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千万粉丝艺人被指“割韭菜”翻车,定价夸张且缺乏设计感吗?

2022-12-10 12:3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明星搞副业再正常不过,

但是,坐拥千万粉丝的欧阳娜娜

近日因为推出个人品牌“nabi”,

遭遇了大翻车,引起骂声一片。

“这个定价……疯了吗?”

大家的不满和吐槽主要集中在两点,

一是认为定价太夸张,

而是缺乏设计感。

988元浴袍成本不足百元

半个月前,娜娜发Vlog

为自己的个人品牌预热,

强调品牌主打精致舒适的路线,

“耗时3年,

经历了反复打版、寻找

最舒适的面料等艰难过程”。

当时的评论区前排清一色的:

宝宝,记得便宜点哦。

谁能想到,

随着nabi产品价格的公开,

不少粉丝们的心情舒适不起来了。

148元的眼罩、

168元两双袜子、

438元的卫衣,

以及988元不含棉的浴袍……

一些学生党们,直呼“伤不起”!

其中的高溢价,

更是让业内人士也惊呼不已。

价格这么贵,面料一定很高端吧?

并不。这件定价998的浴袍,

86%的成分是聚酯纤维。

这是布料中价格比较低廉的一种,

特点是不透气、不吸湿,

与欧阳娜娜所说的“舒适”大相径庭。

据一名江苏淮安纺织工厂负责人计算,

按照nabi浴袍材质来看,

生产成本大概在60元/件左右,

加个LOGO大概是65元/件。

算上包装设计、品牌授权,

普通品牌在电商平台上卖出去的话,

按市场行业来说,

一件售价最多不超过300元。

B站UP主“龙井虾人”分析称,

“市面上浴袍的核心价格分为:

100元以下的白牌货,拼价格;

100-300元的平价档,拼性价比;

300-500元的高端品,主打设计感;

500-1000元的价格,拼真丝材质。

而欧阳娜娜的品牌

用真丝浴衣的价格只能买到聚酯纤维浴袍,

性价比较低。”

溢价这么高,设计总归有点东西吧?

并不。

经历了“一次一次打板”,

然而最终呈现在路人面前的,

仿佛就是贴个牌子的事情。

白卫衣除了袖口处看不太出来的logo外,

外观和基础款别无两样。

围巾还被发现和H&M有些相似。

网友表示:

就这水平,俺也能设计!

纷纷自告奋勇设计出了

nabi米饭、nabi棉棒、nabi指甲剪、

nabi纸巾、nabi充电器等周边产品,

力争成为nabi品牌的下一位设计师。

网友们不理解,

这样的产品为什么需要三年来准备?

是和张翰一起准备的吗?

前有张翰苦心孤诣十年打磨

《东八区的先生们》,

后有娜娜呕心沥血三年设计“nabi”。

明星个人品牌翻车不是个例

这些年来,

利用自身的流量优势,

众多明星纷纷推出自创品牌,

试图在商场分一杯羹。

诸如“天王嫂”昆凌创立的女装品牌JENDES、

余文乐创立的MADNESS、

陈赫创立的服装品牌TIANC BRAND、

白敬亭创立的GOODBAI等等。

这其中,

成功者有之,

但翻车的情况也不少。

以黄明昊2020年开店的潮牌TWOEX2为例,

不少消费者认为其产品性价比太低。

一件短袖定价在500元以上,

使得该潮牌被多次质疑。

今年1月,

TWOEX2终宣布因业务调整,

关闭了淘宝、天猫及抖音店铺。

关店前,

还搞了一波清仓大甩卖,

曾经千元以上的大衣最后只要二三百,

之前花了近万块,

现在只用几千就能买全店,

再深情的粉丝也嫌肉疼。

向佐曾在郭碧婷怀头胎时,

激动官宣自己要成立个人品牌,

“为了欢迎小朋友的到来”,

同时也是在实现他自己的梦想。

结果自称的亲自手绘设计,

被扒出神似16年外国街头艺术家的作品。

左:16年外国艺术家的作品,右:20年向佐的手绘

最终他悄悄删除了这条微博,

营业倒是照常营业,

只是销量惨淡,

如今淘宝上已经查不到这家店了。

谢娜也曾创立过自己的潮牌“欢型”。

明星效应一开始很好使,

在还没有那么多水分的年代,

“欢型”以“明星第一店”的身份入驻某宝。

上线当天,

访问人数高达30万,

成交额突破六位数。

尽管首日红火,

但仅仅两个月过后,

谢娜就跟媒体吐槽:

做生意压力大,本都没回来。

来看看他们家的衣服,

据谢娜说是

“斥巨资邀请知名设计师设计的”。

靠“收割”,难长久

尽管明星做潮牌,很容易在上线之后的第一时间,“收割”一波粉丝的“智商税”,但如果只有“收割”,恐难长久。

这背后,首先是明星的高光时刻转瞬即逝,粉丝的生命周期也非常短暂。

“尤其对于个人才艺不足、更多是靠人设打造而成的明星而言,粉丝的黏度比较弱。这些明星一旦‘营业时间’不足,或者‘人设与之前不符’,粉丝或许就会在短短的几个月内脱粉,或成‘路人粉’。” 曾经做过艺人经纪工作的Alice在分析粉丝购买行为时表示,“即便影视、歌坛的常青树做自创品牌,也有人设塌房的风险。”

再者,质量过硬、设计感够强的产品,才是包括粉丝在内的所有消费者持续消费的驱动力。

“在高光时刻,明星能够高溢价卖自创品牌产品,是因为明星效应。但如果产品的质量、品牌、服务无法跟上,那长此以往,该品牌的口碑必会出现滑铁卢。粉丝也就很难再继续买账。” 易观分析品牌零售行业资深顾问李应涛表示。

从这些年有口皆碑的明星潮牌来看,大都有着明星高度参与品牌设计,艺人与品牌调性相符两个共同特征。

明星做潮牌,不能靠噱头赚快钱“一时收割”,更需要奉行长期主义满足粉丝及消费者的真实需求,才是能否守住口碑的关键。

对此你怎么看?

来源:上海海新闻广播、时代周报、品牌观察报、界面新闻、燃次元、小风小浪等

原标题:《千万粉丝艺人被指“割韭菜”翻车!定价夸张且缺乏设计感,网友:这定价疯了吗?》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