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记忆】原南充县红旗农庄:“三面红旗”的历史见证

2022-12-04 0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欢迎关注“方志四川”!

原南充县红旗农庄

“三面红旗”的历史见证

红旗农庄建于1958年,当时以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面旗帜”为指引,全国掀起超英(国)赶美(国)、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高潮,各地农村学习苏联,修建集体农庄,办公共食堂,让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原南充县青居公社青林大队作为全县典型,修建集体农庄,因是在“三面红旗”指引下修建的,故取名红旗农庄。

红旗农庄现存礼堂、宿舍楼和墙壁上当年写下的“毛主席语录”与大字报等。农庄所有建筑均为砖混结构,建筑本体带有苏式建筑痕迹,对于研究“大跃进”时期的建筑风格以及当时历史,具有较高价值。

现存礼堂、宿舍楼,建筑面积2600平方米。礼堂,面阔16.1米,进深36米,脊高8.6米;砖混建筑,三角形木梁架,单檐前硬山后歇山式屋顶。住宿楼,现存3栋,砖混建筑,三角形木梁架,单檐悬山式屋顶,小青瓦屋面。一栋,双立式,面阔29.6米,进深9.3米;二栋单立式,面阔33.3米,进深9.03米;三栋双立式,面阔25.9米,进深9.3米。

1958年,原南充县青居公社青林大队,将除青林1队外的900余人房舍全部拆除,修建集体农庄,其中礼堂1幢,住宿楼4栋,先取名红旗农庄,后改为红旗农场。1972年8月22日,火灾烧掉了两栋住宿楼,现一、三栋住宿楼原为一栋,是农民从中间拆除一部分后变为两栋的。

“大跃进”热潮消退后,红旗农庄一直作为村民的生活住房。近年,村民陆续搬出另建住房,农庄人去楼空。为留存历史,有关部门遵循“不改变原状”及“可识别性”和“可逆性”的保护原则,采用“局部垮塌局部修缮、局部残损局部修补”的方法,对红旗农庄进行了修缮,恢复了原貌。如今,这里已成人们了解“大跃进”特殊历史的课堂。

2006年1月13日,红旗农庄被南充市高坪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6月1日,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作为一处保存十分完好的农庄遗址,它见证了我国近60年的风风雨雨,也烙下了那个时代特有的历史痕迹。

来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

供稿:南充市高坪区地方志办公室

方志四川部分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为传播更多信息。文章所含图片、音视频版权归原作者或媒体所有。

原标题:《【记忆】原南充县红旗农庄:“三面红旗”的历史见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