了,因为中国正在变成一个巨大的实体,任何一个以人类为中心的思想者,他的思想架构,他的理论和方法,如果不能包容和解释中国模式或中国经验,那就没有完全的说服力,就不敢自诩是普世的。这说明,正在崛起的世界中国学将不仅会改变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而且有助于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性思想的产生。正因为如此,全国各地高校、研究机构陆续建立了近20家汉学研究所或中国学研究中心,各有侧重地开展海外汉学、中国学研究,但这些研究中心大多不是实体性的,研究工作没有连续性,时断时续。上海社会科学院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整合已有的学术资源,建立实体性的中国学所,开展海外中国学研究现状调查,综合评估世界各国研究中国的现状与趋势、理论与方法、特点与规律,并在了解和诠释过程中逐步形成本土的问题意识和分析话语,增强上海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推动本土的中国学研究和海外中国学研究的互动,不仅十分迫切,而且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开展世界中国学研究,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其趋势,特别是前沿动态进行系统、深入的回顾、反思与批判,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一方面有助于逐渐破除海外中国学研究无所不在的“西方中心论”和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中国中心论”的认知迷思,在学理上重构西语世界的中国形象;另一方面亦可借此揽镜自鉴,为本土的中国学研究提供极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二)开展世界中国学研究,强化中国本土经验的研究,特别是现当代中国经验、中国模式、中国价值、中国道路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属于自己的“有意义的问题”、创新理论和方法,进而建立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研究,不仅有助于改变“中国学对象是中国,中国学研究在海外”的令人尴尬的学术现状,提升中外学术对话与交流的能力、层次和水准;而且有助于在学理上“向世界说明中国”,进而逐步改变中国的世界形象。
(三)开展世界中国学研究,通过“科际整合”和人才聚集,对与中国文化、中国形象和中国利益攸关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进行深入的观察与探讨,从学理上更有说服力地阐明中国的坚持、立场和主张,可以为相关部门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四)开展世界中国学研究,可以为世界中国学论坛这一目前上海唯一的国家级高端学术平台提供强有力的学术支撑,进而强化对外文化传播的路径和力度,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由国务院新闻办和上海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承办的世界中国学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第五届又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世界中国学论坛要成为名副其实的上海乃至中国高端学术外宣的品牌,就必需大力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
二、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
海外中国学研究,植根于海外的学术语境。随着世事的变迁和中国地位的沉浮,海外对中国的研究先后出现了三种最具普遍性的范式:“中国完美论”(欧洲启蒙运动时期)、“中国失败论”(自西力东渐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和“中国崛起论”(中国改革开放至今)。这三种范式出现于不同的时期,都曾经主宰过海外特别是西方对中国的认识与理解。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和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崛起论”逐渐取代了“中国失败论”,这种范式的转移,直接促成了西方所谓“唱盛中国”学术流派的蕴育与成型。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的中国学研究中,尽管仍陆续出版了《即将来临的与中国的冲突》、《中国即将崩溃》、《即将来临的与中国的战争:为台湾而起的冲突》一类“唱衰中国”的著作,但这种声音已远不如先前那样强势了。与此相反,一批被称为“唱盛中国”的著作相继问世,并在西方学术界激起强烈反响,这些著作包括《中国的天才:三千年的科学发明》、《中国统治大海的时代:龙廷的宝船队,1405-1433》、《大分流:中国、欧洲和近代世界经济的形成》、《中国乡村的命运与运气:辽宁的社会组织和人口行为,1774-1873》、《自有其理:中国科学,1550-1900》等等,它们的论题和论旨各异,取径和方法亦不尽相同,但都自觉地摈弃了19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讲述中国历史的模式,更多地着眼于中国历史变迁的连续性和积极因素,不再简单地把中国历史看作是一部失败的记录。越来越多的西方中国学家从绵延的中国历史与文化中惊奇地发现:中国的内在活力和创造力远远超出西方人的想象,这种内在活力和创造力正在成为中国崛起的最本质的力量。
与“中国崛起论”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至今仍在西方广有市场的“中国威胁论”,这种论调基本上是“黄祸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复活。近年来,继“中国威胁论”之后,在西方主流的声音中,又出现了一种越来越强势的声音,即“中国责任论”,以及中国“文化霸权论”等等。实际上这些颇为流行的看法,都是从“中国崛起论”派生出来的,需要给予高度的关注。
然而,中国学术界对海外中国学研究的焦点问题和西方主流的声音,明显地缺乏有说服力的回应。部分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这些问题和声音及其产生的特殊语境缺乏深入的体认和了解,更重要的原因则在于我们的自我了解严重滞后。新中国六十年,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举世瞩目的奇迹,但我们至今仍没能从这种奇迹中总结出“令人信服的道理”,没能从本土的经验中发展出一套更具解释力的理论和方法,因而也就无法与西方的主流话语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鉴于中国学研究的上述现状,上海社会科学院设立实体性的中国学研究所,组建研究团队,推进世界中国学研究,并通过对海外中国学的研究,强化中国本土的中国学研究,提出属于中国自己的“有意义的问题”,在充分借鉴海外中国学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构建中国学的本土理论与方法,不仅必要,而且非常迫切!
三、中国学所近期研究构想与经费预算
世界中国学是一门浩瀚的学问,在过去的数百年中,海外所累积的关于中国的著作和文章,单是数量就已十分惊人。据袁同礼编纂、1958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西文汉学书目》(China in Western Literature:a Continuation of Cordier’s Bib-liotheca Sinica)统计,仅1921年至1957年英、法、德文(另有一些研究澳门的葡萄牙文)有关中国研究文献即多达1.8万多种(不含论文)。从1957年到现在,又过去了半个多世纪,海外关于中国的研究文献无疑更仆难数。如此浩瀚的中国研究文献,共同汇成了一部引之弥长的世界汉学史或世界中国学史。其中涉及的语种之多,论域之广,时段之长,问题之复杂,决定了这门学问特殊的难度,也决定这门学问特殊的魅力。
上海社会科学院成立实体性的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目的就在于持久地推动对海外中国学的跟踪研究,推动中外学术的互动与对话,提升上海学术乃至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中国学所将与上海市相关研究机构合作,近期拟重点推动以下四项工作,现将具体研究计划及经费预算详列于后:
(一)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影响的研究
中国发展道路及其对世界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学术界竞相关切且聚讼纷纭的一大焦点问题。特别是2009年发生国际金融海啸以来,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滑,而中国经济却率先迈向复苏,逆势增长,世界比以往更强烈地感受到中国经济的强劲脉动。于是,一连串关于中国的组词——“中国制造”,“中国创造”,“中国奇迹”,“中国经验”,“中国现象”,“中国精神”,“中国模式”,“中国道路”,还有“中国活力”、“全球化中国”、“中国火车头”等等越来越频繁地出现于西方媒体,“中国”成了国际最流行的关键词之一。这种态势更激发了国际学术界对中国发展道路的关注与研究,以中国模式为题的课题、论文、著作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地冒出来,以中国模式为主题的演讲会、报告会、座谈会、研讨会从国外开到国内,从学界开到政界商界,彼伏此起,热闹异常。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方法切入,各有各的理据,分歧之大,超乎想象,它以论述的困难性说明了中国模式本身的复杂性,中国模式的内涵、特点、意义就在于这种复杂性之中。系统地梳理、分析和研究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发展道路及其世界影响的讨论、争议和分歧,不仅是世界中国学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而且可以为中国的改革发展和中国的国际战略提供重要的借鉴。
本项研究含以下十个子课题:
1.海外关于中国模式的论争(与华东师大哲学系、《社会科学》杂志社合作);
2.海外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与社科院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所合作);
3.关于全球化与中国政治体制嬗变的研究(与社科院政治与公共事务研究所合作);
4.关于中国经济的研究与前景预测(与社科院经济所、上海财经大学合作);
5.关于中国资源、环境、人口问题的研究(与社科院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合作);
6.关于中国社会治理的研究(与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合作);
7.关于中国外交与国际战略的研究(与社科院国际关系研究所合作);
8.关于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对世界的影响研究(与社科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合作);
9.关于中国科技文化及其体制的研究(与上海市科委等合作);
10.关于上海及长三角都市圈的研究(与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信息研究所合作)。
每一子课题将在全面搜集、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的分析,写成研究报告或专著,最后集为丛刊出版或提供相关部门参考。
经费预算:
每一子课题10万元,10个子课题共100万元,外加统筹、专家咨询、管理等费用10万元,合计110万元。
(二)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人文的研究
海外中国学向以中国历史人文研究为主,最近数十年来,海外中国学出现了明显的“现当代中国转向”,即研究重心由中国历史人文转向现当代中国研究,中国学这个名称本身就隐含着这种转向的消息。但中国历史人文仍然是海外中国学的主要论域,以美国大学而言,中国学教授席位迄今为止大多仍设在历史系。所不同的是,现在国际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比较正面地看待中国历史人文的价值,由唱衰中国转向唱盛中国,研究的视角和方法更加多元,相关的研究成果极为丰富。
本项研究包含以下子课题:
1.海外关于儒学的研究(与华东师大哲学系合作);
2.海外关于中国思想的研究(与复旦大学思想史研究中心合作);
3.关于中国与周边世界关系历史的研究(与华东师大人类学研究所、复旦大学史地研究中心合作);
4.海外关于新清史的研究(与华东师大历史系合作);
5.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研究(与华东师大历史系合作);
6.关于中国出版文化的研究(与社科院历史所、复旦大学历史系合作)。
以上子课题基本涵盖了最近三十年来国际学术界关于中国历史人文研究出现的新趋势、新热点,它们共同体现出国际学术界在当今背景下重构中国历史人文的努力。
最终成果:研究报告,专著。
经费预算:
每一子课题10万元,6个子课题共60万元,外加统筹、专家咨询、管理等费用10万元,合计70万元。
(三)编译、出版中国学丛刊计划
如果从日本江户时代的“宋学”算起,海外中国学已有600年的历史,如果从1815年法兰西学院设立首个汉学教授席位算起,它也有近200年的历史。在这个漫长的历史岁月中,海外中国学经历了曲折的变化,也累积了丰厚的学术成果。这些来自不同时期不同国度不同学者的学术成果,共同构成了海外中国学的历史。在这个过程中,欧美和日本等国都涌现出一批享有盛誉的中国学研究机构和中国学家。中国学所拟全力推动中国学家和中国学史的研究,近期将物色优秀译者,组织精干编译团队,优先推动以下几种中国学丛刊的编译出版工作:
1.主持编译《海外汉学大师传》,拟先推出一集,以后逐年推出续集(中国学所中国学史研究室负责);
2.主持编选《中国旅外大家文丛》,拟以人为单位,每位大家一本,第一期拟推出5本(中国学所中国学人文研究室负责);
3.翻译、出版《世界中国学译丛》,每年出版2-3本世界中国学各个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典籍(中国学所中国学现状研究室负责);
4.翻译、出版《海外中国学史译丛》,每年出版2-3本海外关于中国学史反思与批判的力作(中国学所中国学史研究室负责)。
经费预算:
《大师传》10万元,《旅外大家文丛》30万元(每本6万元),中国学史译丛20万元,中国学译丛20万元,合计80万元。
(四)编辑出版《中国学季刊》
《中国学季刊》是中国学所定期出版的连续性学术期刊,在正式取得刊号之前,采用以书代刊的方式出版。季刊主要依托世界中国学论坛,致力于发表中国学研究的前沿学术成果,深入评析世界中国学研究的历史、现状和趋势,探索世界中国学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促进海内外中国学界的双向互动。一方面聚焦当代中国,及时刊载海内外中国研究特别是当代中国研究的高端学术成果,累积中国学研究的学术资源,另一方面凝聚、培育和壮大海内外中国学研究的作者群体,“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扩大中国学术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目标是成为海内外中国学研究高端学术成果的发布中心和国际学术界认可的品牌学术期刊。季刊每年出4期,每期30万字左右,设特稿、访谈、历史人文、当代聚焦、中国与世界、新视界、书刊评论等栏目。
特稿每期1-2篇,以探讨现当代中国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和重大前沿问题的成果为主;
访谈每期1-2篇,主要发表海内外顶尖中国学家的深度访谈录;
历史人文每期3-4篇,以研究中国文化、历史、人文、语言、艺术等方面的成果为主;
当代聚焦每期3-4篇,以研究现当代中国各类问题的成果为主;
中国与世界每期2-3篇,专载剖析中国与外部世界的关系的成果,以现当代为主,兼及古代、近世;
新视界每期2-3篇,专载中国学新视野、新方法的探索性论文;
书刊评论每期5-6篇,发表海内外中国学要籍的书评。
成本预算:
《中国学季刊》每季度出版1期,每期约30万字左右。以此核算,每期约需12万元人民币,每年约需52万元人民币。细目如下:
书号管理费:4万(每期)×4=16万元;
组稿审稿费:2万(每期)×4=8万元;
翻译费:0.5万(每期)×4=2万元;
编辑校对费:1.5万(每期)×4=6元;
稿费:4万(每期)×4=16万元;
其他必要开支:1万(每期)×4=4万
以上四个项目共需经费302万元,恳请市委宣传部领导予以审核并批准。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筹)
这个申请报告虽然是奉命而作,但我确实费了不少心思,其中多少反映了当年我对世界中国学的一些认识和理解,以及我对即将成立的中国学所前景的最初构想。上述建所方案和申请报告提交后,中国学所筹建工作也已接近尾声。黄仁伟副院长和潘世伟书记又曾多次找我谈话,劝我留在中国学所工作,对我也多有期许,但我觉得像中国学所这样一个机构,所小事多,责任大,若没有得到充分授权,很难成事。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婉谢了他们的慰留。
本来以为我跟中国学所的“缘分”就此结束,没想到从2015年初起王战院长、于信汇书记又旧事重提,仍然希望到中国学所帮忙。他们两位都是我十分敬重的领导,他们对我的期许,对我的支持,特别是他们对我的包容,以及对世界中国学之与社科院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在在令我深受触动。2016年11月起我又开始与中国学所“重续前缘”,兼任中国学所副所长。几年来,虽然一直勉力协助姚勤华、沈桂龙前后两位所长分管部分工作,但跟勤华所长、桂龙所长和圣佳主任的投入、忘我和贡献相比,我在中国学所的工作是微不足道的,这是实话。琐记至此,蓦然想起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诗云: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回首自己与中国学论坛及中国学所的种种因缘,恰如苏轼诗中所云,多少有点像飞翔的鸿雁偶然驻足积雪留下的印迹,不禁感慨系之。
本文原载沈桂龙主编《十年树木——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中国学研究所成立十周年纪念文集》,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22年11月版。澎湃新闻经授权刊出。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