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初雪!看历代书画中的雪景山水

叶榕 整理
2023-01-15 11:12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2023年1月15日,上海迎来这一年的初雪。

皑皑白雪,在中国文化与书画中一直有着独有的地位与审美。庄子笔下有与冰雪相关的天际真人“姑射仙子”,“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则是唐代柳宗元的诗境,“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这是明代张岱笔下的西湖之雪。

面对一片冰清晶莹的世界,古代文人从来不会忘记伏案捉笔,“澎湃新闻”整理的即是中国古代绘画中从寒岩积雪到关陕飞雪,从溪山暮雪到太行雪霁,尺幅之间,无不记录了一段段雪中佳致与一个冰清玉洁的家园。

传 唐人 画雪景 轴

传 唐人 画雪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仅是山水,尚不足独立成画。几经演变,至唐时,已渐趋成熟独立之境。有擅绘青绿山水的李思训、水墨山水王维等大家出现。

唐人 画雪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这幅画,一座山一座山的描绘,大多形成三角形,有平正古拙的感觉。设色主要填染了石青、石绿,山石以钩勒纹路表现,尚未有皴纹的使用,画法与李思训青绿山水一派相近。

(传)五代南唐 巨然 雪图 轴

(传)五代南唐 巨然 雪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覆满大地,峡谷中半露寺宇,背后崇山高起,山势雄伟。溪桥山道之间,行旅三人,冒风雪而行。以墨烘染法,画出水天,反衬出雪白,大地空旷,枯树摇舞,倍觉一派袭人寒意。画上无作者款印,诗塘上有明代书画家及鉴赏家董其昌题,鉴定为活动于十世纪南唐至北宋初的江南画家巨然所作。近代学者研究,可能是宋徽宗朝一位学李成的画家冯觐的作品,也有认为是元代画家所作。

(传)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轴

(传)宋 范宽 雪山萧寺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林峦积雪,万木具凋,寒气逼人。小径蜿蜒,幽谷深邃处寺宇森列。幅中枯树偃仰稀疏,树干矗立,坚硬如铁,枝丫四出,挺如剑戟,画法至为苍古。虽然诗塘王铎的题跋称此画出自范宽之手,然本幅无款印,笔墨亦与范氏不类,应为后人所为。

范宽(十至十一世纪),陕西华原人。本名中正,字仲立。性宽厚有大度,时人称为范宽。山水师李成、荆浩,但自立新法,为北宋初年的山水画大家。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

宋 赵佶 雪江归棹图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画幅的右上角有宋徽宗赵佶瘦金书“雪江归棹(音照)图” 五字,左下角钤“宣和殿制”印并“天下一人”画押。

这是一幅描绘冬日雪景的山水画。画面起首远山平缓,进入中段以后,山势渐渐高耸,转而趋于平缓,整幅画面富有高低错落的节奏感,使观者仿佛身临其境,坐于舟船中,沿江眺望窗外时时变换的景色,充分展示了长卷绘画的特点和魅力。全卷用笔细劲,笔法流畅,意境肃穆凝重,代表了宋徽宗时期画院的艺术水平。

宋 许道宁 画雪景 轴

宋 许道宁 画雪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许道宁 画雪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 许道宁 画雪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许道宁(约公元十一世纪),北宋河间人。初市药于都门,画山水以聚观者,习气颇深。中年尽变旧学,行笔简易,林木硬劲,自成一家。崇山峻岭,峰峦积雪,百木具凋,苍松挺立。雪江中,渔夫披簑垂钓,溪畔上,三人围炉饮酒。通幅以墨渲染水天,更觉阴冷萧瑟。

宋 燕肃 寒岩积雪 轴

宋 燕肃 寒岩积雪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燕肃(991—1040年),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字穆之,一字仲穆。北宋真宗朝第进士,历官至龙图阁直学士,以礼部尚书致仕,故人称燕龙图。文学治行,缙绅推之,尤喜画山水寒林。 雪岩寒江,村屋数间,一人持杖行于孤桥。全幅皴笔甚少,以水墨遍染江天,颇得萧瑟寒冷之意。本幅无作者款印,幅上姚氏签题标为“宋燕穆之寒岩积雪图”。

宋 马远 雪滩双鹭 轴

宋 马远 雪滩双鹭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雪崖枯树,芦竹寒汀,三只白鹭聚集在坡石之下,另一只则站在溪畔,都作寒冷瑟缩的样子。画家用浓淡的墨色来渲染树、石、天色、远山和芦草,白鹭和积雪则用留白的手法处理,黑白对比,展现出冬季清冷寂静的寒意。画家用方硬的笔法、浓重的焦墨来画树石的轮廓线,再用“斧劈”皴法画出石块明暗凹凸的变化,笔笔苍劲。枝条向下斜伸,瘦硬的像屈铁一般,是马远画作的一大特色。边角式的构图利用虚旷的背景,造成空间的延伸,将前面的实景衬托得更为醒目了。画幅右下角还见“马远”名款。

马远,字钦山,先世河中(今山西永济市)人。祖父时随着宋室南迁,徙居于钱塘,曾于光宗、宁宗两朝为画院待诏。善画山水、人物、花鸟,与夏圭齐名,时称“马夏”。

宋人 雪山行旅 轴

宋人 雪山行旅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寒山雪积,村肆沿溪而设,长桥跨岸,旅人、牛、马络绎于途,木筏顺流结集,一派赶集景致。远景幽壑,楼台掩映,寒鸦成阵,匝绕盘旋,通幅于热闹中不失雪天阴寒之气息。屋宇、舟车、拱桥,具以界笔出之,线条略呈钉头鼠尾,有别于传统界画。近景人物,五官、表情历历可辨,愈远则愈简,屋宇、林木亦然,深合近大远小之理。

宋人 溪山暮雪 轴

宋人 溪山暮雪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白雪覆盖溪岸与山峰,群鸦翔集欲归巢,江天一片寒冬之意。溪山之间,仍见绿树丛丛寒林不多,应是江南冬日之景象。 从构景来看,本幅仍具“主山立于画面中央”的遗风,但已脱去山石充实的北宋风格,全幅虚空处几占有二分之一,显露出南宋山水的风味。在表现树石上,继承李唐之影响,但画树与斧劈皴的技法趋于精巧细致,与马夏派倾向粗犷简逸相异其趣。 本幅描绘景物,细致生动而且写实,若将之分割数个方块来看,正如南宋之山水册页。可惜无画家名款,目前尚难断定是哪位画院名家之作。

元 刘贯道 积雪图 轴

元 刘贯道 积雪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江山积雪,山影崷崒,其上干霄。江畔一舟,冲寒远至。全图构局雄伟,用笔泼辣而迅疾,画枯木寒枝,采取郭熙蟹爪枝的表现技法,笔力雄健。本幅旧传为刘贯道作,然画风已入明际。 刘贯道(约活动于公元一二七九至一三五六年间),河北定县人。字仲贤。善道释人物,山水宗郭熙。

元 方从义 山阴云雪 轴

元 方从义 山阴云雪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方从义(约公元十四世纪),江西贵溪人。字无隅,号方壶。据说,他是上清宫的道士,品格高洁,擅长于山水画,对诗文、古隶及章草都有很深的造诣。 这幅画的构图相当简单,仅划一股烟岚横于山峰与林木间。墨色的运用很有变化,树石、云烟、峰峦都被赋予不同的表现和质感。笔中饱含着水分,云烟像是随着水分在浮升幻动。这幅画的画面虽然不大,却表现出耐人寻味的墨韵。

元  朱德润 雪溪归棹 轴

元  朱德润 雪溪归棹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朱德润,睢阳人,落籍于吴,迁居昆山。生于至元三十一(1294)年,卒于至正二十五(1365)年。字泽民,山水学郭熙,笔墨秀润,景致清雅。

元 曹知白 群峰雪霁 轴

元 曹知白 群峰雪霁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曹知白(1272—1355年),华亭(今上海)人。字又玄,一字贞素,号云西。擅长山水画,属于郭熙一派。 峰峦满罩白雪,圆浑厚重。山脊上枯树寒林挺立,江面空阔,舟船行旅都已绝迹,呈现出荒寒静寂的感觉,笔墨则有着疏朗淡雅的韵味。据幅上黄公望的题识,曹氏作此画时七十九岁,而黄氏年已八十二岁。

元人 太行雪霁图 轴

元人 太行雪霁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群行旅或骑驴或牵骡、骆驼,在险峻的太行山径赶路,饶有北国风情。路旁枯树,山石上的白雪都令人想起冬日的严寒。缩颈弯腰及以袖口掩鼻的人物,更以生动的表情形容出隆冬的凄苦。

元人 太行雪霁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元人 太行雪霁图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的山石构景雄奇,用笔劲利。前者承继北宋范宽一派的遗绪;后者则有南宋马夏的影响。

明 戴进 雪景山水 轴

明 戴进 雪景山水 轴 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延续了北宋李成、郭熙等人创立的“雪景寒林”以及“行旅”的主题,布景险峻,构图紧密。用笔粗犷纵逸,笔法多变,皴擦点染不拘形式,笔划具有强烈的动感,山形皆有动势,表现了北国山林风雪凛冽的豪迈气势。

明 吴伟 寒山积雪 轴

明 吴伟 寒山积雪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吴伟(公元一四五九至一五○八年),湖北武昌人。字士英,号鲁夫,又号小仙。幼年孤贫,流落到江苏常熟,被进士钱昕所收养,后来渐以善画而闻名,并为宫廷作画。擅绘人物、山水。

明 吴伟 寒山积雪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一片银白的寒雪,辉映在惨淡的天空。溪旁,一人带着童子正要过桥,畏寒缩瑟的样子,描写得栩栩如生。全幅以大笔挥洒而成,有粗率豪迈的感觉,但笔法的运行却粗细有致。

明 沈周 画雪景 轴

明 沈周 画雪景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沈周(1427—1509年),江苏长洲人。字启南,号石田,又号白石翁。为人宽厚有大度,能诗文,工书法,又善山水,并兼工墨画花果、翎毛等。画史上被誉为明代四大画家之一。

明 沈周 画雪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沈周 画雪景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本幅画雪景,大地一片白茫茫。士人渡桥探梅,仆从持伞随行,对山岩穴中,飞泉激泻。前景平阔,一望无遗,后方高峰突起,曲径通幽。画法用笔劲挺,沈周六十岁左右作品,大抵如此。

明 文徵明 雪满群峰 轴

明 文徵明 雪满群峰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文徵明,(1470—1559年)江苏长洲人。初名壁,字徵明,后以字行,亦字征仲,别号停云生,衡山居士。诗文书画并佳,画师沈周,为明四大家之一。性谨饬,尤工精细小幅。粗壮之笔,偶一为之,故世所重者为粗文细沈。

明 文徵明 雪满群峰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幅作群峰堆雪,溪桥篱舍,一红衣人蹇驴踏雪而归。笔意拙厚,用墨设色,简远雅淡,极得清冷秀隽之致。

明 唐寅 函关雪霁 轴

明 唐寅 函关雪霁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唐寅(1470—1523年),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字子畏,又字伯虎,号六如。天赋多才,赋性疏朗,狂逸不羁。弘治十一年,中南京乡试解元。画师周臣,而有出蓝之誉。山水、人物、花鸟无所不精,为明四大家之一。

明 唐寅 函关雪霁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画积雪岩关,旅人驱车而行。全帧大抵以斧劈皴皴写,劲利潇洒,间杂披麻、长皴等,皴法变化多端。此图虽无年款,但据其画风,疑为唐氏三十八岁左右之作。

明 董其昌 关山雪霁图 卷

明 董其昌 关山雪霁图 卷(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据作者自识可知,这是观五代著名山水画家关仝所绘《关山雪霁》图后的临古之作。其实这幅临作并非雪景,只是采用关仝的画法而成。此图以平远和深远相结合的构图在一小卷内画连绵无际的山峦林壑,景物拥塞,然墨气鲜润,用笔苍劲生拙,物象历历分明,达到了密而不塞的艺术效果。作品笔墨苍浑深厚,又有饶富疏秀之致,兼具绚烂与平淡的旨趣,这便是董其昌欲触关仝绘画之机,遂为拟之的画意,其实也是他一生所追求的平淡天真的具体表现,因而他才自诩这幅佳作为“永日无俗子面目”。

明 陆治 雪窗见易图 轴

明 陆治 雪窗见易图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陆治是明代中期苏州地区的书画家,生于苏州包山梅梁里,也在苏州地区成长。年轻时陆治便喜爱书画,从自学临摹入手,后来得到文徵明的指引,逐步深入,对元代倪瓒、王蒙的画法渐有心得。五十岁左右,陆治隐居支硎山,园艺工作之余,静心作画,终于进一步画出属于自己的格调。 陆治不但擅长山水、花鸟画,也能作诗文,有诗文集《陆包山遗稿》流传下来,他的才华可以从这幅雪景探知一二。此时陆治二十九岁,尚在多方面学习的阶段,一层层向上积叠的山脉,参考文征明的构图方式;绵密的笔法,则与王蒙的用笔较为接近。他用赭墨轻染山石,又用花青点染林木,色调清雅,将寒冬时节学子读书的情景,烘托出宁谧的感觉。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轴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周文靖(公元十五世纪),福建闽县(莆田)人。山水学夏圭、吴镇,苍润精密,笔力古健,酝酿墨色,各臻其妙。宣德间以阴阳训术征入仁智殿,御试“枯木寒鸦”第一,授命为大庾县典史,历官掌礼仪的鸿胪寺序班。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周文靖 雪夜访戴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写东晋名士王徽之夜里梦醒,见月色皎洁兴致突生,遂趋船造访好友戴逵。然抵达之后,又打消念头而折回,或曰:“乘兴而来,尽兴而返。”为明代历史人物故事画之佳例。此幅构图继承南宋马、夏特色,却较之概括简约,而其潇洒放逸之笔法,则近似元人风格。

明 蓝瑛 溪山雪霁 轴 

明 蓝瑛 溪山雪霁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明 蓝瑛 溪山雪霁 轴(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蓝瑛(1585—1644年八十尚在)。钱塘人,字田叔,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善画山水、人物、花鸟,兰石尤绝。蓝瑛山水,早年醉心子久,浸久而用笔愈重,傅彩愈浓,后人遂归入浙派。本幅天启三年(1623年)作,时方三十九岁,正当盛年,故笔墨精整,设色明丽,而习气未深,是蓝氏传世之佳作。

清 高凤翰 雪景山水图 轴

清 高凤翰 雪景山水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作者自题七言诗一首,款署:“南村居士题画为研村大弟留玩。”钤“凤”、“翰”朱文联珠印、“西园居士”白文印。本幅右下自题:“雍正三年乙巳七月十有六日制。” 钤“西”、“园”朱文联珠印。雍正三年(1725年),高凤翰43岁。

图绘山中雪霁之景。平冈山丘,层层深远,银装素裹,萧肃宁静,冈峦上绿松、丛竹在凛凛寒风中却生意盎然,画面充满生机。画家以浓墨染绢地烘托雪景;树木画法工细,敷染清雅;构图注意景物大小、疏密、虚实的变化。

清 华嵒 天山积雪图 轴

清 华嵒 天山积雪图 轴 故宫博物院藏

华嵒的人物画造型极具特色,以表现人物鲜明的个性和内在的神韵取胜。《天山积雪图》是其晚年的代表作品。

边塞行旅是华嵒经常表现的题材之一。本图画唐人远行边塞诗意。图中,天山脚下,一个身披大红斗篷、藏掖宝剑的单身旅客,牵一匹双峰老驼,艰难地缓行于冰雪之中。天色灰暗,四野空旷,道路漫漫,白雪皑皑。一只孤雁横掠空中,旅者和老驼举首仰望,此情此景似引起了游子的万千思绪。画中情景交融,意境含蓄。画面构图狭长,造成天高地迥的视觉效果,以衬托人物孤寂的内心世界。设色雅致,色彩之间的搭配,冷暖色调的对比,都十分考究。人物、老驼的形象塑造在写实的基础上恰当地运用夸张手法,人物前倾的动势,老驼富于人情味的表情,都使得主题更为突出。作品展现了画家独特的艺术构思和出众的绘画才能。

画中自识:“天山积雪。乙亥春,新罗山人写于讲声书舍,时年七十有四。”下钤“华岩”,右下角钤“空尘诗画”印。

清 萧晨 丰年瑞雪 轴

清 萧晨 丰年瑞雪 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萧晨,生卒年不详。字灵曦,号中素,江苏扬州人。山水、人物,师法唐宋,画雪推名手。其人物设色妍雅,衣纹清劲流走。善诗赋,隐梓人中,人以工役之,往役受值,待以诗人,则行朋友之礼。地冻天寒,一片瑞雪照丰年。溪岸丛竹人家,雪压垂柳。木桥横江,二人缓缓行来,一持伞,一戴帽披蓑,皆弓身前进,不甚瑟缩,显见浓浓寒意。

近现代 傅抱石 雪山行旅图横幅

近现代 傅抱石 雪山行旅图横幅 故宫博物院藏

雪山占据了画面的大部分空间,其轮廓用数笔勾画,山势的变化则由大块面的、浓淡相间的墨色体现出来。山脚下,隐约显出被积雪覆盖的一片屋顶,一位文士正拄着手杖蹒跚而来,身后童仆挑着包袱步步紧跟。远方以淡墨烘染的阴霾天气,寂静无声的千山万壑,加之银白色的冰雪世界,使得画面渗透着侵人的寒气。

此图为傅抱石夫人罗时慧捐献。

(本文据故宫博物院和台北故宫博物院官网相关资料整理。)

    责任编辑:李梅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