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欧观察|米歇尔访华后中欧合作的广度、深度与难度
当地时间2022年4月1日,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以视频方式出席第二十三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人民视觉 资料图
12月1日,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来华访问。这是他任职后首次访华,也是新冠疫情发生后,欧盟最高领导层成员的首次来访,意义重大。米歇尔与我国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分别进行了会见,达成了不少共识,强化了双边合作意向,也促进了相互理解。米歇尔为何选择此时访华?今后中欧关系能在哪些领域进一步开展合作?中欧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或挑战是什么?围绕上述问题,“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由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青年学者自发组成的一个学术共同体)部分成员和特邀嘉宾就此进行了研讨,并发表各自观点如下。
“复旦欧洲观察”学术共同体部分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简军波: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副研究员
彭重周: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后
严少华:复旦大学中欧关系研究中心青年副研究员
张亚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青年副研究员
特邀嘉宾:
韦宗友: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米歇尔在复杂国际局势背景下的中国之行
韦宗友:米歇尔来华,也有通过发展对华关系,加强欧洲战略自主,反制美国在经贸上“盘剥”欧盟的考虑。
最近一段时间,欧洲因为美国向欧洲输出天然气价格问题、拜登政府通过的《削减通胀法案》在电车补贴上对欧洲车企的“歧视”,以及美国《芯片与科学法案》大力扶持“美国制造”对欧洲芯片产业的“虹吸效应”等问题,对拜登政府十分不满。欧盟普遍认为,拜登政府一方面要求欧盟在对俄罗斯及中国等战略问题上“向美国看齐”;但另一方面,却在经贸问题上处处“占欧洲便宜”,甚至落井下石,让欧盟遭受损失,欧盟对此深感不满,也认为有必要通过发展对华经贸关系,平衡来自美国的经贸压力,维护欧盟经贸利益。
严少华:米歇尔访华有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落实10月份欧盟峰会对华政策讨论所达成的共识,此次峰会达成的重要共识是欧盟多面性对华政策仍然适用,合作仍然是中欧关系举足轻重的一部分;二是平衡成员国层面和欧盟层面的对华关系,米歇尔在几个主要欧盟成员国与中国领导人进行双边会晤之后访华,希望发出协调和统一的声音,避免欧盟机构在对华政策中被边缘化;三是美欧近期分歧有扩大的趋势,尤其是在经贸领域,欧盟内部对美国《削减通胀法案》中的一些保护主义措施颇有微词,甚至扬言报复。米歇尔访华与法国总统马克龙访美差不多同期进行,欧盟也有借米歇尔访华在经贸问题上向美国施压的考虑。
简军波:米歇尔在复杂国际局势背景下访华,对维护中欧友好和促进中欧合作具有积极意义。他能踏上中国土地就象征着欧盟有加强中欧关系的强烈愿望,这是中欧关系继续前进的重要动力之一。尤其考虑到他还受到欧盟内部和成员国对其中国之行的一些压力和质疑,这一访问更显难能可贵。
张亚宁:米歇尔此次访华除了当前乌克兰危机需要中国发挥更大建设性作用这一目的外,还有稳定中欧关系宏观大局的考虑。自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盟成员国政府和民众的对华态度发生了较大程度的恶化,其中不乏呼吁“重新定位”对华政策的声音。作为欧盟27个成员国的外事代表,欧洲理事会主席访华显然也有稳定中欧关系、统筹协调“后疫情”时期中欧关系发展的考虑。
彭重周: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初访华之后不到一个月,米歇尔也对中国进行了短暂的访问并与习近平主席进行了超过三小时的会见。与朔尔茨相同的是米歇尔也把乌克兰问题放在议程的首要位置,并将中国在俄乌冲突中不偏向俄罗斯作为最重要的目标。
但除此以外,与朔尔茨以务实态度讨论经济问题为主轴的访问不同,米歇尔在访问和会谈中的其他主要关切都是宽泛的原则性问题,例如市场准入问题、国际治理问题等。在这些议题上米歇尔基本都只是重复了欧盟一贯的原则性要求,而没有谈及具体政策落实方面的目标。由此可见,米歇尔的访问主要是为了展现欧盟在中欧关系中能够扮演一个独立角色,且能与中国政府在对欧洲最为重要的俄乌问题上进行对话。
彰显这样一种外交姿态是米歇尔此行最为重要的意义。鉴于他此次是克服了欧盟内外不少官员的批评和压力下进行的访问,可以认为对于欧洲理事会来说,展现出欧盟外交独立性这个姿态对其对外关系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种重要意义的背景就是俄乌冲突对欧盟对外关系的冲击。2019年欧盟提出对中国“合作伙伴、竞争者、对手”的三重定位,但这三种定位在中欧关系中分别占有的比重是动态变化的。在俄乌冲突之前,欧盟在中欧关系中的重心是将中国视为“对手”。但俄乌冲突之后,出于防止中国完全偏向俄罗斯的战略需求,欧盟逐渐将“对手”这一定位的调门放低,开始加大“合作伙伴”和“竞争者”的定位权重。这种对华战略认知的转变是促成朔尔茨和米歇尔访华的重要因素。
“英雄惜英雄”也可以是中欧合作的一种境界
简军波:对中国而言,推进中欧关系良好发展是当务之急。有观点认为欧洲已经和美国绑在一起,不值得我国花大力气与其发展关系,强扭的瓜不甜。这一观点过于悲观,事实上,欧洲与美国并不完全相同,双方在如何对待俄乌冲突、解决国际能源危机、看待联合国的地位,乃至于如何处理对华关系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而且双方在经贸领域也还存在深刻摩擦,欧洲也在持续追求其“战略自主”。
因此,欧洲有自身独立的对外战略思考,并不完全依附于美国。这决定了欧洲可以在国际社会发挥独立且独特作用,在某些方面可以与中国形成合作关系。
基于此,中国应继续支持欧洲的“战略自主”,尊重其在国际社会发挥独特作用的地位,寻求与其一同塑造更为公正、合理的国际秩序的机会。为更好深化与欧洲的合作,这就要求我国将欧洲在我国对外战略中的定位基于客观现实厘定清楚:欧洲是我国追求多极化世界的伙伴?是推进文明多样性的同路人?是反对美国霸权的同志?还是促进国际经济自由主义的朋友?或者都是?
彭重周:中国对中欧关系仍然保持了一贯的定位,即中欧不存在战略差异,虽然在不少领域的诉求有所区别,但合作前景广阔。由此可见,当下中欧关系的变化主要是源自欧盟战略的演变。
简军波:面对这样一个欧洲,我国与其不仅在功能领域,也包括在战略层面有巨大的合作空间。功能领域的合作已经讨论较多了,包括市场开放、新能源、气候变化、健康、金融、核扩散等等。这些领域合作若能得到后续推进和落地,会在很大程度上深化双边关系。
战略领域的合作需要得到深入讨论。中欧都追求国际民主化,致力于维护联合国权威,尊重国家主权原则,尊重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追求国际独立自主地位,偏好基于自由主义的经济全球化,这些表明双方在塑造国际秩序方面并非完全没有共识。
从推动国际秩序发展进程这一更为宏观的视角来看,中国能够在推动联合国系统(包括世贸组织)的改革与权威的重塑、实现维和与地区和平建设、维护落后发展中国家的稳定和促进繁荣、以至于推动多极化世界方面,都能够推进某些与欧洲可能的共同行动。当然,合作不都表现为要制定共同行动路线与致力于共同方案,在一些国际问题上能够不相互拆台,能够相向而行,都是中欧实现合作的重要表现。英雄惜英雄,而无需共同扶持,也不失为合作的一层境界。
故而在国际秩序调整变化背景下,中欧应超越功能性领域合作而寻求战略合作,再将战略合作思维化为具体的合作项目与合作精神,可能会更好地促进中欧关系的巩固与进步。当然挑战也同样巨大,就像“冷战”时代一样,欧洲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存在根本性矛盾,但这没有妨碍中欧发展良好合作。这些历史经验能给“后初代全球化”时代的中欧关系带来新的启示。
韦宗友:中欧作为世界两大重要政治力量,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世界发展、应对全球挑战等方面,有着共同利益,也有着广阔合作空间。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中欧可以通过推动俄乌双方走向谈判桌、通过谈判和对话,尽快结束流血冲突,防止战争失控;强调捍卫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维护包括乌克兰在内的各国主权与领土完整;共同反对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倡导核武器用不得、核战争打不得,防止亚欧大陆出现核危机。
在促进世界经济发展方面,中欧两国应进一步加强经贸合作,推动经贸关系迈向新台阶,采取切实措施防止“脱钩断链”,创造条件尽快推动中欧投资协定的落地,为欧洲和世界经济注入正能量,降低欧洲和世界经济衰退风险。在应对全球挑战方面,中欧可以加强在气候变化、公共卫生治理、防扩散、能源安全和粮食安全、发展援助等领域对话、磋商与合作,打造全球治理战略伙伴关系,推动中欧战略伙伴关系走深走实,造福双方及世界各国。
严少华:米歇尔此次访华是在美国持续向欧盟施压,尤其是在芯片等高科技领域要求追随美国的背景下展开的,因此访问本身就是欧盟战略自主的一种体现。虽然中美关系近期也出现了回暖的迹象,两国领导人最近的会晤也为中美关系设定了“地板”和“护栏”,但中美关系更可能的走向是在这个设定的“地板”上持续摩擦,而中欧关系则仍有一定的上升空间。
通过此次米歇尔访华,欧盟也更明确地发出了反脱钩、反冷战、反对抗的信号。中国可以抓住这样一种信号,尽快恢复中欧高层次对话和各领域交流,尤其是学术与人文交流,为中欧合作打开新的空间。
张亚宁:就中欧关系的未来合作而言,毫无疑问,中国与欧盟在维护全球贸易体系稳定、气候环保等全球治理领域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当然,也必须清醒的认识到中欧在如何定义“多边主义”,以何种原则进行全球治理等核心问题上仍分歧巨大。但无论理念分野何其深,双方都应该,也必须保持沟通渠道的畅通,越是困难重重越要坚信“对话的力量”。
中欧关系发展的最大障碍或挑战是什么?
简军波:一次访问解决不了中欧之间存在的众多问题。双方在许多价值观和理念、对国际事务的看法、对一些问题的解决途径都存在根本分歧,故而米歇尔访华后,中欧关系依然会持续面临许多重大挑战。
不能过高估计欧洲在实现我国对外战略目标上的功能,欧洲具有对我友好和充满敌意的两面性。最客观的认知可能是:欧洲依然是试图摆脱美国霸权控制的“第二世界”,但也越来越具有争夺传统上属于“第三世界”的地缘政治抱负。这样一个欧洲在处理对华关系时会是一个极度矛盾的复合体,既要和中国发展政经关系以获取经贸利益和摆脱美国的霸权控制,又要通过在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显示对华强硬来部分实现其“独立性”。
彭重周:朔尔茨、米歇尔,以及可能将在2023年初访华的马克龙在短期内纷至沓来,代表了欧洲主要国家和欧盟在短期内重塑和稳定中欧关系的努力。可以说,在俄乌冲突告一段落之前,中欧将会维持一种“竞争但不斗争”的关系。但决定未来中欧关系长期的走向主要取决于两个要素。第一是中欧如何在处理双边经济交往中各种矛盾的同时进一步发展经济关系;第二是欧盟能否避免从零和博弈的角度看待中国不断扩大的影响力,并和中国在差异中共存。这两点将决定中欧关系能否从“竞争而不斗争”走向“和而不同”。
张亚宁:当前中欧关系的发展挑战不容忽视,经贸领域的合作过去是中欧关系稳定的“压舱石”;但伴随着一系列欧盟贸易救济法律的酝酿与出台,维护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反而成为中欧经贸关系的主旋律。正因为如此,习主席在与米歇尔的会谈中提出打造“数字经济、绿色环保、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增长引擎。对于米歇尔表态“欧方愿同中方继续推进欧中投资协定的进程”,考虑到当前的欧盟方面的政治障碍并非欧洲理事会,我们应该听其言观其行。
“中欧观察”是复旦大学的欧洲研究学者的专栏,立足中国本位,聚焦中欧关系。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