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今天开工!千亿工程通苏嘉甬高铁呼啸而至

2022-11-30 10: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通苏嘉甬高铁走向示意图。

11月的最后一天,一条宁波人期盼已久的铁路——通苏嘉甬高铁在前湾新区开工。至此,通苏嘉甬高铁建设正式按下“快进键”,宁波新一轮铁路建设再上新征途。

在外界眼中,这条高铁是长三角一体化再提速的标志,更是打通长三角核心都市群“任督二脉”的关键。

究竟是“故人归来”,还是“横空出世”,通苏嘉甬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

何为通苏嘉甬?

通苏嘉甬高铁,即连接南通、苏州、嘉兴和宁波四座城市的铁路,是国家沿海铁路通道的组成部分、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重要城际通道,也是我省大湾区、大通道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是我省主动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的重要铁路建设项目。

南通至苏州至嘉兴至宁波铁路可行性研究性研究线路平纵断面示意图。

项目位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的江苏省东南部和浙江省东北部地区,为南北向铁路。线路起自南通市南通西站,与盐通铁路正线贯通,向南跨过长江通过苏州、嘉兴后,以桥梁形式跨过杭州湾进入宁波市。

通苏嘉甬全线总里程309.8公里,新建线路长度300.7公里,设南通西、张家港、常熟西、苏州北、汾湖、嘉兴北、嘉兴南、海盐西、慈溪、庄桥等10座车站。设计行车速度350公里/小时,全线投资估算总额约1080.9亿元。

通苏嘉甬高铁在宁波地区共设站2座,其中慈溪站为新建高铁站,庄桥站为改建既有车站。目前,慈溪站相关设计工作正在加速推进,庄桥站部分改建工程已开始实施,未来可利用庄桥至宁波三四线工程引入宁波站。

宁波境内陆地段西起跨海大桥登陆点,东至庄桥站接轨,新建线路(不含跨海段)约62.9公里,占地约2620亩,投资估算约230亿。

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将实现与沪杭客专、杭甬客专、甬台温等铁路的连通。未来,通苏嘉甬高铁也将与“世纪大工程”宁波西枢纽相连。

建成通车后,通苏嘉甬高铁将打通宁波直接北上的铁路通道,实现与苏州、嘉兴、南通、上海等大城市的直连互通,大幅压缩宁波与长三角核心城市的时空距离,实现与长三角、京津冀城市圈互联互通。

同时,通苏嘉甬与城际、市域郊、城市轨道一体化建设,极大提升铁路的网络效应,对宁波综合交通立体网络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巩固和提升宁波的综合交通枢纽地位。

高瞻远谋 勠力推进

很多宁波人还记得,通苏嘉甬高铁此前还有一个名字叫沪嘉甬铁路,这个名字里,包含着宁波人的梦想和务实精神。

为接轨大上海,宁波在2015年即启动了沪嘉甬铁路的谋划,即连通上海-嘉兴-宁波三地;为尽快实现联接上海,宁波积极争取铁路总公司支持,把杭州湾跨海铁路嘉兴方案与通苏嘉城际铁路衔接。可以说,通苏嘉甬高铁是宁波快速打通杭州湾高铁通道、联接上海的有效路径。

锚定目标,宁波积极展开行动。2017年,宁波牵头全面开展了项目通道方案和预可行性研究工作,有关市领导与铁路方进行多次会谈,路地双方进行了密切的沟通对接。2018年,在规划方案基础上,宁波对运量预测及开行方案、接轨及线路走向、跨海方式等专题进行了深化研究。2019-2021年三年时间,宁波在铁路方和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下,开展了项目预可研、可研和初步设计的研究及报审工作。

2022年3月,江浙两省政府会同国铁集团向国家发改委报送可研上报函,7月获批,10月初步设计获批、先行工程施工图获批并启动招标,11月底实现开工。

跨江过海的“超级铁路”

宁波铁路和西枢纽建设中心副主任王梁慧将通苏嘉甬高铁形容为一条明星工程、一条超级工程,更是一条标志性工程。

“通苏嘉甬高铁是宁波老百姓期待已久的铁路,更是一条几代宁波人‘砸锅卖铁’都要建的高铁。”王梁慧和记者说,宁波人北上至上海,一直受杭州湾地理环境的“制约”,需要从杭州绕个圈。

翻开地图,就会发现,这条铁路能被宁波人称为明星工作或超级工程,正是因为它必须跨越杭州湾。

杭州湾属于世界三大强潮海湾之一,“海域宽、风大、浪高、潮差大、流速大”,加上水深条件不够理想、地质较差、存在浅层气影响等恶劣的外部建设条件,给本就难度很大的高速铁路跨海桥梁施工带来了更多的挑战。

通苏嘉甬高铁跨杭州湾大桥南航道桥效果图。

新建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是通苏嘉甬高铁的关键控制性工程之一,选址位于杭州湾公路大桥上游,全长29.2公里。作为先行工程,由中铁大桥局和中交二航局承建,建设工期5年。

这座大桥成功跨越杭州湾后,将是全世界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跨海高速铁路桥,也是世界第一座强潮海湾、超低阻水率、全埋床式群桩基础的高速铁路跨海大桥,在全球桥梁建设范围内具有里程碑意义。

除此之外,通苏嘉甬高铁全线近310公里中,桥梁和隧道占比达98%,相比较于占地面积较大的路基形式来说,很大程度上节约了土地占用数量,同时通过合理控制弃土总量、缩减临时占地规模等方式,最大程度做到节约集约使用土地和落实生态保护。

宁波市铁路和西枢纽建设中心结合沿线重要经济据点和关键控制点分布情况,从路网结构、技术方案、节约用地、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综合比选,科学合理确定线路走向,确保线站方案既能连接沿线大中城市、保证线路短直,又能兼顾沿线中小城市、发挥城际功能,充分满足沿线人民群众的出行需要。

2027年,通苏嘉甬高铁将全线贯通。可以预见,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不断推进中,通苏嘉甬高铁将对长三角地区要素资源流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新型城镇化建设等多个方面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长三角区域发展格局也将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宁波也将得益于这条南北大通道,大幅拉近与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有望实现宁波至苏州、上海等长三角重要城市“1小时交通圈”、宁波至北京“5小时交通圈”的愿景,更好地满足宁波人民对商务洽谈、旅游出行、资源交流等相关需求,同时也会促进铁路沿线车站周边的商业发展,为宁波经济社会更好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高质量联通助推高质量发展

——访市发展规划研究院交通和投资研究部副主任李东霖

当前,苏沪杭甬之间的高铁布局呈“Z”字形,苏州、宁波分据两端。通苏嘉甬高铁一举串起长江口、太湖与杭州湾,将这“Z”字的开端和末尾直接相连。

作为线路的终点端,宁波如何更好地发挥协调、带动作用,探索出制度性的区域合作样板,以高质量联通促进高质量发展?

有利于优化高铁布局,加强长三角区域联通衔接

记者:通苏嘉甬高铁启动,对宁波最直观影响是什么?

李东霖:长期以来,长三角地区缺乏一条南北向串联沿线城市的快速铁路,甬台温地区至上海仍需绕行杭州,难以满足人口快速流动和要素高效共享的需求。

通苏嘉甬高速铁路建成后,将与杭甬高铁、苏南沿江高铁、沪昆高铁等多条东西向高速铁路实现连通,大幅拉近长三角核心区主要城市间的时空距离。实现从宁波乘坐高铁出发至上海、苏州一小时之内到达, 与现在相比将节省一半时间。

有利于增强区域经济活力,促进沪甬同城化发展

记者:时空距离缩短一半,对宁波更进一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意味着什么?

李东霖:这不是一道简单的减法。在空间连通之外,作为通苏嘉甬高铁的重要一端,宁波可以通过与沿途城市各自优势的充分对接、资源要素的畅通流动,强力打造“增长极”、共同走出“先手棋”。

最直观的是,线路将缩短沪甬时空距离,开通后从宁波坐高铁可跨过杭州湾到达嘉兴、上海,有利于宁波嫁接上海高端资源,承接非核心功能疏解,这将改变沪甬两地的经济联系,由原先以要素集聚和辐射扩散效应为主的阶段,转变到同城互促发展为主的阶段。沪甬两地在产业协调发展、企业互惠合作、人才技术交流等方面实现更加高效的协同,为宁波全面提升城市能级、加快高质量发展带来战略性机遇。

有利于带动高铁新城建设,优化调整城市空间结构

记者:作为衔接长三角核心区多个重要城市的干线,通苏嘉甬高铁建成后必将加快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各种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涌动与汇集,这会对宁波自身的城市结构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李东霖:的确如此,不仅甬沪之间的故事迎来新篇章,更进一步来看,宁波城市空间结构也将得到进一步优化。

通苏嘉甬高铁开通会吸引大量高端商务群体、旅游群体,推动高铁站点周边区域的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成为TOD(编者注:即公共交通导向开发。指规划一个居民区或者商业区时,使公共交通的使用最大化的一种非汽车化的规划设计方式)下宁波城市形态最具发展潜力的区位,有利于打造成为集交通、旅游、商业、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标志性高铁新城,加快形成高铁沿线发展新廊道,进一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

原标题:《今天开工!千亿工程通苏嘉甬高铁呼啸而至》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