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直击成都优化|医院就诊不查核酸,娱乐场所开门营业
【编者按】
响应中央“防控政策持续优化,走小步不停步”的要求,近期全国各地陆续出台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措施,力度虽不尽相同,但均对此前严格的防控措施“减码”。澎湃新闻记者在全国多地联动,现场直击各个城市防控政策优化后带来的新变化。
四川省人民医院门诊部二楼。本文图片均为 澎湃新闻记者 胥辉 图
12月5日,距离正常下班时间还有30分钟,四川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李懿问助理:今天多少人?助理回答:20多个。李懿看了一眼门外最后几名待诊患者说:“看来还是有影响。”
李懿所说的“影响”,来自这几天成都街面上逐渐减少的核酸检测点。“一些人可能没核酸报告,来不了。”她说。
受疫情影响,就诊人数有所下降。
此时,门诊部二楼入口,三名工作人员正仔细检查核对着每位进入人员的健康码和核酸报告,喇叭里循环提示着:“请出示健康码、行程码以及48小时核酸报告”。
正常情况下,李懿每次门诊接待患者都在40人次左右,但在一边仍需查看核酸检测报告,一边核酸检测点又逐渐减少的情况下,她的一些患者因没做上核酸检测而无法及时复诊。
不过,几个小时之后,成都从根源上解决了上述问题。12月5日21时,成都市卫健委发布消息再次优化调整防疫措施,消息称:从12月6日起,成都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普通门、急诊就诊人员凭健康码绿码通行,仅对新入住院患者及其陪护人员需进行核酸检测。
随着街面上核酸检测点有序撤离,以及市民核酸检测需求的减少,成都的烟火气开始回归。
诊疗措施优化,市民买药做万一居家隔离准备
12月5日,成都卫健委的最新通报还明确,对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机构不得因无核酸结果拒诊或延误救治,可在紧急救治同时进行新冠抗原及核酸采样检测。同时,市民通过互联网平台、药店购买“感冒及四类药品(退烧、止咳、抗病毒、抗生素类药品)”不再需要实名登记、抗原初筛和查验核酸阴性证明。
成都此轮优化调整,是对前一天措施的进一步优化。此前,12月1日,成都卫健委表示,市民乘坐地铁、公交、进入其他公共场所不再看核酸检测报告,但进入医疗机构看病就医,仍需出示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购买“感冒及四类药品”需实名登记。
医院内的核酸检测点
12月5日下午,澎湃新闻在四川省人民医院大门口的门诊核酸采集入口看到,这里排队做核酸检测的人员均为院内就诊患者和陪护人员,门口有醒目提示“开单缴费再排队”,单管采集检测费用为16元/次。相比院外面向公众的免费核酸检测点,这里排队的人并不多。
四川省人民医院附近的一家药店里,不断有市民咨询购买感冒退烧药。此时,距离成都市卫健委宣布防控措施调整优化还有4个多小时,但这些药房显然已经提前得到通知,没再进行实名登记,也不再要求顾客出示核酸检测报告。
店员说,针对新冠病毒的抗阳和备用药的需求这几天增大,都快断货了。许多人都做好了万一感染居家隔离的准备。不过,12月4日,当成华区药房开始凭身份证购买“感冒及四类药品”的时候,温江区人民医院外面的药房里仍然拒绝向市民出售退烧药。
这意味着,即使在大成都范围内,不同的区县之间最新防疫政策也还存在差异。医疗机构防疫政策进一步优化之前,以美食、休闲闻名的成都已对其他领域防疫政策进行调整,人们可以更加自由地出入于餐饮娱乐场所。
温江核酸检测点不再排队
12月5日18时,澎湃新闻在成都青羊区西二环蓝润摩里中心广场看到,这里的核酸检测点继续在为市民提供服务,不过排队做核酸检测的人员不多,队伍只排了不到20米,做核酸检测的都是年轻人。
核酸检测现场的喇叭不断提示:“各位居民朋友,按照成都市最新核酸检测要求,除进出医疗机构外,其他公共场所,包括乘坐交通工具,不再查验核酸报告,可凭健康码绿码通行,过于核酸检测不仅加大检测压力,人员聚集也增加病毒传染几率,请大家合理检测。”
成都和许多城市一样,正在逐步减少核酸检测。
“烟火气”归来,旅行社收客、KTV营业
街头的摊贩
12月5日,成都气温8摄氏度,当天18时天空飘起细雨,街头显得阴冷,但烟火气已经回到街头。小贩们推着车停在街边的空旷地带,客人围成了一个圈,每个人都戴着口罩,有人在等着烤红薯,有人点了炒面、狼牙土豆,正在付款。
四川省人民医院附近一家新开张的德克士门店外,红外线体温热成像设备已经关闭,顾客自由进出,餐厅里以年轻人为主,有人开始用餐,有人打开电脑,喝着热饮继续加班。
路边的餐馆恢复运营
德克士对面,一家KTV也已开门营业,成都夜生活还没开始,门口只有一位店员走来走去。他说,接到可以营业通知,他们昨天就已经开门了。
清江东路恒丰银行,进入人员不再扫场所码,但保安仍用电子体温枪测量进入人员的体温。
附近一家茶楼门口,场所码还没撕下,但进出的客人径直出入,已不再为此停留。华灯初上,浣花北路一家酒店,临街客房三分之一都亮着灯,附近的临街铺面都已开门营业,只有一家旅行社门店还关着门。
关门歇业的旅行社门店
12月2日,成都青龙湖、玉石公园等一批景区已宣布恢复营业,但作为四川最大的旅游目的地和中转地,成都旅游业的恢复与周边地区旅游景区的恢复紧密相连。
12月5日,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宣布:自12月6日20时开始,马尔康镇低风险区有序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但作为阿坝州州政府所在地,这里仍然严格实行来(返)人员报备制度,严格实施落地“三天三检”,不满五天不能进入餐饮、茶楼、酒吧、KTV等场所。当地表示,“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
不过,旅游行业实际上正在发生变化。成都旅行社从业人员钱磊洁说,她刚收了10多名准备前往三亚旅游的阿坝州游客,这是她近三四个月以来的第一批客人。12月5日,一整天,她都反复和海南方面确认游客落地是否会被隔离。
她说,过去一年多,由于全国各地防疫形势复杂多变,各地旅游政策瞬息万变,她们不断在收客、退款中度过,最终能成行的很少。这一次她依然比较担忧,但当天23时三亚发布公告称“即日起,对外省来(返)三亚人员不再实施分类管理”,这政策对她来说真是及时,心里一下踏实了许多。
钱磊洁说,这两年,她的很多同行转行,有人去开网约车了,有人改行卖茶叶了,坚持下来的不多。现在旅游政策逐渐明朗,终于能看到希望了。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