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宗白华散文:哲学也可以是艺术的

2022-12-05 15: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2022年11月10日,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浪老师做客“朝内166文学讲座”,为广大读者做了《从文体追求看宗白华的散步美学》的主题讲座。金浪老师主要从事文艺美学、批评理论与批评史方面的研究,曾获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一届学术评奖一等奖、首届全国青年学者美育学论坛优秀论文奖等。以下为讲座节选。

一、从诗回到哲学

1925年春天,留学德国的宗白华先生回国后,受聘为东南大学哲学系教授。1928年5月,东南大学改名为中央大学。此后直到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被调往北京大学,这中间长达二十多年时间,宗白华都在中央大学哲学系任教,有一段时间还担任了哲学系主任。1935年,中国哲学会成立,宗白华成为了理事,并且还在中国哲学会下属的三个委员会里都担任了委员。同样在三个委员会里都担任委员的,还有汤用彤和冯友兰。他们都是中国哲学界的重量级人物。

经过诗歌与艺术的洗礼之后,宗先生推崇的哲学,是重视体验、强调生命的哲学。当时他在中央大学哲学系开设一些课程,比如美学、艺术论、形而上学、历史哲学、叔本华哲学、尼采哲学、斯宾格勒的《西方之衰落》、康德哲学、人生之形式、歌德、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欣赏,等等。从这些课程名字就能见出,宗白华不仅重视哲学理论,还把哲学与艺术紧密结合在一起。从哲学层面对艺术形式加以分析,是三四十年代宗白华论著的一个重要维度。通过艺术,他赋予哲学一种新的理解——将生命哲学与艺术体验融为一体。这一点,在他1933年发表的《哲学与艺术——希腊大哲学家的艺术理论》中得到集中体现:

艺术家往往倾向以“形式”为艺术的基本,因为他们的使命是将生命表现于形式之中。而哲学家则往往静观领略艺术品里心灵的启示,以精神与生命的表现为艺术的价值。

在这段话里,艺术家和哲学家的工作非但不是毫不相干的,反而构成了相互配合、互相默契的伙伴,就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艺术家倾注他的生命,赋予作品以形式,而哲学家则是在形式中去透视生命的启示,这里传达的正是宗白华对哲学的特别理解,而他之所以会去探讨古希腊哲学家的艺术理论,就在于他认为古希腊时期哲学和艺术是紧密关联的整体,还没有发生后来的分裂。所以,这篇文章一上来就追溯了古希腊时期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的艺术理解,并从中提炼出一个重要观点,即艺术与哲学的水乳交融。

进而宗白华还认为,古希腊时期艺术和哲学的结合,对于提升艺术的地位起到重要作用,为此他又列举了三点,分别指出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的地位是如何经由与哲学的结合而获得提升的。

第一点,他认为亚里士多德对艺术的理解很重要。亚里士多德给予艺术较高的地位,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模仿自然的创造,宇宙的演化就是由物质走向形式,就像希腊的雕刻家在一块陨石里幻见人体的形式,所以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观和艺术家是一致的。

第二点,他指出当人类职业观念开始改变的时候,艺术家的工匠地位也得到了提升。他运用的例子是希腊末期的普拉提诺。普拉提诺认为艺术创作是神灵依附于艺术的产物,他说艺术创造好比神助一样。宗白华认为这个观点对于提升艺术的地位有重要贡献。

第三点,他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开始被尊奉为上等人物,艺术家也需要研究希腊的学问如解剖学、透视学,学院的艺术家开始出现了,艺术家进入大学有如一个学者。比如达芬奇就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不仅是画家,同时他对解剖学、透视学,甚至其他自然科学领域都有贡献。

这三点,其实是当宗白华的哲学观念发生变化之后投射于古希腊哲学和艺术关系的产物。重要的不是宗白华论述的事实,而是他对于这些事实的论述,显然,它已然打上了宗白华的烙印。这个烙印的重要就在于把哲学作为艺术来对待的态度。当哲学也成为了艺术,就意味着哲学写作必须同样地重视形式,哲学写作不再是纯粹的概念和逻辑的运作,而是要体现生命的形式。这个观念一旦出现,宗白华学术写作的文体追求也就有了理论上的依据。再看:

但是学院里的艺术家离开他的自然社会的关系,忽视了原来的手工艺,却不一定是艺术创作上的幸福,何况学院主义(Academism)往往是没有真生命、真气魄的,往往是形式主义的。真正的艺术生活是要与大自然的造化默契,又要与造化争强的生活。文艺复兴的大艺术家也参加政治的斗争,现实生活的体验才是艺术灵感的源泉。

这段话也很关键,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宗白华对艺术与哲学结合的辩证分析:一方面,宗白华肯定了这种结合在提升艺术地位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他也看到其中埋藏的危险。随着文艺复兴时期大量艺术家开始进入大学,开始过学院式、学者式的生活,他们渐渐与自然相分离,艺术越来越从体验变成了学问、技术,变成透视法和解剖学,对此宗先生是不认可的。

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还能感受到宗白华对学院主义的反感,他认为学院主义的创作是形式主义的。正因此,他并不按照学院式的学术规范来写作,而是采用一种更具生命的,更自由的、随性的,也更接近艺术的方式来写作。文体,是他的学术散文最为独特的所在。接着宗白华又继续写道:

艺术家对于人生对于宇宙因有着最虔敬的“爱”与“敬”,从情感的体验发现真理与价值,如古代大宗教家、大哲学家一样,而与近代由于应付自然,利用自然,而研究分析自然之科学知识根本不同。一则以庄严敬爱为基础,一则以权力意志为基础。

这段话讲得就更清楚了,即宗白华认为在古典时期艺术家和哲学家是一体的,二者的分流不过是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发展而产生的变化。科学家追求客观的自然规律,追求可实验验证的、符合数理逻辑的、概念推理的真理;艺术家则是与主观、感性、体验和形式创造相关的一类人。二者从原本一体分裂为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这就是宗白华先生关于艺术、哲学、科学关系的认识,这个观点后来还被赋予中西文化的形上学差异。譬如他认为中国文化精神属于没有分裂的、灵肉一体的类型,有点像古希腊艺术家和哲学家原本一体的状态,前文所谓的“俯仰自得”就是这样一种状态的呈现。相反,他说西洋文化则走向数理逻辑的、机械式的科学的道路。

这样的观点在他后来的《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中不仅再度出现,而且还成为了分判中西文化的标准:

东西古代哲人都曾仰观俯察探求宇宙的秘密。但希腊及西洋近代哲人倾向于拿逻辑的推理、数学的演绎、物理学的考察去把握宇宙间质力推移的规律,一方面满足我们理知了解的需要,一方面导引西洋人,去控制物力,发明机械,利用厚生。西洋思想最后所收获的是科学权力的秘密。

宗白华将其艺术与哲学从统一到分裂的认识,运用于中西文化分野的描述。古希腊时期科学尚未出现,艺术与哲学是一体的,随着近代西方自然科学的发展,艺术、哲学、科学都发生了分离,而宗白华对中西文化差异的分判也正是以此作为理论模型的。

并且,从上述一系列的论述中,我们能够看到宗白华对于在现代学术生产中移植科学主义的不满。在他看来,学术写作不能按照数理逻辑的方式去演绎、去论证,它应该独抒性灵,应该更偏向于艺术。学术也可以是艺术的,这正是从其关于艺术与哲学关系的认识中来的。由此我们也才能够理解为什么他会花大力气去追求一种与学院式写作截然不同的文体。事实上,如果对文体没有追求是可以写得更快、更多的,因为有范式的知识生产更加容易。而要打破范式,在学术写作里打上作者的生命烙印,使它变成作者自己的生命形式,这无疑更接近艺术家的追求。

有了这个思想,有了这个追求,也才有了宗白华在1930—1940年代写就的那一系列具备独特文体追求的学术散文,如《论中西画法之渊源与基础》《中西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论艺术的空灵与充实》《论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中国文化的美丽精神往哪里去》《中西诗画中所表现的空间意识》,等等。这些文章是宗白华在中国美学研究领域的名篇。但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恰恰这些学术思想上的名篇,也是打上了宗白华文体烙印的作品。思想与形式是一体的。哲学、思想、理论,已经化为了宗白华自己独特的生命形式。

二、文体背后的中西资源

宗白华先生的文章追求非体系性甚至碎片化,这集中体现于对材料的运用上。他的文章常常旁征博引,摘取中西艺术史上的材料,但不是用科学的、归纳演绎的方式展开,甚至也不用举例子的方式。他不是先讲一个观点然后再去举例子,而是任由材料自由地在文章中运动。思想的流动与材料的流动是高度一体的,正是在这种流动中产生了他的学术观点。宗白华对中西绘画的比较,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形而上学的探讨,都是从这种看似自由、随意,带有强烈流动性的写作中完美呈现出来的。

宗先生文章的特点,简单概括有三点:第一,宗白华的文章重呈现,而不是重归纳和演绎;第二,重视思想的流动性、现场感,我们可以看到他的思考是如何伴随着他对材料的运作而演进、而变化的;第三,言词隽永,追求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读罢让人久久难忘。

这样的写作看似随意,其实是有着很大难度的,因为它没有模板可遵照,而是如同艺术创作,既要有材料又要有灵感,需要情思来贯穿和运行材料。宗白华的文章还常常有不同版本。比如《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都有两个版本。初版本更多地保留了原初的思想灵感的流动性,修改本则更偏于学术化。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宗白华在文体上是有着高度自觉的要求的。

那么,他的这些文体追求的背后到底存在着什么样的资源呢?

首先是中国古代的文体资源。宗先生1930—1940年代的文章探讨中西绘画、中西艺术,并由此展开对中西文化的比较,所以要大量阅读中国古代文献,因而长期沉浸于中国古典散文的写作传统中。中国古典传统也就成为其文体追求的重要来源。比如《论〈世说新语〉与晋人的美》便引用了《世说新语》中的大量材料。《世说新语》在文学史上被归入志人类小说,篇幅短小,只言片语却意蕴无穷,以隽永的美学意蕴著称。而宗先生可以说是第一个把《世说新语》作为美学文本的。此外,宗白华还对明清散文、笔记小说进行了广泛阅读,甚至他还花了不少时间读佛典。这类文献在文体上对宗白华写作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古典文论有着独特的诗文评传统,它的一个重要特点便是零散,重视体悟,重视感性,重视即兴式点评,而宗白华文章中不仅大量引述了诗文评材料,同时他自己的写作也有零散的、非体系化甚至碎片化的特点。联系他长期阅读中国古典文献所受到的浸染,也许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还有另一个资源,就是德国的“论说文”传统。这个“论说文”其实是生硬造出来的翻译,它对应的是德国的一种文体,叫essay。essay很难翻译,有人把它翻译成“论说文”,成为今天比较流行的译法。这是德国一种偏爱碎片的写作形式,它发端于浪漫主义,像施莱格尔、诺瓦利斯都很推崇碎片写作,他们认为唯有在碎片中才能够抵达真理的无限性。这样兼具高强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写作形式,从浪漫派以来就在德国思想传统里延续,尼采、叔本华、西美尔、青年卢卡奇、阿多诺和本雅明,都是用德语写作essay的个中高手。

essay的写作带有很强的思想性,但又不是采用康德哲学那样条分缕析的逻辑体系展开,它更多用思辨的形式展开,带有很强的修辞性,类似于一种兼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批评写作。卢卡奇的《论说文的本质与形式》,将“论说文”放在心灵与形式的大问题下进行讨论,而心灵与形式的关系,也是宗白华最关心的问题。青年卢卡奇认为“论说文”追求真理的同时又追求艺术的形式,它是一个中间地带,一个没有分化的状态。因此,“论说文”被视作拯救分化的形式,或者说是古典理想在现代的遗存。而阿多诺《文学笔记》则把“论说文”的反体系性、非体系性纳入其非同一性哲学的框架下加以论述,再他笔下,“论说文”非常接近于本雅明说的“星丛”——作为星丛的思想,他们都反对同一性的、理性化的、科学抽象的哲学形态。

当然,我们说德国的“论说文”传统在宗白华散文的文体追求背后发挥了影响,并不等于说宗白华的学术散文写作同样是在追求卢卡奇、阿多诺所说的目标。宗白华所偏爱的叔本华、尼采、西美尔等都是“论说文”的高手,因此他对问题追求很可能移默化地受到“论说文”传统的影响,他的写作才不仅追求思想含量、学术含量,同时也有艺术性,有文体的独特追求,因为哲学、因为学术同时也是一种艺术,因此他也要求有自己的生命的形式。在这个基础上,我相信宗白华学术散文的写作和德国的论说文传统,在精神气质上是相通的。

三、怎样阅读《宗白华散文》

像宗先生这样的文章,我们该怎样去读呢?首先,第一个层面是欣赏,因为不是所有学术文章都具备欣赏价值的。有的学术文章就难以卒读,你总得去猜他到底说的是什么意思。宗白华先生的文章就不是这样,它能让人有美的体验和感受,因为它本身就是一个艺术品。我们读这样一个艺术品的时候,首先就是去享受,去欣赏,有时候你甚至可以念出声来,因为连音节都是和谐的。这样作为艺术品的学术文章太难得了,我们千万不要错过。

第二个层面,即其中的思想性、学理性的部分怎么去对待。说实话,宗白华先生的文章思想性很高、很深。有些朋友认为宗先生的文章属于入门读物,我不这么看。宗先生的文章虽然看上去短小、好读,看上去容易读懂,但这并不等于说它就简单。事实上,这些短小文章背后往往有着复杂的运思,甚至属于高强度、高难度的思想动作。在宗先生的文章里,不少看上去灵光浮现的细节,其实是有着很深的思想根源的,我们要把这些材料抽丝剥茧地加以讨论,搞明白宗先生那些看上去轻灵随性的文句背后思想运动的来龙去脉。

宗先生学贯中西,思想来源非常驳杂。因此,研究宗先生美学,仅仅关注美学材料是不够的,因为他常常运用非美学材料来讨论美学。同时,他在西方留学时又深受德国思想学术传统以及西方其他不同流派美学和艺术论的影响,有些影响是主动的、自觉的,有些影响是无意识的。当然对于这些,普通读者没有必要刨根究底。读者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吸收,因为宗先生是一个宝库,宝库的意义就在于我们可以从多方面获得启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哪怕在阅读宗先生著作时,能从功利的、忙碌的生活中抽离出来,从中领悟到人生的新境界,这又何尝不好呢?

所以宗先生的著作应该有不同的读法,有不同的关注点,你采取什么样的读法都是可以的,这依据于你的需要,依据于你阅读的体验,比如你在什么样的状态下去读,在什么样的心情下去读,也许都是不一样的。大家完全可以采取适合自己的方式去阅读。能从不同方面去加以阅读,能被反复阅读的东西,我们就称之为经典。宗先生的著作看似短小,但历久弥新,它就是经典。直到今天我们也很难再找到宗先生这样既有高度思想含量又有着独特文体追求的文章。它们是罕见的,弥足珍贵的,也是直到今天也仍然在打动一代又一代读者的经典著作。

原标题:《宗白华散文:哲学也可以是艺术的》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