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张介岭受邀参加新视野深港融合发展圆桌会
(图片来源:Pixabay.com)
2022年11月28日,太和智库高级研究员张介岭受邀参加新视野深港融合发展圆桌会,并作发言。现将其发言整理如下:
各位好,下面我想从新闻的角度谈谈我对深港合作的看法,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香港有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的需求。香港经济以服务业为主,服务业占其生产经济的90%以上,是世界上服务业占GDP比重最高的经济体。从某种意义上讲,香港饱受结构性经济的困扰,其中依赖最大的是金融服务、旅游、贸易、物流和专业服务业。四大支柱产业在香港GDP的占比达到60%左右,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香港制造业在过去一些年来每况愈下。
数据显示,2019年在香港就业人口中的比例,制造业仅为2.3%,制造业的产值也只占本地GDP的1.1%,最近几年在1%左右。反观台湾地区、韩国和新加坡,其制造业GDP占比分别高达30%、25%和20%。对四大支柱产业的严重依赖制约了香港就业机会的多样性,并外溢到其他行业。
香港经济极易受到宏观经济的影响,陷入了低产值高就业、高产值低就业的困局。这种现象加剧了香港社会的收入和财富的不平等,使香港成为全球最不平等的城市之一。在2019年社会事件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双重打击下,低收入阶层和中小企业为主的零售、旅游和接待业受到巨大的打击,香港经济陷入历史性最低增长阶段。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港府急需全面提升竞争实力,创造持续发展空间,引领香港启动第三次经济转型,促进包容性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创造多个创新的知识密集型产业,为年轻人创造能够提供向上流动、在职培训和职业道路更多样化的良好就业机会。这既有政治考量,也是现实经济发展需要。
第二,香港再工业化受到热议,但再工业化究竟是什么样的概念?对再工业化还是需要定位。我从新闻的角度看,香港再工业化无非是两个方面:一是振兴传统工业和传统产业,即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二是拓展新兴产业。怎么样在这两个方面更好地理解再工业化,对深圳和香港值得思考。
深港合作比较可为的是助推科研成果产业化。从2016年开始,港府先后推出创新和科技支持计划,院校中有研发计划,大区产业合作计划、小型企业研究资助计划、企业支持计划、科技券等40多项资助基金,推动香港科研发展和科研成果的转化落地。
令人遗憾的是,香港高等院校虽有稳健的科研基础,但大学的产学研转化成果极其有限,个中缘由在于香港高等学校多由政府全资,缺乏企业参与;教授专心科研,研产沟通不够,科研成果往往难以走向市场;此外,研究经费申请繁杂。
目前,特区政府正在全力推动香港创科发展。在今年10月发表的首份《施政报告》中,李家超提出一系列推动创科发展的措施,包括设立100亿的产学研计划,支持大学研发机构科研成果商品化,未来五年吸引100家具有潜力的创科企业落户香港,包括20强的龙头创科企业,继续全力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深港创新及科技园工程和新田科技城建设。
与此同时,特区政府还在寻求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加速产业链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借助大湾区助力香港解决经济转型、产业培育、住房供给、就业优化、养老等棘手问题。作为毗邻香港最近的一线城市,香港北部都会区的规划出台为深港商讨跨境融合方案、释放大湾区和“一带一路”经济潜力,以及再工业化促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深圳企业应加强和香港高校的合作,为香港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提供平台,通过促进研究成果产业化发展壮大自己,打造世界一流产业,为两地经济注入源源不绝的动力。
第三,香港创科发展可以更好地结合国家战略需要,重点结合深圳的优势,重点打造半导体全产业链。行政长官李家超多次表示,无创科没有未来。毫无疑问,创科是激活香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对香港而言,再工业化是篇大文章,也是香港实现第三次经济转型的题中之义。
全球正面临芯片短缺的问题,国家急需在先进芯片方面打破西方国家的垄断,如何引领香港更好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尤其是特区政府更应该思考,如何利用自身优势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助力解决芯片“卡脖子”的问题。
芯片被誉为“21世纪新型石油”,新一代半导体是再工业化极具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香港可以探索对接国家战略需求,设立芯片设计中心,融合国家政策,吸引全球知名的半导体企业前来投资建厂,变中求新,趁势而上,为国家实现高水平发展及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在建立先进芯片产业园区方面,香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香港背靠祖国面向世界,金融系统稳健,资本流通自由,人才资源丰富,法治环境良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健全,本地大学科研技术雄厚,长期保持有利营商的制度优势,连通内地和全球的独特地位突出,完全可以借助“一国两制”制度优势和国家“十四五”规划赋予的创建国际创科中心的独特定位助推国家减少对海外的科技依赖。
(二)香港拥有16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和6所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亚洲唯一拥有五所世界百强大学的城市,还是亚洲第一、全球第二大生物科技集资中心。最近发表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中,香港创新实力位列第14位,市场成熟度排名全世界第二,基础科研实力雄厚,人才培养、创科发展可圈可点,有能力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做出贡献。
(三)香港电子产业有过辉煌的历史。香港电子产业之所以没有像台湾地区一样继续发展,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引导不够。香港电子产业基本上是手工作坊式的,研发投入远远不足,90年代后期错失了电子产业发展的良机。深圳是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发达的城市之一,深港两地如何进一步加强合作,在半导体生产、设计各方面杀出一条血路,帮助国家摆脱西方对半导体的垄断,大有可为。美国政府对其《芯片和科学法案》的支持力度很大,香港和深圳或可进一步扶持半导体产业。
(四)香港和深圳有不同的法治、税制和会计准则,市场监管制度都不一样,怎样熟悉和适应对方的制度安排并获得国家的政策支持可能是一篇很大的文章,也是阻碍深港进一步融合的瓶颈,深港两地需要取长补短,多些换位思考,合作共赢。
————————————————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太和智库,关注时代需要。
微信公众号:taihezhiku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