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吵架归吵架,张兰是真牛
大S和汪小菲的离婚拉锯战,又掀起一个小浪潮。
大S在ins曝光出一张借据,称汪小菲在2018年10月找她借了2600万新台币,并承诺2018年年底全部还清,可到现在只还了500万。
● 大S徐熙媛在社交媒体上晒出的欠条
她还放出了房子的支付流水,称两套房子都是自己贷款买的,当时汪小菲负责挑房子,而她负责买单。
在这次的互怼中,双方都扯下了最后的体面。
大S管汪小菲叫“爱新觉罗·汪”,叫张兰“卖酸辣粉的”,还说自己“嫁入豪门稳赔”。汪小菲也没示弱,骂大S睁眼说瞎话、不要脸,不配当孩子的妈。
关于借款和房子的问题,汪小菲回应说因为自己在中国台湾没有账户,就以大S的名义买了价值4亿的豪宅,首付是自己汇款的,房贷从酒店账户扣。而建酒店的时候,从大陆汇款不便,于是就找大S周转2600万,写下欠条。
汪小菲还曝光了离婚协议、大S的购物清单,网友在里面发现了大S和具俊晔再婚时穿戴的头纱、裙子、项链,甚至还有一双男士鞋子。
每次大S和汪小菲这边有新的吃瓜素材,网友们就会冲到张兰的直播间,想想看她的回应,甚至成了一种习惯。
对于这次的风波,张兰表示,那2600万早在2018年就已经还清了,还说要让大S把4个亿的房子还回来。
张兰还透露,大S和汪小菲当时是在北京登记结婚,但是大S没到北京办离婚就和具俊晔在台湾省再婚了,涉嫌重婚罪。
一时间两边的说法真假难辨,不过张兰的直播间倒是赚足了流量。
自从汪小菲和大S爆出离婚,无论什么样的花边,都会被张兰在直播中靠调侃、考古、谐音的梗,一一转化成带货成绩。
据不完全统计,她在直播里卖过卤蛋、青梅绿茶、“软饭”大米、白松露的护肤品,表演过用丝线切蛋、手指上画戒指、手腕上画表,还躺在床垫上卖货,自制牛仔裤背包等,疯狂讥讽S一家。
今年已经64岁的张兰,创下三天销售额过亿的成绩,光是酸辣粉的销量就有6700多万。
也是通过直播,张兰和汪小菲逐渐形成一种母子人设:强大的母亲,不争气的儿子。
张兰曾在直播里说:
“我一再地鼓励麻六记的汪小菲他们这些小创业者,让他们坚持。多难,有妈妈在。兰姐每天玩了命地,除了做梦啊,就是在直播。”
#01
“一厢情愿”的婚姻
-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18岁的张兰认识了汪小菲的父亲汪玺,对他一见钟情。
当时两人虽然都在“体制内”工作,但家庭背景完全不一样。
张兰10岁就随母亲下放到湖北的“五七干校”,喂过猪、放过牛。为了给母亲治风湿病,还练就了徒手抓蛇的本事。
14岁那年,张兰只身一人回到北京,用红烧肉“贿赂”负责人事调动的官员,让全家人结束了下放的生活。
后来,张兰参加成人高考,大学毕业后分配,才有了份坐办公室的工作。
和张兰童年的穷苦遭遇不同,汪玺从小富养长大,家里原本姓金,是满清贵族,
“虽然后来没落了,血统可还是贵族的血统”。
汪玺骨子里是大户人家公子哥的个性,不爱操心,不爱惹事。张兰形容他太善良,谁的话都信,总被人骗。
和汪玺在一起的日子,张兰没少受“窝囊气”。
有一次,两人坐公交车,张兰用雨伞给汪玺占了个座,结果和一个年轻人起了争执。对方骂了一句“他妈的”,还要打汪玺,张兰抄起雨伞就要揍人,被旁边的乘客死死拦住才没打起来。
结果,公交车到站一开门,汪玺就一溜烟跑了,张兰也只好跟着跑下去。
张兰一口恶气没出成,下车后反而还被汪玺教训:
“以后遇见这种事,不许再跟别人动手,动嘴也不行,真要打起来,吃亏的还是你!”
后来张兰回忆,两人的关系多少有点“一厢情愿”的成分,她的主动多一些,汪玺的被动多一些。
1981年1月,张兰和汪玺结婚。当时张兰已经怀孕了,老人听说要抱孙子,赶紧张罗了婚礼。
半年后,张兰在医院生产时,汪玺不在身边。生完孩子第二天,张兰顾不上坐月子,一早就跑到电话亭给丈夫报喜:
“生了,儿子,这下总算踏实了。”
直到孩子满月,汪玺才终于回来,还带来一身鸭蛋黄色的小衣服。
张兰一边给儿子换衣服,一边高兴地说:“儿子,爸爸给你买的新衣服,咱们穿上!”无意中,张兰摸到口袋里有一团纸,打开一看是汪玺的前女友写的信,衣服也是人家送的。
当时的张兰没放在心上,但心里多少有些不舒服。
20世纪80-90年代,体制内流行下海经商。夫妻二人都开始做生意,先后放弃公职,下海打拼,汪玺更是一天到晚不着家。
因为下海较早,汪玺一家没享受到“福利分房”的待遇,一家五口人挤在朝外一处不到30平米的小平房里。
创业后,家里收入变得很不稳定,汪玺挣了钱就带全家下馆子,一亏钱就回家沉着脸,更免不了和张兰大吵一架。
张兰心直口快常常“忠言逆耳”,而汪玺生意不顺又好面子,于是两人有了矛盾谁也不愿意妥协,家里三天两头爆发战争,感情也在一次次的争吵中消磨殆尽。
1988年,在加拿大的远房舅舅回来探亲,张兰忙里忙外地张罗,舅舅夸她“小兰太能干了!”
临走前,舅舅问张兰想不想去加拿大跟他们生活几个月,照顾动手术的舅妈,可以给她办探亲签证。
那时,年迈的母亲要看病,年幼的儿子要吃要穿、要上学,张兰心头总被一个“钱”字压着。
面对名存实亡的婚姻,以及一大家子要吃饭的人,张兰答应了舅舅,办下签证。
临行前,张兰带汪小菲去友谊商店,想买一点出国用的东西。商店里有一件黑色水貂大衣,售价4万元,汪小菲默默地看了一会儿说:
“妈,等长大挣了钱,我买给你穿!”
后来汪小菲在自传里写,母亲出国对自己的影响很大,“性格、心境,很多都随着那件事有所改变”。
#02
打黑工攒够
两万美金
-
到了加拿大,张兰照顾起舅舅一家的生活,后来又开始打零工。
因为拿的是探亲签证,张兰只能打黑工,干的都是体力活,收入也比别人低。
在唐人街的餐馆帮厨时,张兰每天清早卸货备菜,要搬18片几十斤的牛排,切六筐土豆丝。
一起干活的黑人大哥从不帮忙,张兰只能把自己当男人用。
最忙碌的时候,张兰一天要打六份工,工作十几个小时。
一次,张兰在香港人开的中餐馆打工,老板让她去找老鼠夹子。张兰满厨房地翻腾,才终于找到3个,结果老板不满意反而怪她消极怠工,扣了3个小时的工钱。
还有一次,张兰接了个台湾雇主马太太的住家保姆工作,每月600加元。
每天早上,张兰给马太太父亲熬麦片粥,给她母亲清理尿袋,还要打扫整栋房子的卫生。大半年下来,张兰把家里家外料理得周周全全,两个老人都离不开她了。
马太太跟张兰说,如果想儿子,可以用她家电话打国际长途。可到最后,因为张兰打了2次长途,精打细算的马太太扣了她100加元工资。
工作的辛苦、一个人的孤独、背井离乡的压抑,张兰都可以克服,唯一不能克服的是对儿子的思念。
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张兰都要先写航空信回家,约定好打电话的具体时间。
到了那一天,家里人就带着汪小菲到西单电报大楼等着,而张兰用国际长途的电话拨过去,三转两转,才能听到儿子的声音。
在加拿大的第二年,在表姐的鼓励下,张兰报名参加了一个美加地区华人选美大赛。
“小兰,你去参加这个比赛,绝对有机会出大名赚大钱!我替你报名去!”
如果在比赛中拿了名次,办理移民还能加分,抱着好玩儿的心理,张兰参加了初赛,没想到竟拿下多伦多赛区的冠军。
如果继续比赛,就要去温哥华参赛,成功晋级后还要去美国参加决赛。表姐给张兰打气,觉得她应该趁此机会进演艺圈,找个富翁嫁了。
可张兰家里灌输的规矩是“不能进演艺圈,太乱”,她更不想靠男人养活,“后半生嫁个富翁也不是我的追求”,就放弃了选美,继续打工赚钱。
当时的张兰也并非没动过移民的念头,甚至办过“人道移民”,想接儿子过来生活。
但是在加拿大华人圈,张兰还见识了一些物是人非:
一些在国内很有成就的教授、歌唱家,到了加拿大只能沦落到工厂当工人;即使是已经算是中产阶级的表姐一家,过的无非也就是还房贷、还账单,攒优惠券的日子。
同时,在加拿大观察和体验了两年,张兰已经看到很多在国内可能有市场前景的机会,构想了一系列商业计划,这些想法常常让她激动不已。
张兰发誓,存够两万美元就回国创业,一辈子也不再给人打工。
1991年12月,终于攒够钱的张兰,买了一张机票飞回北京。
在机场,张兰远远看见汪小菲,只见他扒着栏杆,眼巴巴地在人群中找她。
张兰冲上去紧紧把儿子搂在怀里,觉得亏欠他太多太多。
#03
阿兰酒家
永失挚爱
-
回国后的那个春天,北京天天刮沙尘暴,张兰蒙上一块红纱巾,顶着大风,骑着自行车大街小巷找项目。
后来,张兰在东四看中一个门脸,开了一家名叫“阿兰酒家”的川菜馆。
餐馆的一切事务,张兰都亲力亲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关东店菜市场采购;到了饭点儿,张兰就往前台一站,负责结账,顺便招揽客人。
那时候,阿兰酒家最受欢迎的菜品之一是蛇羹,蛇肉每斤288元,全套“一蛇三吃”售价888元。
张兰的餐馆里有一个养蛇的铁丝篓子,客人点了哪条蛇,张兰就把哪条抓出来,“啪”地攥住七寸,“唰”地拎出来,像杂技表演似的。
开张一段时间以后,张兰就尝试着24小时营业,后来索性春节也不打烊了。阿兰酒家业绩最好的时候,一天就能有4万元流水。
张兰的生意越做越大,后来又在王府井开了烤鸭店,在亚运村开了海鲜酒楼。
开餐馆,免不了和三教九流打交道,遇到吃霸王餐的,张兰甚至带着员工一起去胡同里要钱。
一次,有一波黑社会吃完饭在店里闹事。
张兰冲到吧台前要打电话报警,没想到被一支枪顶住后脑勺。
张兰来不及多想,抄起一个空酒瓶,“咣”地打碎,反手就杵在那人的喉咙上,那人竟然也被镇住了,下意识地放下了拿枪的手。
除了开餐馆,张兰还炒股,每天不是在证券交易所就是在餐馆,没时间管儿子。
汪小菲放学后就在餐馆写作业,有时候还帮着收收盘子。
晚上有的客人吃完饭不走,张兰不好出面,就让汪小菲收盘子:“去,把客人吃完的盘子撤了。”汪小菲客客气气和客人问好,收走盘子。人家见是小孩儿,通常就识相地结账离开了。
协助张兰一起经营餐厅的,是她同母异父的弟弟。
弟弟比张兰小10岁,从出生起就被张兰抱着,后来被她“一把屎一把尿”带大,仿佛是她的另一个儿子。
长相帅气的弟弟原本在东方歌舞团跳国标,自从张兰经营起餐馆,就辞去工作帮忙处理餐厅财务。
一次,张兰去法国看望留学的汪小菲,刚回来没多久,家里就出事了。
一天晚上,弟弟打点完餐馆生意,回家时在楼道里被一伙歹徒残忍杀害,身中16刀。
在这之前,张兰从不跟政府或办事机关打交道,也从不跟人喝酒攀关系。为了弟弟的案子,张兰开始每天往公安局跑,把大量时间都花在追查凶手上,一来二去和刑警们都混熟了。
半年后,在张兰的不断跟进下,弟弟的案子破了,犯罪团伙也终于落网。
等歹徒归案后,张兰才知道,这是一群京城有名的犯罪团伙,专盯“有钱人”。他们本来的目标正是张兰自己,结果那段时间她去了法国,歹徒就转而谋害了弟弟。
弟弟遇害后,张兰一度沉浸在悲伤中不能自拔,只能靠逛宜家排解,后来有很长一段时间睡觉时,都在枕头底下压着一把菜刀。
直到今天,张兰仍然不敢看弟弟的照片。
#04
3亿的兰会所和
3亿的俏江南
-
1999年,弟弟走了,张兰也没心思管理生意,后来把三家餐厅都转让、变卖了。
一次,她听说股市大涨的消息,卖出手里的股票后,再加上餐厅变现的钱,竟然凑够了1个亿。
这让她有了重新开始经营事业的念头。
张兰几经周转包下国贸的一个场地,打算做精品川菜品牌,当时的她梦想打造一个世界级的中国品牌:
“俏江南会是一个世界级的品牌,将来就像星巴克、麦当劳一样遍布全球,在每个商业中心都拥有一席之地,它会成为世界认识中国的窗口……”
餐厅开业的前期工作很多,装修、招聘、培训、筹备……张兰多线程工作,几件事同步进行着。
为了节省成本,张兰亲自跑市场采购主材,还在工地搭上行军床,每天亲自监工。为了开业做宣传,张兰还印了数千张带有logo的中国风书签,带着员工亲手将丝带系在书签上。
张兰还派人从四川挖来总厨陈舜泉。陈总厨是重庆人,做过国家领导人的私人厨师,也在澳大利亚为总理做过中餐。
2000年4月16日,“俏江南”开业一炮而红,开业当天的营业额接近2万元,三个月后就收回了投资。
之后的几年,俏江南如雨后春笋般开遍了全北京、全国,逐渐成为行业翘楚。
2006年,俏江南成功中标成为2008北京奥运会唯一一家中餐供应商。
张兰认为,中国的餐饮还需要一张高端的名片,准备打造“兰会所”。
此时,汪小菲也已经留学归来,不过张兰没打算让他接手俏江南:
“俏江南不是家族企业,我没想让你当‘继承人’。俏江南是能者则上,你才回国,没什么实践经验,你掌握的那些都是理论,你不知道这里面有多少门道。很多事你现在想着容易,实际做两天,你就明白了。”
汪小菲对于接受俏江南也不感兴趣,想另起炉灶,“证明自己的能力,想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于是,正在忙活兰会所的张兰,把找国际设计师的活儿交给懂外语的汪小菲,自己去盯装修。因为施工队偷工减料,张兰抄起钢筋就和人打架,还叫来了公安。
后来,她时常感慨、自嘲:“自从干了这一行,我生生从一个大家闺秀变成一个大泼妇。服务于社会高层,真正打交道的却多是底层,很多时候,不泼真不行啊!”
2006年,花光3亿的北京“兰会所”正式开业,金碧辉煌,极尽奢华:天花板上挂有300余幅巴洛克时期的名画,30多个VIP房间被长达900米的巨幅油画环绕分割,一只水晶杯上万元,一把椅子18万,一盏水晶灯500万元……
● 北京,俏江南旗下高级会所LAN CLUB(兰会所)内景
奥运期间,兰会所成为接待各国首脑政要、社会名流的高端会所,每日营业额最高可达300万。
汪小菲后来回忆:
“奥运会的时候,贝克汉姆就在我旁边的吧台上吃炒饭,沙特王子订不着位置,急了,第二天,大使就给我写了投诉信。NBC连包了四天,每天差不多接待2000个客人。”
2010年,张兰首次登上胡润餐饮富豪榜,排名第三,资产高达25亿,汪小菲也跻身“京城四少”。
奥运过后,兰会所成了京城名流明星的社交场所,也是在这里,汪小菲第一次见到了大S。
从2000年起,因为听从了汪小菲的建议,张兰开始布局俏江南的CRM系统。系统里不仅详细记录着顾客的各种喜好,也严格把控食材的采购成本,鱼论条、海参论根、虾仁论头,逐步造就了俏江南的标准化管理。
可CRM也是个烧钱的事,从没向银行贷过一分钱的张兰,在2008年决定引入资本、推动上市,通过鼎晖的2亿元建立覆盖全国的CRM管理系统。
后来就有了那著名的“对赌协议”。
2011年至2012年,俏江南在A股和港股上市接连夭折。对赌失败的张兰,必须以4亿元“赎回”俏江南股份。
由于凑不出这么多钱,鼎晖启动了“领售权条款”,引入欧洲私募股权基金CVC杠杆收购俏江南。
在CVC出具的《最终投资建议》中,曾这样评价张兰:
“张兰女士是一个有魅力、勤奋、白手兴家的企业家。然而她也是一个头脑简单、不明白交易有多复杂的人。”
在资本的游戏中,张兰没有取胜的实力,一轮轮的谈判、尽调、审计,一份份的合同和法律文件让她招架不暇。
最终,CVC以3亿元明面上收购了82.7%的股份,而张兰手里剩下的13.8%也被CVC偷偷质押给银行了。
那时的俏江南虽没有上市,但估值已达到22亿元,张兰眼睁睁看着自己被踢出局。
2015年,忙碌多年的张兰第一次拥有了自己的春节,她也的确到了含饴弄孙的年纪了。
但故事还没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争端,还要等她来收场……
结尾
-
汪小菲和大S宣布离婚的当天,张兰的直播间冲进来5万人,有人问她作何感想,张兰淡淡地说:
“儿孙自有儿孙福。汪小菲都40了,我管他呢?”
在汪小菲的记忆中,童年最好的一段时光就是跟着爸爸提笼架鸟、饲鱼逗虫,怀念“皇上还在的时候”。
后来,张兰离婚后开始对汪小菲严格管教,要求他每周三次去体校练游泳,数九寒冬也不许间断,不去就打一顿。汪小菲通常是边哭边游,就这样一直坚持到初中。
“母亲爱唠叨我,对我的管教也很严厉,但是每到关键时刻,她总是先冲上去,挡在我前面。现在,我已经长大,而她渐渐老了,该是我挡在她前面的时候了。”
* 部分参考资料:
[1] 《我的九条命》,张兰,长江文艺出版社,2022-02-01
[2]《生于1981》,汪小菲,长江文艺出版社,2018-10
[3]《从刷盘子到创建俏江南,最终被净身出户,张兰与资本间的互搏可以教给你什么》,虎嗅网,2015-11-19;
[4《又贵又难吃!汪小菲母亲创立的“俏江南”,从辉煌到落幕只用15年》,路读,2021-06-07
原标题:《吵架归吵架,张兰是真牛》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