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入选!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2022-12-02 11: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北京时间11月29日晚,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7届常会评审,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碧螺春制作技艺”同时也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成为吴中区第二个世界级的非遗代表性项目。目前,该项目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名,省级代表性传承人1名,市级代表性传承人5名,区级代表性传承人4名,中国制茶大师5名。

碧螺春茶园 太湖洞庭山

碧螺春茶产于江苏省苏州市的太湖洞庭山一带。据记载,苏州种茶始于两晋南北朝。唐代陆羽《茶经》有茶叶出自“长洲县(今苏州市)洞庭山”的记述。北宋时期又有“洞庭出美茶,旧入为贡……”的记载。清初,洞庭茶俗称“吓煞人香”,清康熙三十八年,康熙南巡太湖,以该茶色碧形曲似螺,采于早春为由,钦定茶名为“碧螺春”。

碧螺春茶

碧螺春制作技艺分为采摘、拣剔、摊放、高温杀青、揉捻整形、搓团显毫、文火干燥等7道工序。成茶后的碧螺春集形美、色艳、香浓和味醇“四绝”于一身,外形条索纤细,成螺形卷曲,披满茸毫,色泽银绿隐碧,当地人称:“铜丝条,螺旋形,浑身毛;一嫩三鲜自古少”,被誉为“四绝”盖世的“天下第一茶”。

品碧螺春茶

作为“领先的吴文化展示、研究和学习平台”,吴文化博物馆一直聚焦吴地非遗的保护、传承、研究工作,不仅将以“碧螺春制作技艺”为代表的非遗项目融入本馆的基本陈列,还通过线上线下各种推广形式,向每年数十万观众传播非遗文化。

吴文化博物馆“吴风展厅”

2022年以来,应上级主管部门的统筹安排,吴文化博物馆进一步拓展了非遗工作领域,除了原有的非遗展览、非遗活动外,稳步推进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保护单位等各类申报工作,开展市级非遗传承人及保护单位评估,积极落实各类非遗保护专项资金,成为推动吴地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力量。

目前,吴文化博物馆已策划实施了5届非遗系列特展,30场非遗系列活动,100件非遗系列文创,内容涵盖苏绣、缂丝、核雕、澄泥石刻等数十项吴中非遗;同时顺应数字化浪潮,推出非遗数字藏品,建成吴中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接下来,吴文化博物馆将继续深耕非遗研究领域,在守正创新中将吴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千家万户。

吴中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平台

原标题:《入选!碧螺春制作技艺被列入人类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查看更多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