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全国交通安全日】文明守法牢记心中 平安大道共建共享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引领新时代文明交通新风尚

2022-12-03 10:1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公安部交通管理局

道路交通安全关系千家万户,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安全、文明、法治,已成为全社会对道路交通的共同期许。

设立“全国交通安全日”,是我国保障道路交通安全、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加强社会法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多年来,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文明交通新风尚逐渐形成,全民交通法治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意识显著增强,“安全文明出行”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今年12月2日是第11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公安部、中央网信办、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司法部、交通运输部、应急管理部、共青团中央联合发出通知,以“文明守法平安回家”为主题,共同组织开展第11个122“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活动。

“文明守法平安回家”,简单明了的8个字,蕴含着交通安全的深刻内涵,道出了对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期待和祝愿,从“以人为本”的定位体现了人民群众对路畅人安的具象期待和朴素愿景。

△ 11月28日,江苏省宜兴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宜城中队民警为外卖送餐员粘贴“文明守法平安回家”车贴,提醒他们文明守法驾驶。曹 辰 摄

文明交通意识入脑入心

汽车社会呼唤文明交通。一脚油门、一个红灯,这些事关交通安全的细节,既是衡量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标尺,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治理考题。

我国进入汽车社会的速度犹如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步伐之快让人惊叹,但全社会交通安全观念、文明交通意识滞后,不规范驾驶行为和交通陋习多等问题普遍存在。要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城市管理者主动作为,不断提升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也需要交通参与者自觉遵守交通规则,不断提升文明出行意识。

汽车发达国家走过的路径表明,文明交通理念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伴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普及、提升、升华的长期过程。2010年,中央文明办将文明交通纳入“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及城市公共文明指数测评范畴,作为独立考核项目并提高了分值比重。

与此同时,中央文明办、公安部部署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运用道德、法治、科技、舆论和社会的力量,对公务车辆违法进行媒体曝光并抄告同级监察部门,开展“交通违法随手拍”“典型案例大曝光”,建立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对交通失信行为人实施相应惩戒。

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守法出行意识,是打造平安畅通交通环境的重要途径。2012年1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将每年12月2日设立为“全国交通安全日”。2012年至2021年,每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都是两句话、12个字。第一句话每年都不一样,第二句话始终是“安全文明出行”,这是公安交管工作的落脚点。11年来,122“全国交通安全日”逐渐成为凝聚全社会交通安全、法治、文明理念的文化品牌。

文明交通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直观体现。没有文明的交通,现代社会发展就无从谈起,交通强国就缺少精神内核;没有交通的文明,就缺失了一个重要的时代载体,谈不上实现社会文明。

安全源于守法,文明始于脚下。让更多的人开上汽车,这是发展;让更多驾驶人遵守规则,才是文明。2015年,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在全社会发起共同书写《中国好司机文明公约》。380万余名网友参与“好司机”承诺,共同书写了《中国好司机文明公约》。

今年122“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是“文明守法 平安回家”,将“文明”放在首要位置,呼吁文明交通理念入脑入心,与经济社会共发展、与时代文明同进步。

每个人都是道路交通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是文明交通的践行者,文明出行需要每一位交通参与者的努力与付出。我们期待看到,每个人都以行动支持文明驾驶、文明交通,维护正常的交通秩序,建设文明、安全、畅通、和谐的道路交通环境,共同创造新时代文明出行的良好风气。

尊法守法理念持续提升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必然要走向法治化。经济发展、时代进步,离不开法治护航;社会和谐、百姓平安,靠的是法治守卫。

在实现交通大国向交通强国转变的路上,迫切需要道路交通安全法律的顶层设计,以法治手段强化路权规则意识,进而压缩道路交通要素安全风险隐患空间。

在长期的执法实践中,公安机关认识到,必须以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治理交通违法行为,如酒驾。2008年至2010年,全国平均每年因酒驾导致交通事故死亡达2500余人。酒驾之危害,非入刑不足以遏制。

在公安部的大力推动下,2011年2月25日,刑法修正案(八)由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其中增设了危险驾驶罪,“醉驾”从日常思维习惯中的一般性违法,上升为犯罪行为。同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和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为依法打击和有效治理酒驾醉驾提供了重要的法律制度保障。

“醉驾入刑”不仅为公检法机关依法打击醉驾提供了强大的法律武器,而且用法律来规范、引导和约束人们的行为,推动了全社会统一思想认识,提升了人民群众尊法守法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如今,“拒绝酒后驾车”不仅是书写在法律文书上的禁令,而且是深刻在公民内心的烙印,体现在人们的日常行为中。“酒后拒驾”日益成为越来越多群众的自觉行为,成为社会普遍认同和支持的行为规范。

近年来,全国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聚焦道路交通安全,开展安全隐患源头清零、公路突出交通违法行为整治、农村交通安全治理、“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酒驾醉驾专项整治,深化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和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升行动,引导交通参与者自觉抵制交通违法行为,广大群众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意识持续提升。

梳理前10年“全国交通安全日”的主题,从“遵守交通信号”“摒弃交通陋习”,到“抵制七类违法”“拒绝危险驾驶”,从“尊法守规明礼”“守规则除隐患”,再到“守法规知礼让”,旨在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尊法守法意识。今年的“全国交通安全日”主题,再次将“守法”提到重要位置,呼吁公众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我们正一步步向更高层次迈进。据统计,2020年,全国36个大城市的道路通行环境更加安全有序,群众的守法出行意识不断增强,绝大多数城市交通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其中,31个大城市主次干道上非机动车守法率超过90%,33个大城市主要路口行人遵守信号灯守法率超过90%,22个大城市示范道路上机动车在非灯控路口礼让行人率超过90%。

共同守护交通出行“平安大道”

相信每个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高高兴兴出门去,平平安安回家来。”这是对家人最普通的期待,也是对家人最深的爱。

公安交管部门对每一名交通参与者也抱有这样的期待,期待每一个人在参与道路交通时文明守法、平安回家。

道路交通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路畅人安是全社会的共同期盼。交通安全承载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的责任使命,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公安交管部门的重要使命任务。

10多年来,全国公安交管部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防事故、保安全、保畅通,坚持防范重特大交通事故与压减交通事故死亡总量并重,注重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协同共治、共建共享,强化责任担当、狠抓措施落实,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全国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全国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连年下降、连创新低。

为有效遏制道路交通事故,各地公安交管部门不断强化路面管控,持续推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减量控大”工作;持续开展全国统一行动、区域联合行动,对交通违法行为和重点车辆保持严管态势;始终坚持对酒驾醉驾“零容忍、严执法”,不间断开展全国性、区域性联合整治和常态化夜查等专项行动,结合酒驾醉驾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持续开展隐患“清零”行动,重点车辆检验率、报废率、交通违法处理率显著提升;大力推动农村“两站两员”建设,农村地区交通事故和交通违法高发势头得到有效控制;扎实开展“一盔一带”安全守护行动,有效提高了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和汽车驾乘人员的安全防护水平;深入开展农村交通安全大宣传大警示大教育集中行动和“美丽乡村行”交通安全巡回宣传活动,进一步发挥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工作的源头防范作用,有效化解了农村交通安全风险隐患。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最朴素的愿望。在交通出行中做到文明、守法,才有长长久久的平安。做文明人、行安全路,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文明守法意识还需进一步加强,安全警钟更要长鸣。

安全文明迈出一小步,社会文明就会前进一大步。“文明守法平安回家”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各部门持之以恒、多措并举、加强宣传。公安交管部门要继续引导广大群众争做文明出行人,推动形成交通安全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广大交通参与者要提高交通安全意识,自觉摒弃交通陋习,将关爱生命、文明出行的理念植根心底,让每一天都成为“交通安全日”,共同守护交通出行的“平安大道”。

大鹏之动,非一羽之轻也;骐骥之速,非一足之力也。我们坚信,通过全国公安交管等部门和新闻媒体、社会企业、公益组织等社会各界的不懈努力,一定会让“全国交通安全日”的品牌更加响亮、影响更为深远,在全社会形成守法明礼、安全文明、向上向善、自觉自发的交通安全文化新风尚。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