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关于近现代苏州缂丝的发展
苏州缂丝盛于宋时,清代迎来了第二个发展高峰。时至清末,随着国势衰弱,清皇室对缂丝工艺品的需求不断减少。随后大规模的战乱,致使缂丝业举步维艰。据统计,新中国成立初,苏州乃至全国已无缂丝生产,苏州的缂丝艺人都靠种田谋生。因此,今天的“匠艺心传”,将与大家来聊聊近现代苏州缂丝的起落与发展。
“拂梭千年”展厅现场
缂丝和服腰带的热销,推动了苏州缂丝业的再度兴起。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缂丝品外销需求猛增,一条三百工时的腰带,可以换回几十吨钢材,或一辆丰田汽车。
1940年代后期,苏州城郊的缂丝艺人共约百十人,是当时国内仅存的缂丝队伍。
1954年,吴中缂丝首次在苏州市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亮相,老艺人沈金水在拙政园内表演缂丝技艺,受到观众盛赞,古老的传统技艺由此引起社会重视。同年,市文联在市刺绣合作社内组织缂丝生产,王茂仙、沈金水等艺人应邀加入。翌年,为扩大生产规模,又招募陆慕徐祥山、张玉明、沈根水、赵金水等十二人为新社员。1956年开始带徒授艺,培养后继之人。而此时光福、木渎等地的缂丝已不存在,散处在陆慕、蠡口、黄桥一带的个体农户,尚出品一些缂丝小片,工艺简单,多出售给上海工艺品商店。
1957年,吴县刺绣生产合作社为提升缂丝品档次,专门组织力量设计画稿,聘请孙雪英、沈根宝等缂制屏风、中堂等欣赏品,尝试开辟国际市场。这些样品在广交会和天津小交会上赢得西欧客户小量订货。
1958年,蠡口乡姚祥村组织村民生产缂丝制品,初起仅二十台机。当年迁址镇北街,更名蠡口缂丝厂(隶属蠡口丝织厂),拥有织机四十多台,艺人也增至四十多人,产品全部由吴县工艺美术公司包销,出口欧美和韩国。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后,缂丝品外销需求猛增。东山吴县工艺美术研究所抓住商机,成立缂丝车间,特聘陈阿多、沈根娣、孙雪英、陈杏根、邱水宝、邱阿妹六名艺人,以一带一方式带徒授艺,学艺者有马惠娟、陈桂英、费福娟、王建珍、潘伟华、府福英。当年即成功试制缂丝和服腰带,成为出口日本市场的主产品。为增强企业出口创汇能力。1973年,吴县丝织厂所属锦绒车间,与吴县工艺美术研究所缂丝车间合并,成立国内唯一的缂丝生产企业吴县缂丝厂。十一名缂丝艺人,十一台木机,当年缂制腰带三十九条,得到日本客户认可。第二年即扩大规模,在陆慕、蠡口增设加工厂,缂机增至六十七台,年产缂丝腰带一百十四条,产值十二点五四万元。1980年,复又增设黄桥、东渚、光福三个加工厂。是年,全县共有县、社两级缂丝厂六家,织机一百五十六台,八十八名艺人,形成以吴县缂丝总厂为主体的国内缂丝生产基地。
1980年代后半期,缂丝一分厂和三分厂先后与上海丝绸进出口公司联营,二分厂则与省进出口公司联营。县缂丝总厂则分別在蠡口、蠡墅、东山的繁荣、高田、星光等乡村增建加工点。至1987年底,全县共有缂丝企业十八家。其中,县集体企业一家,乡镇企业五家,村办企业十二家。从业人员(不包括个体户)一千七百三十九人,县六百八十九人、乡镇四百十九人,村六百三十一人。织机三千五百余台。年产缂丝腰带一万条,精品五百零八件,产值达一千六百余万元,县属厂占五百万元。出口产品收购总额四百八十八万余元。由总厂出品的“天宫牌”缂丝日用品和精品,多次在国家和省级工艺品评比中获奖。
1990年代初,整个苏州地区缂丝织机五千余台,而吴县的二十家缂丝企业,就有四千五百多台,占百分之九十以上。与此同时,还涌现出越来越多的个体缂丝户和经销商,产品通过上海、江苏口岸全部外销。至此,吴县缂丝已在明清辉煌历史的基础上,在规模、效益、名声上达到1949年后的最高点。
然而,与其他手工艺一样,吴县缂丝业也因盲目发展而导致市场饱和,由利益驱动引发的无序竞争,又使高贵艺术品流于低俗,尽失精雅品格,加上东南亚经济危机影响,以致在1998年后急剧萎缩,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企业停转,古老工艺又一次由盛而衰,后继无人,沦为濒危行业。
幸运的是,本世纪初,国家启动“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苏州缂丝织造技艺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缂丝又作为中国蚕桑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缂丝技艺绝处逢生,作为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受到国家保护。
大师说:
这次展出的是两条缂丝和服腰带,一条是和风图案的样式,上面涉及到的是日本的建筑、人物,包括车马等等。像这种图案,是当时做缂丝和服腰带出口的时候,日本客商提供的一些样图,包括他们也会提一些细节上的要求。那么当时的这些缂丝艺人,包括我妈妈就会依照图案,再根据缂丝的特性去进行设计,简化了一些元素。
还有一幅是宝相花的,也是我们比较传统的套色,图案是不断重复的。宝相花这条比日本人物车马的那条,在制作的基本功上面要好一些,在图案的轮廓,还有织造线条的把握上,相对要好一些。这两条缂丝和服腰带本身在颜色方面,用色比较大胆,都用到了一些金银线。不同颜色的金线就称为三色金。宝相花的那幅,中间图案虽然看起来很繁复,但实际织造的时候,更考究的还是一个基本功,这里面基本上没有用到戗法,所以像平缂,勾、结这些基本技法都能做到位的话,其实就能表现的比较好了。
这两条差不多都是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制作的。那个时候应该说已经进入了一个缂丝和服腰带接近饱和的状态,所以说这两条做完了之后,其实是没有卖出去的。这两条实际制作是我妈妈的学生们做的,因为她们当时做完了,也没有一个好的渠道再销售出去了,所以后来就从学生那收过来,保留下来了。
(以上内容由肖锋口述、吴文化博物馆整理编辑
参考文献
1. 朴文英:缂丝的起源与传播,辽宁省博物馆馆刊,2008。
2. 李明:锦绣铺舒[M],凤凰出版社,2015。
3. 李斌:中国长三角地区染织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东华大学,2013。
//
特展信息
展览时间:2022年9月18日-2022年2月5日
展览地点:吴文化博物馆二楼吴颂展厅
原标题:《匠艺心传丨拂梭千年:关于近现代苏州缂丝的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